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制作膏药方法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9263408       资源大小:31.9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制作膏药方法Word格式.docx

    1、 优质传统黑膏药和黑医用胶膏药的鉴别,传统膏药气味芳香,加温后会软化,可以拉成丝状,而黑医用胶膏药气味刺鼻,就是用火烤也不会软化。膏药和膏药的不同:膏药和膏药有很大的不同。老张家牌骨筋痛贴(传统黑膏药)遵古炮制,精选上等纯良中药,独特的配方,严格的流程,以优质小磨芝麻香油、几十种名贵中药材为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制作工艺复杂,不追求产量,主要以我们天祥骨质增生专科医院和连锁的专科门诊部销售为主。不同于药店的其他品种的膏贴剂型。现在全国药店卖的经熬制传统黑膏药,不会超过5家。比如治疗跌打损伤的镇江膏药也是传统黑膏药。黑膏药的制作方法下面谈谈黑膏药的熬制工艺特点:第一步: 抄丹。第二步:炼油。第三步

    2、:火上下丹。第四步:成药,去毒第五步:摊膏药。第六步:贴膏药。第一步.炒丹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 炼油把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此时温度大致在260度左右。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

    3、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细料越细越好,上述二类药物处理不好对膏药的韧性和粘性有很大影响,贴于患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注意,香油即为芝麻香油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 下丹离火后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

    4、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滴水成珠”机,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佳.下丹多少要注意季节,二般春夏季节应当增加丹的用量,因天气热膏药易软化,冬秋季节可酌情减少用量。如果当锅内油外溢时,可用少量冷水喷之,则沸涨自落(喷洒少量冷水对膏药质量并无影响,因锅内温度达300左右,水会很快蒸发),下丹时要不住手搅,这可防止油沸外溢,也可防止窝烟,影响膏药的质量和色泽下丹时锅内温度很高,木棍搅动很快,棍头因高温摩擦容易着火引起锅内燃烧,故需小心操作,万一发生着火,千万不可惊慌失措用水去灭火,应速加盖以隔绝空气,则火自息。膏药熬制中的“老”与“嫩”是很重要的一环,熬的“太老则脆而硬,没有粘性,“太嫩”则粘性太大并

    5、有弹性,不易固定贴于患处,容易移动,而且难揭下。所以膏药的:老嫩”一定要适中,火候适中制成膏药贴之易粘,揭之易落。如果膏药熬得“太嫩”,可加火再熬,“太老”可酌加“嫩油”,但万不可加生油,如加入生油则会使膏药粘性减弱,不堪使用。个人体会;离火下丹安全。熬膏药在房内要有防火设备,如灭火器等。熬膏药处要注意通风,以防烟毒。操作时,操作者要戴石棉手套和口罩,防止膏药放出烟毒刺激人体,造成伤害。第四步;加入药面离火候油稍凉至120度.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80度左右.则再加樟脑、冰片等贵细易燃药面,注意;膏药黑不黑在于熬,亮不亮在于搅。膏药成品颜色以黑亮为最佳。第五步;摊膏药

    6、膏药在滩涂之前,需泡水3-7天,以去火毒。注意每天换水,这样贴膏药才不易发痒。现在有专门针对传统黑膏药生产用的膏药机械。比如海鸥牌膏药机。 第六步;贴膏药在贴膏药之前,用热毛巾将疼痛处洗净、擦干,再将药贴贴于疼痛部位和相关穴位,抚平按实即可。天气寒冷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热敷一下,以便使膏体迅速软化,增加治疗效果。无铅膏药制作工艺第一章 松香型无铅膏药第一节 概述松香膏药是无铅膏药的一种,它是以植物油和松香为赋形剂,以中药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将中药的有效成份掺入到赋形剂内制成。制成的膏药形态和作用机理和黑膏药基本一致。松香型无铅膏药是一种新型制剂,对传统的黑膏药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治

    7、疗功能与黑膏药完全相同,同时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 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制作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毒害;2. 制备工艺采取的是低温加工,一般温度在100左右,生物活性不易被破坏;3. 利用乙醇将药物的有效成份介入到膏药内,能任意调节膏药的含药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4. 利用乙醇提取药物有效成份,可最大限度地去除杂质,保证膏药的纯度高、质量好;5. 使用时只需利用人体热力,膏药即可吸附在所贴部位,且不易移动;6. 长期使用对皮肤刺激小,可连续长期使用;7. 可利用其制备方法,任意制出临床中需要的任何一种中药配方的外用膏药。这里介绍的松香型无铅膏药虽与传统的松香膏药同属一种剂型,但与传

