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篇专项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18538627       资源大小:45.9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篇专项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相与步于中

    2、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轼诣武卫营 (4)卒全其城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河 将 害 城 事 急 矣 虽 禁 军 且 为 我 尽 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12【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17分)9答:散步,漫步 只,只是 到去 最终,终于10答:河将害城 / 事急矣 / 虽禁军且为我尽力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译句:(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荇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译句:富人出城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呢?译句:苏轼把自己的住所建造在河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12答:宦途失意的苦闷。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参考译文】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躲避水灾。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人心躁动不安,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会浸坏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喊来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

    4、是禁军,姑且替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一直连接到城墙。苏轼把家安置在堤上,即使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墙,用树木筑起防护堤,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2016湖北省宜昌卷】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18分)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

    5、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注释】融然:和悦的样子。畜:通“蓄”。 徽:系琴弦的绳子。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愠( ) 辍( ) 但( )7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高卧北窗之下。答句: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未 尝 有 喜 愠 之 色 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6、酒 亦 雅 咏 不 辍。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10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11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一、纵情诗酒真名士,安贫乐道醒世人(18分)6.(4分)尝:曾经 愠:生气,发怒 辍:停止 但:只,只要(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7.(2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或“每朋酒之会。”(任意答对一句得全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8.(3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断句三处,断错一处扣

    7、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9.(3分)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子和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译句顺畅得1分。重点关注“萧然”“穿结”“箪”“宴如”四个关键词,译错一个扣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文言语句的翻译情况。)10(2分)“大适融然。”或“未尝有喜愠之色。)(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前后联系,上下融会的理解能力。)11.(2分)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答对一句得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人物性格,理解文言词句的能力。)湖北省孝感卷】(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8、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节选) 乙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

    9、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高祖:指汉高祖刘邦。高起:高祖臣子。略:攻占。降:投降。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子房:西汉名将张良。连:率领。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先帝称之曰能 吾能用之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收而攻蕲,蕲下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B

    10、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13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10( 1)(2 分)解析:A顶中前一个“能”是“能干”之意。后一个“能”是“能够”之意。B项 中前一个“为”是“披”之意。后一个 “为”是“替、给”之意。 C项中前一个 “所以”是“的原因”。后一个“所以”是“用的方法”。D项“下”都是 “攻下”之意。11.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您。(共2分。得分点:简

    11、拔. 选拔;遣,络予)(他们 )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功劳,攻占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共2 分得分点:而.却;予,给)12 C(3分)解析:“要求”与“义正辞严”不合文意。13同:他们都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共2分,只谈?“重视人才”或“知人善任”得1分)异: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1 分)(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17题。(10分)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

    12、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姥(m):老妇。篚(fi):圆形竹筐。真草:楷书,草一书。抗:抗衡,相当。耽:沉溺,沉迷。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 ) (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 ) (3)当举群相送耳( ) (4)使人耽之若是( )15“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

    13、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两章)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17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二)(10分)14. (2分)(1)善:擅长(善于)(2)就:前往(去,接近,靠近)(3)举:全(全部)(4)使:假使(假如,如果)(每小题分)15. (2 分)C1

    14、6. (4分)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2分)(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年看重,都是这类情况。(2分“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17. (2 分)B【附译文】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 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 木矮桌洁净

    15、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 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在当时就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车情 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给人写信说:“东汉张芝临池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2016年江西省江西卷】(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

    16、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你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注】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鸡子:鸡蛋。筯(zh):筷子。内:通“纳”。啮(ni咬。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堪:能够胜任。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

    17、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瞋( ) (2)数( ) (3)阙(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8【答案】A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瞋(同“嗔”,发怒意思) (2)数(诘责,数落) (3)阙(缺少)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答案】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2)【答案】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

    18、我。 11【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参考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

    19、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王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

    20、。(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九)【注释】: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鬻y:卖。仰:依赖、依靠。我曹:我们。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1)心好之( )(2)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16.“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14. (1)爱好、喜欢(2)选拔、挑选15.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16.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湖南省长沙卷】陈禾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

    21、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节选自宋史,

    22、有删改)【注释】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抗疏:上书直言。宦寺:宦官。曹:辈,等。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C宋何罪之有(公输)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1

    23、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15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6分) 12B【解析】A. 松弛/放下;B. 有的人;C. 佩服/动词,穿戴;D. 根本/本来。13B【解析】A. 代词:指“这种景况”;B. 助词:的;C. 宾语前置的标志;D. 音节助词,不译。14(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2)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15(1)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 忠于职守 敢

    24、于进谏 刚正不阿(2)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3)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地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河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浙江嘉兴浙江金华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

    25、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注释】 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辟:征召(为官)。龙丘苌:人名。窭:贫穷。18.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家 甚 贫 窭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对 时 人 呼 为 四 皓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伯珍少孤贫( ) (2)学书无纸( ) (3)山水暴出 ( ) (4

    26、)建武四年,卒(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21.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二)(10分)18.(2分)家 甚 贫 窭 / 兄 弟 四 人 皆 白 首 相 对 / 时 人 呼 为 四 皓 19(4分)(1)小时候(2)写字(书法)(3)突然(4)去世20.(2分)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21.(2分)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江苏扬州市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着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刊落:削除,删去。衔:怨恨。渎:轻慢。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人物篇专项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