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7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18190625       资源大小:26.3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7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细胞有丝分裂顺序应为caebd。答案D5.(2015江西模拟)如图是胎儿手的发育过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凋亡使得五指分开B.此时手的组成细胞中不存在衰老的细胞C.若此时受到致癌因子的影响,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D.此过程中存在着细胞的分化解析胚胎发育过程中仍存在衰老的细胞。6.(2016西安调研)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C.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解析随着着丝点分裂,染色

    2、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均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形成细胞板而不是赤道板。7.(2016大连诊断)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解析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错误;在和之间应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和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正确;b区域的细胞属

    3、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D错误。答案C8.(2016海南海口实验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C.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解析所有细胞中均有原癌基因,A错误;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B正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分裂次数不受限制,能无限增殖,C正确;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正确。9.(2016福建温州模拟)下表是关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与细胞癌变的比较,其中叙述不正确的组合是()项目细胞凋亡细胞

    4、坏死细胞癌变与基因的关系受基因控制受基因控制受突变基因控制影响因素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分为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对机体有害A. B.C. D.解析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它对机体是有利的。二、非选择题10.(2016郑州模拟)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脂肪组织体积增加是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结果。(2)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

    5、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3)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检测细胞中脂肪的含量,以判断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含量的最显著差异出现在第 天,前脂肪细胞培养至第16天时,不同浓度TSH处理的细胞的分化程度,上述结果说明。答案(1)分裂和分化生长(体积增长)(2)胰蛋白无菌下降(3)研究TSH浓度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12相同TSH浓度越高延缓(推迟)细胞分化效果越好11.(2015广州模拟)下列是有关植物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图3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

    6、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给图1、图2分别写上最合适的纵坐标。图1纵坐标为。图2纵坐标为。(2)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3)图4中细胞(写序号)处于图3中的BC段,图4中细胞(写序号)处于图3中的DE段。(4)分析图4中细胞可知,该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用图4中序号表示有丝分裂过程:_。解析图1中,DNA含量在末期结束时才由B减少为A,说明DNA含量的减少是在细胞壁形成时完成的,故图1为一个细胞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2中,DNA含量在末期开始后由B减少为

    7、A,说明DNA含量的减少在细胞质均分前就已经完成,故图2为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3中AB段DNA含量加倍是DNA复制的结果,CD段是由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致。答案(1)一个细胞内DNA含量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2)DNA复制间着丝点分裂(3)(4)12121.(2015山东济宁一模,2)下列对从某人体内的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RNA都不相同 B.酶不都相同C.核基因不都相同 D.蛋白质不都相同解析同一个人体内,不同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的RNA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A不正确。江淮十校联考)如图是洋葱根尖结构模式图,关于图示的

    8、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细胞周期的主要是区1的细胞B.DNA转录现象主要发生在区2细胞中C.区2、3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区3的细胞高度分化,不具细胞全能性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区13分别为根尖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区1细胞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翻译两个阶段,活细胞都可合成蛋白质,故区1区3细胞中均可发生DNA转录现象,B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C错误;区3的细胞已高度分化,但分化的细胞中仍然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具有全能性,D错误。山东莱芜调研)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模拟细胞)”

    9、的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下面表格所示。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琼脂块的边长(cm)比值(表面积/体积)NaOH扩散的深度(cm)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16Xa23YbZcA.XYZ B.XYZC.abc D.abc解析在相同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相等,而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广西南宁模拟)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的信号时,就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Sm

    10、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B.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可能受阻C.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D.Smac与IAPs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同解析Smac是蛋白质,从线粒体释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后与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所以在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中释放可能受阻,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Smac是线粒体促凋亡蛋白,而IAPs是凋亡抑制蛋白,所以两者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相反。5.(2016安徽芜湖模拟)如图所示为来自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处于细

    11、胞分裂中期,该时期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B.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该时期有基因的复制与表达C.细胞与中,染色单体数目不同,但核DNA数目相同D.细胞所处时期的前一时期,核膜消失,核仁逐渐解体解析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此时应为细胞分裂中期,而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间期的主要特点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8条核DNA,而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核DNA数目为8条,C正确;细胞所处时期的前一时期应为前期,而前期的特点有核膜逐渐消失和核仁逐渐解体,D正确。皖南八校联考)如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错误的

    12、是()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解析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A正确;LM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GH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C错误;MN段包括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核DNA含量加倍,D正确。山西康杰中学等四校联考)糖尿病有型、型和型之分,其中型的主要特点是脑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同时伴有脑内胰岛素水平下降,对维持神经元存活起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样生

    13、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水平也降低。而这些机制也导致了脑内神经元死亡,进而加重阿尔兹海默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分子胰岛素都能多次用于调节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B.因IGF1及其受体水平降低,致使脑内神经元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较高,诱导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多尿症状D.人体内,含胰岛素信使RNA和含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细胞数量差异较大解析胰岛素作为激素分子,一旦作用即被灭活;由IGF1及其受体降低,致使脑内神经元死亡,应属细胞坏死而不是细胞凋亡;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多,尿液应越少。人体几乎所有细胞均含胰岛素受体基因但只有胰岛B细胞才含胰岛素信使RNA,故只有D选项正

