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标本苏教版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8696498       资源大小:35.86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标本苏教版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4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辅以适当的补充材料,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体会阿联酋人民的壮举,从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佩和赞叹。教学重点:通过对文本的研读,辅以适当的补充材料,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体会阿联酋人民的壮举,从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佩和赞叹,感受到改造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家园的情感。教学难点:研读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的语句,体会他们改造自然、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教学准备:老师做好课件

    2、,板书好课题,调查学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案】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1)下面生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请给加横线的字注音。霎时( ) 侍弄( ) 恶劣( )填补( )漂亮( ) 代价( ) 挖去( )盐碱(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星罗棋布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 源源不断 2读一读课文,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并试着从文中寻求答案。并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试着划分段落。3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沙漠中的绿洲是怎样建出来的。4收集一些关于沙漠和阿联酋迪拜的资料。【教案】一、导入新课,就题质疑1板书课题“绿洲”,让同学们说说绿洲的样子(老师相机板书相关词语

    3、);再板书“沙漠”,让学生用搜集来的资料说说沙漠的样子(老师相机板书相关词语);将课题板书完整,让学生就题质疑。老师归纳、点拨、提炼同学们的问题。2沙漠可谓不毛之地,可是那里怎么会遍布星罗棋布的绿洲呢?今天就和同学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3小组内交流学案1。4集体反馈:(1)读词语,及时正音。霎时 侍弄 恶劣 填补 星罗棋布 不毛之地漂亮 代价 挖去 眨眼 纵横交错 源源不断(提醒多音字“漂”的读音、“霎”、“侍”的读音)(2)理解词语意思。 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中的

    4、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不毛之地:不毛,不生长庄稼。指贫瘠、荒凉的地方。纵横交错:形容交叉、错杂的样子。侍弄:本课指经营、管理、养护。源源不断:本课指水流接连不断的样子。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予以点评和纠正错误。三、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小组内交流学案第2题:你提出并解答了哪些问题,看看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试着给课文分分段,并用简短的语言说说每段的意思。(教师巡视,相机指导)2集体反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交代沙漠中的绿洲的位置。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阿联酋人民克服困难,让沙漠变成绿洲。第三部分:(第4-6自然

    5、段)写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花草的。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写有了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美好的生存环境。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学生讨论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看看它们都谁容易混淆。2重点指导书写“挖”,指导学生把握好间架结构和笔顺笔画。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1从课文中分别找出描写沙漠环境的恶劣和绿洲环境美好的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非常精心,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并写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3为什么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尝试完成课本后的习题5。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1默写两组词语,一组关于沙

    6、漠,一组关于绿洲,并让学生齐读,在读中受到震撼。2出示“沙漠”、“绿洲”图片,加深对词语的理解。3质疑图片,激发阅读期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到沙漠和绿洲的特点,他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怎么也无法将它们联系在一起,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沙漠变成绿洲的?这也是作者访问迪拜的原因,迪拜之行让作者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二、浏览课文,找出中心句1同学们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2学生快速读课文,汇报交流:(1)“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2)“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3老师小结:正是因为阿联酋人民不惜一切代价辛勤培植和

    7、精心侍弄花草树木,沙漠中才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绿洲。三、研读“代价”,探究解疑(围绕学案2、3)1理解“代价”的意思: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和精力。就“代价”质疑: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哪些代价?这代价是多大?2研读课文相关段落和语句,探究“种植的代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引领学生理解:阿联酋人民种下的仅仅是树吗?(是美好的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阿联

    8、酋人民“花很大代价”辛勤培植花草是源于复备栏他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过渡:阿联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财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怀着不怕困难,改造环境的坚定决心,用智慧来培育花草,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这高昂的代价不仅仅体现在培育花草上,还表现在养护花草上。2研读课文4-6自然段中的相关段落、语句探究“养护的代价”:(1)分角色朗读“我”和养护工人的对话,体会他们对花草的爱护。(2)研读体会“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了解每一个阿联酋的人民也十分爱护这些花草树木。(3)老师引读并小结:园林工人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

