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连梁超筋处理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8373790       资源大小:24.8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连梁超筋处理Word格式.docx

    1、截面允许剪力计算判别实际截面1250600500400需调整2450380计算结束实际配筋时可进行适当的简化处理,如:1)纵向钢筋配置:根据实际连梁与计算连梁有效高度的比值,对计算的连梁纵向钢筋面积进行调整,并按其配筋(应同时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2)箍筋配置:对连梁箍筋也可以按连梁的截面要求(“混凝土高规”第7.2.23条的要求)作为连梁的剪力设计值求出相应连梁的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1)非抗震设计时,按“混凝土高规”公式(7.2.23-1)右式与公式(7.2.24-1)右式相等:0.25 =0.7 (1)得: (2)当连梁箍筋间距s=100mm时,非抗震设计的连梁最大箍筋面积(mm2)

    2、见表1。表1 非抗震设计的连梁最大箍筋面积(mm2)梁宽mm非抗震设计C20C25C30C35C40C45C50200156199245293341383424250194249307366426478530300233298368440511574636350272348429513597669742311398491586682765848447552659767861954388497613733852956106055042754767480693710521166466596736879102311471272注: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表中数值乘以0.7;当采用HRB400级钢

    3、筋时,表中数值乘以0.583。(2)抗震设计时: 跨高比大于2.5时:按“混凝土高规”公式(7.2.23-2)右式与公式(7.2.24-2)右式相等:0.20 =0.42 (3)(4) 跨高比不大于2.5时:按“混凝土高规”公式(7.2.23-3)右式与公式(7.2.24-3)右式相等:0.15 =0.38 (5)(6)当连梁箍筋间距s=100mm时,抗震设计的连梁最大箍筋面积(mm2)见表2。表2 连梁的最大箍筋面积(mm2)跨高比大于2.5时跨高比不大于2.5时13917621525629633036511114117420724026922031937041345617721725930

    4、133737320926432344349516721226136140424330837751757863819524830536342147152227835243159166072922228341548153931339648457566574382039246754160667134753863973982591135443551860274638259270281390810023063904795706627414175286467668869901093334425622722808895四、相关索引“抗震规范”的相关规定见其第6.2.13条。 新浪网友:2007-12-28

    5、00:53:01 朱老师您好!上面的文章有几点不理解!请您百忙之中指点一二。1连梁调幅处理(计算结果),一般情况下,经全部调幅(包括计算中连梁刚度折减和对计算结果的后期调幅)后的弯矩设计值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6、7度)和0.5倍(8、9度)。想问一下,按规范要求的刚度折减,象天津七度半地区折减到多少等同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2连梁的铰接处理(计算结果),假如整个剪力墙高层结构有两根连梁200*600计算超筋,我改为200*400后还是不满足要求,我直接将其点绞计算,墙体按点绞前和点绞后最不利情况配筋,连梁是不是也按最不利情况配筋,不知道您说按点绞后直接配筋是为什么,墙

    6、体按规范取不利情况,连梁就不用啦?3.对情况三,剪力墙应进行包络设计,配筋取计算结果、的较大值(此时,要求连梁取用小截面,即计算所采用的截面)。您说的这个最小截面是不是我上面说的200*400,在、中连梁都按200*400从新计算?还有即使我点绞计算了,在实际操作中,连梁我任然按200*400没点绞时考虑弯矩和剪力进行配筋,但是由于截面不满足要求不能保证强剪弱弯,我是不是可以在画图时候取一个大于200*400截面尺寸,用200*400截面时的弯矩和剪力去配钢筋,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4.对超筋连梁的计算处理(计算结果),我理解为这种处理方法和刚度折减实质是一样,用200

    7、*450的弯矩和剪力来计算200*600的钢筋,我觉得反过来想就是把200*600的梁刚度折减到200*400梁的刚度,不知道对不对?5.关于PKPM软件连梁按洞口输和按梁输的问题,我一般跨高比小于3的都按洞口输,这样会造成结构刚度偏柔,我觉得刚度折减系数应该要控制,要比全按洞口输时大,以免刚度折减过多,满足不了不小于调幅前(完全弹性)的0.8倍的要求。 博主回复: 2008-05-12 19:30:45 博主1、直接按刚度折减0.8即可;2、看来这个问题你没有理解,提出的问题也不符合常理,建议你再好好看看,连梁设计原则是强剪弱弯;3、你只说对一半,对刚度折减后仍超筋的连梁靠刚度折减是没有办法

    8、解决的;4、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是合理的。2008-01-01 13:15:36 谢谢朱老师的指点:.在天津度半地区有人也取.,如果按您说的话,是不是这样不对了你说的.度区不小于.,是不应小于,还是不宜小于规范就写了个不小于.连梁的设计原则我理解,但是您举的例子,250mmx600mm的连梁截面不够,采用相同的刚度折减系数,假如是.,然后采用250mmx450mm的连梁减小连梁截面,此时连梁计算可能仍有超筋计算弯矩和剪力(满足你说的那些条件),实际做的时候用高的连梁,用计算高连梁的力去配高的连梁的钢筋,着肯定是满足强剪弱弯的,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不把高连梁直接折减一个更小的合适的

