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保对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19020118       资源大小:65.0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保对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因为当时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我在那里待了大概半年。我跟过一部片子,我是发现做这个编导。需要有特殊的天分,我是正好普通天才都没有。所以我当时提出这项工作,我是根本做不成。所以我这个,要如果讲说是一点的话,或者说是一条,比较有点自知之明。我当时提出来我说我愿,因为当时正好有这么个机会,长春有一个研究所,是一个纯技术的研究所。研究生产电影胶片的,问我愿意不愿意去。我说我愿意去。我当时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研究所,我说我愿意去。我说搞搞研究还可以。去了之后才发现是一个纯技术性的研究所。原来喜爱电影编剧的曲先生,因为对于电影的挚爱,最后去了和电影胶片有关的,一个工作单位。一个研究所。毕竟还是跟电影有了一段

    2、缘,但其实我们知道,您和环保之间的这份缘分。其实是更长久的,当时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走上,环保这条路?没有,这纯属一种偶然的一种机会。这个我当时正好是在国务院工作。这个因为当时周总理,给我们布置工作的时候,老提环境保护提了多次,没有一个人懂得他讲的什么意思,这个以后李先念副总理讲了。说我们得找个人,了解了解上面情况,那个总理老说,我们一个对话的人都没有,说找谁?当时我们有十六个人。给做这方面的事情,推来推去就是推到我。说为什么推到我,说你是从化学工业过来的。这个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这是最严重的一个部门,说你做这项工作,可能比较沾边。从一个最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行业到了一个环境保护的行业。当时别人

    3、理解您的这份工作?他们知道,您将去做什么样的工作吗?当时我的同事特别我的同学,老跟我开玩笑。说是老兄你怎么混到这个地步了。怎么去扫马路去了。他们把这个环保当成了扫马路了。因为当时大家,对这个环境保护的理解,因为都没有这个词当时。说到这个词,我听说还是跟您有关。可能这一方面的确也体现出,您当年文学艺术系毕业的底蕴。现在我们说到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已经非常顺了。在当年环境和保护是两个割裂的,分开的词是您把它们组在一块是吗?因为当时来讲,到底是怎么个叫法,当时我们提出叫是叫保护环境。以后我们请了一些专家们。来讨论这个词,到底怎么用法合适,最后还是觉得应该是。环境保护比较好。所以从那时候刚开始,您这么一

    4、宣传大家都接受了。我记得那时候是叫郭老,去给我们起一个杂志的名字。叫环境保护,他还问我:“他说这个名词动词怎么摆的?”我们怎么告诉这个叫法最合适他就接受了。所以其实从这个环境保护,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曲先生也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倾入了非常多的心血。在做节目之前,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您的个人履历在你三十五年的,环保生涯当中。也许多的第一。比如说你是我们国家第一任的,环保局的局长也是全国人大环资委第一任的主任委员。而且也是中国第一位,长驻联合国环境规划属的代表,这么多的第一。可以说是您三十五年。环保生涯当中很高的一些职位,能不能跟大家透露一下,在环保领域当中,您担任过的最小的职务是什么?最小的职务就是没有

    5、职务。最小的职务就是没有职务,普通百姓。从当年一个没有任何职务的,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到现在担任的这么多重要工作,在这么高的岗位上工作的环保人士。你觉得这三十五年来,自己有什么样的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呢?我这个回头想一想这个,看到我们国家的这个,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进步。我还是感到欣慰的。我们整个国家确实在这方面,有了觉醒,有了进步。但是我现在感到压力,还是相当的大。还是有很大的压力,我到各个地方走。我的心情总是被压抑的。因为我所看到的不是那些建设的成就,因为我不管那方面的事情。我所从事的是环境保护。我所看到的问题还是很多。那您三十五年当中,您和环境工作已经结成了一对老朋友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当中,

