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8932557       资源大小:56.8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Word格式.docx

    1、学生天然的“向师性”,使教师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教师人格的精神实质而内化成自己的人格要素。教师人格作为一种人格模式,不会轻易地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出现变动,它会稳定地长期地体现在各种形式的教育行为当中,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久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是一生。2、深刻性。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与其他职业人格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示范性。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教师人格的感召力是引起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需要和动力,它所包含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力量一旦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

    2、,其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独立自主、意志坚定等个性品质往往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如鲁迅留学日本时,藤野先生所拥有的纯真品质,博大胸怀被他作为鞭策自己奋斗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教师人格的独特魅力和深深影响力。3、整合性。教师人格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一旦形成,便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以整合的力量稳定地体现在教育行为中。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某一特质单向进行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在教学中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如果把学生比作洁白无暇的银幕,那么教师就好比是清晰的拷贝。拷贝上的一切将毫

    3、不掩饰,毫无保留地投映到银幕。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偏重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严重地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人格的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普遍意义上的提高,也只有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才能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学生。(三)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认知活动(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和情意活动(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等积极的认知因素,还要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品质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只有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

    4、意活动有效的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良好的身心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会不断增强其教学效能感,增强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发挥教学的功效。反之,如果教师上课无精打采,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教学和已有的知识不自信,有强烈的无助感,对新的教学方法采取回避,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许多事实证明,教师的精神状态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源”,教师良好的心理面貌会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教师心理素质发展有利于学校管

    5、理工作的改进。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管理行为的成败。在学校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对于学生,教师是管理者,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则是被管理者,教师还充当着学校管理层和学生之间的中介。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理解和贯彻学校管理的意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高质量的管理和教育。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发展,教师职业稳定的旧概念已开始被推翻,优胜劣汰、竞争上岗、转岗转聘等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认可学校新的管理机制,配合各种制度的实施,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将提高其应付各种

    6、挫折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学校管理中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减少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学校可以通过教师的心理状态及时反馈管理的成效,科学地调节管理方法,公正地运用管理手段,合理的采用评价手段,通过形成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转模式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二、研究综述(一)教师心理素质的有关概念1、素质和教师素质的概念:在心理学领域,“素质”被定义为:“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及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育学对“素质”的解释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教育、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7、综合而言,素质是个人在遗传与生理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和社会影响下与个人实践过程中形成起来的那些稳定的、基础性的、能对人的活动成效产生广泛影响,具有一定社会评价意义的身心特点的综合表现。若用上述“素质”的概念来定义“教师素质”的话,就是:“教师个体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而获得的当今社会作为教师所需要的包括教师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各种品质的总和。”沃建中等人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林崇德在教师素

    8、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一文中对教师素质作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天津师大汪波等人用多元统计方法,将质的分析和量的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了教师素质的构成,主要包括:业务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教育理论素质。由此可见,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一个有机成分。2、教师心理素质的概念:教师心理素质是一个尚处于发展的概念。唐迅等人把教师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定义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生成和积淀的文化素养、教育才能和人格品质的合金。其中文化素养和教育才能是教师心理的社会文化形式,而人格

    9、品质则是教师素质的心理形式。”他们将现代教师心理素质的本质确定为具有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社会文化心理素质。孟宪乐等人认为教师心理素质是其思维水准、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品质等诸多因素的总和,认为教师心理素质结构分为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心理能力三个子结构。张承芬等人在对教师心理素质的隐含研究中将其定义为:“那些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关联的,同时又具有一定可教育和培养特性的与能力相区别的心理品质。其中创造性、责任感、教育效能感是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林崇德的观点,他把教师心理素质建构为由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育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与策略等要素互动同构的结构,为人们建构教师

    10、心理素质的理想模型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理论。本课题组认为,教师的心理素质,应该是那些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关联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总和。其中主要包括:一、认知品质,如观察力、反省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二、情绪情感品质,如成就动机、教学心态、浓厚的兴趣等;三、意志品质,如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行为支配等;四、个性品质,如外向,内向等;五、人际沟通能力。结合学校的教育实践,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这里指的认知水平是指教师的认识过程,它集中表现为智力或智力活动。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和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

    11、;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2、悦纳教师的职业。能认可自己的教师职业身份并且自愿从事教师工作,对之充满信心和情感。“悦纳”自己的教师身份包括:调整教育价值观上的认知偏差;清楚职业的优劣所在。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一种比较微弱的、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能使教师处于欣喜和乐观的状态,头脑清楚,工作效率高。教师的教育心境是否稳定,是否乐观和积极,将影响教师的整个心理状态,关系到教育教学效果。4、健全的教育意志。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沉着冷静的自制力。5、和谐的教育人

    12、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了解彼此的义务和权利,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偏盖全;积极与他人做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嫉妒等负面态度。6、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对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来适应,其适应是积极的、主动的;对不良环境,教师能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给予积极改造,用自己的能动力量去影响周围的教育环境。结合我校的情况,我们大致构建了教师心理素质的理想模型:(二)教师心理研究的综述关于教师的研究古已有之,学记中就有“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的论述。把教师研究纳入科学范畴的还