    9、系数(那就肯定小于.)等同高梁的刚度,这样力的大小等同高的连梁,直接配钢筋,但是如果这样的话就和你说的刚度折减(这个刚度折减系数按您说的度区底线.)的梁不能在靠刚度折减(连梁本身已经折减到底线.了,不能在折减了,在折减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对您第条答复的理解)来满足设计要求矛盾了,所以我的理解就这样有问题了 31:10 1、采用连梁刚度折减的方法是有条件的,就是折减后仍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请分清连梁刚度调整的适用条件。2、对于连梁在大震下破坏对承受竖向荷载没有很大影响的情况,可采用降低连梁截面的办法,考虑连梁端部的实际抗弯作用,弥补计算程序没有塑性铰单元的不足而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段。注意连

    10、梁截面折减后连梁可能仍然显示为超筋,其抗剪箍筋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不知你注意到没有,个别连梁的的超筋,当采用连梁刚度调整系数,将会出现什么计算结果?影响的将是所有连梁。要确定一种方法是否合理,应综合考虑,不能只想一点并抱住不放。2008-01-05 18:04:28 还要请教你几个问题:.根据规范的解释,也就是刚度折减的前提条件是.刚度折减后,连梁的配筋必须满足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不出现裂缝问,这个正常使用情况是指的不考虑地震效应的所有组合吗?刚度折减后,连梁的配筋宜满足在出现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一度的地震作用时,不出现裂缝问,高层结构不是都按众值烈度(比本地区设防烈度低一度半)考虑地震效应吗

    11、,而前面说的是小于一度的地震效应,那连梁的地震力大了,在按众值烈度计算时考虑刚度折减了,这怎么能不出现裂缝.抗震规范.条,的第一条应允许在建筑结构两个主轴方向计算地震力,这个主轴是结构的两个刚度主轴吗?也就是前两个侧移振型的方向的刚度主轴?.高规上写的有一条,乙丙类建筑结构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多遇地震的效应,不理解的是规范上不都是按小震(低于设防烈度)计算的吗?32:19 你所提出的问题,规范里说得很明白,建议你还要多看规范,多想想。1、看荷载规范;2、规范说的降低一度计算地震作用,指的是降低一度后的多遇地震作用。3、规范说得很明白,是“多遇地震”。 毛毛:2008-01-21 21:05:1

    12、4 朱总,您好:我们现在有一个上部并排两个19层,地下室整体一层的剪力墙结构,上部两楼设缝200毫米,现在由于建筑要求需要在地下室双墙处(画图时画600厚剪力墙,墙厚200+缝隙200+墙厚200)开洞,这片墙长2400,居中开1200*2100的洞口,上部19层该部位为整墙,地下室层高3900,请问一下这个600*1800的大梁有什么特殊要求没,用STEWEI计算需要注意什么?这个能算是转换梁吗,在SATWEI中按洞口输合理还是按梁输?58 长2400的墙,中间开1200宽的洞,两边只有600,这是典型的框支情况,应按框支梁柱设计,梁的跨高比较小,按墙开洞计算。2008-01-29 12:5

    13、1:49 谢谢朱总,.我们这边对于阁楼层的某些一字墙(下面都是或型),在阁楼层都变成型的,我的这个厚的墙,就留的角,这样就拐角的这部分在梁上,而以前的一字墙还在原来的墙上,这样的型墙,能计算准确吗,需要注意点什么?.你上次说的墙元和柱元不能混在一起,我这个项目,就有些墙体端部加了端柱用计算,计算刚度的时候不是可以自己考虑吗?我看我们单位有些同事也这样做的了,不能考虑 33:24 墙端加柱计算时,由于不同计算单元之间的协调问题,常引起计算结果不可信,这里不仅仅是个刚度问题,是计算模型的衔接问题,与你所说的结构上部墙形状改变不是一回事。2008-01-29 13:11:11 还有两个问题,.规范上

    14、要求连梁上不宜放楼面主梁,针对规范提的两个原因,我这样处理不知道行不行果.把楼面主梁与连梁交接的地方点绞,.把连梁的底部钢筋按两端绞接核算,取电算和手算的大值你说的连梁破坏是指的不能约束墙体,但是还可以按简支梁计算抗剪抗弯(我们着总工说连梁破坏就是没有抗剪能力,也没有抗弯能力).对与剪力墙结构,某些独立的框架柱是不是还要考虑框剪结构的.的要求 56 A、要求连梁上不宜放置楼面主梁,大震时可能失效的连梁上不应放置楼面梁,主要是要保证地震时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你采取的铰接处理及其验算是不合适的,应将改变楼面主梁的支承,从连梁上移至墙或其他主梁上。B、对含有少量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因不能成为框架-剪