    6、也有许多的老朋友。下面还要介绍一位老朋友,我们现在掌声请出他,您看看是谁?莫瑞斯特朗先生,您好,您好,欢迎来到对话。曲先生这个其实这个莫瑞斯特朗先生是您的老朋友了。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可能还不是特别地熟悉他,跟大家介绍一下他好不好?这个莫瑞斯特朗先生,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这算是人类环境第一次会议,他是秘书长。就是这次会议的主持者,组织者、主持者。过了这个,到了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世界高峰会议。这个他又是这次会议的秘书长。又是这次会议的,主持者和组织者。第三次这个会议,去年的这个南非约翰内斯堡。他没有担任秘书长,但是这个联合国这些活动,他都是很多求教于他,

    7、所以他应该说对于这个,三十几年来这个环境,世界环境保护的开始吧。对这项工作要把它列上日程,一直把它推动起来,他应该算是世界的一个领袖。在别人介绍了莫瑞斯特朗。这么长时间之后,我们也让斯特朗先生自己来说说话,至少跟大家介绍一下。您的个人情况,比如您今年高寿?用我们中国人的问话方式。莫瑞斯特朗:我觉得自己感觉就像是21岁,但是日历告诉我下个月我就要75岁了。不过我们觉得,您此刻坐在我们的现场,更像是21岁,年轻充满了活力的斯特朗先生。您和曲格平先生之间的友谊,也是非常长的时间了,还记得当时什么时候你们俩人是第一次见面吗?是的 当然了,因为曲教授是中国的环保事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是在我们,

    8、都还年轻的时候遇到的,在斯德哥尔摩,曲教授是给中国代表团的领导们提所有专业建议的人。这也是中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所以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那是一个非常大的代表团,从一开始他本人在代表团里,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从那时起,就开始非常地尊重他。曲先生还记得工作状态下的,莫瑞斯特朗先生吗?因为我知道你们肯定在,联合国的环境大会上,曾经碰到过面。斯德哥尔摩会议和里约会议,因为他是秘书长。我们经常代表团当中,给其他人发生一些这种争执。就在这个环境会议期间,代表团之间有一些争执?不是代表团,代表团的这些会议讨论的文件,提出的一些决定草案,就是有很

    9、大的争执。是因为大家对环保的理解不一样?不一样,当然持的立场也可能就是不一样。因为这个南北方利益不一样。那么最后没有办法,像他来讲,说现在发生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影响我们会议的进行。那些争论,你们大概都没有经过。当然我不是搞外交工作的,但是我知道搞外交工作的艰难。整夜不睡觉,都是从整天开会。夜里明明吃饭的时间,你要吃你就在那儿吃,你就自己拿一点东西在那儿吃。一直争论到天亮,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去找他。每次找他都在那儿。都还没睡?对他可能我们没去的时候,他在睡了都不知道。我们就给他讲这些事情,有的时候因为讲得很长。他的眼睛都那么闭上了,我都怀疑他是不是睡着了。当我们讲完了之后,那马上

    10、睁开眼回答你的问题,我在这里称赞莫瑞斯特朗先生的一点。就是他在主持这个。国际上的这些会议,有很高的技巧也有很高的智慧。就是说在特别是您刚才提到的,在调解代表团的这些,立场和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对,特别是南北方这个立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那能够把它逐渐逐渐都把它拉近。那当年有关环保的争论,就已经非常激烈了。因为大家对于环保的理解和所站的立场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到了今天即便是我们再来,召开这样的环境大会,您个人觉得,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于环境保护这个观点的认同上,是差异更大了,还是在不断地缩小当中?我觉得确实是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比起在斯德哥尔摩的时候,我们对环保的理解更加深了,我们已经获

    11、得了很多经验。以及新技术,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它们,尽管我们取得了这么多的进步,但是科学家们告诉我们,地球的一些基本条件和环境仍在恶化。这意味着人类未来的前景,由于我们没有足够好地保护环境。正在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有一点不同,那就是至少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多少知道。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全部。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学习,但是我们还是做得不够好。对于中国来说,令人感到鼓舞人心的,是中国的领导人,我一直很关注,中国最近召开的两会。领导人提到了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这是以人为本地发展,科学地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来自于