    14、确。郑州调研)最新研究表明,决定细胞“命运”的内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外因则取决于细胞对细胞外信号的特异性组合所进行的程序性反应,下图为部分信号决定细胞“命运”的示意图,图中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胞外信号,则下列有关细胞外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胞外信号D和E,细胞就一定会进行分裂B.对于癌细胞而言,细胞外信号AE可能会持续起作用C.只有细胞外信号F和G能诱导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D.由于细胞凋亡无胞外信号作用,可证明细胞凋亡与基因无关解析由图可知,细胞分裂需要的信号组合为A、B、C、D和E,缺一不可,A错误;与细胞存活相比,当信号D和E存在时,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可以表达,这也属于基因

    15、选择性表达的范畴,C错误;图中只给出了决定细胞“命运”的部分信号,根据教材知识可知,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该过程受遗传物质(基因)控制,D错误。重庆模拟)下图中的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作答:(1)图A中含有条染色单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A图所示细胞在分裂末期相比,其特有的特征是 _。(2)图A DNA含量相当于处在C图的阶段(填“2”、“24”或“4”),核糖体主要在图B所示的阶段参与了与有

    16、丝分裂相关蛋白质的合成。(3)图C中的DNA含量为大于2C且小于4C的细胞,则处在B图的期(填字母)。(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5)染色体数目的暂时增倍发生在图B中的段(填字母),增倍的原因是_。答案(1)8出现囊泡(或出现细胞板或形成新的细胞壁)(2)4G1和G2(同时写出才得分)(3)S(4)2(5)M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10.(2015江西九江模拟检测)药物HT(三尖杉酯碱)是癌症化学治疗的药物之一,临床上,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治疗非常重要,剂量过少时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不显著,治疗效果不好;剂量过大时则会对患者自身正常细胞造成

    17、巨大的伤害。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相应的实验。实验材料:人肺细胞悬液、人肺癌细胞悬液、生理盐水配制的0.1 mg/L、1 mg/L、10 mg/L、25 mg/L的HT溶液、生理盐水、血细胞计数板。请回答:(1)实验目的: _。(2)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_。将各组样品在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组取样,在显微镜下_。(3)实验结果记录: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结果。答案(1)探究HT在癌症治疗中的最适浓度(2)将人肺细胞悬液和人肺癌细胞悬液各均分5组并编号,测定各组细胞数并记录,向实验组加适量且等量的0.1 mgL1、1 mgL1、10 mgL1、25 mgL1的生理盐水配制的H

    18、T溶液,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记录细胞总数(3)初始细胞数处理的HT溶液浓度0(mgL1)0.1(mg1(mg10(mg25(mg人肺细胞人肺癌细胞创新导向题考点一细胞的增殖创新角度一考查有丝分裂中相关物质或结构的变化规律1.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细胞中c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染色体复制前含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含两个DNA分子,着丝点数目并不增加,复制前后都是一条染色体,因此,通过

    19、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增加,而DNA分子的数量加倍,A错误;DNA的复制与加倍是同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C正确;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创新角度二结合新情境或数据信息,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特点2.雪灵芝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药材,为研究雪灵芝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含不同浓度雪灵芝提取物的培养液培养人胃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胃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百分比,结果如图所示。注:分裂间期分为G1、S、G2三个阶段,其中S期进行DNA复制;M为分裂期。A.雪灵芝提取物可阻止胃癌细胞从G1期进入S期B.用

    20、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胃癌细胞膜糖蛋白大量减少C.四组实验中c组胃癌细胞分裂期持续时间最长D.d组雪灵芝提取物浓度为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解析随着雪灵芝提取物的浓度升高,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增大,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下降,可知雪灵芝提取物可阻止胃癌细胞从G1期进入S期;用高倍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四组实验中c组胃癌细胞G2M时间最长,分裂期持续时间不一定最长;四组实验中,随着雪灵芝提取物的浓度升高,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一直下降,但不能说d组雪灵芝提取物浓度为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因为不知道雪灵芝提取物浓度继续升高后的实验结果。考点二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创新角度一创设新情境

    21、,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3.视网膜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A.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B.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解析由“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细胞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可以判断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时,会产生视网膜母细胞瘤,说明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若为显性突变,

    22、只要有一个基因突变就会发生癌变;细胞癌变和细胞分化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Rb蛋白能抑制细胞增殖,从而延长细胞周期,而突变蛋白的作用刚好相反。4.经研究发现,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可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蛋白结合,导致T细胞不能全面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通过临床实验证明,使用抗PD1抗体可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这种使用抗PD1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叫作癌症免疫疗法。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PD1抗体可直接杀死癌细胞B.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C.抗PD1抗体作用于T细胞而不作用于癌细胞D.PDL1蛋白和PD1受体蛋白均可与抗PD1抗体结合解析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抗PD

    23、1抗体作用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蛋白,从而使T细胞对癌细胞发挥全面免疫攻击而杀死癌细胞,使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故抗PD1抗体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A错误;癌症免疫疗法是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的,B错误;抗体具有专一性,只有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蛋白可与抗PD1抗体结合,D错误。创新角度二结合图表或图解信息,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5.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基因存在情况基因表达情况甲乙丙丁胰岛B细胞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神经细胞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C.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

    24、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D.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解析三种人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甲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丁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得到表达,所以丁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表示人体内四种生命活动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导致物质运输效率增加,有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B.过程可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过程形成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的多,该过程的实现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过程形成的细胞由于丢失了部分基因,导致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解析图示信息表明,过程为

    25、细胞生长,其体积增大,导致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物质运输效率反而减小,且不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图中为细胞分裂,为受精作用,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才能使细胞趋向专门化;细胞分化时只是发生了遗传信息的选择性表达,并未发生基因丢失等遗传物质变化。创新角度三结合坐标曲线图信息,考查图文信息转换能力7.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B.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C.PA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7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