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工程概况及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19316294       资源大小:50.0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概况及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地下工程室外场平标高为-2.400m,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8.900m,因业主未提供的地质资料,由施工图纸可知地层共分7层,认4-2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值fk=390MPa,该地区土质情况良好,地下水为上层滞水。本工程基础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土自上而下分布为填土,粉质粘土,粘土,碎石夹粘土,粉质粘土,灰岩(溶洞堆积物粘土夹碎石)等六层,天然地基,基础持力层为第3-1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为445kpa,进行基础底板垫层施工前必须作地基土的载荷板试验。3.建筑装饰概况(见下表)具体做法以建施图首7、投标答疑及设计院(业主)联系函为准。四、安装设计概况本建筑地下二层,地上二十层,地下

    2、一层为汽车库,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及仓库,设备用房为高、低压配电房;冷冻机房、风机房;生活水箱、消防水池与给水泵房。建筑结构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28663平方米,建筑高度78.80米。本次安装工程招标范围为给排水工程、空调与通风工程、强弱电工程三个分部,概述如下:1给排水分部按系统或工程内容划分可分为给水系统;排水及雨水系统;自动喷洒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系统以及泵房及公共卫生间卫生设备安装。1)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分为三个区,地下室至三层为区,由城市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四至十二层为区,十三至二十层为区,区与区由地下室生活给水加压设备变频供水,区供水干管设置减压阀。用于泵房配

    3、管与泵房至水箱的主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DN50采用螺纹或法兰连接,DN50采用沟槽连接,其余采用三型聚丙烯塑料管(PP-R),热熔连接。2)雨、排水系统与卫生设备:本工程设有排水系统、雨水系统以及地下室潜水泵提升排水系统。生活污水主要为每层公共卫生间排水。裙房以及塔楼十一层以上的排水和雨水管采用PVC-U芯层发泡塑料管,粘接接口,塔楼十一层以下的排水和雨水管采用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地下室污水池水泵排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建筑内每层分别设有男女公共卫生间,卫生设备为蹲式大便器、小便斗、洗脸盆及浴盆等3)消防栓灭火系统:消防栓给水系统设两个分区,地下室至九层为低区,十至二十层为高区,采用环

    4、状管网,在地下室泵房内设有两台消火栓消防专用泵,向环状管网供水。消火栓箱体采用钢板制作,铝合金门框,栓内配置DN65mm室内消火栓一个,衬麻质胶水龙带长25m,水枪口径19 mm,消防紧急按钮一个,DN25mm消防自救卷盘一套。室外消防接合器规格为DN100 mm。消防栓给水系统管道管径100mm采用热镀锌钢管,卡箍连接,管径100mm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本工程最大管径为DN150 mm。4)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湿式系统,在地下室设有两台自动喷水灭火专用泵向喷水管网供水,屋顶稳压设备一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管径100mm采用热镀锌无缝钢管,焊卡箍连接,管径5)冷却水循环

    5、系统:冷却水循环水量700吨/小时,采用一台冷水机组同一台冷却塔和循环水泵对应配置,在四层屋顶设LFC-350SC2玻璃钢冷却塔两台,循环水泵设在地下室。冷却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2空调与通风分部:该分部工程内容包括大楼舒适性空调与大楼通风防排烟系统。1)冷冻机房:冷冻机房设在地下二层,机房内安装两台制冷量为1932KW螺杆式冷水机组,空调夏季供水温度70C,回水温度120C。冬季热源由研究所锅炉房提供,经冷冻机房内板式换热器交换后供应600C/ 500C温水。冷却塔两台设在四层屋顶,循环泵(冷冻水、热水、冷却水各两台)设在冷冻机房内。2)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分为三个回路,大楼左

    6、右侧各一个回路,中部新风机、风柜一个回路,由机房内分、集水器控制,空调水管通过空调水管道竖井送至各层,管道采用同程式。空调水管管径DN40采用焊接钢管,螺纹连接,DN40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凝结水管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保温材料采用夹筋铝泊复面离心玻璃棉瓦,机房内管道采用橡塑海绵管壳。3)末端设备与风系统:除一层大厅、三楼大会议室采用变风量空调器低速风道系统外,各层均采用盘管风机加新风系统,每层安装一台新风机。本工程盘管风机以顶部送回风为主,盘管风机采用高静压型,进出口安装送回风管。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保温材料采用夹筋铝泊复面离心玻璃棉板。主要末端设备表 表2-5序号名 称型号

