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8366279       资源大小:108.8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

    1、本课生字虽然不多,但都容易出错。“蔚”是上下结构,下半部是“尉”;“疆”左边的“弓”里有个“土”;“威”字里面“女”上边的“一”不能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学习。学习生字要紧密结合词语,不单独认字。同时,要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相关题目的词语抄写。还可以鼓励学生再摘抄一些词语,可以是诗中的词语,也可以是诗中的近义词、反义词。拓展习题1、比一比,组成词语。辽( ) 将( )战( )乘( )武( )疗( ) 江( )站( )诚( )伍( ) 2、填字组词,看谁的词语宝库最丰富!( )绿 ( )绿 绿( ) 绿( )( )蓝 ( )蓝 蓝( ) 蓝( )( )红 ( )红 红

    2、( ) 红( )3、续编诗歌,你一定更精彩!我爱 颜色,因为 是 的, ,也是 的。相关资料作者樊发稼:1937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寓意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有40多种文集,主要有儿童文学的春天、爱的文学、儿童诗论说、春雨的悄悄话等。幼儿诗集小娃娃的歌获中国作协首届全 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寓言猴律师的辩论获首届金江寓言文学奖。精品教案(一)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颜色,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学生

    3、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及原因。2、指名谈,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3、导入: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也有自己的原因。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他不仅告诉了我们他所喜欢的颜色,还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喜欢。这是一首很棒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自读诗歌,感知诗意1、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读词卡,先组内合作检查,后指名读、开火车读或齐读。(2)检查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3、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情(一)指导学习第一小节,帮助学生掌握方法1、对照画面,小声或默读诗歌第一小节,仔细品味每一句话。2、

    4、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爱这种颜色?这样写,作者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3、感情朗读,充分体会并表达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二)总结学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1、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方法:品读(读进去)品悟(悟其情)品读(读出来)。2、用以上方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3、组际交流学习收获,自选形式展示所读所悟。师生及时给予评价激励。(三)美读诗歌,共享收获1、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诵读,释放情感,共享收获。(自由读,合作读,师生同读,配乐朗读等等。)2、水到渠成,练习背诵。四、延伸升华,实践练习1、再次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喜爱的颜色及原因,想想看,

    5、学完诗歌后,你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是否有更深层、更有意义的理解?2、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仿照诗歌再编一段。3、班内交流自己的诗歌。师生参与点评,表扬优秀,鼓励进步。五、学习生字,独立识记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个别易错字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学习生字,识字与词语相结合争取写对记牢。2、积累词语,抄写语文天地中第二第一行词语,还可以摘抄其它部分词语。六、拓展练习,巩固新知读读、写写、用用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二)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收集有关色彩资料 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播放课件:欣赏蓝天、白云、绿地、火烧云、彩虹。2

    6、.你喜欢哪种颜色?3.文中小朋友喜欢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 爱什么颜色看课件交流(也可展示资料) 齐读课题自然界中绚丽的色彩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色彩世界,使学生感受美,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自读感知认识生字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2.遇到生字及时解决。3.巡视自读情况。4.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5.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针对学困生)。碧绿 蔚蓝 辽阔 将来 战士 乘风破浪 威武 海疆6.指名读文。.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问、拼、查等)识字。用心听,帮助正音。组内多种形式学生字。交流识字好方法(针对难认字)。纠正字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及识字兴趣。培养学

    7、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自读情况。三、细读感悟入情品读1.轻声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师相机板书:碧绿 火红 蔚蓝2.你喜欢哪一节就认真读哪节并结合插图想想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懂?3.汇报、交流 从哪儿明白了什么?怎样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点拨)。4. 根据汇报交流情况板书:爱家乡爱生活有理想5. 教师参入读。6.从这首儿歌中,我们看到了爱家乡、爱生活、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让我们把对他们的爱表达出来。自由读全文。这么美的诗歌想不想背诵?用心读、交流学生用心读,边读边动笔在书上写自己读懂了什么?画出不懂处。学生汇报(可多种形式)学生读、讲评、再读。学生很容易明白“我”爱碧绿的颜色

    8、,爱小草,爱禾苗,爱农村。可能不懂“连我的梦也是碧绿的。”教师可启发学生想像我梦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出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二、三小节让学生阅读、思考、想像,体会出对生活的热爱及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生评学生自由读全文。学生背,并汇报背诵情况。自学探究,了解诗歌内容。“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读读、想想、写写中深入理解诗歌,悟出情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想像。在交流评价中进一步体味诗歌蕴含的感情。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至此,学生入情的读文,把体会到的感情在读中充分表达出来。四、联系生活尝试创作1.刚上课时,我了解到同学们各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仿照儿歌,借你喜欢的颜色表达

