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82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9457568       资源大小:32.8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82Word文件下载.docx

    1、所以桂枝茯苓丸所治之证以腹内肿块,月经淋漓不断为特点。由于腹内瘕积,状如怀子,所以本证还应与妊娠出血相鉴别,尤其应与有“激经”、“盛(垢)胎”正常现象的妊娠予以区别。激经、盛(垢)胎者,可不予治疗;胎漏者,还需配合一些终止妊娠的疗法;瘕积者,可予本方。方中桂枝、芍药通血脉,调营气;丹皮、桃仁,化瘀血,消瘕积;茯苓健脾气,宁心神。共为邪正兼顾,化瘀消瘕之平剂。本方除用于瘕积下血外,对瘀血内阻痛经、产后恶露停滞、死胎或胞衣不下等病证,都有较好疗效。、 【运用】 一、症瘕(子宫肌瘤)(一) 岳美中医案:赵某某,女,47岁,1961年4月3日初诊。患者于四年前发现下腹部有一鸡蛋大肿物未予介意。但以后肿

    2、物逐渐增大,四年后肿物增大使腹围增至97公分,较前增加17公分,如怀胎状。两天前突发下腹剧痛,冷汗淋漓。经某某医院诊为“子宫肌瘤”,并要立即手术治疗,患者未允。乃请岳老诊治。诊见形体瘦弱,面色萎黄,下腹肿物按之坚硬,压痛明显,舌质暗,少苔,脉沉细而涩。经水二至三月一行,量少色黯,夹有血块。证属瘢积瘀血,治以疏肝健脾,破瘀消瘕。 处方:桂枝9克,茯苓9克,川芎9克,丹皮9克,桃仁9克,白芍21。克,当归9克,泽泻21克,白术12克。 服药10剂后,腹痛明显减轻,乃将原方改为散剂,每服9克,日服二次。服用二个月,下腹肿物日渐变小,症状大见好转。服药半年,下腹肿物消失,经水正常,诸症悉除。七年以后,

    3、患者复因处境不顺,情志不舒。下腹肿物又起,逐渐增大,症状同前。经岳老诊治,仍继服原方散剂,三个月后,又获痊愈。(北京中医1985;(1):7)此病系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血滞于小腹,久积而成。岳老虑其体虚,不宜攻逐,当治病留人,缓消其瘕。故选用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以疏肝健脾,活血消瘢,病虽重却免于手术,药治半年而愈。 二、症瘕(聊噤囊肿)(二) 刘昭坤医案:何某,32岁,工人,1991年5月8日初诊。患者月经周期45天50天,经期6天8天,行经腹痛、夹黑色血块、并逐次加重1年余,白带量多质稀,少腹凉而坠痛,腰酸体倦,舌质黯两侧有瘀斑,苔白厚,脉沉弦。屡服少腹逐瘀汤、完带汤等,其效不著。妇科检

    4、查:耻骨联合左侧扪及7cm65cmX8cm囊性包块;质软,活动度好。B型超声波检查报告:子宫未见异常,左附件见65cm8cm液性暗区,提示:左侧卵巢囊肿。综其脉症,乃痰湿与瘀血互结为症。治宜温化痰湿,活血消瘕。方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20g,茯苓45g,丹皮10g,桃仁10g,赤芍10g,泽兰30g,香附15g,黄芪30g。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服药3个疗程后经妇科检查及B超复查报告: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迭进5剂,改2天1剂,以巩固疗效。经随访2年,并做B超检查,无复发。(国医论坛1995;(5&14)卵巢囊肿古谓之“肠覃”,对其治疗内经云“可导而下”,临床实践证明,用桂枝茯苓丸

    5、治疗有佳效。如刘氏报道,共治疗98例,痊愈71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96。 三、症瘕(葡萄胎)(三) 张法运医案:周某某,女,35岁,农民,1978年7月5日就诊。经停三月余,食少纳差,体倦泛呕,自以为受孕。半月前忽见阴道下血,腹中坠痛,前医按胎动下血论治,迭进益气安胎,养血止血之剂十余付,罔效,前来就诊。证见:少腹胀满,拒按刺痛,下坠,夜间脐周时有跳动,下血晦暗,滴沥不断,腰酸乏力,精神不振,舌淡紫暗,脉沉而涩。据脉参证,此乃瘕积为患,非胎也。病家不以为然。余曰:是胎何能三月始动,下血半月何胎能存,数进止血安胎之剂因何不效?病家默然,即以桂枝茯苓丸合下瘀血汤之复方