    7、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变风量空调器台2吊顶式新风机213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各种规格:PF3.5PF165664卡式风机盘管85低噪音柜式离心风机76低噪音混流风机低噪音轴流风机低噪音屋顶风机4)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地下一层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库房、三层会议室、卫生间等房间设计机械排风系统,地下二层设备用房按平战结合设计平时和人防通风系统。地下二层的的配电房、库房以及一十八层内走道设有机械排烟系统。东西轴、轴处的防烟楼梯间设有、轴处消防电梯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的风管采用加厚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见设计说明。3.电气分部工程范围强电部分包括高低压配电房、电力线路、照明、防雷接地。弱电部分

    8、包括消防报警系统、综合部线系统、防道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1)电力与照明:二路10KV独立高压电源采用YJV22-10KV型,电缆由室外直埋引入地下层高压配电室,同时工作,各供一台1250KVA变压器,高压配电室内设两台干式变压器,容量为1250KVA。导线敷设方式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穿金属线槽敷设、穿扣压式薄壁钢管敷设等。变电所低压出线采用ZR-YJV及NH-YJV型电缆或预分支电缆沿电缆沟支架及桥架引入电缆竖井,在竖井内沿墙梯架敷设,桥架均为梁底吊架及沿墙安装,其它电力干线均穿钢管埋地、埋板、埋墙或吊顶内敷设,照明支线采用ZR-BV型电缆穿KBG管暗敷设。本工

    9、程有各种规格电力配电箱92台、照明配电箱21台、控制箱12台、电源切换箱35台、插座箱278台。照明灯具主要为莹光灯以及应急灯标志灯等,分别采用嵌装、吸顶等方式。2)变配电所:变电所设在地下二层,变电所内安装高压开关柜4台,干式变压器2台,低压开关柜15台。3)防雷与接地:本建筑物按二类防雷设计,屋面设避雷带,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基础地板钢筋作接地装置。联合接地电力系统采用TN-S接地方式。4)消防报警系统与广播系统:本楼为一类高层放火建筑,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消防中心控制室设在底层。该楼分布各层不同使用功能部位的烟感探测器或温感探测器。报警联动总线和电源敷设方式为:消防系统干线经防火处理

    10、的金属线槽内敷设,支线经防火处理的金属管在吊顶内明敷,无吊顶处穿金属管在楼板内暗敷设,消防系统干线经防火处理的金属线槽内敷设5)有线电视系统:进线有市有线电视网引来,有线电视前端设在二层有线电视间内,系统中的分支器明装于竖井内,干线穿KBJT钢管在管井内敷设。6)综合布线系统:外线由717所总机房引入市话电缆至总配电室,另在十层设有信息中心。在工作区子系统中数据、语言信息点插座距地0.3米高度安装,附近配置电源插座。水平子系统中,各层弱电竖井的楼层机柜引出五类电缆在吊顶内沿专用金属线槽敷设至各办公区域,电缆出墙后穿KBJ钢管在墙、柱内敷设。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弱电竖井内的金属线槽敷设设备间子系统

    11、设在一层网络设备间。7)楼宇自动控制:控制对象为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垂直交通系统、热力系统、照明系统。现场控制器可独立控制现场设备,并通过总线网络控制。机房接线采用沿墙、设备管道及构架穿金属钢管明敷,其它采用穿钢管在吊顶、竖井、墙、柱内敷设。8)防盗监控系统:设在一层消防中控室内,在地下车库、办公门厅、各楼层通道、电梯矫箱内、挡案室、CAD中心、财务室安装摄象机,系统视频线穿金属线槽或或金属钢管敷设。第二节 工程特点与施工条件一、工程特点1.非本次招标施工内容较多,并占据施工关键线路。作为招标文件中要求的总包单位,我司在施工时将一视同仁,合理安排各分包单位施工进度,注意

