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葡萄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 资源ID:18785483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葡萄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1、某某市葡萄沟旅游景区1.1.5 建设内容:完善景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包括景区交通、供电、环卫、安防、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详见表1.1-11.1.6 建设规模:详见表1.1-1表1.1-1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一交通设施1人行步道道路全长8000m,宽1.5m2木栈道道路全长8600m,宽1.5m3桥梁改造平均长度15m/座,共7座,全长105 m,桥宽6m 4停车场3处,共10000 m25主干道亮化系统太阳能路灯,30米一盏,共535盏6停靠站点8处二环卫设施民俗村公厕4个民俗村各1座,共4座,每座150 m2,共600 m2,主要集散点公厕共3座,每座120

    2、m2,共360m2三电力设施10kv电缆全长10200m。均地埋(不含箱、柜)。四安全监控系统旅游区游客监控系统1系统五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1.1.7 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投资为498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215.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0.49万元,预备费368.78万元。1.1.8 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投资4985万元,拟采取申请中央补助投资与地方自筹的方式解决。1.2 项目法人概况某某葡萄沟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属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设5个职能科室即:党政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规划建设科、社会发展科和综合执法大队,内设质量规范科、宣传教育科

    3、等科室。核定正式编制39人,其中行政编制15人,事业编制24人(副县级领导职数2人,科级领导职数13人,工作人员24人)。景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党委书记某某;党委副书记、主任某某;党委副书记林国;党委委员、副主任某某;党委委员、副主任王谨;纪检书记某某。管委会管辖范围内包含五个旅游景点,即:葡萄沟游乐园、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达瓦孜民俗风情园、阿凡提游乐园、绿洲葡萄庄园。景区(点)主要旅游游览项目有:葡萄博物馆、千泪泉瀑布、民俗馆、彭真题词碑、民俗陈列馆、世界大馕坑、阿凡提故居、葡萄文化长廊、巴依豪宅、古衙门办公点等;主要经营项目有:西部酒城、瓜果品尝点、民族风味餐厅等;娱乐项目有:民族歌舞表演、

    4、达瓦孜高空表演等。葡萄沟景区是国家首批4A旅游景区。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2006年2月被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十五”期间为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同月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先进集体。为把葡萄沟景区打造成为精品景区和世界知名景区,进一步完善葡萄沟景区管理和运行体制。2008年在某某地、市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葡萄沟景区管委会以推动加快大景区发展战略为前提,在借鉴疆内外优秀旅游景区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实施了景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景区面貌为之改观。1.3 编制依据l、中华人民共和国

    5、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2、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测评细则、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全国旅游景区(点)5A评定标准;3、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4、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自治区旅游局2008年旅游工作会议文件汇编;5、某某地区国民

    6、-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维吾尔自治区某某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某某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某某地区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6、中国科学院分院生态地理所某某地区旅游资源普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7、自治区计委、旅游局(新计社会200227号文)某某葡萄沟景区建设规划;8、某某市城市建设规划(2006-2016年)、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统计年鉴、年鉴(2008);10、某某葡萄沟景区管理委员会委托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咨询合同。1.4 研究范围通过对项目建设背景设必要性的分析论证,结合葡萄沟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7、游客市场现状及游客对服务设施的需求,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要求和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关于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中“关于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内容”,拟定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确定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同时对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实施进度、招标采购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人们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

    8、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旅游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届时,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左右,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0%以上;旅游外汇收入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40%以上;旅游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5%以上。到2020年,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另一方面,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地处中国西部的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49万平方公

    9、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不仅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拥有众多的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独特优势的旅游资源。不仅是中国精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精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已经开发的一些精品旅游产品如喀纳斯、天山天池的自然风光;某某的多元文化、喀什的民俗风情等,加之古老的丝绸之路旅游引发的热潮,使已成为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热销的卖点,而且这些热点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特色鲜明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成为了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在自治区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中,某某被定位为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在自治区旅游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旅游“十一五”规划总体布局中提出

    10、将某某和喀什作为民俗文化旅游区,重点打造成的旅游精品。规划对某某旅游区的定位为:丝路文化博物馆、东西方文化交汇点、绿洲生态博览园。主要的旅游产品有:民俗文化旅游、观光休闲旅游、科学考察、特种旅游等。重点开发的建设项目:完善某某市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精品文化旅游产品。某某名胜古迹众多,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不减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结构独特的清代伊斯兰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儿井,葡萄园里葡萄姑娘动人的情歌,别具风味的“巴扎”风情,葡

    11、萄架下风情浓郁的维吾尔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使某某成为一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火洲”、“风洲”、“沙洲”、“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某某作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国务院同意将某某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品位高、功能全、组合优、潜力大的特点。目前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有葡萄沟、坎尔井、火焰山、苏公塔、高昌故城、交河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和库木塔格沙漠等。作为游客在某某的首选景区,葡萄沟以葡萄和民俗为两大核心内容的旅游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某某的交通条件在各旅游景区中最为

