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全国卷考试说明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9399700       资源大小:74.1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全国卷考试说明文档格式.docx

    1、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0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3选考题要求考生从 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化学题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 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

    2、标准 (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生物科考试内 容。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 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 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 出合理的判

    3、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释: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例 如,才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 关系。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例如,用文字 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实验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 态的简图等。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题目可能 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例1某种物质可插入DNA

    4、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 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人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 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 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说明 本题以“ 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 DNA的状态”与“ DNAM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例2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 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 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5、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答案B说明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试题围绕根系吸收矿质 元素的过程,考查了呼吸作用和跨膜运输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联系。例3拟谷盗是一类危害粮食的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 (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 100%),结果如下表:甲根眷蛊乙拟4J蛊辭温86!4十温13湿拎31石9100(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百分比的柱形图。9G-fia-1020 - W眇 T浄 阳离 干僦 帝処(2)甲拟谷盗与与乙拟

    6、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答案(1)网种拟眷爲种棘庄不同环境糸件下的散录TT分比竞争说明 本题第(1)问考查了考生用图表表述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即要求考生用柱形图表述不同 实验条件下甲、乙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的变化。例4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A .日温15C夜温26C B .昼夜恒温26CC .日温26C、夜温15C D .昼夜恒温15C说明本题要求考生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人手,对“环境条件 (如温度)与番茄产量的关系”这一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进而做出判断。2 .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

    7、作步骤, 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处理。(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 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理解考试说明中规定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 实验涉及的原理、方法和技能等进行综合的运用(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还原糖 与菲林试剂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这一实验原理的应用。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实验

    8、方法和技能,按照要求设计生物学实验来验证生物学事实,并能够对实验 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如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本 项能力要求提到的“科学探究”主要指对结论未知的问题进行研究, 是在这个前提下“做出假设和语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例如,探究淀粉溶液 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人工膜,探究校园不同区域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及合适的消毒途径等。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及实验原理、 方法和技能,对给出的实验方案进

    9、行修改或完善。如要求学生指出实验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例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 B 说明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一个实验,本题在该实验的基础 上,要求考生判断不同实验材料对观察效果的影响,考查考生对该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 6 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

    10、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分析。(1) 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 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 ( 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 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 方法与步骤:(3) 结果预测与分析: 说明 本题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实验方法对生物学事实 进行验证的能力。题干中给定了实验材料、用具等,要求考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并对于结果进 行合理的预期与分析。 本题答案需要用较多的文字进行表述, 也考查子考生规范、 准确地进行表述的能

    11、力。例 7 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 架台、烧杯子口人工膜袋各一个, 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棉线。(1) 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 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 (加图注 )。(2)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说明 高考生物科考试中考查探究能力的典型试题通常要求考生对结论未知的问题进行研究。 本题要求考生利用指定的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装置, 对给定的问题 ( 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人工膜 )进行探究。例 8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 加人酶t加入底物t

    12、加入缓冲液t保温并计时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T加入酶T计时T加入缓冲液T保温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t加入底物T加入酶T保温并计时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T计时T加人酶T加入缓冲液T保温T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 C 说明 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实验操作顺序非常重要。本题提供了四种测定酶活力的操作顺 序,其中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要求考生根据所学酶特性的相关知识,判断出哪一操作顺序符合题目要 求。3获取信息的能力(1) 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 学问题。(2)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13、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高考试题给出的信息可以蕴含在文字中,也可以蕴含在图表中。这些图表可以是模式图、示意图、曲线图、 数据表格等。 给出的信息中, 有些可能是有效的, 以可能是无效的。 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解读题目, 准确获得所需信息。有时还需要考生对数据进行加工或换算。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 解答。例如,从某种微生物生长曲线获取这种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信息。当前生命科学发展迅速,并且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鼓励考生在学好教材中 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关注、了解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利与培养考生独立 思考和自主学习的