    12、工序的合理搭接。2.框架主梁跨度一般在7.00-8.00m左右,模板支撑要按要求起拱。3.本工程基础为筏板基础,最大厚度达2.0m,属大体积混凝土,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必须编制相应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4.本工程后浇带设置为调整沉降,地下室和裙房部分所有构件上下贯通留置,主楼结构封顶后一个月浇筑。周材耗用量大。5.该大楼为大型综合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要求高,工程内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自动化控制程度高,工艺复杂,综合布局困难,对安装要求高。工程施工配合面广、量大。6.喷淋管道与空调风管工程量大,施工前期必须集中预制一部分,搭设现场临时设施和安排现场加工制作场所要周全考虑。7.安装工程较多

    13、的采用了建设部推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PP-R塑料管、UPVC塑料管、钢塑复合管、镀锌钢管卡箍连接等。8.本工程部分安装工程较特殊,涉及国家利益,作为总承包单位,需全力支持与保障。我公司的宗旨是“全力协助业主,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二、施工条件1.三通一平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并具备施工条件,我司若有幸中标,会自行将水、电接入施工地点。水源由自来水管网引入,我公司接DN100自来水管一根,并将其接入施工场区所有须用水的地点。电源由现场设置的电源引入。进场后实行场内施工区地面硬化,电话无线电通讯设备开通,工地环保卫生绿化,电子监控设备启动。2.施工场区环境本工程施工场地有部分可利用场地,我方将充分利

    14、用现有施工场地,合理进行临时设施的布置,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并保证临时设施的布置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对地下管线、高压线、通讯干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对相距E轴仅9.2米的四层光学车间采取实验大楼上部结构施工时立面采取防护措施。3.交通环境本工程现场临近雄楚大道,交通便利,但施工时要注意保持国道的环境保护和交通畅通。为施工方便,在现有场地西南角增设一施工进出口。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概况收藏此信息 打印该信息 添加:用户发布 来源:未知摘要:文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深圳会展中心供电电源、10KV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及应急配电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各系统的结线方案,并着重介绍了变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形式

    15、及系统功能。 关键词:供配电 自备发电机组 智能配电系统 间隔层 站级层 监控中心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城市中轴线上,南邻宽阔的滨河大道,北隔著名的深南大道与市民中心相望,位置显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与大中华、市民中心等代表性建筑一起形成了城市中轴线上南部的靓丽景观,并将为深圳经济的再次飞跃创造一个全新展示的机遇。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深圳市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是经国际招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以德国GMP公司方案为实施方案、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为中方合作设计单位,目前工程已经封顶,预计2004年10月高交会启用。深圳会展中心以展览会议为主,兼顾与会议展览有关的展示、演示、表演、集会

    16、等功能,是一座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型展览建筑。有会议厅、展览厅、地下车库及各类相关配套用房。其中展览厅总容量为具备6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会议部分总容纳人数为6400座席,建筑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本建筑方案的特点为大面积展厅分布于底层,会议中心集中于顶部的超大规模、超大空间的会展公共建筑。本建筑由单层的展厅及中间的会议、小型展高层部分组成,单层展厅长540m,宽282m,分为不同的9个展区。展览大厅均为无柱大空间、拱形屋顶,高度为12.5m至30m。地下布置停车场、设备机房、地下商场及车行隧道。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均为钢结构。1. 工程特点会展中心层数少,面积大

    17、,主体东西长540m,南北长280m,高60m。首层共有8个展厅,1个3000人的多功能厅,其中建筑面积为7500m2展厅5个,15,000m2展厅2个,26,000m2展厅1个,展厅高30m。210KV供配电系统会展中心用电报装总容量为54120kVA,其中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44600kVA,10kV冷水机组7台(每台1360kVA)共9520kVA。按一级负荷供电,原设想采用六路10kV电源(引自不同区域变电站)同时供电,经与供电部门多次协商,最后供电部门由附近两个110kV区域变电站分别提供四路(共8路)10kV电源同时供电。在建筑物内设有两个(即1#和2#)中心变电站,各中心站下设两个

