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考前指导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9414530       资源大小:31.41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考前指导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

    1、2、写某一个人物的作用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推动某一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3、环境描写作用环境本身(交代了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平台,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寄托,暗示,揭示)。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是唇齿相依的,考查其中一个,也要关联到另外两个要素,当然,同时还要考虑小说的灵魂主题。4.物象的作用-“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 “环境作用”,指的是它对时代特点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人物作用”,指的

    2、是它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特点和性格。“情节结构作用”,指的是它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影响,如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用以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造成波澜,形成线索等。“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5、把握主题 主题贯穿在选择项和主观题中,不能忽视。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首先:看主人公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如果结局是好的,那一定是赞美主人公某种精神;如果结局是坏的,可能是批判主人公的某种不好的思想,或是同情主人公的遭遇,或是揭示了某种社会问题。其次,具体根据文中主人公的言语和行为,分析文中到底表现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倾向。主题的把握思路:通过(某人的遭遇,某

    3、件事),揭示了(赞扬了、讽刺了),说明了(体现了)6、构思、手法、语言特色(1)构思、结构常见题型:本文在构思上或者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思考角度: 有没有双线结构 有没有鲜明清晰的线索 有没有倒叙、巧设悬念 有没有采用对照的方式写了两个鲜明对立的人物 有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结尾(2)手法描写人物的手法肖像,心理,行动,语言,侧面描写(间接、细节描写)作用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世界,为小说主题服务。小说全局角度看,常用的手法: 以小见大 对比(反衬)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象征 侧面描写 细节描写巧设悬念伏笔照应(3)以某种东西(物象)作题目的作用思路:一是该物推动情节发展,作为贯穿

    4、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哲理,表现某种情思。(4)语言特色:语言朴素精炼语言华丽,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 幽默,机智,讽刺 凝练隽永,委婉含蓄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 【答散文题可以借用这几条】7、其他方面1、人物形象:(1)身份、地位,是哪一类人的代表(2)性格特征。(3)作者塑造此人物形象的意义。2.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作用:(1)定位什么手法,(2)用来表现哪种事物(对象)的什么特点,(3)这种手法本身的作用,(4)结合句子语境分析其效果(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对读者有何作用)。 【答散文题可以借用这几条】7、探究题出题角度:标题的作用或意蕴、某一段(开头、中间、结

    5、尾段)的特色或作用、人称的作用、主题的多义性等。结合前面的考查点,找准角度,分条作答。一般思路:1、明确观点。2、陈述理由。3、结合文本分析。以第几人称为角度进行叙述的作用(或原因或好处)?此种类型答题思路:看和人物形象的关系(人物形象的作用)看和主题的关系(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看和情感表达的关系(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看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是否是线索人物)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细心、读懂表格。找准对应区间。归纳合并,分条概括,概括全面。四、古诗文阅读1、断句:(1)、找名词(代词)。和现代汉语一样,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

    6、以断出句读了。(2)、看虚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等发语词和敬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3)、找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4)、看排偶。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5)看对话、引文。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2、文化常识根据题干,要注意结合

    7、在文中的具体意思。3.主题内容分析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注意选项的说法是否张冠李戴,是否时空错位,是否无中生有,是否因果颠倒,是否将计划设想当成了既成事实,是否对人物的好恶功过夸大其词。4.翻译: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补充省略成分,再调整语序,再逐字翻译。 除了借代的修辞以外,不得随意将具体概念抽象化,不得随意替换。 要有“得分点”意识,那些句中明显重要的词语(尤其是动词)一定要准确落实到位。 注意一些特殊句式:定语后置 人(物)+(之)+者如:马(之千里者) 人(物)+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客有吹洞箫者、太子及宾客(知