    14、能力。对待这一能力的要求,需要明确以下几方面:第一,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是指对 生命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等方面的内容;第二,与生命科 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是指关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导的问题,如禽流感;第三,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 和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通常作为命题素材,试题考查的仍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的运用,并且这 类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不会很大,不会增加考生的负担。例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 4种生物,并且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 4种生物(甲、乙、 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

    15、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 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D说明本题要求考生从直方图提供的不同种群有机物总量的信息,确定出一条食物链,根据食 物链推测种群变化的趋势。例10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 70%。为探 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 (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 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于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 11d时减少了 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16、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一色的脂肪微粒。(2) 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 C”、“ N或“ 0)。(3) 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一一和一一。说明从题干中获得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第 (2)题和第(3)题的关键。从“油料作物种子是在黑暗环境中培养的”这一信息,说明该作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没有受到光照,不会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 用,因此,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就不可能是“ C。从培养的条件是“水(蒸馏水)”这一信息,说明不可能是通过吸收“ N来增加干重。因此,从逻辑上判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只能

    17、选择“ O回答第(3)题时,考生从第(2)题获得的信息可知,在题目给定的条件下,萌发种子不可能通过光合作用和 吸收“ N” (表明植物所需要的矿质元素 )来增加干重,由此推断,要想增加萌发种子的干重,提供的条件自然是“光照”和“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 (N) ”。例11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 PrP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可以诱导更多的 PrP 转变为PrP “,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 .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18、C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 PrP 转变为PrP 6勺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说明疯牛病是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朊粒是疯牛病的病原体,其相关知识在中学教材中并 没有出现,考生需从题干中提取相关信息,如朊粒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再根据所学的蛋白质 结构、病毒特点等知识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 在新的情境中解决一些与生物学在关的实际问题。 与“理解能力”中提到的“知识的运用”相比,这一能力要求相对来说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运用运用 的复杂

    19、性,侧重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和分析问题。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例12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 置于人工气候室,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 (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 单位叫一面积吸收CO的适),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9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填“CQ浓度”或“ Q浓度”)。(3)播

    20、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一一 G说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试题 (2)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学过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在题目所给情境中,解决“若要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 生产上的实际问题。试题(3)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和遗传等相关知识,根据题目给定信息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 面入手,分析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例13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

    21、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早灰体:早黄体:父灰体: 父黄体为1: l : 1: 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 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说明遗传模式(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 )的确定是遗传学研究中的基础问题,也是遗传理论指导遗传育种等

    22、生产实践的关键问题。试题要求考生在分析甲同学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 两个独立的实验,确定果蝇灰体与黄体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模式,本题既考查考生是否准确地掌握了分离 规律、伴性遗传等知识,又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两部分,必考为必修模块 1、必修模块2和必修模块3的内容,选考为选修模块1 “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考生在上述两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数字I和n标出; 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I和n的含义如下:

    23、I.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n.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 判断、推理和评价。必考内容及要求知识内容要求1-1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n(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I1-2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3细胞的代谢(1)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5)影响光合

    24、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细胞呼吸1-4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细胞的无丝分裂(3)细胞的有丝分裂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2-1遗传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2-2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的概念(4) 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3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

    25、2-4生物的变异(1)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5)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i2-5人类遗传病(1)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2) 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2-6生物的进化(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1植物的激素调节(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 其他植物激素(3) 植物激素的应用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导(3) 人脑的高级功能(4) 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

    26、中的应用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稳态的生理意义(2)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3-4种群和群落(1) 种群的特征(2) 种群的数量变化(3) 群落的结构特征(4) 群落的演替i n3-5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结构(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6生态环境的保护(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 全球性生态环境冋题(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实验4-1分子与细胞(1) 观察DNA RNA在细

    27、胞中的分布(2)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3)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4)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6)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8)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0)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1)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掌握程度参考本考试说明中的:一、考试的能力要求2.实验与探究能力4-2遗传与进化(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3)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4-3稳态与环境(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2) 模拟尿糖的检测(3)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4)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5)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选考内容及要求:生物技术实践5-1微生物的利用(1)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4) 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 用2、实验与探究能力52酶的应用(1) 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2) 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3)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一、考试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全国卷考试说明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