    12、优越,综合条件较佳,不仅具备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将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我国旅游业当前的首要任务。提出要立足旅游需求、市场和特色资源优势,科学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全面提升产业要素配套水平。尽快形成全面配套、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要素体系。旅游业较发达地区要加快完善产业要素的配套建设。当前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在巩固观光产品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切实提升旅游产品的文

    13、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完善旅游产品体系。自治区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把旅游业作为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要求在今后十年内实现旅游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10%的目标,实现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的跨越。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把某某作为重要的文化精品旅游区来建设,并提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某某地区政府也提出,要把某某旅游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葡萄沟作为某某旅游区重要的精品景区,必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和投资热点。通过认真分析葡萄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葡萄沟旅游区的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保护景区环境,进

    14、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旅游产品的不断创新奠定基础。结合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区由单纯的自然观光向民俗文化体验的过渡,将葡萄沟旅游区建塑造成一个特色鲜明而又富有文化品位的旅游新形象。葡萄沟景区管委会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特提出某某葡萄沟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发挥旅游业经济带动作用的需要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较大的行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为,可带动一大批与旅游相关的行业。现代旅游业经过半个世纪的营造,现已发展

    15、为世界第5大产业群,其就业覆盖面和乘数效应已雄踞各行业之首。旅游业的发展对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商业、环保等行业的发展可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旅游业作为关联度大的先导型产业,其功能是多方面的,第一,它是评判开放度的标尺,对外开放的窗口,促进人民交往的纽带和活的信息源;第二,旅游业是非贸易创汇产业的支柱,又是回笼货币平抑物价的杠杆之一,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新财源;第三,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能带动民航、交通、城建、通信、商业、服务业、旅游农业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第四,在某些边疆、贫困区、旅游可以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和新路;第五,旅游业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美化区

    16、域环境,使人们增强了解、增进友谊;第六,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通过对自然景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建立良性生态系统,使自然资源得以科学、合理、良性、持续利用。旅游业作为一项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拉动能力强、容纳就业多、发展速度快的综合性动力产业,对逐步完善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同时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旅游投资活动。旅游业要达到预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保持相当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扩张拉动的投资活动有较强的市场指向,因而可以产生较高的投资效率。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带动相关

    17、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2.1.2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某某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相当的产业规模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和扩大产业规模,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永续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某某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产业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素质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实现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协调发展。近年来某某旅游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若要保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必须在素质提升上下功夫,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旅游区的各项服务设施、改进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某

    18、某葡萄沟旅游区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基础设施是旅游区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可以为旅游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葡萄沟旅游区的新跨越,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和增强葡萄沟旅游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项目完善葡萄沟旅游区各项基础设施,有利于尽快形成全面配套、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要素体系。对完善葡萄沟旅游区的旅游要素体系,创新旅游产品,加快某某旅游、文物、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产业要素配套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1.3 当地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19、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尚、健康、优雅舒适,多层次多内涵的休闲与旅游正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方式。回归大自然、体验民俗民风已成为当代人们旅游的主流和发展方向。葡萄沟景区涵盖了原某某市葡萄乡的4个自然村,划归葡萄沟景区管委会管理后,现已成为葡萄沟旅游景区内的4个重要的民俗村旅游区。近万的居民过去一直以葡萄种植为主业,葡萄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蜂拥而至的游客给葡萄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葡萄沟的居民纷纷利用自家的房舍、院落、葡萄地,创办度假村、家访点、农家乐,发展民间旅游、民俗旅游、葡萄观光旅游,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亲身体验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和种葡萄、吃葡萄的乐趣。有

    20、的家访点还安排了歌舞表演,让游客自己参与,与全家人欢娱。这种别具异域风情的农家乐成为了某某景点旅游的重要补充。各地的游客在绿树成荫的维吾尔族院落中留连忘返,深深体味着不同文化交融所带来的乐趣。在葡萄沟景区,“诚信民族家访点”的牌子挂在那些服务优良的居民院落门口,院内优美的歌舞成为了旅游区又一亮丽的风景。充分发挥葡萄沟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田园风光的旅游资源优势,满足游客亲身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的情趣,不但完善了当地的旅游产品体系,丰富了游客活动内容,同时当地居民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目前全葡萄沟90%的人都在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2007年葡萄沟民俗景区居民人均纯收入4538.66元,其中葡萄沟160

    21、多户从事家访旅游的居民,旅游收入远远超过了葡萄收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规范景区服务行为,扩大游客的游览活动范围,丰富景区旅游产品,对促进葡萄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当地和谐社会的构建。2.1.4 旅游景区提质增效的需要2004年8月某某地区以大西部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把葡萄沟旅游区的游览设施资源化零为整,统一游览观光价格,实现了“销售整合”,完成了葡萄沟景区整合的第一步,使得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改观。目前由于旅游区内经营主体过多,与景区管理主体在关于景区发展的认识上的不统一,投资方关心的只是与自身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各经营企业以资产数额坐享收益分

