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18459057       资源大小:271.1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下生物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儿童呆小症、成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海生生物食品特别提醒: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它含有的 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脚气病是缺维生素B1引起的,脚气则是感染霉菌(属于真菌)引起的,两者的病因和症状都不同。膳食纤维被称之为“第七营养素”三大营养物质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储能备用,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和伤员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缺钙和VD都会使人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所以患者既要补充钙又要补充VD鱼肝油、动物肝脏和蛋黄中含VA和VD较多。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属

    2、于无机物的是:水、无机盐。无机盐磷也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维生素B1多含在谷物的种皮里,所以吃精米精面容易患脚气病等维生素B1缺乏症。(三)消化腺与消化酶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排入部位含有的消化酶唾液腺唾液口腔含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胃腺胃液胃含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肝脏胆汁小肠肠腺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胰腺胰液在口腔中只能进行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在胃中只能进行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小肠中的消化液有三种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所以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分解为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性消化,可加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唾液腺、胰腺、肝脏

    3、是位于消化道壁外大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四)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与吸收1营养物质的消化(1)物理性消化:食物的性质不发生变化,食物由大颗粒变为小颗粒。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2)化学性消化: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食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2营养物质的吸收3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1)适于消化的特点:面积大: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肠腺分泌肠液。小肠内含有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4、(2)适于吸收的特点: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壁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五)合理膳食1每日均衡地吃“食物金字塔”中的五类食物。2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每日的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和30%左右。(六)食品安全1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人为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2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无毒、无害,并且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三、测测你能记住多少 1消化系统的组成 (1)消化道:由口腔、 、食道、 、小肠、 、肛门组成,其中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2)消化腺 大消化腺:如

    5、、 和 等,其中 是最大的消化腺。唾液腺分泌 , 含消化淀粉的 ;胰腺分泌 ;肝脏分泌 。 小消化腺:如胃腺和肠腺,胃腺分泌 ,肠腺分泌 。 2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 里被分解成 的过程。 物理消化:在胆汁的作用下,将脂肪分解成脂肪微粒属于物理消化,是因为 化学消化: 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2)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脂肪蛋白质3营养物质的吸收 (1)概念:营养物质通过 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最终随血液运往全身。 (2)消化道各段吸收的营养物质 胃:少量的水、 和酒精。 小肠: 、葡萄糖、 、 、甘油、脂肪酸、水。 大肠:少量的 、无机盐和部分 。 (3)小肠结构与功

    6、能相适应的特点 和 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加。 小肠绒毛的壁 ,绒毛中有丰富的 。 4.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早中晚餐能量摄入比: ,人类对食品的基本要求: 、 ,并且符合应有的 要求。1、记住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2、知道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3、能说出肺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原因。4、知道什么是呼吸运动以及肺的通气是如何完成的。5、记住呼吸的四个基本环节的具体过程。6、能量的释放及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7、通过空气污染指数会判断空气质量状况。知道当地空气被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呼吸道 (1)组成: 、咽、喉、 、支气管等,其中 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是发声的器官。 (2)作用:

    7、、 、 空气。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左右各一个。是进行 的场所。肺泡数目 ,外面缠绕着丰富的 和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 层上皮细胞组成。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穿过 层细胞,( 层细胞膜)如果肺泡中的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 层细胞膜。3吸气:肋间肌和膈肌 ,胸腔体积 ,肺随之 ,肺内气压 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 在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压 外界大气压。4呼气:肋间肌和膈肌 ,胸腔体积 ,肺随之 ,肺内气压 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在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压 外界大气压。5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部位: 与 之间。 (2)过程:肺泡中的 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扩散进入肺泡。

    8、 (3)血液成分变化:由 血变为 血。 (4)原理:气体的 。6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 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 扩散进入血液。 。7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量 ,这是因为氧气被 利用了。二氧化碳的量 ,这是因为 里产生了二氧化碳。8.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9、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复习目标1、记住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2、记住血管的分类,血管和心脏的特点。3、记住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4、知道血压和脉搏是怎样产生的。会判断高血压和低血压。5、记住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知道诱发心