    8、其事者)名词+之+形容词 如: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四海之大状语后置尤其是“于”,记住,“于+ 宾语”这样的介词结构一般翻译时要前置师不必贤于弟子 求救于魏 以勇气闻于诸侯 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 见:徒见欺 见于 :臣诚见欺于王而负赵 为所:如姬父为人所杀 于 : 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 无标志被动句:拜为上卿 宾语前置尤其是“何以”形式:君何以知之,就是“以何知之” 省略句考试时常常从文中摘取句子,所选的句子往往没有主语,属于省略句,我们要补出。补充成分要加括号。另外,代词“之”出现在中间,常常被省略,翻译时应该补出。如“欲以(之)击柱”。 判断句“者,也”“乃-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则-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等。 注意一些特殊短语格式: 宁乎?/独哉?-这是反问句。 “其”在句首出现,往往表揣测或反问。 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吧) 其孰能讥之乎?(谁呢?难道吗) “其”先后连续出现,表选择问:是还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高旷辽远而看不到边际呢?)【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孰与】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得无.乎?】该不是.吧?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左右欲刃相如 使动用法 生之 存之 活之 意动用法 奇之 异之 为动用法死国 常见通假字亡-无 泮-畔-叛 辩-辨-变 生-性 共-供 阙-缺 说-悦 知-智 颁-斑 有-

    10、又 振-赈 距-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5.诗歌鉴赏“四注意”: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像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

    11、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三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四要注意表达。无论是对景物特点的概括还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语言表述尽量用四字短语,与古诗词的雅致风格保持和谐一致。具体的鉴赏方法、答题方式以及相关术语 超级提醒凡是主观鉴赏题,一律要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两首诗比

    12、较,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凡是简单地回答“情景交融”的一律不得分,因为没有结合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不要简单地堆砌鉴赏术语,不要单纯地贴标签。切忌空洞和牵强。要准确发现它最鲜明的情感特色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答题一定要分点罗列!6.默写考前要整体过一遍,尤其是离骚、逍遥游、阿房宫赋、赤壁赋、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这类较长的或含有典故表意委婉曲折的篇章要做到每一段都眼熟。熟知背诵篇目:初中50(1论语、2孟子.49山坡羊、50己亥杂诗),高中14(1劝学、2逍遥游13赤壁怀古、14京口北固亭怀古),共64篇。端正态度,勤于动笔,加强积累。古诗默写本来都被默认为是一道送分题的,可是很多同学硬生生的把它做成了丢

    13、分题,这是很不应该的。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性信息主要有作者、出处及题干中的叙述性情境等。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了。2017年全国卷默写题,初中一篇2分,高中一篇3分。之前年份初中一篇2分,高中两篇各2分。高中篇目要注意三分句紧连的完整的一句话。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4、.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6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9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10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1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1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五、语言运用1、成语明确成语设误的角度,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使用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重复赘余、不分轻重、 不当搭配、不合逻辑等,有时不要忘记

    15、考虑相近成语的混用。 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如“坐而论道”是贬义,“如坐春风”是褒义。 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尤其是有些成语是不能带宾语的,要注意,如“出奇制胜敌人”“漠不关心人民疾苦”“司空见惯这些现象”“求全责备他人”等,都是错误的用法。 注意区别近义成语,如“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临危授命”和“临危受命”等。 注意成语的使用与语境重复,如“三令五申地强调”“在心中耿耿于怀”“令人匪夷所思”“十分悬殊”等等。 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望文生义的陷阱。如“振聋发聩”,不是指声音很大,聋子都能听得见,而是比喻用语

    16、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再如: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又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涣然冰释”是比喻相互间的前嫌、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或困难迅速克服,而不是原句所作“冰块解冻”的意思。此外如“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

    17、的言论)、“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等等,也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还有: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注意成语的褒贬两用和多义现象。譬如【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语,

    18、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天马行空】既指思想行为无拘无束,又可用以形容文笔超逸流畅。【惨淡经营】本是形容画家在下笔之前用心考虑画面布局的辛苦,后来比喻艰苦创立、困难地经营某一事业。“光怪陆离”既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2、病句牢记六大类型:语序不当词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成分多余、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前后多变不一致、有歧义、搭配不当、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并列列举的对象概念有交集或者有包容与被包容。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默读,找句子主干!解题方法: 三个