    8、统松香膏药相比,在药料处理和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革新,具有药量足、纯度高、易吸收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膏药的疗效和质量。传统的松香膏药是用植物油提取中药粗料的药效成份,由于一定量的植物油要提取中药粗料的量是有限的,再者,植物油在松香膏内的含量很小,因而所制取的松香膏药含药量也小,致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有的传统松香膏药是直接将中药磨成细粉掺入膏药内的,而这种药粉系大小不等的颗粒,是每味中药的无数分子组合在一起的分子团。在这些药物的分子团中,只有一部分属脂溶性物质和易挥发的中药精料在加工时溶于松香基质内,以单分子的形式储存在松香膏药中,在使用时渗透皮肤发挥药效。属于非脂溶性的分子团,由于松香膏药在常温下

    9、成固态,难以分解为呈游离状态的单分子,由于皮肤如同分子筛,难以透过皮肤而被吸收,同样使临床疗效大打折扣。而无论用植物油提取中药成份,还是将中药粉掺入膏药中,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杂质多,药物纯度不高,也影响到膏药的疗效。正是由于新型松香膏药在这些方面的革新,所以比传统松香膏药具备了明显优势。第二节 松香膏药的制备工艺(一)准备工作1器具准备:(1)秤一杆;(2)碾槽一个或粉碎机一台;(3)120目细筛一个;(4)铁锅一口、锅铲一把;(5)火炉一个;(6)100ml量杯一个;(7)保温瓶一个;(8)漏斗一个;(9)1000ml以上空瓶2个;(10)摊贴膏药的勺子或膏药印一个;(11)膏药被、膏

    10、药衬纸或薄膜。2药品准备:植物油(桐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蓖麻油任选12种),松香、中药配方药料、乙醇。3预先加工:(1)中药精料(为脂溶性物质或受热易受损失的一些药物)粉细,过120目筛;(2)中药粗料(根、茎、花、叶、果、肉、皮、毛、甲)去灰土杂质,置310倍的乙醇内浸泡715天,或时间更长一些。浸泡结束后,倾出乙醇,提出药液,收取药渣;药渣再用310倍的水煎后,去渣取汁,煎液加热浓缩为中药粗料的半量至等量,再将浓缩的煎汁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杂质产生絮状沉淀,清液即为乙醇提取液,然后再将乙醇提取液浓缩至300350ml。乙醇提取液浓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用全玻蒸馏器

    11、加热回收。(二)松膏的制取植物油1份,松香512份(可根据季节和地域确定松香份量即估计量),松香打碎和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用锅铲搅匀。做老嫩试验:用棍棒点松膏涂在牛皮纸上,再贴到皮肤上,稍等片刻,撕下,所贴部位还遗留部分膏药,并且在撕的过程中带有长丝,说明松膏太嫩;如膏药贴到皮肤上吸附不紧,容易脱落,说明膏药太老;膏药揭去需用力,揭过以后所贴部位不留油迹,说明松膏老嫩适宜。如膏过嫩需加原量1/10的松香再试;如松膏过老再加原量1/10的植物油再试,直至老嫩适宜。(三)松膏药的制取松膏老嫩适宜需继续加热,温度在100左右时,将乙醇浓缩液喷撒入锅内,边喷撒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

    12、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至70时将精料掺入松膏内搅匀。(四)摊贴膏药制成将火炉关闭,膏药锅置于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使膏药处于软化状态,利用勺子或膏药印将膏药摊贴到膏药被上,制成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膏药;一边摊贴一边将薄膜或衬纸覆盖在膏药面上,保证膏药面平整,不粘连,膏药不变质;摊贴完毕,装入塑料袋密封,用盒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第三节 松香膏药的使用方法所贴部位首先用乙醇清洁局部,根据疾患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膏药,揭去膏药衬纸或薄膜,贴在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用手捂两分钟,膏药在人体热力的作用下,膏药表面遇热软化,使之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对急性疾患,如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13、、咳喘、腹泻发热、关节肿痛等可连续使用;对慢性疾患,可每日贴1218小时;对化脓已溃的疾患,每日更换12次。第四节 注意事项1 膏药老嫩适宜是制取松香膏药的重要一环。松香膏药熬得过老,膏药无粘性,贴不住,无效果;膏药熬得太嫩,粘性大,不能固定所贴部位,容易移动,而且难以揭下,容易污染衣服。2 膏药的老与嫩,与季节和地区有很大关系。冬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夏天就显得太嫩;夏天用的膏药老嫩适宜,到了冬天就显得太老,所以,在制取松香膏药时,须根据季节、地区和用量大小来决定。3 乙醇提取液尽量不含淀粉、蛋白、糖、粗纤维素等杂质,以免在制取松香膏药过程中,淀粉蛋白等杂质接触锅底在高温下脱水碳化,形成许