    9、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去预防。二、知识点(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包括 和 ,其中血浆中含有 、 、 、无机盐等。其功能为运载 ,运输 和 。 (2)三种血细胞的比较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有无细胞核大小、数量较大,最多比红细胞大,最少最小,较多功能注意: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为贫血,应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三种血细胞只有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当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红细胞运输氧,是因为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大,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时,易与

    10、氧结合;在氧浓度低时,易与氧分离。所以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氧与血红蛋白分离。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血液有运输的功能、防御保护的功能、调节体温的功能。人的红骨髓有造血的功能,如果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同时出现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数量减少的症状。血液属于结缔组织。2输血与血型(1)血量: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 ,就会有生命危险,一次献血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2)血型:临床上最常用的是 血型系统,把血液分为A型、 、AB型和 。(3)输血:以输 为原则。(4)异型之间在紧急的情况下, 可以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血型的病人可以

    11、接收所有血型的血。(5)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现象,在毛细血管处最容易出现堵塞。母亲怀孕时,母亲的血型与胎儿的血型不合,但不会出现凝集现象,原因是母亲的血液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混合。(6)从 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是每个 周岁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二)物质运输的器官1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共同组成了血液流通的管道,这三种血管的比较如下表: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概念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薄、弹性小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管腔小管腔大,内有静脉瓣管内径很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

    12、血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快慢最慢分布部位多分布在较深的部位多分布在位置较浅的部位,体表也可看到,如手臂上的青筋数量大,分布很广(遍布全身各个器官组织)血流方向心脏动脉静脉心脏最小动脉毛细血管最小静脉把血液从心脏(心室)送到全身和肺把全身各部分和肺里的血液送回心脏(心房)进行物质和气体的交换场所(1)分布于四肢的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动脉和毛细血管中无瓣膜。2心脏 心脏四个腔的比较如下:名称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连通血管肺静脉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肺动脉肌壁薄,适于把血液由心房“送”向心室最厚,适于把血液“送”往全身较厚,适于把血液“送”到肺部瓣膜房室瓣房室瓣、动脉瓣所含血液动脉

    13、血静脉血(1)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心脏能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2)血液在心脏中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3)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心室壁厚,收缩和舒张有力,心室收缩能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室。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于心房输送血液的距离。(4)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于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5)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侧的腔不连通;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三)血液循环图解注:实线表示流动脉血,虚线表

    14、示流静脉血。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组成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离特点含氧丰富,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少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分布肺循环中的肺静脉和体循环中的动脉中流动的动脉血肺循环中的肺动脉及体循环中的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2)在体循环中,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经过体循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在肺循环中,动脉里流静脉血,静脉里流动脉血。经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在肝门静脉中含营养丰富的静脉血。(4)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大约需要30秒的时间。(四)

    15、吸烟、酗酒的危害1酒内含有酒精,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管腔变窄、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增高冠心病的发病率。2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管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第四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知道人体内废物的来源、排泄的三条途径。2、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3、理解并记住尿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意义。4、了解皮肤的结构、功能和汗液的形成。(一)排泄的途径1、排泄: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2、三条排泄途径:排泄途径 排出的代谢废物意义汗腺水、二氧化碳、尿素、尿酸通过排泄,维持了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呼吸系统水、

    16、二氧化碳泌尿系统(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2、功能: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膀胱、尿道是排尿的通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人体的腹后壁脊柱的两旁,左、右侧各一个。人体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又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组成。每个肾脏大约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肾单位的构成:(

    17、三)尿液的形成1、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等。2形成过程大致包括(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其成分的变化血浆、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的比较液体成分血浆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原尿含有血液中的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外的几乎所有物质尿液原尿中的除了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少量的无机盐外剩下的物质共有成分:水、无机盐、尿素。区别: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当患有肾小球肾炎时,尿液中会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3、尿的排出肾脏形成的尿,经过肾孟流入输尿管,再由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在盆腔内,是一个主要由平滑肌构成的囊,有暂时贮存

    18、尿液的功能。它有一个出口,与尿道相通。出口处周围有环行的平滑肌尿道括约肌。4、排尿的意义排出人体产生的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四)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角质层:排列紧密,能防止细菌、化学物质等的侵人,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2生发层: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避免损伤内部组织。3真皮: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能接受一定的挤压和摩擦;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刺激;真皮内的血管能随环境温度而收缩或扩张,使血流量、皮肤散发的热量、汗液的排出量随之改变,从而调节体温。皮肤

