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西医结合眼科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9232112       资源大小:48.24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西医结合眼科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

    1、即视锐度,主要反映黄斑的视功能,分近视和远视。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距离(m)/5m*0.1。远视力检查可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检查。21.视野:指眼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度以内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度以外范围称为周边视野。动态视野平均值为:上方56度,下方74度,鼻侧65度,颞侧91度。常用视野检查法有:对照法,平面视野计法,Amsler方格表法,弧形视野计法,Godmann视野计法。22.色盲:对颜色完全失去辨别能力。色弱:对颜色辨别能力减弱。23.眼压检查法:指测法和眼压计测量法。24.眼科的传统外治法:劆洗法、钩

    2、割法、熨烙法、角巩膜割烙术、针法。25.常用外治法:熏洗法:将中药煎制后乘热气蒸腾上熏眼部以治疗眼病。洗液亦可用氯化钠注射液等,一般先熏后洗。敷法:药物敷(多用于外科炎症,尤其是化脓性炎症),热敷(用于眼睑疖肿、黑睛生翳等),冷敷法(挫伤性眼部出血之早期止血,天行赤眼、局部灼热涩痛)。第二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4、外层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

    3、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6、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7、胸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黏蛋白层。8、组织学上巩膜由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及棕黑板层构成。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10、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膜。角膜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11、虹膜内缘于中

    4、央形成圆孔,称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12、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色素上皮层 视锥、视杆细胞层 外界膜 外核层 外丛状层 内核层 内丛状层 神经节细胞层 神经纤维层 内界膜。13、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14、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15、房水流出的途径:经瞳孔经前房角小梁网睫状突上皮细胞后房前房巩膜静脉窦血循环产生的房水眼静脉少量脉络膜上腔吸收少部分虹膜吸收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16、晶状

    5、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晶状体的直径约为9mm,厚度45mm。第二节 视路1、视路: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通路。即从视神经开始经过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大脑枕叶的神经传导径路。2、 视神经是从视盘起至视交叉的这段神经,总长度为4250mm,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一侧视神经损害可引起一眼单侧偏盲。3、 视交叉邻近组织炎症影响或被肿块压迫时,可见两眼单侧偏盲。4、 一侧视束发生病变时,可见两眼同侧偏盲。第三节 眼球的血循环与神经分布1、血管及血液循环2、眼球的血液应来自眼动脉。1)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动脉、2)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涡

    6、静脉、睫状前静脉第四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1、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2、眼睑:于眼眶外面及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组织学上眼睑从外到内分为5层:眼睑皮肤 皮下组织 肌肉层(眼轮匝肌: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司眼睑开合)睑板 睑结膜2、结膜:按解剖位置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3、泪器:包括分泌泪眼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4、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5、眼外肌 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每眼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直肌是上、下、内、外直肌;斜肌是上、下斜肌。动眼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滑车神经支配:

    7、上斜肌眼外肌的主要功能眼外肌 主要动作 次要动作内直肌 内转下直肌 下转 内转、外旋外直肌 外转 上直肌 上转 内转、内旋上斜肌 内旋 下转、外转下斜肌 外旋 上转、外转第五节 中医对眼解剖与生理的认识1、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表中医解剖名称 西医解剖名称眼珠(睛珠、目珠) 眼球白睛(白眼、白仁、白珠) 包括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黑睛(黑眼、黑仁、黑珠、乌睛、乌珠等) 角膜黄仁(眼帘、虹彩、睛帘) 虹膜神水 房水瞳神(瞳子、瞳仁、瞳人、金井) 瞳孔晶珠(睛珠、黄精) 晶状体神膏 玻璃体视衣 包括脉络膜和视网膜目系(眼系、目本) 包括视神经、包裹视神经的鞘膜及血管胞睑(约束、眼胞、眼睑、睥)

    8、眼睑上胞(上睑、上睥) 上眼睑下睑(下胞、下睥) 下眼睑睑弦(眼弦、睥沿) 睑缘睫毛 睫毛睑裂 睑裂内眦(大眦) 内眦外眦(锐眦、小眦) 外眦泪泉 泪腺泪窍(泪堂、泪孔) 泪点眼带 眼外肌眼眶(目眶) 眼眶第三章 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第一节 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1、眼与肝的生理关系: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色视物肝主藏血,肝受血而目能视肝主泪液,润泽目珠2、眼与心的生理关系:心主血液,血养目珠心合血脉,诸脉属目心舍神明,目为心使3、眼与脾与生理关系:脾主运化,输精于目脾升清阳,通至目窍脾气统血,循行目络4、眼与肺的生理关系:肺为气本,气和目明肺主宣降,眼络通畅5、眼与肾的生理