    12、政府的,最高领导层,这意味着他们充分意识到了,将来必须管理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更加小心谨慎地,否则的话虽然你的目标是,致力于增强国家实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无法感受得到,除非这种发展走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所做的将会对全世界的未来产生影响。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觉得在当今的中国来讲,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保的问题也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这样一个高度上来。所以其实很多人都在思考着,刚才我们探讨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来走这样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想给大家看一个字母。这个字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英文字母U。如果把这个字母倒过来呢,就是有关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一个。非常著

    13、名的倒U型的理论,这个理论当中讲呢,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被破坏的程度是比较低的,随着工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当到达这个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时候,环境被破坏的程度,也就达到了一个峰值。然后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的时候,人们可能注意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这一系列的恶果。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因而可能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所以环境保护,也慢慢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这样的一条发展轨迹,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当中,都是得到验证的。可是我们特别想知道,这样一个倒U型的曲线,它真的是在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当中一条必然之路吗?我们真的没有办法避免吗?我们意识到,如果我们遵循传统的

    14、发展的道路。那么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我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在这个世纪,可能在这个世纪的前二三十年,它可能会决定。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学习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而不是把未来的资源消耗掉,这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我深信不疑。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将要扮演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比如说我们谈到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它的泥沙沉积量,比亚马逊与密西西比河,这些大河的所有泥沙,沉积量加起来还要是三倍。同时它的土壤也受到了污染,中国有将近三千的湖泊,已经干涸了。

    15、其他的也正在慢慢干涸的,过程当中这些已经发生了,我并不是在批评你们的发展。因为你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如果你们不同时,注意保护环境的话,中国在未来将不可能,有这么好的生活前景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来说,不是可做可不做的是绝对必须的。而且必须是每一个人的工作,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尤其对于各地方的政治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中国在这场革命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中国的未来要求这样。我相信中国要进行的。那些新的改革,将给我们带来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所有的人都将从中受益,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称作的全球化,大量的财富将会被创造出来。

    16、但是很多的穷人是无法分享的,我们的世界是精彩的,但是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是这代人比如说坐在这里的人,我们必须决定我们是否,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尽管我现在享受不到,我活不到那么久。来看到这一切但是我希望我的子孙,能够生活在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世界里。也希望中国的年轻人,能够生活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里。这就是我们要通过这个节目,提醒全中国的观众要注意,我们都必须参加到,这个变革中来,否则我们都将成为受害者。每个人的心目当中都会有,像您刚才提到的,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我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特别不希望再重走这样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那么有没有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让这条曲线,能够变得平缓一

    17、些。或者说我们的美好愿望,就像这个曲线变成一条直线,我们没有污染。我想不妨把这样一个问题,来请教一下我们两位嘉宾,有什么样好的建议,我们给两位嘉宾每个人一个题板,你们可以把你们认为好的建议。写成一二三几点,关键词写出来,我们再来分享你们的观点。来,怎么样避免和减缓,这条倒U型的发展曲线。我想在我们嘉宾思考的同时呢,我们也来听一听我们台下各位,对于刚才这个问题的观点。梁从诫:大家知道中国现在,生产同一个产值的。同等产值的产品,我们的能耗一个单位产值的,产品的能耗,是日本的11.5倍。我们生产一吨粮食的耗水量,是美国的10倍。这里边有多大的节约的余地,而且在我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中间,如果注意节能

    18、节水的话,我们的状况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就是走一条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发展之路。因为中国现在,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的人口从来没有这么多,耕地也、好水也好、森林也好、矿产也好,你拿十三亿一除,每个人还剩多少?就是在我们是在这样一种,非常艰难的条件下,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所以如果我们再不注意节约。我们本来应该是世界上,最知道节约的国家,但是现在居然有人提出来,要批判节俭这个概念,理由是说节俭这个概念。是中国人贫穷时候,形成的道德观念。如果现在不批判它的话,大家就舍不得花钱,舍不得花钱就拉不动内需。就不能扩大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提法,我们现在从我们人均资源来讲,我们仍然需要高度的节

