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复工复产方案 优质文档.docx

    • 资源ID:1827279       资源大小:40.62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复工复产方案 优质文档.docx

    1、复工复产方案 优质文档*市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 井 复 产 方 案*市XXXX煤业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三日*市XXXX煤业有限公司复 工 复 产 方 案序 言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整体部署,对兼并重组煤矿,按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分期分批组织复工复产的指示精神,为保障我矿在复工复产前隐患整改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稳妥地进行,特制定本方案。第一章 复工复产前提条件1、原股东积极配合,真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确保主体企业对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绝对控制权。2、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兼并重组煤矿五职矿长、区(科)队长(正职)必须由XX公司派驻到位;班组长、关键岗位人员由XX公司派驻

    2、或置换。原矿留用管理人员经XX公司分别考试合格后,异地或异矿交流使用。3、生产矿井“六证”办理变更完毕。4、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复工复产方案。5、复工复产矿井施工队伍必须由XX公司组建并到位。采掘和井巷维修工程不得外包或转包;立井井筒维修工程应招(议)标有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6、隐患整改及复工复产所需资金必须筹措到位,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各拟复工复产矿井每家流动资金不少于500万元。7、与救护队签字有救护协议。第二章 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市XXXX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煤业公司)的前身是汝州市蟒川乡XX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于2006年5月开工建设,2009年4月通过

    3、竣工验收并投入生产,矿井“六证”齐全。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2010】32号文件中要求,*XXX能源有限公司与原XXXXXX煤矿于2010年6月签订了企业重组协议,注册成立了*XXXX煤业公司。公司注册资本 8260 万元,*XX能源有限公司占股权51%,原XXXXXX煤矿占股权49%。新任“五职”矿长于2010年6月23日到位,2011年3月完成资产交接。该矿井从2010年6月份至今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第二节 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XX煤业公司位于汝州市蟒川乡任村西何庄。二、储量及面积矿井东西平均长0.86km,南北平均宽0.52km,面积0.645

    4、6km2。根据我矿近期实际勘探的结果,矿井可采储量为110.42万吨。三、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煤质:本矿批准开采一6、二1、四2和五2煤层,二1煤质为低水、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热稳定性好的1/3焦煤,煤层厚度:采区西部工作面平均6.2米,采区东部工作面平均5.2米.煤层倾角6-12;顶板为灰色中粒砂岩,直接顶厚度为25m,老顶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度约为5m,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厚约37m,其下为砂岩;二1煤层(采面)圈定可采储量为110.42万吨。一6煤质为低水、低灰、中硫、高热值的焦煤,煤层厚度为0.9-1.0m,煤层倾角6-12一6煤层与二1煤层层间距15m;一6煤层由于前

    5、期投资大,待后期另做规划。四2和五2煤层因储量较少,无开采价值。2、瓦斯:根据河南省煤炭工业和信息化厅文件豫工信煤2011200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对省煤层气公司所属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XX公司瓦斯相对涌出量为5.3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85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7.32m3/t,绝对涌出量2.54m3/min,省级批复等级为低瓦斯矿。3、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据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2009年4月21日鉴定结果,XX公司二1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5.31%,具有煤尘爆炸性;自燃等级为类,

    6、属自燃煤层。4、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现开采的二叠系二1煤层为中等的水文地质等级,其涌水量在2030m3/h;本矿现开采的二1煤层主要受二叠系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矿井现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60m3/h。5、井田内地质构造情况:井田北部为任村正断层,落差150m,倾角70;南部为刘庄正断层,落差280m,倾角70;中部为何庄正断层,落差15m,倾角75。任村正断层和刘庄正断层为边界断层,对采区布置无影响;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小断层较多,对井田内采面布置有一定影响。 四、矿井开拓及通风方式 1、矿井为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主井筒直径4.6m,井口标高+317m,井底车场标高

    7、 +44.5m;副井井筒直径5.0m,井口标高+316.1m,井底标高+75.6m;风井井筒直径2.6m,井口标高+322.1m,井底标高+35.1m。 2、矿井通风方式及方法:本矿为中央并列式通风,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第三节 矿井各生产系统简介一、供电系统:XX矿双回路供电(10kv)分别来自莽开线路和汝工线路,但均属农村供电,线路T接有农村供电和工业供电,供电不可靠,供电质量差。二、提升系统:主井采用2JK-2.0X1.25型提升机,配套电机为YR335M-8型,功率185KW,使用3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2JK-2.0X1.25型提升机,配套电机为JS155型,功率

    8、155KW,使用1对1吨罐笼提升,主、副井提升机各项配套安全装备齐全能满足提升要求。三、通风系统:地面安装两台FBCDZNO14-6-2X45KW型抽出式主通风机,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配用YBFE280S-6型电机,功率2X45KW,风井口建有防爆门。井下建有5组永久风门,风桥一座,井下实测风量1740m3/min,总回风1810m3/min,负压690-750Pa。主通风机各项设施齐全,能在10分钟内启动备用风机和改变巷道风向。井下局部通风机已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瓦斯电、风电闭锁,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整个通风系统能满足生产要求。四、排水系统:XX矿正常涌水量30m3 /h,最大涌水量60 m3