    9、关系: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生脑髓,目系属脑肾主津液,润养目珠肾寓阴阳,涵养瞳神6、胆参与神膏的生成。第三节 五轮学说概要1、五轮学说:是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到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布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五轮的解剖部位及脏腑分属表五轮 解剖部位 脏腑分属肉轮 胞睑 脾 胃血轮 两眦 心 小肠气轮 白睛 肺 大肠风轮 黑睛 肝 胆水轮 瞳神 肾 膀胱第五章 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1、眼科常见的病因: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眼外伤、先天与

    10、衰老及其他因素。2、六淫1)风邪的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 风性善行数变 易与他邪结合2)火邪的致病特点:火性炎上 火热生眵 易伤津液 灼伤脉络火或迫血妄行3)湿邪的致病特点:湿邪重浊粘滞 内外湿邪,相互影响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3、疠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致病邪气,又称疫疠、时气、天行、疠气等。4、七情内伤易生绿风内障、视瞻昏渺、青盲等。四、饮食不节可致眼部虚、实、热证;饮食不洁,肠道染虫可致眼部寄生虫、小儿疳积等。5、劳倦:劳倦内伤可导致阴血亏损、气血耗伤、肝肾不足、心肾不交等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不耐久视、视瞻昏渺等眼病。六、眼外伤 轻者可致眼部不适,重者能引起视力严重损害

    11、,甚至失明。6、先天与衰老先天所致:胎患内障、高风内障、辘轳转关、旋胪泛起等;衰老所致:年迈体弱、脏腑功能不足而引发的眼病,如圆翳内障、老花眼、视瞻昏渺等。第二节 病机眼科常见的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调、经络功能失调。第六章 眼科诊法第一节 眼科四诊1、眼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眼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在眼科四诊之中重在望诊与问诊。2、远视力检查:视力表与被检者相距5m。 近视力检查:标准视力表置受检眼前30cm。3、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

    12、。4、正常视野: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5、色觉检查:视网膜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称色觉。6、眼球突出度检查: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两眼差不超过2mm,眶距约为98mm。7、正常眼压为1021mmHg。第二节 眼科常用的辩证法1、辨内障与外障:外障、内障是中医眼科对眼病的一种分类方法,依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障和外障两大类。外障内障病位病因特点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六淫之邪、外伤所致外显证候较明显,如红赤肿胀、湿烂、生眵、流泪、痂皮、结节、上胞下垂、胬肉、翳膜等,多有眼痛、痒涩、羞明、眼睑难睁等自觉症状瞳神、晶珠、神膏、视衣、目系等内

    13、伤七情、脏腑内损、气血两亏、阴虚火炎、气滞血瘀以及外邪、眼外伤一般眼外观端好,多有视觉变化,如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物易色、视灯光有如彩虹及夜盲等症;也可见抱轮火赤或白睛混赤、瞳神散大或缩小、变形或变色、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等改变2、五轮辨证:就是应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3、辨黑睛生翳:古人将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此翳指黑睛之翳,有新翳、宿翳之别。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和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等症。宿翳:指黑睛混浊

    14、,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阴性,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为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根据宿翳的厚薄浓淡程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宿翳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翳的部位,而大小、厚薄次之。4、辨膜:自白睛或黑白之际起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蔓延者,称为膜。1)若膜上有赤丝密布者,为赤膜,属肝肺风热壅盛,脉络瘀滞;2)赤丝细疏,红赤不显者,为白膜,属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第七章 眼科治疗概要1、退翳明目法:指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2、海螵蛸棒摩擦法的适应证:椒疮睑内面颗粒累累者。手