    19、俭。江家驷:我认为,我们不是能够要走那个U型,这个U型是老理论,我们新的理论的话,就是能不能够,还是能够怎么样继续下来。这也是刚刚莫瑞斯特朗和那个曲主任,都要讲新的一个形态。不能够照到老的形态怎么发展,要有革命性的改革。所以我认为,再举个例子。我们中国很多我们产业,都讲节约、节能。我们国外的话,几乎剩下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拿到我们中国来,我们水准应该要高,这么样我们才有节能、节约。而我们剩下很多,我们汽车我们的标准,还是欧1欧2。那其他世界上都不用了,我们应该要提高我们的水准,就是高水准,高技术,而且要发展中低技术,可持续发展。好,谢谢。廖晓艺:我想这个我们谈到那个,U型的时候,这种发展模

    20、式跟它。要避免这种发展模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之一,就是要倡导可持续消费模式。我们整个的消费模式,不能跟着美国那样走。如果我们的消费模式,要跟着美国走。这个U是不可避免的,可能那个U还要更高。专家算过这样数字,如果中国达到,美国那样的小汽车水平。那么每天需要八千万桶石油,而全世界整个世界的产油量,也只有七千四百万桶,也就是说,还差六百万桶。那么这样一种资源的限制,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的消费模式,所以我觉得消费,模式还是一个根儿。苏京平:刚才这个U字。倒U的这个模式,我觉得会不会给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一切还都会找回来。其实我觉得恐怕不尽是这样,所以说呢说实在的。当我们这个破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1、。而建设了许多世界上,到处都有的之后,还想再回到原来那个位置上,是很难很难的了。因此我觉得,我们还是在追求那种。家国兼得,忠孝两全的那种境界。如果没有说那种境界了。或者说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宁可在环保上,下更大的气力。我们暂时先停,先缓。我们等到我们有科学的办法,有文明的措施,能够找到那一切的时候,我们再往前走也不迟。为什么非要盲目地,去往前走一步,然后知道掉进一个陷坑,然后再往外爬寻找阳光呢?谢谢。可能有的时候付出了代价,是很难用日后的努力来弥补的。所以我们此刻就在探讨,如何能够避免这样一个倒U型。或者说尽最大的可能,让它减缓下来。我们稍候再听其他嘉宾的观点,我们先来看一看我们台

    22、上,这两位嘉宾,他们给出的一些建议。大家都写了非常多,我们先看外国朋友的好不好。先看一下斯特朗先生,您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我首先想指出,这个U(你)应该是I(我)。因为这个U指的是你必须去做,你做的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首先我做的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这里应该是I。那个U最好不要把它倒过来,直接是把它换成I。这不是一剂灵丹妙药。但是我认为应该,在实施大的项目之前。先进行思考计划以及评估。第二点就是创建出一个紧密联系的工业体系,你不可能在实现经济以三到四倍速度。增长的同时,带给环境的污染,是同等水平或者更低水平的,实际上我们必须创建出,一个密闭的循环体系。我们就不会产生出太多的废物,这样所有

    23、的废料,就可以在内部循环、内部消化。现在有很多新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来实现这一点。我认为这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也将成为循环经济体系的领航者。第三点就是提高能源,包括水及其他能源的使用效率。你们不能够仅仅是,通过进口的或者通过投资的,能源数量来满足国内的需要,这是不可持续的。不仅仅是从环保,以及社会的角度来讲,它是不可持续的。甚至从经济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你只是保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方式,所以效率必须强调个人。对资源利用的更高的效率,以及城市和行业,对于资源利用的效率,在各个层次上。第四点就是在农业方面要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发展新的生态农业。第五点我想说的是,所有的发展都要

    24、以人为本。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检验的标准是否真正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还是只是使少数人受益。在这里使我感到振奋的是,中国的领导人指出,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在中国已经很多年,以前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能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好的经济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我的五条建议。我想我们接下来该看一看,曲格平先生刚才给出的几条建议了,曲先生来,亮一下你的题板。我这个题板一共两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中国只能够,坚定不移地要抛弃这个,传统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这个路子那就是说你的一切行为。包括一切发展一切规划、一切政策、一

