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真题海南卷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8569673       资源大小:153.7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真题海南卷Word文件下载.docx

    1、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14.对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 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15.果蝇长翅(V)和(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

    2、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血型和Rh血型是其中的两种。MN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M、N控制,M血型的基因型为MM,N血型的基因型为NN,MN血型的基因型MN;Rh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另1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RR和Rr表现为Rh阳性,rr表现为Rh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某对夫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MN型-Rh阳性,且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阴性的儿子,则再生1个血型为MN型-Rh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 )A. 3/

    3、8 B. 3/16 C. 1/8 D. 1/1617.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18、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19.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20.关于淋巴液

    4、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1.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

    5、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23.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2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

    6、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87740258302534423211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第卷26.(10分)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

    7、在明显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组是 组,原因是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 组,其主要原因是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 对小麦 的影响。(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甲组,原因是 。27.(8分)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1)A、B和C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 。(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C的含量增加,则集体的产热量会 ,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 。(3)怀孕母亲缺碘时,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A和B的分泌量 ,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

    8、影响,尤其 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 。28.(8分)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1)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 异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和aa,据此可推断,该患者染色体异常是其 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2)猫叫综合症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遗传病。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患有猫叫综合症的孩子,若这个孩子表出现基因b的形状,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于 (填“父亲”或“母亲”)。

    9、(3)原发性高血压属于 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4)就血友病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来说,如果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则女儿有可能患 ,不可能患 。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都属于单基因 遗传。29.(9分)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1)调查该地某双子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2)该地草甸、灌丛、真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 稳定性较低。(4)森林生态系统中

    10、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 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30、31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并写清小题题号。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胡萝卜素提取和酶应用方面的问题:(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将胡萝卜粉碎和 ,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 (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 ;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 法,并以 样品作为对照。(2)若要提高衣物上血渍的去除效果,可在洗衣粉中加入 酶,因为该酶能将血

    11、红蛋白水解成可溶性的 或 ;若要提高衣物上油渍的去除效果,洗衣粉中可添加 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效果不好的原因分别是 。31.【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单纯疱疹病毒型(HSV-)可引起水疱性口唇炎。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HSV-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HSV-。(1)在制备抗HSV-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HSV-蛋白,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抗 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 反应,再从小鼠的 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 细胞融合,再经过筛选、检测,最终可获得所需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2)若要大量制备抗该蛋白的单

    12、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 中使其增殖,再从 中提取、纯化获得。(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准确地识别这种HSV-蛋白,其原因是该抗体具有 和 等特性。生物试题答案1.解析:选C 脱氧核糖的元素组成为C、H、O,不含磷元素,C项错误。2.解析:选A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1分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2分子丙酮酸,产生4个H和 2个ATP,A项错误;有氧呼吸过程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阶段生成的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B项正确;硝化细菌等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利用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用于自身生命活动,C项正

    13、确;光反应阶段生成的H在叶绿体基质中用于暗反应阶段的C3的还原,D项正确。3.解析:选B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项正确;在低于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酶活性减弱,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减弱,但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没有降低,B项错误;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条件下保存,酶活性最高时所对应的温度不适于保存,C项正确;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致使酶活性丧失,D项正确。4.解析:选B 合成物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内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能量由ATP提供,A项正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中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所产生的H和ATP,B项正确;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但不消

    14、耗能量,C项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均能产生ATP,D项正确。5.解析:选B 赤道板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结构,A项错误;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解旋酶将双螺旋结构解开,B项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C项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持续时间比分裂期长,D项错误。6.解析:选C 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A项正确;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变成不受机体控制恶性增殖的癌细胞,B项正确;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增殖分

    15、化而来的,所含基因相同,C项错误;分生组织等分裂旺盛的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比叶肉细胞等高度分化的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强,D项正确。7.解析:选D 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产生部位与作用部位一般情况下不同,需要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A正确;生长素主要的产生部位是芽,幼叶和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经一系列转化成为生长素,B正确;细胞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作用于同一细胞, C正确;乙烯具有促进茎段的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的作用,而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茎段细胞伸长,D错误。8.解析:选C 菠菜绿叶富含叶绿素,可用作提取叶绿素的材料,A项正确;加入碳酸钙可避

    16、免研磨过程中液泡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B项正确;用乙醇提取到的叶绿体色素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C项错误;研磨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为了研磨更充分,D项正确。9.解析:选D 种子的萌发需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才能萌发,浸没在无菌水中的种子主要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产生酒精等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导致种子不能萌发,D项正确。10.解析:选B 植物叶片黄白色区域的叶肉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中a、e,c处叶肉细胞中尽管含有叶绿体,但被锡箔纸遮住部位不能接受光照,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均不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物淀粉,加碘液不会变蓝,故选B项。11.解析:选D 该心

    17、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由于链球菌表面与心脏瓣膜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类似,因此免疫系统对该种链球菌免疫的同时,也会攻击人的心脏瓣膜,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严。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此病发病机理相同,D正确;A项肝移植引起免疫排斥主要是细胞免疫引起的,B属于过敏反应,C属于免疫缺陷病。12.解析:选D 甲是单链DNA,乙是RNA、丙是ATP,三者都含有核糖,其中DNA中含脱氧核糖,RNA和ATP中含有核糖,A正确;甲为ATGG,含有3种核苷酸,其转录的RNA为UACC也含有3中核苷酸,因此甲、乙共含有6种核苷酸,B正确;ATP可以通过断裂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是直接的能源物质,C正确;乙的