    19、错误选项的病句类型一般不会重复,这是你可以利用的地方!若涉及数字,注意:增加、提高,可以用倍数;减少、降低,不能用倍数,只能用一半、几成、百分之几;若出现“至少”“最多”,后面一定只能带确数,不能带概数。主语前后相同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主语前后不一致,关联词放在主语前面。注意否定词。句子中使用了多个否定词,往往会把句意搞反。特别注意病句的16个标志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4、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5、出现了关

    20、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8、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9、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12、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13、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14、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15、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

    21、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16、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3、得体得体题是轮考题型,与简明、连贯等轮流出现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答题时要注意从四个方面考虑:(1)看对象,是否谦敬恰当。要理解谦辞和敬辞的含义,弄清楚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承受者,弄清楚说话的一方和听取的一方,灵活运用谦辞和敬辞。 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及其所做的事,而谦辞只能称呼对方及其所做的事。但是象“璧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归还别人的东西当然要用敬辞”,这些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还要注意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辈分等判断是否合适(2)

    22、看目的,明确说话的角度、重点,选择对方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3)看语体是否恰当 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在公文中使用;方言通俗在口语或书面语中使用。(4)看场合,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用语。4、补写分清几句话,结合前后句,注意关联词,注意字数要求。4步法解答语句补写题第一步:依据文体,把握中心根据表达方式,确定材料的性质,整体把握语段中心。说明性语段: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记叙性语段:明确记叙的对象和事件。议论性语段:明确议论的话题和观点。第二步:理清层次,确定类型(1)概括每句话的内容,把握文段语脉。(2)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并列、转折、因果、选择、递进、假设、条

    23、件等),划分语段的层次。(3)根据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补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关系:引领下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呼应上下文),确定补写句子的类型。补写句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4种:引领句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总结句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过渡句是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照应句是前面提出的内容,后文有照应;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的句子。第三步: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找到呼应词句、关联词、暗示性词句和提示性标点(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和句子的类型,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要

    24、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第四步:再读全文,查漏补缺再读文段,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答案如有问题,需重新拟写。其他题型句式仿写题注意点:一、“从一而终”的话题。二、“依葫芦画瓢”的辞格。三、“循规蹈矩”的结构。四、“百花齐放”的内容。仿写一定要注意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形式包括字数、句子结构、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拟人、对比、对偶等;内容须切合对象特点。 语段压缩题找中心话题,找关键词。 图文转换1、概括规律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结合。2、注意从中发现趋势。3、不要遗漏要点4、答案除了百分比之外一般不出现具体数字(除非某数字是惊

    25、人的,或是纪录!),要提炼观点!不要复述事件和引用数据。【示例】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调整方案中重要一条是:五一假期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放假1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在11月9日-15日期间征求民意。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请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6分)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分条列出:【标准解答】答案示例:大多数人支持“调整方案”。青少年比中老年更支持“调整方案”。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更支持“调整方案”。(每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漫画题解题思路:三看一联看画面,看题目及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联系现实中的现象。答案基本模式:揭示了什么

    26、什么道理,讽刺了什么什么现象。批判了什么什么行为。新题型:归谬题,反驳题,对联题等。如果出现新题型,不必慌张,相信利用自己已学知识完全可以解决;但必须认真阅读题干,弄清要求,对照要求,一一落实。作文1.审题:找准关键词,正中靶心。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的关键句或者关键词。2.时评作文 尤其注意提示语,提示语就规定了写作对象和范围,一定不要任意缩小或扩大范围而偏离了材料内容。 要就事论事。就是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评“事”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事”高谈阔论。立意要正面、阳光,充满正能量,要为民表心声,为国献良策。 高度关注时事,结合十八、十九大和平时的时文阅读。3.其他作文。千万不要擅自偷换概念。如以“寂寞与辉煌”为话题,有的同学一看话题就十分高兴,因为看过有关“孤独”的文章,所以直接就写孤独带来成功。全文都是“孤独”。尽管“孤独”与“寂寞”十分接近,但是,聪明的你应当懂得变通.你只要把“孤独”化用成话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考前指导汇编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