    19、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汗腺属于外分泌腺。皮肤有排泄、保护、调节体温的作用。汗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尿素。三、基础回扣:1、排泄: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 、 等,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 ,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 、 、 等。2、泌尿系统组成:_ _(形成尿的器官,基本结构是肾单位) _ _(暂时贮存) 尿道3、肾单位结构与适应性特点:功能:形成尿的基本单位_ _作用肾单位 _ _毛细血管球,两端均为小动脉,血管壁很薄 组成: 象“漏斗”,内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外面缠绕毛细血管网 _作用4、尿的形成过程:血液 原尿 尿液5、肾动脉中流 血,肾静脉中流 血,入球小动脉中流 血,出球小动脉中流 血,肾小球中

    20、流 血。6、原尿和血浆相比较不含 ,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 。 第五章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1、记住有哪些内分泌腺,每种内分泌腺分别能分泌什么激素,激素的作用是什么。2、记住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记住反射弧的组成,能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4、记住眼耳的结构以及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二、知识框架三、知识点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腺体类别导管(有或无)分泌物输送方式分泌物举例内分泌腺外分泌腺2、几种重要激素的主要功能和缺乏症激素名称分泌器官作 用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病症分泌不足分泌过量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的生长(幼年缺少)(幼年过多)甲状腺激素促新陈代谢、促幼年个体发育,提高

    21、神经兴奋性(成人缺碘)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低血糖症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和疲乏等。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口服无效。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动物体内血液中葡萄糖的正常浓度约为0.1% 。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调节血糖转化为糖元贮存起来,也能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使血液内葡萄糖维持在正常水平。若胰岛素不足,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减弱,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形成糖尿。一次摄入过多的糖,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也能暂时形成糖尿。3、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大脑 :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种神经中枢,脑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中枢神经系统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

    22、,维持身体_平衡 脑干:有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_反射_功能:有基本反应的神经中枢周围神经系统传导功能:脊髓中的神经纤维,联系脑与躯体、内脏神经元 神经:脑神经、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结构功能单位 :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相联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4、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的区别(1)区别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神经中枢:见课本81页。位置:位于脑和脊髓的 里。组成:由功能相同的 汇集而成的。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种类: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一些 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尿、排便中枢。 脑干里

    23、的神经中枢: 、 等。 大脑里的神经中枢: 、 、 、 、 等。大脑里的神经中枢是 级的神经中枢。(2)联系: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5、反射的类型 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分类,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者的区别见下表: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长期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射 参与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参与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任何无关刺激都可变为条件反射的刺激反射弧是永久的、固定的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的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1)非条件反射属于先天性行为,条件反射属于后

    24、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条件反射就越复杂,占的比重越大。 (2)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3)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具体刺激(如食物的外形、气味、声音、光等)引起的,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另一种是对语言文字的刺激所发生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如“谈虎色变”等。6.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区别:(1)在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中,如果是激素参与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被称为激素调节。 (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神经调节。联系:(1)二者都能

    25、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2)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激素调节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之一。(3)二者是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7、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外膜中膜 角膜可以透过光线,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巩膜保护眼球内部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有瞳孔,可以透过光线眼球结构功能脉络膜有色素,可以形成暗室睫状体有平滑肌,其收缩、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网膜房水水样液,位于角膜后,晶状体前,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像双凸透镜,曲度可变,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可以透过光线,并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内膜: 光感受器,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晶状体8、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_角膜

    26、_房水瞳孔_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_视网膜_(形成倒立的缩小的物像)_视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值得注意的是:成像的场所并不是视觉形成的场所。9、近视: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_远_处的物体。(远视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带_凸透镜)原因: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_。矫正:带凹透镜外耳:耳廓、外耳道收集、传导声波中耳: 、鼓室、听小骨传导声波半规管内耳 前庭10、瞳孔的调节看近物或强光下,瞳孔会_缩小_,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看远物或弱光下,瞳孔会放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鼓膜11、耳的结构和功能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声音感受器,能感受声音的刺激耳蜗1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


    注意事项

    本文(七下生物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