    13、是在本世纪初,关于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是渗透在教师能力、人格、健康等研究中进行的。20世纪30年代,教师心理素质研究的重点还集中在对教师人格品质的研究,即探索教师品质及其范围、教师品质和教学的关系等。到60、70年代,研究者把人格特质理论引用到教师心理研究当中,以期发现教师人格特质对学生的能力发展以及学业成绩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Rushton等人在1962年研究的教师个性特质的剖面图。他们根据学生对教师讲课效果的等级评价,总结出成功教学的四个维度:(1)成就取向;(2)人际取向;(3)魅力;(4)组织才能。研究表明在这四个维度上得分高的教师,往往被学生评价为优秀教师。从80年代开始,信息加工

    14、学派开始研究在教学中教师心理上的加工运算。期望通过研究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来揭示教师复杂的心理行为。研究表明,与新手教师相比,专家教师在课堂经验、理解教学事件和解释课堂事件方面有更丰富、精巧的知识结构。与此同时,研究者开始关注起教师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代表人物是Dick和Wagner,他们对教师压力情况、相关因素和表现症状等5方面做了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时间紧张和工作重荷、处理变化、被他人评价、处理同事关系、角色的冲突和不确定、劣等的工作条件等。这些压力往往会带给教师疲劳、精神紧张、沮丧等不良的情绪状态。对压力处理的方式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个人处理压力的策略训练,即直接行

    15、动方法和缓和方法。前者主要是通过做能消除压力来源的工作来减轻压力;后者以减轻压力感产生为目标,是一种精神上放松。在美国就开办了旨在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研讨班(workshops),训练教师发展一种直接行动方法和缓和方法相融合的能力,传授教师使用放松练习,作为缓和情绪和压力的技巧。80年代Griffith对伦敦的中小学教师开始进行较为全面的心理素质训练,如尽量恰当地处理问题;避免对抗;工作后尽量放松;采取行动来处理问题;控制感情;与他人讨论问题交流感情;提前打算和优先解决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等等,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我国在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及培养途径的系统研

    16、究。韩进之在1982年提出,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有:热诚关怀、真诚坦率、胸怀开阔、作风民主、客观公正、自信自强、耐心自制、坚韧果断、热爱教育事业。这是对我国教师个性品质的一个总结。张承芬和张景焕等人用隐含的研究方法揭示了教师心理品质的三个维度:(1)工作动因;(2)工作行为;(3)行为调控。每个维度都包含四种心理品质,其中角色认同、有恒性、责任感、非权势性等心理品质是家长、学生、教师共同认定的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在此之后,申继亮等人运用内隐理论的研究范式对教师的教学心理进行了系列的研究。他们把教学心理素质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师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和动力系统,每个方面都

    17、包含许多子成分。根据研究结果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心理素质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现,我国学者开始进行相关的调查并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品质。李辉运用参与式培训对昆明市东华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了团体心理咨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咨询的主要内容有:学生偏差行为的成因分析;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教师心理卫生;头脑风暴训练等。经过两年的培训,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个性品质、教育观念、对待学生态度等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差异。黑龙江教育学院把心理辅导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制度,举办心理辅

    18、导系列讲座,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等。他们还对教师进行了个人心理放松策略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随着对教师心理研究的深入,由教师的人格品质、教学效果、教学行为与策略、心理健康水平等的概念组成的教师心理素质的整体概念逐渐被建构起来,并被研究者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着。三、研究的设计(一)“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发展”模式的建构1、研究假设。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贯穿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假设教师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系统,在其向理想状态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减缓、制约,或加快、推动其心理素质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承认教师原有的心理素质水平的基础上,只要能找到

    19、影响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各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和干预,运用适当的措施和方法,就能推动心理素质的发展,加快形成心理素质理想模型的速度。2、模式建构。在以上研究假设的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找影响因素确定干预方向”三个阶段的研究实践,建构了“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发展”模式。第一阶段调查研究为了弄清当今教师心理素质的概貌,发生、发展的规律,课题组从2001年起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一是运用各种已有的量表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二是采集个案进行访谈调查。前者主要运用了两类调查问卷。一是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测试量表,如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林崇德编制的“教师效能

    20、感”量表等;二是依据自己需要而编制的问卷,如“家长对教师期望调查问卷”、“教师评价心理问卷”和“压力自测量表”等。后者主要运用文献搜索法和个案访谈法。我们采集了教师的典型个案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对个别优秀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干预措施等内容。第二阶段寻找影响因素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根据杭州市教科所2000年对杭州市教师的调查结果发现:高中有13.4%教师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各群体分类比较发现:男教师、40岁之前教师、非干部教师、班主任、初高中教师、语数外主课教师和未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中男教师、年轻教师

