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8591873       资源大小:117.1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Word格式.docx

    1、1.4.2技术路线1.4.3评价原则1、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原则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综合整治均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协调改善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增加,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土地评价要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不相同,每一土地利用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土地适宜性只是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才有其确切的意义。3、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当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时,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因此,必须重视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坚持预防为主,开发

    2、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4、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各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差异,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往往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发生变化时,其适宜性也发生变化,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评价原则。5、突出限制性因素,科学评价原则 水源条件、地形、坡度、热量条件、地下水位、土壤盐碱化程度等能较好的反映土壤对农业的适宜性程度和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科学的确定限制因素及各因素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关键。6、区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潜力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研究工作,只有全面、综合的分析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才能客观的对评价

    3、对象作出评价,增强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2 xxx概况2.1 地理位置2.2 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2.2.2气候2.2.3土壤2.2.4水文2.2.5植被2.3 经济社会概况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1 土地利用现状2010年末,全县土地总面积 公顷,表3-1 xxx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3.2 土地利用的特点1、土地利用程度较高。2010年,全县土地利用率90.87%,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人均林地面积大而人均耕地少。2010年,全县人均土地面积8.94亩,人均林地面积5.53亩,但人均耕地仅1.61亩。3、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较大。2010年,全县农村人均宅基地225m2

    4、,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150m2/人的上限。4、未利用地中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等水域为主,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有限。4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评价4.1 农用地现状分析xxxxxxxxx具体分布见表4-1。表4-1 xxx农用地现状表 单位:公顷行政区名称农用地合计耕地其中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水田水浇地旱地根据xxx“二调”成果,全县耕地面积公顷,坡度主要集中在6以下。其中25的梯田和坡地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20%。全县农用地主要分布XX镇、XX镇。详见表4-2。表4-2 xxx耕地坡度情况表 单位:行政区域名称耕地面积平地梯田及坡地面积面积合计梯田坡地4.2 农用地待整治区的确定农用地待

    5、整治区主要包括:耕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沟渠、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用地;田坎、耕地中的零星地类。在xxx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利用GIS数据管理系统,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农用地待整治区的范围。农用地待整治区不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中的耕地及地形坡度大、较零散的耕地。最终确定xxx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为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公顷,占农用地待整治区的90.26%;沟渠、田间道路等线状地物面积为公顷,占农用地待整治区的4.68%;田坎面积公顷,占待整治区的4.42%;其他地类公顷,占待整治区的0.64%;零星地物面积较小,为0.85公顷,占耕

    6、地待整理区比例可忽略不计。农用地待整治区各地类面积及分布情况如表4-3。表4-3 xxx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表 单位: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田坎其他地类小计4.3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农用地整治潜力指通过综合整治耕地及其间的道路、林网、沟渠、田坎、零星地类等,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整治对象主要为耕地及其间的线状地物、田坎、零星地物等。4.3.1耕地标准系数的确定耕地标准系数即单位耕地面积中耕地净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农用地待整治区耕地标准系数农用地待整治区辅助生产设施用地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本研究中采用典型田块调查法确定耕地标准系数,即选择与待整治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技术水平相近的已经实施过

    7、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典型田块调查,然后根据调查获得的典型田块进行耕地标准系数计算净增耕地系数的确定。通过对2000-2010年xxx已实施项目(国家投资镇土地整理项目、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的调查,获得平地(坡度2)、坡度26、坡度615、坡度1525的耕地典型田块。根据已实施的项目情况,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后确定平地、坡度2耕地标准系数分别为96、92%、86、80。4.3.2净增耕地系数的确定根据各乡镇待整治区耕地面积、生产设施和其他零星用地占地比例、耕地标准系数,计算各乡镇非耕地系数及净增耕地系数。公式如下:某乡镇待整治区内的线状地类,零星地类、田坎等某乡