    15、术方法:将海螵蛸磨制成1.5cmX3.5cm左右的棒状,棒端呈鸭嘴形。浸泡于消毒液中,取出待干备用。对术眼表面麻醉,并清洁结膜蘘后,以左手翻开上睑,充分暴露穹窿部,右手持海螵蛸棒,以轻快手法左右来回多次摩擦睑内面颗粒密集处,以擦破颗粒为度。摩擦后即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并涂眼膏。根据病情,可多次重复进行。3、滤泡压榨术的适应证:粟疮、椒疮颗粒多者患眼点0.5地卡因液作表面麻醉,分别翻转上下眼睑,于上下结膜穹窿部各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约1ml,用针头将较大的滤泡挑破,再用滤泡压榨器夹住有滤泡的结膜,挤出内容物,直到滤泡压平为止。术毕冲洗结膜囊,压迫止血,涂抗生素眼膏。第八章 胞睑疾病第一节 针眼1、

    16、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又名偷针、偷针眼、土疳、土疡。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睑腺炎(又名麦粒肿),分类:1)外睑腺炎(外麦粒肿):睫毛毛囊、皮脂腺、变态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2)内睑腺炎(内麦粒肿): 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2、病因病机:1)病因:眼睑腺体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病机:风热之邪直袭胞睑,滞留局部脉络,气血不畅而发病饮食不节,脾胃积热,热毒上攻余邪未清或脾气虚弱,复感风热之邪。3、治疗:未成脓者,内外兼治,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切开排脓。4、辨证论治1)风热客睑证疏风清热,消肿散结银翘散 2)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消

    17、肿止痛仙方活命饮 3)脾虚夹实证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 5、外治:1)滴眼药水:患眼滴05熊胆眼药水或抗生素滴眼液,每日46次。2)外敷中药:三黄散(黄芩、黄柏、大黄)纱布隔垫外敷。 3)手术:脓已成者,应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排脓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至愈;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6、禁忌:“过早手术”、“挤压排脓”为治疗的二大禁忌。第二节 胞生痰核1、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又名疣病、脾生痰核。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板腺囊肿,也称霰粒肿。2、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病名针眼胞生痰核发病部位在睑弦胞睑深部主症

    18、压痛明显,局限性红肿热痛,早期疖肿硬,推之不移,脓成溃破而愈。压之不痛,大者有重坠感,自行穿破则有异物感,睑皮肤正常,核状硬结,推之可移,睑内灰紫色病势急缓病程短,一般35日 长,数周或数月对白睛影响发病近眦部者可致白睛水肿无影响第六节 上胞下垂1、上胞下垂:是指上胞肌乏力不能升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瞻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上睑下垂。2、诊断依据:1)两眼向前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2mm,睑裂变窄。 2)紧压眉弓部,上胞抬举困难。3、辨证论治:1)先天不足证温肾健脾右归饮 2)脾虚气弱证升阳益气补中益气汤 3)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疏经通络正容汤 第八节 椒疮1、

    19、椒疮:是指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而得名。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沙眼,由沙眼衣原体引起。2、椒疮并发症与后遗症:睑弦内翻及倒睫拳毛 赤膜下垂 黑睛星翳 睥肉粘轮 流泪症与窍漏 眼珠干燥 上胞下垂第九章 两眦疾病第一节 流泪症1、流泪症:是指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泪溢。冷泪症:是因泪液不遁常道,溢出睑弦,而致以经常流泪,泪水清稀而冷,或无热感,目无赤痛翳障为临床特征的眼病之总称。流泪症病名繁多,有针对流泪病因命名的,如迎风流泪;有根据流泪的程度不同而命名的,如目泪不止;亦有根据流泪冷热性质不同而分别命名为冷泪、热泪。2、诊断要点:1)流泪 2)冲洗泪道时,泪道通畅

    20、,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均无黏液从泪窍溢出。第二节漏睛1、漏睛:是以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泌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目脓漏,漏睛脓出外障、热积必溃之病、窍漏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泪囊炎。1)流泪或常有粘液或脓液附于内眦部。2)按压睛明穴下方,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泌出。3)冲洗泪道时多有阻塞现象,并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返流。3、与漏睛疮鉴别诊断:漏睛疮起病时,内眦下方红肿,灼热疼痛,重者致胞睑红肿,可致白睛红肿,头痛,身热等症。4、治疗(/漏睛对目珠的危害?):该病病程较长,邪毒蕴伏,内眦脓液不尽,若有目珠外伤,尤其黑睛破损时,则邪毒乘虚而人,可发生凝脂翳、黄液上冲等严重病症,故药物治疗效果