    9、着这些花草树木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联酋的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四、运用语言,内化提升1检查学案5完成情况:此刻,你就站在迪拜街头,你看到什么?(马路、绿岛、高楼大厦、草地、绿树、鲜花、喷泉)指一到三位同学汇报学案完成情况,老师和学生集体评价:要求能按方位或移步换景的顺序介绍,且有重点。2站在迪拜街头,你全然感觉不到这绿色之都竟是一座建在不毛之地上的城市,这真是一个奇迹。(把问号变成感叹号)朗读课题,记住这一奇迹。3了解了阿联酋的人民让沙漠变绿洲

    10、的奇迹后,你想说什么?(出示课件,指名练说)我想对阿联酋人民说: 我想对中国人民说: 我想对同学们说: 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破化绿化,砍伐森林的人说:4总结: 同学们,你们说的话也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心声,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迪拜,更多的绿洲,为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9.云雀的心愿 上课时间:云雀的心愿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3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研读云雀母子的“对话”,辅以适当的补充材料,让

    11、学生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知道破坏森林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围绕“森林是在是太重要了”来提炼复述课文 ,并有条理地写下来。老师编写学案,制作课件,板书好课题,了解学情;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请给加点的字注音。讨厌( )冲垮( ) 树冠( )冲刷( )枯枝败叶( )土壤( ) 邀上( ) 泛滥( ) 凶猛( )乱砍滥伐(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埋怨 乱砍滥伐 贫瘠 咆哮 泛滥2小云雀跟着妈妈先后飞到了哪些地方?请你按“总-分-总”的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3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云雀的妈妈跟小云雀说了些什么,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

    12、读一读。一、导入新课,就题质疑,激发兴趣1老师板书“心愿”,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愿。老师边说“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小云雀也有自己的心愿。”边将课题板书完整,让学生就题质疑。老师归纳、点拨、提炼同学们的问题: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呢?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这篇通话故事。二、检查自主学习情况,强化词语认读和理解1投影词语,指名认读,及时正音。讨厌 冲垮 树冠 冲刷 枯枝败叶 土壤 邀上 泛滥 凶猛 乱砍滥伐(提醒多音字“冠”的读音以及“垮”、“滥”的读音) 2检查对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乱砍滥伐:没有节制地砍伐(森林)

    13、。贫瘠:土地不肥沃。 泛滥:水向四处漫流。咆哮:猛兽怒吼。比喻江河奔腾轰鸣或人暴怒叫喊。3检查对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予以点评和纠正错误,就学生朗读中体现出来的长句和难句进行指导。4对学案上的不足或错误予以完善和矫正。1小组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小云雀和妈妈分别飞到了:沙漠、大河、森林的上空。(2)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原文,并提醒学生这些问题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集体反馈,理清文章思路:(第1自然段)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看看世界。(第2-4自然段)它们飞到沙漠上空,看到黄沙漫天飞舞。听妈妈介绍,小云雀知道这是

    14、人类乱砍滥伐的结果。(第5-10自然段)它们飞到大河上空,看到洪水泛滥成灾。听妈妈介绍,知道这是人类乱砍滥伐的结果(第11-13自然段)妈妈告诉小云雀,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空调器,森林里冬暖夏凉。第五部分:(第14、15自然段)到沙漠上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1学生讨论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看看它们都和谁容易混淆。2重点指导书写“壤”、“擦”,指导学生把握好间架结构和笔顺笔画。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云雀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这样的心愿的?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了解森林的作用。(结合课本后的习题4、5完成)3和组内同学或同桌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云雀和云雀

    15、妈妈的语气、神态等。一、揭示课题,引出“心愿”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云雀的心愿。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指名说,师板书:让沙漠变成绿洲)2投影出示小云雀的话,一起读一读!这是小云雀发自内心的呼唤:“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师边范读边在关键词“实在、太、一定、重新”上加点,指导再读。3云雀为什么产生这个强烈的心愿?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随云雀的妈妈一起到外面去看看吧!老师引:它们“飞呀飞”,分别飞到了-,生接“沙漠”、“大河”、“森林”的上空,老师板书“沙漠”、“大河”、“森林”。二、探究成因