    14、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碳,影响膏药的纯度,以至不能使用。4 松香膏药的导热性差,在摊贴膏药时,锅内的膏药须不停地搅动,使整个膏药在锅内受热均匀,避免在锅底的膏药吸热过多而药效损失。5 向锅内喷撒的药物浓缩液浓度宜大,因为浓度越大,越能缩短松膏药的加工时间,避免松膏药加热时间长产生氧化反应而降低粘性。6选择硬度大一点的膏药被,以不透气者为佳;膏药被质软,在衣服摩擦部位容易卷起,衣服接触膏药易受污染。7 对久贴膏药,出现接触性皮炎的,需局部抗过敏治疗,待痒疹消失后再继续贴敷。8 衣服或手被松香膏药污染时,可用汽油洗涤。第二章 松香型膏药范例第一节 松香型红肿膏药一、 配方 白蚤休150克 地榆150克

    15、生甘草150克 大戟80克 甘遂80克 乳香100克 没药100克 冰片60克 血竭30克 月桂氮酮20克 松香2650克 植物油350克二、 制备工艺1 乙醇提取粗料药有效成份 用2000ml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15日后,取乙醇提取的药液,药渣用2000ml的水煎煮1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200ml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浓缩的煎汁内含有大量杂质,遇乙醇便产生絮状沉淀物,再弃去沉淀物,然后再将乙醇的提取液浓缩。浓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可参考中药制剂学之类的书籍)。将乙醇提取的药液浓缩到300ml左右,趁热装入保

    16、温瓶内。2 精料加工 冰片、血竭、甘遂分别研细过120目筛备用。3 乳没油制取 乳香、没药、植物油一同放入铁锅内加热,提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弃去残渣即可。4 松香膏制取 将松香打碎置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再将乳没油倒入锅内搅匀,再做老嫩试验,如老嫩适宜,松膏即制成。5 松香膏药制取 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100左右,向锅内喷撒乙醇浓缩提取的药液,边喷边搅动,使药液有效成份和松膏充分混合,同时水和乙醇遇热产生气化,直至乙醇提取的浓缩药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随着锅内的膏药温度由100逐步上升,待膏药内不含乙醇和水,即可离火。待温度降至70时投入冰片,再投入血竭、甘遂细粉,滴入月桂氮酮,并一边投放

    17、一边搅动,直至搅匀,松香膏药即制成。6 摊贴 根据临床需要可摊贴成不同规格的大中小膏药贴。膏药被可采用牛皮纸、蜡纸和胶布等,膏药衬可选薄膜,油纸或玻璃纸。三、 功用和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疽疔疮、脓肿、丹毒、甲沟炎、乳腺炎、淋巴腺炎、闭合性创伤瘀血红肿、开放性创伤感染性红肿、毒虫叮咬及各种疮疹、关节红肿、水火烧烫伤等浅表软组织感染所致的红热肿痛疾患。四、 使用方法 可根据红肿面积的大小选择适当的膏药,贴在患部,用手捂两分钟,使吸附在患部。如患部已化脓,必须先用刀或火针将脓放出,才能贴上红肿膏,第日换12次;未溃者,一般一贴即可;遇有水泡者先消毒后挑破水泡,再贴红肿膏。五、