    9、自己的情感。2.说给组内同学听。3.学生如感困难,教师可以先编儿歌读给学生听。学生想、试编。组内互说互评。班内汇报评价。鼓励学生创编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特色,提升对自然界中色彩美的情感体验,使爱家乡的教育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五、指导书写生字词1.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2.谁帮助他写这个字(结合词语)。3.抄写词语 碧绿 蔚蓝 辽阔 威武 乘风破浪(教师巡视指导)4.鼓励学生摘抄描写色彩的词语;写出“碧绿 火红 辽阔 威武”的近义词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学生说书写要领。学生书写(注意姿势)。互帮互学化难为易鼓励积累六、实践作业把自己编的儿歌配上画办一份手抄报。板书: 碧绿 爱家乡

    10、 爱什么颜色 火红 爱生活 蔚蓝 有理想(山东省沂水县第一实验小学 刘洪贤 武志鹏设计)金色的草地本文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我”和弟弟常为了寻开心而轻易揪掉这些蒲公英。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早晚是合拢的,只有中午才张开黄色的花,草地也因此而变成金色。自然是有生命的,从那时起,“我们”喜爱上了这种花,意识到草地、植物也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本文叙述条理清楚,富有童趣。前后内容对比着写,5个自然段,可分为2部分。前2个自然段写“每当蒲公

    11、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后三个自然段则是写了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的特点。草地也因为蒲公英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张开自己金黄的手掌而变成金色的。我们有了这一发现后便喜欢上了这种小花。作者喜爱蒲公英的原因充满童趣。因为他发现,蒲公英和孩子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文章描写细致生动,说明小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是生活的有心人。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方法习惯: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1、 理解

    12、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2、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1、课前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了解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有条件的也可以找有关蒲公英的歌曲听一听。2、阅读课文,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我”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又有什么变化”?找出 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注意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有了情感上的变化,才有了行动上的变化不再随意揪它。因为作者已经把蒲公英当成了和他一样的小孩子。3、可指导学生抓住小作者新发现后的有关内容读一读,再细细品味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

    13、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可联系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来进行教学。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要指导读准生字字音,如“蒲”读p,不读f;“傍”读bng 不读png。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初读课文时,画出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1、比一比,组成词语,可要仔细分辨哟!第( )住( )反( )开( )弟( )注( )返( )升( )2、按要求写词语,只有动脑筋才行。写近义词: 随意( ) 引人注目( )写反义词: 开心( ) 合 拢( )3、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花草,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再写下来。蒲公英:别名黄花蒂丁

    14、、婆婆丁、奶汁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系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花茎比叶短或等长,花为头状花序,舌状花鲜黄色,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世界各地。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认真,郑重其事的样子。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吸引人的注意。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观察。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见过草地吗?是什么颜色的?老师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片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据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小组长带

    15、领成员商量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扫除阅读障碍。2、教师帮助提出学习方法供学生借鉴。(一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读)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相互检查,相互提高。(三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四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四、阅读交流,深化理解1、指名交流初读收获,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2、仔细阅读课文,形式自选。边读边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同时完成“语文天地”的“图示蒲公英的变化”。读后全班交流。3、再读课文,思考:“新发现”之前,“我们”是怎么做的?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6、“我们”心里可能怎么想?找出有关句子,前后联系起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4、请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通过充分的读来表达内心的收获和想法。5、总结:大自然多么有意思!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它的有趣和美好,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也像作者一样,让自己的眼睛敏锐一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五、思考交流,深化认识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发表个人想法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17、再写下来。五彩池这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达了“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课文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一是池底长着许多形态各异、高低不同的石笋;二是阳光折射的作用;三是池边茂盛多彩的树木花草在池水中的倒影,使池水瑰丽多彩。文章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五彩池描写得生动形象、多姿多彩。而结尾讲“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与开头呼应,给人以意味深长之感。1、认识15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佳句。2

    1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边读边展开想象。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它的美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以读有所感、读有所悟。1、 了解五彩池的成因,感受其景色美丽。2、 养成边读边想象的阅读习惯。1、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五彩池教学挂图,或能表现五彩池特点的投影片或课件,或让学生曲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2、从课题入手,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趣。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然后启发学生通览全文,交流对这篇

    19、课文的总体感受。3、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即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自学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也可以就这两个问题全班展开研读。把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学习结合起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学习。4、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之感。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五彩池的“奇异”,再进一步感受“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从而体会作者对神奇大自然的热爱之情。5、课文中理解五彩池池水的成因这一部分比较困难,这也是课文的重点,在解决这一重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进行探究性讨论交流。如