    8、镇农用地待整治区规模4.3.3净增耕地数量计算新增耕地系数 的乡镇新增耕地数量某乡镇新增耕地面积某乡镇农用地待整治区面积某乡镇新增耕地系数根据计算汇总,全县农用地整治可净增耕地995.58公顷。4.4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4.4.1评价方法以农用地整治净增耕地潜力系数作为划分农用地整治潜力等级的标准。计算公式如下:某乡镇农用地整治净增耕地潜力系数某乡镇农用地整治净增耕地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农用地整治潜力系数在0.144.29变化,对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把潜力系数3的作为农用地整治级潜力区,1.8%3%的作为农用地整治级潜力区,1.8的作为农用地整治级潜力区,潜力系数=0为N级,表明

    9、无整治潜力。4.4.2评价结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xxx级农用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为7883.44公顷,占全县农用地待整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7.54%;该区净增耕地274.10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3.48%。本区主要分布在镇等。级农用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为18318.10公顷,占全县农用地待整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0.77%;该区净增耕地479.80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2.62%。本区主要分布在等乡镇。级农用地整治潜力区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为18731.59公顷,占全县农用地待整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1.69%;该区净增耕地241.68公顷,平均整治潜力系数为1.29%。本区主要

    10、分布在等。表4-4 各乡镇农用地整治潜力汇总表 单位:平地150 m2,允许调整幅度为“应减至150以内”,结合各乡镇村镇规划及中心村规划等相关规划,综合确定全县各乡镇规划期间建房标准为150 m2/人。表5-2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 单位:m2/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允许调整幅度指标级别规划人均用地5050.160应增52060.18050.1-60可增01560.1-80可增01080.110080.1-100可增、减010100.1120100.1-120可减015120.1-150可减020120.1150150应减至150以内其公式为:式中:目标年农村人口总

    11、数;基期年农村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规划期;人口机械变动量;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人均用地标准。经计算,xxx规划期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待整理总面积为公顷,预计可新增耕地公顷。表5-3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表(1) 单位: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潜力面积新增耕地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受城镇化水平、农民建房意愿、经济水平等条件影响。根据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预计至规划期末xxx农村居民点整治规模为公顷,可新增耕地公顷。表5-4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表(2) 单位:序号乡镇名称规模合计1150.47135.429昭潭镇55

    12、.0049.502588.86528.4310青山乡29.3326.40389.6780.7011龙泉镇73.6766.304139.80125.8212葛公镇112.00100.805123.33110.9913泥溪镇71.3364.20656.6751.0014木塔乡22.3320.10784.0075.6015花园乡39.0035.10872.0064.80合 计1707.51535.205.2.2农村居民点整理实际潜力经实际问卷调查,xxx规划期农村居民点实际待整理区面积为154.57公顷,预计可新增耕地129.31公顷。表5-5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表(3) 单位:待整理区面积0

    13、 23.72 16.50 26.48 24.34 12.07 7.29 10.29 9.39 15.76 12.88 12.92 14.15 8.42 5.00 3.48 2.91 7.39 6.40 0.35 0.33 2.87 2.76 3.77 3.08 3.30 3.07 23.73 21.20 154.57 129.31 5.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5.3.1评价方法以乡镇为单元,依据节约用地系数将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其公式:节约用地系数节约用地面积基期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根据上述方法,xxx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系数在19.6451.32变化,根据节约用地系数将区域内

    14、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为3级,把节约用地系数40的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级潜力区,潜力系数25%40%的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级潜力区,潜力系数25%的作为农村居民点整理级潜力区。5.3.2评价结果根据上述评价方法,xxx级农村居民整理潜力区基期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2208.95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20.64%,节约用地面积975.43公顷,平均节约用地系数为44.16%。本区主要分布镇。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基期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5737.65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53.61%,节约用地面积1757.03公顷,平均节约用地系数为30.62%。本区主要分布在镇。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基期年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为2755.03公顷,占全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25.74%,节约用地面积560.35公顷,平均节约用地系数为20.34%。本区主要分布在乡镇。表5-6 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表 单位:节约用地面积节约用地系数整治潜力级别371.2427.73584.4940.39249.9321.84390.9451.32175.2726.70146.8127.18391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整治潜力研究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