    18、分变电所,即1#站下设3#、5#变电所,2#站下设4#、6#变电所,两个中心站的高压系统分别承担各自区域内的全部用电负荷,其10KV供配电系统相似并相互独立,现仅以1#站为例,见图1。四路10KV电源分别引自两个区域变电站,同时工作,母线间设联络开关。正常情况下,DL1,DL2,DL3,DL4处于合闸位置,DL5,DL6,DL7,DL8断开。当某一路停电时(如1#进线),DL1断开,DL5自动投入,此时2#进线带全区的1/2负荷,另两路仍各带1/4负荷,其他任一路停电时同理。为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及灵活性,母线间经过四个联络开关构成环形供电。按当地电业部门要求,采用高压综合计量,每路电源单独设计量

    19、柜。采用110V直流操作系统。所有高压均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功率因数补偿在低压母线或在高压设备端进行,以达到在高压侧不低于0.9。3低压配电系统每两台变压器为一组,每一组之间的低压侧设手动联络开关,每台变压器所带负荷基本上按区域划分,即每个展厅(包括动力和照明)、制冷机房及其它辅助用房均分别设专用变压器。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结线形式,见图2。在图二所示的低压配电系统中,两台变压器TM1、TM2分别由来自不同区域电站的高压母线段供电,并由自备应急发电机组电源作为第三电源,运行方式为:正常情况下,QF1、QF2、QF4、QF6、QF7处于合闸位置,QF3、QF5分闸,如在此期间确认发生火灾,

    20、消防控制中心将通过消防联动控制模块切断QF6、QF7,以确保消防负荷的供电。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消防负荷平时也在运行,如应急照明、消防电梯、平时兼通风用的排烟风机等,这些负荷均计入在总设备容量中。其他消防负荷平时不在运行,如各种消防水泵、正压送风机、消防排烟风机等均不计入在总设备容量中,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火灾时,切除部分非消防负荷,以保证变压器容量可满足消防负荷容量的要求。当一路电源故障 (如变压器检修) 时,断开该路电源QF1(或QF2),并切断一些非重要负荷后,合QF3,如在此期间确认发生火灾,同上经控制模块切断QF6、QF7。当两路市电均停电或故障时,断开两路电源QF1、QF2,待自备应急

    21、发电机组起动完毕后,ATS自动分QF4,合QF5,由自备应急电源向消防及重要负荷供电,如在此期间确认发生火灾,同上经控制模块切断QF6、QF7。图2中,QF1、QF2与QF3之间采用三锁两钥机械联锁辅以电气联锁,以防止三个断路器同时合闸。QF4与QF5之间具有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并设机械电气联锁。4应急发电系统为保证当市政两路独立电源全部停电时,仍能确保必要的消防负荷用电,设置了4台柴油发电机组,每台1400KW,考虑到供电半径要求,与高压供电范围一致,分两处设置(1#、2#发电机房)。每处为两台机组并车运行,发电机组的起动信号均取自该区域每路高压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侧,以1#发电机房为例,只有当

    22、1#、2#或3#、4#两路电源都断电时才自动控制两台机组顺序启动,由市电供电转为发电机组并车供电。若总负荷小于峰值设定值(用户可设定)下限,则有一台机组自动解列、空转然后停机;若总负荷大于峰值设定值的上限,则停歇机组将自动起动,两台机组并联,并自动分担负荷。各低压应急配电系统中均装有ATS装置,具有自动转换和机械联锁功能,能保证末端切换装置都处于热备用,同时也能确保机组与市电不能并网运行。关于自备发电机组容量如何按稳定负荷计算问题,笔者就此机会谈点个人看法,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规范) 6.1.2.3条要求,“可根据一级负荷、消防负荷以及某些重要的二级负荷容量,

    23、按下述方法计算选择其最大者:(1)按稳定负荷计算发电机容量。(2)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起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3)按起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以下简称技术措施) 2.6.2条要求, “ 1.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总容量应大于特别重要负荷和一级负荷的总容量,例如:消防水泵、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消防电梯、应急照明、消防中心控制室、电话机房、保安监控中心、计算机房等负荷的总容量。” 规范6.1.2.3条文(1)中,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计算发电机组总容量,技术措施2.6.2条文(1)中,却明确规定了如何计算发电机组总容量,笔者认为当满足规