    21、和工作量较大的教师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运用了大量的问卷寻找可能制约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教师效能感”量表的调查发现: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上,较差有10.98%,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上,较差有9.87%,其中以年青教师居多,反应为压力感较大,自信力不足。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对特级和高级教师进行测试发现:骨干教师人格因素中分数较高的有聪慧性、稳定性和有恒性,分数最低的是幻想性。表明智慧性、情绪稳定性、教强的意志力等积极的人格因素是教师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对家长进行“教师期望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对教师这一职看法的回答中用到了诸如“神圣”

    22、、“为人师表”等词语,表明教师职业在受到社会尊重的同时,还被抬到了“道德权威化身”的神位上,这些无形中都给教师施加了相当大的精神压力。在“教师评价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回答“如果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教师的感觉是怎样?”,回答“压力很大”的占81.8%,回答“无所谓”的为0。评价的压力对教师来说,反应平静的是少数。在“家庭生活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健康问题是困扰家庭生活的首要矛盾,孩子的教育问题为第二大矛盾,这些矛盾经常会影响到教师的心境。对教师的休闲生活进行调查发现:教师的休闲活动虽比较健康,但相对比较简易,而且多数教师对休闲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偏颇,不懂得以何种方式

    23、来放松心情。通过对优秀教师成长历程,教师自杀等典型个案的分析,发现自我认知调节的良好与否,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人际关系处理的妥当与否,经济状况的改善与否,社会大环境的宽松与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这些调查分析,课题组从内外因归纳了影响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内因主要有认知倾向、心理需求、人格因素和教学效能感,外因主要有社会期望、家庭生活、教育制度、人际关系、学校制度、经济状况。正是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影响了其素质的整体提高。第三阶段确定干预方向清楚了制约教师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外因后,我们明确了干预的两个系统:认知化解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针对认知化

    24、解系统,我们采取内部干预措施进行自我调节。主要从改善认知、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放松学习等手段来提高认知水平,调整心理需求,改善人格特征和教学效能感。针对环境支持系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外部干预措施。主要从环境营造、心理培训、完善制度、保障系统等手段来完善学校制度,营造和谐人际,改善经济条件,减缓外界压力。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调查研究,构建起以“影响因素干预系统干预措施”三个子系统构成的“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模式图。见下图:(二)实施干预措施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1、 内部干预措施。(1)改善认知倾向,增强教学效能感。通过“传、帮、带”培养专家型的教学认知方式。专家教师对上课过程中的典型

    25、行为和与之相关的情境有高度的预见性,对教学策略有高度的反省能力和控制力。学校采用师徒挂钩,通过“传、帮、带”对新手教师采用捆绑式学习。新手教师必须随堂听专家教师的课,他们每一堂课的教案都要经过专家教师的审阅。专家教师对新手教师的教学要进行全程指导,并与之交流自身备课的思路和理念,帮助新手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改进不良的教学模式;对新手教师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新手教师在一堂课、一个月、一个教学阶段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和总结,写反思日记,分析成功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肯定自我,认识不足,增强自我效能感。充分认识自我,进行合理归因。自我期望的高低,归因的合理与否都关系到教师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

    26、方式。学校通过人格、自我效能感等测试让教师进一步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尝试完善自我;学校举行了“班主任的困惑与思考”、“谁动了我们的奶酪”、“对小班化教学的反思”等等一系列的沙龙、研讨活动,让教师畅所欲言,碰撞思想的火花,学会客观科学地分析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鼓励通过努力和他人帮助来解决问题,以增加自信,促进自我成长。学习运用艾理斯的ABC情绪调节理论。情绪是可以选择的,其关键是转变认知。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时,注重教师运用ABC理论的能力,在团体辅导中模拟情境中让教师尝试对诱发心理问题的事件重新进行解释和评价,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问题。对已有的许多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自我辨析

    27、,包括不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减轻情绪的困饶,保持心理的健康。(2)树立优秀教师形象,完善自我人格。完善教师人格需要有优秀教师的人格为榜样。优秀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会对其他教师产生辐射效应,是其他教师模仿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典型范例。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师特点为:上课认真,语言清晰、幽默,板书工整,不拖堂;对人和气,无偏见;对犯错误的学生,不讽刺打击;改作业细致认真,百问不厌;以身作则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与我们所构建的心理素质理想模型的教师类型比较吻合。结合课题的研究成果,学校出台了“满意教师评选办法”和“爱心教师评选活动”,在高中三个年级的1872名学生

    28、中进行了一次全校性的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调查。内容涉及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生认可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先由学生打分,再由每一位学生提名一个“我最喜爱的老师”。通过树立一批学生、家长满意负责、受学生欢迎的有个性的、受学生崇拜的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来影响周围的教师。通过对照、比较,其他教师可以不断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完善自我。(3)加强自身修养,悦纳教师职业。学习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和法律知识水平。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纲要,让教师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自身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其高度的道德自律性,强化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组织教师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等材料,听取优秀教师的感人报告,要求定期撰写心得体会或分组讨论感受与领悟,目的使教师建立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


    注意事项

    本文(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