    18、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浓茶,少食油腻厚味之品;(2)防止碰撞挤压,火烘;(3)痈疽疔疮患者用本膏药,如次日不见效或症状加重,说明患部有脓和瘀血,需用火针从疮口刺入皮下,再用火罐吸尽脓和瘀血,贴上膏药 方见捷效(手、脚、头面部及血管处禁用火针);(4)遇有重症可配合大量抗生素治疗;(5)如患部已破溃,待红肿症状消失后,即停止使用膏药,否则影响收口;(6)孕妇腰腹部禁用,它处慎用。附:油膏型红肿膏药一、 配方:白蚤休150克 地榆150克 生甘草150克 大戟80克 甘遂80克 乳香100克 没药100克 冰片60克 血竭30克 麝香10克(可用月桂氮酮代替) 麻油(即香油)2150克 蜂蜡85

    19、0克1 粗料药的有效成份提取 用2000ml乙醇浸泡甘草、地榆、大戟、白蚤休,15日后,取乙醇提取的药液,药渣用2000ml的水煎煮1小时,弃去药渣,将煎汁再在锅内继续加热浓缩至200ml左右,倾入乙醇提取液中。一种是直接加热挥发,另一种是利用全玻蒸馏器加热回收。3 乳没药的有效成份提取 锅内放入麻油300克,将乳香、没药投入铁锅内,加热炸取乳香、没药的有效成份,弃去药渣。4 油膏药的制取 将蜂蜡投入盛乳没油和剩余麻油的锅内,加热至100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撒边搅动,直至喷撒完毕,锅内无气体挥发,待油温从100继续升高时,油膏内不再含有乙醇和水,即可停火。待温度降至70以下时,向锅内依次放

    20、入冰片、血竭、甘遂细粉,并滴入月桂氮酮,搅匀,装进已消毒好的大口瓶内,盖好备用。三、 使用方法清洁患处后,将油膏药涂在患处,覆盖敷料,用胶布固定,一日更换12次。局部有水泡可用消毒针挑破,再涂药膏。“功用与主治”和“注意事项”同上第二节 风湿寒痛膏一、配方 虎杖70克 鸡血藤70克 威灵仙50克 续断50克 防已50克 青风藤35克 麻黄50克 肉桂35克 羌活35克 独活35克 曼陀罗子50克 白芥子50克 辽细辛35克 生草乌50克 生川乌50克 蟾酥15克 大蜈蚣10条 甘遂50克 当归35克 黄芪35克 乳香50克 没药50克 天麻30克 鹿茸30克 红参30克 冰片30克 麝香10克

    21、(可用月桂氮酮20克代替)松香2650克 植物油350克二、制备工艺1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研细)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置3000ml乙醇中浸泡半个月后,滤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20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2天麻、蜈蚣、红参、鹿茸加乙醇500ml浸泡半个月后,药渣加水500ml再煎煮1小时取汁。3将上述两种煎汁合并,再加热浓缩为250ml后倾入两种乙醇提取液中,煎汁中的杂质遇乙醇产生絮状沉淀物后取清液,加热浓缩为350ml。4白芥子、甘遂、冰片、麝香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5乳香、没药放入植物油中,加热炸取乳香、没药

    22、的有效成份,制成乳没油。6松香打碎和乳没油放入铁锅内加热熔化、搅匀、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7将制备好的松香膏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100时,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并不停搅动,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待温度降到6070时,依次投冰片、甘遂细粉、白芥子粉、麝香,搅匀后再将膏药锅放置到已关闭火门的火炉上,利用火炉的余热来维持膏药在锅内的软化点,便于摊贴膏药。8用膏药勺或膏药印,按临床需要摊贴成不同规格的膏药。三、功用与主治 祛风除湿散寒、行瘀活血、消肿止痛、养筋健骨。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炎、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肌肉关节酸冷麻木疼痛。四、使用方法 外贴患部或相应的穴位上,23日更

    23、换1次,三贴为一疗程。五、疗效观察 1990年4月至2001年10月两年,用风湿寒痛膏治疗风湿寒痛病人872例,其中男412例,女460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岁,收到了很好的疗效,其临床疗效详见附表。疗效标准:治疗13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未见复发为痊愈;治疗13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内复发为显效;治疗13个疗程,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13个疗程,未见减轻,为无效。风湿寒痛膏治疗872例风湿寒痛患者临床疗效统计表类别 病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风湿性关节炎 347 102 170 62 13 96%类风湿性关节炎 39 2 25 7 5 87%关节周围炎 258 98 76