    24、范6.1.2.3条(2)、(3)要求时,按稳定负荷如何计算发电机组容量,应视工程特点确定,不应一概而论,如建筑群、占地面积较大且防火分区较多的建筑物,某处发生火灾时, 并非所有消防设备都投入使用, 如将所有消防设备统统计入,显然会使发电机组容量过大,使其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大大增加。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笔者将各种消防水泵、应急照明、消防控制中心、电话机房、保安监控中心等负荷定为固定负荷,必须直接计入总量中,而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消防电梯等负荷按一处着火点外加相邻区域考虑,从中取最大值,然后与上述固定负荷相加,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消防设备总量少得多。5智能配电系统1)变配电所分布概况本工程共六个变电所

    25、,各变电所的布置按低压供电半径、防火分区和深入负荷中心的原则考虑,其供电范围、变压器台数及其它主要配电设备数量见表1。2)系统结构本工程采用变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对配电系统进行监控,实现包括10KV及380/220V系统、变压器、发电机、直流屏等设备的遥信、遥测、遥控、管理等功能。本系统采用的是成熟先进的全分布、开放式结构设计,按间隔划分、单元化设计、分布式处理。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间隔层、站级层和监控中心,见图3。间隔层:间隔层负责与开关、保护装置、变压器、直流屏、发电机等一次设备直接联系,实现模拟信息、数字信息、电能量信息的采集、传输及控制等。间隔层一次设备经总线型通讯链路与站级层通讯,

    26、一次设备与监控中心通讯方式如下: 经10KV真空开关柜上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通讯接口获得测量量和开关量,并采集保护装置故障报警接点信号; 经10KV冷水机组起动柜上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通讯接口获得测量量和开关量,并采集保护装置故障报警接点信号; 10KV负荷开关柜的状态量由遥信采集装置完成; 经低压电容柜无功补偿控制器的通讯接口获得电容柜的运行参数和其他相关信息,控制器故障报警信息由遥信采集装置完成; 经变压器温控温显装置的通讯接口获得变压器实时温度和告警信号; 经直流屏自配的监控管理装置的通讯接口对直流系统实施监测; 经发电机自配的监控管理装置的通讯接口对发电机实施监控;对于380/220V

    27、低压回路需配置智能电子仪表,经该仪表对低压回路实施监控。智能电子仪表选择可靠性高的监控一体化装置,一个智能电子仪表对应一个低压回路,实现单元化配置。仪表均安装在低压配电柜上。站级层:站级层主控单元采用工业级、高可靠、功能强的MCU,实现数据采集、处理、通讯控制等功能。每个变电所或相邻两个变电所设置一台MCU,每台MCU的2个网络接口经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光缆构成一主、一备两个通讯通道,分别连接到监控中心的两台以太网交换机,构成双以太网网络结构。本工程MCU是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可靠性和功能的完备性极其重要。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为整个会展中心电气设备的监视、测量、控制、管理中心。监控中心设在1#变

    28、电所值班室内,监控中心由冗余配置的双机计算机监控系统,包括两台服务器、两台以太网交换机、一台操作员工作站、一台工程师站、一台打印服务器、一台打印机。两台服务器以主备方式同时工作,从站级层传送的数据,两台服务器同时接收,并以同样的软件处理;从操作员发出的控制命令,两台服务器同时接收,但只有主服务器能够发出控制输出命令,故障时,主备机之间通过软件自动进行切换。服务器:是整个监控中心系统核心,担负着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它将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建立相应的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经网络响应各工作站的各种服务请求,并接收和响应操作员工作站的各类操作命令,两台服务器以互为热备用的方式运行,并同各种智能装置进行数据通讯。同时也把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信息送往BA系统进行监视。操作员工作站:是监控中心系统的人机界面。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数据,由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变电所运行工况的监视和控制。主要完成实时运行状态显示,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报警,报表编辑和打印,画面、数据库等的编辑和修改。操作员工作站通过两个以太网口、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光缆分别与监控中心的两台以太网交换机连接。工程师站:作为系统的运行、维护及调试用。监控中心设备需配置可靠的不间断电源。3系统功能(1)数据采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概况及特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