    22、成,投资积极性不高,造成特别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尤为短缺,旅游区的整体品质也难以得到大的提升。由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资金筹措十分困难,且鉴于基础性产业都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为防止投资者其利用基础性行业垄断优势转嫁成本和获取超额利润,其投资主体历来由各级政府担任。因此作为国家重点旅游景区,抓住国家进一步改善的景区基础设施条件的机遇,完善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内容,丰富景区旅游产品,对提升景区服务品质,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安全,保护好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1.5 有利于葡萄沟旅游产品创新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形势的发展和客源市场需求日趋多样,某某旅

    23、游与国际国内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与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在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市场经营机制、产品开发层次、旅游产业延伸等方面已出现了一些明显差距。游客在某某滞留时间逐渐缩短,人均消费水平不断降低,增长趋势出现阻力,淡旺季分化过于明显,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能力逐渐减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不够。某某悠久的历史、多样性文化未能通过旅游业发展得到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项目的实施可以完善旅游区及内部4个民俗景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为葡萄沟旅游区发挥旅游资源特色,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创造出带有鲜明特色的原生态文化、葡萄文化、坎尔井文化等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

    24、的平台。有利于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有利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文化不依托旅游就没有了平台,旅游离开文化就没有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健全的旅游,没有文化内涵的产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因此以文化包装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和品牌,将给某某旅游赋予强烈的文化气息和持久的艺术魅力。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窗口。重视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资源,提升创意,形成产业,努力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某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区位和自然条件3.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3.1.1 地理位置某某市位

    25、于东部的中天山南麓山间盆地著名的某某盆地中,市区距自治区首府某市184公里,距某某火车站50公里。市域南北长约262公里,东西狭窄不规则,最宽处约90公里,城区规划面积为570平方公里,总面积约为1.37万平方公里。某某市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葡萄沟景区坐落于某某市东北,南端景区大门距市中心4公里。景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915,北纬4302,海拔高度300米,系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南北长约8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最窄处仅200米,南北纵坡约25.8。第一人民渠贯穿全沟。根据某某地区行署有关

    26、文件,葡萄沟景区开发范围为北至原省道202公路与第一人民渠1号桥交汇处以北800米;南端为国道312公路葡萄沟入口处;西至葡萄乡行政边界;东至葡萄沟东侧火焰山顶;东南包括葡萄沟水库一带。规划区域面积约为2620.71公顷。3.1.2 地形地貌在地质历史上,经过海西运动,天山结束了地槽发育,某某、鄯善一带形成了盆地;在晚三叠纪时,沉积了红色磨拉石建造,中晚侏罗纪和白垩纪继续三叠纪的沉积,形成了沉厚的砂岩、粘土岩等红色岩系;第三纪时四周的山地继续不断抬升,盆地中部受基底断裂的制约,形成盐山、火焰山褶皱构造山地,后受断层作用,火焰山北推,盐山和库姆塔拉格地块南移,把某某分成北部高盆地和南部低盆地。某

    27、某总体地形北高南低,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奇特多样,起伏跌宕,分为三个环形地带。最外环由环绕的山峦组成,北面横亘着博格达山,为海拔35004000米的冰峰雪岭,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南部矗立着觉罗塔格山,海拔600800米;西有穆托乌拉山和蒙古山,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东南有库姆塔格沙山,可谓四面环山,呈典型的盆地地貌。而海拔800米的火焰山自东而西横贯盆地,将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陆地洼地、世界第二洼地。中环则是长期以来由山岭风化剥蚀,经流水冲积形成的黑褐色砾石组成的茫茫戈壁。最内环是绿洲平原带,大部分属于山麓倾斜平原,由大面积的细土质冲积、洪积物堆积而

    28、成,深达数十米。葡萄沟景区则处于火焰山西侧余脉,是第三纪砂岩经流水侵蚀形成的沟谷,沟内土壤经流水搬运沉积而成,经人工种植改善为耕地,沟两侧为岩石,土地资源有限。3.1.3 气候某某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历史上就有“火洲”之称。据观测,这里最高气温达到过摄氏49.6度,地表温度也曾达到摄氏89.2度,当地民间有沙窝蒸熟鸡蛋、石头上烤面饼的说法。不谙内情的人常常疑问:这么酷热的天气,当地人怎么生活?这是因为这里气温虽然高,但相对湿度却很低,高温低湿虽热而不闷。另外昼夜温差很大,常可达20摄氏度。正午朗日高照酷暑难当,早晚则清凉宜人,十分舒适。因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

    29、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这里的气候具有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是:春季短暂,平均为61天,开春早,升温快,干燥少雨,风多力强;夏季漫长,平均152天,高温酷热、干燥,炎热期长。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数高达99.2天,高于摄氏40度的酷热日年均3540天,极端最高气温47.6;秋季更短,平均57天,晴朗气爽,降温急促;冬季较短,平均95天,冬季干冷,风小雪稀,寒冷期短,日最低气温低于10的天数全年为59天,极端最低气温28。这里全年无霜期为210天,全年有效日照高达30003200小时,全年近10个月不见雨雪,年均降水量仅16.6毫米,蒸发量高达283


    注意事项

    本文(葡萄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