    16、,走进“心愿”一)感受人类乱砍滥伐带来的灾难1感受沙漠的“漫天飞舞”与“贫瘠”(1)学生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漫天飞舞”、“贫瘠”等体会沙漠的贫瘠和可怕,结合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中“寸草不生”等词加深理解。(2)投影森林与沙漠的图片,进行对比,老师辅以相应的解说,让学生产生心灵震撼,说说感受,认识到人类乱砍行为造成的恶果。(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埋怨”和“心疼”。2感受洪水的“泛滥成灾”与“凶猛”(1)小云雀和妈妈飞到了大河的上空,(课件显示河水泛滥图)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指名说,板书:泛滥成灾(2)指导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脱缰的野马”、“咆哮”、“冲垮”等,体会洪水的凶猛。(3)师引

    17、读课文:看到这么凶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地挨近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生读)(4)云雀妈妈为什么会叹气呢?学生谈原因。是啊,由于人类缺乏环保意识,毫无节制乱砍滥伐,最终,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洪水泛滥成灾,人类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重惩罚。(5)过渡:悲剧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类乱砍滥伐的结果。既然森林如此重要,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听听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吧。二)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1分角色朗读10-13自然段。2理解“大水库”、“空调器”,体会森林的作用(1)小组围绕这个问题讨论森林的作用。(2)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蓄水保土、调节气温(3)引导学生用“可以,

    18、也可以”复述本段中森林的作用。3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森林其它方面的资料,认识森林的作用,用上“可以,也可以”句式复述森林的作用4老师总结:森林有这么多的作用,难怪小云雀会说(课件再次显示句子:”)(生齐读) 三、总结全文,升华“心愿”1对照板书,总结全文。2激发环保意识,升华“心愿”: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昔日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被漫天飞舞的黄沙替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被洪水无情地冲垮,而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无知和贪欲,你想对那些正在乱砍滥伐的人说:_;你想对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人说:_;你想对全人类说:_。四、内化提升,强化“心愿”1是呀,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句,

    19、谈谈并写一写自己的认识。2学了本文,我想云雀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的的心愿,让我们再次读读这句话:“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3听,他们来了,集体朗诵走,我们去植树。五、布置作业 20.古诗两首古诗两首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描绘的意境,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孩子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意思,在读中想象诗歌的意境,并能把握孩子纯真可爱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背诵本诗。1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

    20、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遥招手”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老师制作课件,板书好课题,了解学情。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全诗,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撑船( )小艇( ) 浮萍( )踪迹(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解”、“ 一道” 2读读全诗,说说诗句的意思;想想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收集资料,了解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积累一两首白居易写的古诗。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1师: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背诵古诗)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

    21、或荷花的诗句。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 的题目就叫池上。理解诗题:在荷花池塘里。学生齐读题目。4简介作者白居易(学生简介,师生互相补充)。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读准字音:撑、艇、萍;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一个小孩偷采白莲。三、再读诗歌,弄懂诗意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2、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2)小组逐

    22、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3、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激发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2)想象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

    23、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1探究: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诵读古诗。3熟读成诵。幼稚( )侧坐( ) 垂纶( )莓苔( )应人( )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遥”、“应”、“垂纶”3收集资料,了解胡令能的生平事迹。一、出示画面,导入新课1师出示课文插图,边描述:一条消澈的小河,小河的周围草木茂盛,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河里的小鱼可多了,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几条小鱼高兴地蹦出了水面。瞧,谁家的小朋友,正专心致志地钓鱼呢。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3揭示作者,简介作者胡令能(学生简介,师生互相补充)。1学生自由读诗。 强调“蓬、侧、苔、惜”的读音; 学习新词:莓苔,理解词义,练习书写。(2)齐读诗歌


    注意事项

    本文(国标本苏教版四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