    9、/h,属中等程度突水矿井,井下主排水泵房装有3台MD155309型水泵(一用、一备、一检修)和各台水泵相关联的配电控制设备,两台泵联合运转排水能力达295.6 m3/h,配有两趟159mm排水管路,建有容量为1100 m3的内外环水仓。东西采区水仓各安装两台125D25x3排水泵,各配两路108mm排水管路引入主水仓,整个排水系统符合矿井设计和安全生产要求。五、运输系统:XX矿运输系统采用胶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轨道运输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其中采面安装SGD420/30型刮板运输机9台;采区运输巷安装DTL65/30型胶带运输机3台;主运输巷安装DTL80/30型胶带运输机2部;轨道铺设24kg

    10、/m轨道,轨道全长1300m,安装 JD-1.0绞车3部,JD-1.6绞车2部、JD-2.5绞车1部;地面煤场安装DTL60/22型环形胶带运输机2部。整个运输系统能满足生产运输要求。第四节 矿井六大系统简介一、压风系统:XX矿安装2台KG-100A型螺杆式压风机,功率75KW,冷却方式为风冷,采用MAM-680(B)型微电脑控制器,各种保护齐全。单台排气量13.5m3/min,压力0.7Mpa。地面至井底车场主干管为114mm钢管,长度300m;井底车场至各用风地点管路采用50mm镀锌管,长度2360m并设有三通阀门20个。二、监测监控系统:我矿安装KJ95N型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一套,地面中心

    11、站设在调度室,采用2台联想系列工控机,21英寸液晶显示器2台:在副井井口和井底以及工业广场等10个关键位置装有监控探头随时掌握现场情况,瓦斯监测分站型号KJF-16B井下安装4台,地面通风机房安装1台;井下安装瓦斯探头5个,一氧化碳探头4个,温度传感器5个,风速传感器3个,风机房安装负压传感器1个,设备开停传感器6个,烟雾传感器4个。水位传感器1个,风门开停4个,瓦斯断电仪2台,馈电开停传感器2个,可不间断对各地点进行监测监控并且通过互联网能让区域公司和上级领导随时掌握我矿各项检测数据。三、供水施救及降尘系统:XX矿有完善的降尘,消防系统,制定了完善的降尘、消防管理制度。工业广场建有220 m

    12、3降尘、消防静压水池2个,井下各巷道共铺设降尘、消防管路2120m,皮带运输巷每隔30m设置三通阀门一个,其它巷道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一个,共45个,各运输转载点均了安装喷雾降尘设施,共18处。井下各机电硐室、运输转载点均按规定配置灭火器、沙箱、消防栓等设施,共配MFZ/ABC4型灭火器99台,沙箱21个,消防栓16个,能满足要求。四、通讯系统:我矿2011年5月安装了河南恒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OC8000-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智能IP 系统。有强大的调度功能采用22英寸触摸键盘。对井上下 实现了全网调度、一键到位、数字录音、强插、强接、选呼、群呼等调度功能。系统可接128部电话,机房

    13、配备有后备电源,能够在电网停电20小时内正常工作;安装有防雷接地装置。井下各工作地点及井上各科室职能部门都安装有电话与矿调度室直通,起到上传下达作用。保证了所有问题在第一时间能传递到调度室,以便作出及时的反应与处理,并且调度室有能与外界直接联系的专用外线电话,能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五、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我矿安装的是KJ125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有考勤、轨迹回放、人员定位、超时报警、紧急呼叫等功能;副井口安装1台读卡分站,井下安装12台读卡分站。遍布各巷道各重要地点,能时刻掌握升、入井人员人数及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六、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我矿目前暂无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方案已上报,各项工作正在筹备中。第

    14、三章 安全管理情况一、我矿“五职矿长”已经到位,均已安排进行培训,并通过了考试。我矿原来六证齐全,新公司成立后,我们积极进行证照变更工作,采矿证XXXXXXXXXXXX,有效期限: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工商营业执照证号为:XXXXXXXXXXX,有效期:2010年9月28日至2020年9月27日。矿长资格证【XXXXXXXX】、矿长安全资格证【XXXXXXXXXX】、安全生产许可证【(豫)MK安许证字(2008)XXXXXXX】已办理完毕,煤炭生产许可证正在办理变更过程中。二、组建机构、建章立制。通过多方沟通,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我们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业队伍,成立了安全检查

    15、科、通风科、机电科、生产技术科、生产调度室、综合办公室、经营科、销售科、财务科、劳动工资科、保卫科、机电队、通风维修队、采煤队、掘进队等,明确了各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并对各科室队伍职能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安全责任。配备了采矿、通风、机电、地测等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及从矿领导到基层单位各级岗位责任制,完善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特殊工种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及各种安全文件。包括:关于设置矿井安全管理机构及专业队伍的文件、下达XX煤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XX煤业公司关于切实加强2011年安全工作的决定的发布令及领导干部下井跟班带班制度的通知、XX煤业公司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等。三、我

    16、矿坚持对安全管理人员、特种特殊作业岗位工作人员、采掘工及新工人进行培训,并制定有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由“五职”矿长亲自授课,培训内容涵盖采、掘、机、运、通五大专业基础知识,入井常识、安全规程、法律法规,河南煤化的企业文化理念等对职工进行了安全技能培训,共培训职工473人,考试合格467人,其中培训特种作业人员83人,分别为培训合格瓦检员15名、爆破员15名、主提升司机14名、小绞车司机9名、探水工6名、安全检查员8名监测监控工8名、井下电气操作工8名。尚缺12名安全检查员、10名井下电气操作工、4名生产调度员。四、检修设备:对供电、排水、提升等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隐患排查和必要的检修、电气试验等工作,对矿井排水


    注意事项

    本文(复工复产方案 优质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