    25、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也要整个社会要实行。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所以我想了。要如果按照这么一种要求的话,中国的前景相当光明,所以我们现在,我这些忧愁都可以排除。陈显祥:我是来自于四川成都,我是来自于最基层的。我今天想说的话题,是代表我们中国有八亿农民的心声。中国农民后代的呼声。他们的生存,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惟一的最干净的最文明的表现。那么我想说的,中国今天有农田生产的秸秆,就农产品废秸秆玉米 、小麦、水稻。那么有七亿吨秸秆,这七亿吨秸秆。在中国的利用率,达不到3.8。大家想一想,这七亿吨秸秆往哪里去?我想请两位领导,帮我们出出这个处方。让我们子孙后代,让他们记住你们的情。记住你们为他们的明天,一百年两百

    26、年以后,他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史册。谢谢你。这位朋友是在网上,看到我们要做这样,一期节目之后,千里迢迢专程飞来的。飞到这儿就是为给两位出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摆在两位老人面前,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岁了。你的这个问题,比他们的年龄还要再老。但是我们觉得还是要听一听,长者的智慧。能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让他带回他的老家去。现在来看大概这样,我们也是个多方面来解决它。首先都是我们现在这个,耕作制度得要有个变更,现在我们中国这个耕地。每年是要把这个土给它翻个个,这种做法我们过来的传统。可能它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国外这个,这种制度已经改革了,他是用免耕法不要耕。而且把庄稼这个茬要留一段,要增加这个,这个

    27、土壤的有机质。中国现在有些地方在实验这些,因为都摇头不肯接受。但实践的结果,发现它不仅节省劳力,而且它确实还有增产的效果,又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如果实行这一条。这个力量会大大加强,而且这个对我们整个来讲防沙来讲,可能会有很大的好处。防止水土流失来讲,也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再另外现在在中国,现在实行的一种。这个就是把这个秸秆,把它切碎,切碎之后用一个小设备。来把它燃烧,但是燃烧呢,半燃烧,把它燃烧在一种焦炭状态。在这个情况之下,它就产生一种气,这个气体比这个天然气,当然要差一点,但是也很好。这个在山东许多村庄,植物秸秆是把它作为能源了。从这个发展方向上来讲,现在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课题。如何把这些植物

    28、秸秆。把它变成能源。都是把现在山东烧的,这个小炉子,把它变成一种大规模的生产。使这个农村,不仅供应农村需要,也可以供给城市的一个气源。它是有可能实现的。赵忠祥:我说一个我自己的成功的经验。人家会觉得奇怪,你在这儿播音和主持,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70年代到干校,我在干校很长的一段时间,一年多的时间。我喂了十个月的猪。我和我的一个五七战士,我们两个人,大概养了70多头猪。我们没有那么多干水,所以我们就用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用秸秆来喂猪,秸秆来喂猪。我们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我每天要拉一个架子车,我去到打场那个地方去,拉秸秆、豆秸、麦秸。完了以后我们那个干校,各个连队还有一个磨坊,就是粉碎麦秸那个

    29、地方,把它打成那个粉末状,装成那个麻包。看起来是一车,其实没多沉,我就拉回来了。拉回来以后,我的那个屋里头有那个,半人多高那个大缸好几口。我们先在院子里,把秸秆倒在地上。加一些水把它拌湿了,然后再搁一点那个发酵的,那个曲子什么的,然后就装在那个缸子里,拿塑料布那么一蒙。蒙完了以后,过那么三两天以后。它里头都发热了、酸了、甜了,我们连队70多头猪,吃的就是这个秸秆。那后来当然我们也都撤回来了,这个技术也不是我们发明的了。后来也就湮没了。我想那么多秸秆,咱们国家养那么多头猪,吃秸秆我估计还不够呢。他干吗要烧我就弄不清楚这事。您看您早在工作之余,把这个经验传授出来的话,可能很多猪今天都吃上了。我把那个专利白贡献了。


    注意事项

    本文(环保对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