    21、不佳时,应行手术治疗。第三节 漏睛疮1、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又名大眦漏。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泪囊炎。1)常有漏睛病史。2)内眦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锨痛,可见肿核隆起,扪压疼痛更甚。第十章 白睛疾病第一节 暴风客热1、暴风客热:是指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粘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又名暴风、暴风客热外障,俗称暴发火眼。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2、临床表现1)自觉症状:患眼碜涩痒痛,灼热流泪,上犯白睛而发;若素有肺经蕴热,则病症更甚。溲赤便秘等症。2)眼部检查:胞睑红肿,白睛红赤、浮肿,胞睑内面红赤,眵多黏稠

    22、。严重者可见附有灰白色伪膜,易于擦去,但又复生。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发病早期和高峰期眼分泌物涂片及细菌分离培养可发现病原菌;结膜刮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增多。1)风重于热证疏风清热银翘散 2)热重于风证清热疏风泻肺饮 3)风热并重证疏风清热,表里双解双解疏风清热,表里双解防风通圣散 5、禁忌:患眼严禁包扎与热敷天行赤眼1、天行赤眼:是指外感疫疠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又名天行赤热、天行赤目、天行气运等。俗称红眼病。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结膜炎,属病毒性结膜炎。猝感疫疠之气,或肺胃积热,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3、诊断依据:1)白睛红赤,或见白睛

    23、溢血呈点片状,耳前或颌下可扪及肿核。 2)正处流行季节,或有接触史,起病急,多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1)初感疠气证疏风清热驱风散热饮子 2)热毒炽盛证泻火解毒普济消毒饮 第四节 天行赤眼暴翳1、 天行赤眼暴翳:是指因感受疫疠之气,急发白睛红赤,继之黑睛生翳的眼病。又名大患后生翳、暴赤生翳。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流行性角结膜炎,属病毒性角结膜炎。2、鉴别诊断:暴风客热天行赤眼暴翳感受风热之邪 猝感疫疠之气 猝感疫疠毒邪,内兼肺火亢盛,内外合邪,肝肺同病眵泪眵多黏稠 泪多眵稀白睛红赤白睛红赤浮肿 白睛红赤浮肿,点状或片状白睛溢血 白睛红赤浮肿,或抱轮红赤 黑睛星翳多无黑睛生翳 少有,在发病初出现,其星翳

    24、易消退多有,以发病后12周更多,其星翳多位于中央,日久难消 分泌物涂片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同天行赤眼预后一般较好 重者黑睛可留点状翳障,渐可消退传染性有传染性,但不引起流行传染较强,易引起广泛流行 同天行赤眼 第五节时复目痒1、时复目痒:是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春季结膜炎,属变态反应性结膜炎。2、 诊断依据:1)双眼奇痒难忍,周期性反复发作,一般春、夏季发病,秋、冬缓解。2)睑内面有扁平颗粒,状如铺路卵石样排列;或见黑睛边缘出现黄白色胶样隆起结节,白睛呈污红或黄浊色;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3)结膜刮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或嗜酸性颗粒。

    25、第六节 金疳1、金疳: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又名金疡。本病类似于西医学之泡性结膜炎,属变态反应性结膜炎。1)白睛浅层见灰白色小泡,周围有赤脉环绕。2)眼部碜涩不适。3、辨证论治1)肺经燥热证泻肺散结泻肺汤 2)肺阴不足证滋阴润肺养阴清肺汤 3)肺脾亏虚证益气健脾参苓白术散 第八节 胬肉攀睛1、胬肉攀睛:是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瞳神的眼病。又名胬肉侵睛外障、蚂蝗积证、肺瘀证、目中胬肉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之翼状胬肉,属变性结膜炎。2、体征:分为头(三角形尖端)、颈(角膜缘部)和体部(球结膜上)3、按其发展情况分为:1)进行性2)静止性4、诊断依据:1)眦部白睛上生赤膜如肉,略呈三角形,其尖端渐向黑睛攀侵。2)胬肉上有丝脉相伴,或粗或细。5、鉴别诊断:1)黄油症:于眼裂部白睛表面,黑睛鼻侧出现淡黄色脂膜样隆起,浮嫩微皱,亦呈三角形,但尖端向着眦角,底向着黑睛,这与胬肉攀睛相反。黄油症无赤丝攀附,眼无不适,不侵犯黑睛,亦不碍目力。是一种生理性改


    注意事项

    本文(中西医结合眼科剖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