    20、有条件可用课件展示,也可以用三棱镜演示阳光折射作用,最后师生归纳其成因:池底有形状各异、高低不平的石笋;石笋表面有石粉;阳光折射;花木的倒影。6、这篇课文景美,文也美。教学中应诱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初见五彩池的惊喜之情,了解池水颜色不同的原因时的喜悦之情,从而感受到五彩池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内容之后,做到熟读成诵。本课生字词较多,易读错的字有:“哄”应读“hng”,多音字“藏”在这里读“cng”,“折”读“zh”等。教师要提醒学生,易写错的字:“仑”与“仓”。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可随即写一写“语文天地”中的“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等有关题目。本课生僻字较多,教师可鼓励学生查字

    21、典,也可以由教师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把拼音抄在课本上。1、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的成语抄下来,另外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再写出几个来。 2、自己或与同学合作创造条件,验证五彩池底石笋折射阳光的原理。并把自己的实验过程记述下来。昆仑山著名山脉,在新疆、西藏和青海境内。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洞底的碳酸钙淀积物,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含有的碳 酸钙沉淀堆积而成,外形如笋,故名石笋。五彩池位于四川省西部的藏龙山海拔2995米处,长度仅为1008米,均宽56米,均深6、59米。五彩池的水是从长海里浸过来的,当池水涨到一定高度时就又浸漏出去。所以,常年水不深,

    22、但也不干涸。它深藏于海拔较高的翠林之中,翠蓝色的湖水中镶嵌着淡绿、乳白、鹅黄、瓦灰等色块,酷似一颗颗瑰丽的宝山。五彩池在九寨沟众海中最小,它的色彩却最为斑斓。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现在用来形容奔驰迅速。神奇:非常奇妙。课前教师准备有关五彩池特点的录像或课件;让学生去收集五彩池的风光图片,或上网查阅五彩池的有关文字资料。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1、谈话:谁来告诉大家以前到哪儿游览过,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说自己的见闻。2、导入:老师真羡慕你们,我们要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就要读万

    23、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去观赏一下那里的美景佳画。板书课题,齐读。二、汇报交流,初读课文。1、组内交流自己课前 收集或查阅的资料,告诉你的小组同学,通过资料,你对五彩池有了哪些认识,印象如何?2、指名畅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师生及时点评鼓励。3、通过课前收集和查阅资料,同学们已经对五彩池产生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课文是怎样描写五彩池的,同学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课文,争取尽快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检查初读情况:(1)读字卡,检查字音。(2)读句段,检查课文。三、略读课文,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用稍快的速度略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的五彩池与你课前认识的

    24、五彩池异同之处有哪些?课文描写的五彩池留给你的是怎样的印象?2、再请同学们略读课文,边读边搜寻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看谁是读书的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下,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读书时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疑点,不要漫无边际地乱提一气。四、读书解疑,深化认识。看得出,同学们已经清楚的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它的神奇与美丽表现在哪里呢?它为什么会那么神奇呢?让 我们与作者一起,再来切身感受一下吧。(一)学习“五彩池的特点”。1、文章的哪些内容描写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标注重点词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

    25、阅读,仔细体会,想一想这些句子描写了五彩池哪些方面的特点。学生自学。2、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指名谈收获或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及时课件出示本段相关的句子,全体一齐参与,共同朗读、体会美丽的词句,在反复的不同形式的美读过程中,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这期间,学生便会自然而然的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倍增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还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像刚才那样来学第三自然段。学后汇报交流感受,然后美读,深化认识。4、小结:听了大家的朗读交流,老师的脑海中不由的出现了一幅画面(课件出示配有舒缓音乐的五彩池录像画面),谁能给这幅画面配乐朗读一下?指名配乐朗读。听后指

    26、名谈感受: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二)学习“五彩池的成因”。1、五彩池为什么如此美丽而神奇呢?我们都为此而疑惑。文章的哪部分内容能为我们揭开疑团?请同学们去仔细阅读第四自然段,一句一句地读,看看到底有哪几方面的原因?2、指名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概括出四个方面的成因。3、课件演示五彩池成因画面,使学生直观感受阳光的折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五彩池的成因。五、整合全文,升华感情1、“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请结合刚才的课文学习,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再次质疑:课文学到这儿,大家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若提出问题,可请学生解答,做到资源共享。七、课外拓展,自选作业1、文章语言优美,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3、尝试实验:自己或合作创造条件,利用阳光折射原理,做一做五彩池的成因试验。并把实验的过程记述下来。 (设计整理 山东省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 耿华霞)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