    15、力墙结构,所以可不对框架柱调整,但有条件时适当加强也是合理的。 朱炳寅:2008-01-29 19:13 补充一点:显然你没有理解我对连梁处理的真正意图,从而得出“连梁破坏后还可以按简支梁计算抗剪和抗弯”的糊涂结论。我对连梁的处理,其目的就是使连梁端部成为塑性铰,使连梁成为梁端为塑性铰的梁单元,当然也就能承担相应的弯矩和剪力了。 fiona:2008-05-15 16:28:57 朱老师,对于您上文中提到的“同时应采取措施确保计算中的铰接连梁与剪力墙的真正“铰接”,我想请教一下采取怎样的措施能保证铰接,墙与连梁应该如何连接呢? 2008-05-16 19:47:27 我的博客里有相关问答,请看

    16、。也请你自己多思考。2008-07-03 12:29:高规上,提到连梁采用弱连梁:全国统一技术措施上,对与连梁尽量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这两句话是不是有冲突?我现在有一个层的剪力墙结构,按统一措施的说法,我把连梁高取的尽量大才有足够的耗能能力,层高,连梁高取(上反),都能计算过去,这样的做法我决的不太对? 2008-07-03 14:52:32 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宜做成弱连梁,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连梁宜做成强连梁,连梁在不同结构中有不同的要求。 结构新手:2008-07-08 13:19:03 现在的高层住宅由于建筑户型的原因,墙体布置很随便,与很多墙都不能成榀布置,相互错开的,这个楼板水平力传

    17、给本层的抗侧力构件,是不是可以说传力路线不直接了?比如砖混的错开了就需要在错开墙体之间加设,高层剪力墙结构错开了也不加这个,不知道怎么理解传力?请朱老师指点一下,疑问了很久? 2008-07-08 19:42:42 传力不直接当然应该采取措施,但对砌体结构和对剪力墙结构有区别。2008-10-20 14:00:48 但其计算剪力V2已不大于原有截面的最大受剪承载力V1,即V2V1,满足本规程第6.2.6条的要求。请问6.2.6是什么呢没找到啊,哪本规范应该是计算结果3吧23 情况2的计算结果3按哪个配筋?截面怎么取 2008-10-21 19:07:53 你提的3个问题,建议你先好好看看高规6

    18、.2.6条,多看几遍到真正弄明白为止。2009-01-05 23:20:41 十分感谢朱总关于连梁设计的论文,谢谢您,先收藏此博客了。另外,我想问下:高规(GJ3-2002)中6.2.6条是关于框架梁柱的受剪截面尺寸的要求,高规(GJ3-2002)中7.2.23条是关于剪力墙中连梁截面尺寸的要求,而您所说的高规6.2.6条是不是指的老规范或别的?或者您是认为,框架梁柱及剪力墙连梁的受剪截面尺寸的要求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我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在现行高规中分别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章节中分类列出。 2009-01-06 21:35:18 你再把规范的规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2009-03-04

    19、 14:38:08 朱总:在框剪结构设计中,如果超筋的连梁数量比较多,是不是说明结构布置欠妥?怎样才能使超筋连梁尽量少? 2009-03-04 16:34 连梁超筋的因素很多,合理的结构布置是重要因素。使连梁刚度(避免墙肢长度及连梁截面高度变化过大等)及受力均匀能减少连梁超筋。 牧云郎:2009-03-05 12:27:26 框撑体系的性能与框剪体系比较接近,其框架部分的内力是否也要调整?怎样调整?现在的软件基本上没这个功能。 2009-03-07 12:25:要调整。参考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程序没有调整功能时,可手算。2009-03-16 17:29 请问:框剪结构中,在地震组合下、

    20、底层局部剪力墙出现拉力,结构布置是否合理?如果无法避免,该墙基础应如何设计?是否要考虑桩抗拔的问题? 2009-03-16 18:44 很明显不合理。应调整墙肢,不要采用截面及荷载差别很大的墙肢。无法避免时按规范要求加强。2009-03-17 15:45:16 谢谢回复!关于框剪中剪力墙在地震组合中出现受拉的问题,我查看了上海其他院的几个模型,也存在这种现象,设计人没注意到(一般不看Nmin一项),审图的也不大去看。看来不是个别现象,应该引起重视。贵院在高烈度区的经验较多,设计中一定遇到过,希望得到朱总进一步指导。谢谢!2009-03-18 13:54:朱老师:你好!有个问题比较困惑:考虑楼板

    21、的刚度贡献,一般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取2.0,但SATWE软件说明书说,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对连梁不起作用,就是说连梁按矩形截面计算刚度,不考虑楼板的刚度贡献,实际上已经低估了连梁开裂前的刚度;假设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0.5,那么计算采用的刚度值仅为开裂前真实刚度的0.25倍左右,我认为是不妥的,难以保证连梁不过早开裂,特别是在风荷载作用下。我的看法对吗? 2009-03-19 19:不全对。连梁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对其刚度进行折减是合理的。这是结构概念设计所要求的。当连梁刚度很大时,一旦连梁产生塑性铰则结构危险。2009-03-23 11:我的意思:连梁刚度折减是必要的,但不能折减过多。SATWE连梁不考虑楼板的刚度贡献,概念上不严谨,至于刚度折减则是另外一回事。SATWE即使取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为0.8,实际相当于折减0.4,与高规的规定不符。


    注意事项

    本文(连梁超筋处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