    18、水解产物为3种核苷酸,不含有ATP,D错误。13.解析:选D 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其中蛋白糊中含有S元素,而核酸不含,A错误;T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其寄主细胞是细菌,而酵母菌是真菌,B错误;T2噬菌体是DNA病毒,不含RNA,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病毒可以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大量增殖,D正确。14.解析:选D 摩尔根等人提出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是建立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萨顿提出的遗传物质的染色体假说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成功也离不开选材的合适和实验设计的精巧,而克里克的中心法则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提出时间在摩尔根之后,

    19、因此答案为D。15.解析:选B 16.解析:选B 由题中已生出1个血型为MN型-Rh阴性(MNrr)的儿子可知,父母的基因型均为MNRr。两对性状分别考虑,后代为杂合子MN的概率为1/2,Rh阳性(RR和Rr)的概率为3/4,题目还要求生1个女儿,其在后代中的概率为1/2,综上为1/23/41/2=3/16。17.解析:选B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分布于血浆、组织液和乳汁等,A会出现;糖原为多糖,是主要储存于肝细胞和肌细胞等细胞内的能源物质,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B正确;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要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靶细胞、靶器官

    20、进行作用,C胰岛素会出现;氨基酸为小分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并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D氨基酸会出现。18.解析:选B 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合成并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A正确;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说明没有兴奋的传递,所以不合成,B错误;突触小体为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的杯状小体,即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C正确;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19.解析:选B 神经细胞膜上的兴奋传导是由于K+、Na+跨膜运输形成局部电流,A正确;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比内环境当中的浓度

    21、要高,B错误;动作电位变成静息电位的过程,主要是由于K+外流,达到平衡电位,C正确;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20.解析:选D 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A正确;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液、血浆和淋巴结中,B正确;淋巴循环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含有抗体、激素等丰富的血浆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细胞外液成分,D错误。21.解析:选A 非特异性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形成的,先天具有的,能够遗传给后代,A项正确。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一种异常情形,为免疫功能过高,B项错误。记忆细胞

    22、是由活化的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属于特异性免疫,C项错误。非特异免疫不能识别特异性的抗原,D项错误。22.解析:选D 据基因突变的含义可知,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故A正确。由于密码子具有兼并性,不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可能相同或不同,故B正确。生物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生物体蛋白质的合成中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故C正确。由题可知B1与B2正常情况下应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当其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通常应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开,而相应的等位基因的也随之彼此分离。故B1与B2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23.解析:选

    23、C 一分子蔗糖于酶作用下水解可以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分子乳糖水解可以产生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而纤维素是多糖,其组成单体为葡萄糖。一分子麦芽糖水解则可以产生二分子的葡萄糖。故题中的四个选项中A、B、D正确,C是错误的。24.解析:选A 甲地因森林火灾引起的植被受损,其实并没有彻底消灭植物,而乙地火山原因导致植被彻底被破坏,所以两地的群落演替应为不同类型,故A错误。25.解析:选D 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竟争情况。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的数量却

    24、不断增加,说明获得的生存资源包括食物或生存空间有可能增多。故题中选项不合理的为D。26. 解析:(1)甲乙比较,因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植物生长长大,故甲将增重;(2)叶绿素的合成必须有光照,乙因放置于无光下,故会出现叶片黄化现象;(3)本实验考查对考生对实验设置的理解,这里强调单因子变量以及光照有无植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4)植物叶绿体内含量最多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而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橙、蓝紫光,植物在红橙、蓝紫光下光合作用也较强,从而积累有机物较多。故甲乙对照,甲组增重较大。答案;(1) 甲 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乙 在黑暗条件下

    25、,叶片中叶绿素降解,且无叶绿素合成(3)光照 光合作用(4)甲组吸收的光能多,光合作用强;乙组吸收的光能少,光合作用弱。27.解析:(1)由图可知,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则C为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则B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3)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都会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

    26、影响,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增加 增强 (3)升高 神经系统 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28. 解析:(1)21三体综合症是由于21号染色体多一条造成的,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由于不考虑基因突变,患者体内的基因a只能来自母亲产生的配子;(2)如果孩子正常,基因型应该为Aa。现由于发生了缺失,并且表现出基因b的性状,说明基因B缺失,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于父亲;(3)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等属于多基因

    27、遗传病;(4)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镰刀型贫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二者均为隐性遗传病,且父母表现型均正常,所以父亲不可能含有伴X隐性遗传病基因,但可能含有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所以女儿只可能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镰刀型贫血症),不可能患伴X隐性遗传病(血友病)。(1)数目 母亲(2)父亲 (2分) (3)多 (4)镰刀型贫血症 血友病 隐性29.解析:(1)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野兔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2)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后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与其恢复力稳定性大小有关。(4)群落

    28、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垂直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内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1)样方 标志重捕(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恢复力(4)垂直30.解析:(1)萃取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如果萃取样品中出现了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2)血渍中含有蛋白质,可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其原理是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油渍的主要成分

    29、是脂肪,需用含脂肪酶的洗衣粉。水温过低抑制酶的活性,水温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1)干燥 不适合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蒸馏挥发性物质,而胡萝卜素为非挥发性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出 纸层析 标准的胡萝卜素 (2)碱性蛋白(或蛋白) 氨基酸 小分子肽 脂肪 水温过低时酶活性较低,水温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31.解析:(1)由题意可知,单纯疱疹病毒型可引起水泡性口炎,病毒蛋白HSV-可以作为一种抗原刺激机体通过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首先应注射纯化的HSV-蛋白作为抗原,一段时间后对小鼠血清进行检测,如果抗HSV-蛋白的抗体检测为阳性,说明小鼠体内通过体液免疫产生了特异性抗体。此时可以从小鼠的免疫器官中,如脾脏、骨髓、淋巴结等部位获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检测获得能稳定的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真题海南卷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