    24、 69 15 94%骨质增生症 84 20 38 20 6 92%坐骨神经痛 48 24 10 11 3 94%关节、肌肉酸麻冷痛 96 64 22 10 0 100%合计 872 308 341 179 42 95%六、 分析 风湿寒痛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症状表现形形色色,以侵袭关节为多见,主要表现酸、冷、麻、肿痛,其次侵袭肌肉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病久肝肾亏虚,气虚血弱,骨不得养,筋不得濡,而致关节酸冷肿痛,经络拘挛,肢体麻木。治疗风湿寒痛病选择了28味中药,威灵仙、青风藤、防风、养活、独活、川乌、草乌、秦艽袪风除湿散寒,虎杖、曼陀罗子、甘遂、蟾酥、蜈蚣、冰片、麝香活

    25、血祛瘀、散结消肿止痛,白芥子、辽细辛、肉桂、麻黄、鹿茸温经散寒,天麻、红参、当归、黄芪、鸡血藤、续断补肝肾、益气血,诸药合用起到了袪风除湿散寒、通经活血、养筋健骨、消肿止痛的功效,不论新旧轻重之疾患,皆可应然除之。第三节 止咳平喘膏醉仙子50克 甘遂30克 生南星50克 生半夏50克 麻黄50克 胡椒30克 辽细辛30克 南五味子50克 白芥子30克 冬虫夏草30克 麝香10克 冰片30克 松香2650克 麻油350克1 乙醇提取 醉仙子、南五味子、冬虫夏草分别碾碎布包,生南星、生半夏切片、辽细辛、麻黄去灰土。七味药共入乙醇1500ml浸泡半月后,取乙醇提取液。药渣加水2000ml煎煮1小时去

    26、渣,将煎汁加热浓缩至150ml。煎汁中含有淀粉糊等杂质,将煎汁浓缩液倾入乙醇提取液中,淀粉糊等杂质遇乙醇便发生絮状慢慢沉淀,侍澄清后,乙醇提取液去沉渣,再将乙醇提取液加热浓缩至200ml左右,装进保温瓶内。2 精料加工 甘遂、白胡椒、辽细辛、白芥子、麝香、冰片分别研成极细粉过120目筛备用。3 制松膏 植物油、松香入铁锅内加热溶化,做老嫩试验,直至老嫩适宜为止。4 组合松膏药 松膏制成后继续加热至100左右,向锅内喷撒浓缩药液,边喷边搅动,待乙醇浓缩液喷撒完,锅内无气体挥发即停火,锅内膏温膏温开始上升即可离火。待温度降到70时,依次投入冰片、甘遂、白胡椒、白芥子、麝香细粉,搅匀即成。三、 摊贴

    27、 膏药制成后,摊贴成每膏贴重3克、5克两种型号的膏药,贴上衬纸,以袋密封。四、 功用和主治 温经散寒、燥湿化痰、平喘止咳。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五、 使用方法 选天突、膻中、中府、大椎、肺俞、定喘、大杼穴,每次任选25穴,隔日更换一次。第一节 按摩递质配方知识一、酊 剂 按摩递质剂型常用的有水剂、酊剂、粉剂、油剂、膏剂5种剂型。我国现有 最早的医药著作黄帝内经,已有汤、酒、丸、散、饮、膏等传统剂型的制备和应用记载。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已成为祖国医学的宝贵财产。酊剂是药材或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加适量乙醇稀释制成。一般酊剂浓

    28、度为100毫升酊剂有原药20克,酊剂用乙醇作溶媒,制剂比较澄明,长期贮存而不变质,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加热,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及不耐热成分。酊剂有如下配制法。1. 溶解法 将药物直接溶解于不同浓度乙醇的方法。此法适用于中药成分提纯品、中药浸膏及化学药品制备酊剂。2. 稀释法 以流浸膏为原料,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到所需要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吸取上清液,.残液过滤后即得。3. 浸渍法一般用冷浸法制备酊剂,用规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媒,按冷浸法浸渍35天,收集浸液,静置24小时,过滤即得。4. 渗漉法 用溶剂适量渗漉,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过滤即得。若原料为有毒药品,应测定渗漉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再加溶剂调节,使之符合规定标准。二、浸膏剂、流浸膏剂、软膏剂 1.浸膏剂 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溶媒浸出有效成分,将溶媒大部或全部蒸出去,浓缩成固体粉状,或


    注意事项

    本文(制作膏药方法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