    6、祛瘀消瘕,推陈致新。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各15克,大黄、廑虫、甘草各12克,2剂,水煎服。 药进1剂,阴道下血量多,进2剂腹中坠痛,难以忍受,下扁圆形紫暗血块,形似烂肉,外附弹子大白色水泡,连接一起,尤如一串串葡萄覆盖其上,腹痛顿减。病家请余视之,乃西医所谓葡萄胎也,斯属祖国医学瘕积范畴。药既中的,逐邪务净,嘱守原方追服1剂。药后又下此物一块,前后约重15公斤,兼杂墨紫色血水甚多,腹痛消失,下血逐渐停止。病人现面色觥白,汗出乏力,如同产后,乃失血过多,气血亏虚之故。继以当归补血汤加人参益气养血,调理一旬而愈,一年后怀孕,生一男婴,母子健康,随访至今,身体健壮。(河南中医1989&5&2

    7、021)本案经停三月,脐周跳动,下血不止,与桂枝茯苓丸征所载吻合。前医徒进益气安胎,养血止血之剂,未见收效,以“其瘕不去故也”。于此当用化瘀消瘕之桂枝茯苓丸,推陈致新,其病果愈。四、瘢瘕(胎死腹中)(四) 张季高医案:廖某某,女,32岁,1984年6月14日初诊。主诉:妊娠已七个月,二十余天前不慎跌仆,三天后阴道微量流血,即到某医院妇科就诊,予安胎止血针药,并进安胎中药数剂,血仍未止。十余天后转流黑豆汁样液体,具臭秽味,经多方检查,断为死胎,欲予入院清除死胎,因患者及家人慑于手术,执意先作中药治疗,遂转诊张老。症见阴道有黑豆汁样秽臭味液体流出,少腹时有隐痛,伴重坠感,胎动、胎心音皆消失,面色青

    8、黯,舌质瘀紫,脉弦数而涩。脉证互参,诊为死胎不下。再三劝导入院治疗不从,唯试用和胃行气下胎法,拟平胃散加芒硝、枳实。处方:厚朴、枳实、玄明粉(冲)、苍术各10克,陈皮、甘草各3克,1剂。 6月15日二诊:昨日药后,只排稀便一次,余无动静,遂转活血行气,祛瘀下胎法。方用脱花煎加芒硝,处方:当归15克,川芎、车前子、牛膝各10克,肉桂(炀)2克,红花5克,玄明粉(冲)8克,1剂,以观动静。 6月16日三诊:药后再排稀便一次,死胎依然不下。转以桂枝茯苓丸加味,处方:桂枝、茯苓、丹皮、赤芍各10克,桃仁、怀牛膝各15克,1剂。上午10时服药,下午3时许始腹痛,有宫缩现象,5时半,产程开始,经接生者检查

    9、,排出完整男性死胎一具。(新中医1991;(16):45)下死胎,宋代习用平胃散加芒硝,明以后景岳全书倡用脱花煎。该案初用平胃散加芒硝、枳实,宗“胃气行则死胎自行”之说,药后毫无动静,故转活血行气祛瘀下胎法,用脱花煎加芒硝一剂,死胎依然未下。深思屡用攻下,恐伤正气,故三诊,用桂枝茯苓丸加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且引血下行,使死胎幸获得下。 五、产后恶露不尽 蒲辅周医案:陈某某,女,已婚,1963年5月7日初诊。自本年3月底足月初产后,至今4旬恶露不尽,量不多色淡红,有时有紫色小血块。并从产后起腰酸痛,周身按之痛,下半身尤甚,有时左小腹痛,左腰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处有静脉曲张,食欲欠佳,大便溏,小便

    10、黄,睡眠尚可,面色不泽,脉上盛下不足,右关弦迟,左关弦大,寸尺俱沉涩,舌淡红无苔。由产后调理失宜,以致营卫不和,气血紊乱,恶露不化。治宜调和营卫,和血消瘀。桂枝45克,白芍6克,茯苓9克,炒丹皮3克,桃仁3克(去皮),炮姜24克,大枣4枚。服5剂。 16日复诊:服药后恶露已净,小腹及腰腿痛均消失,食欲好转,二便正常,脉沉弦微数,舌淡无苔。瘀滞已消,宜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40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服后已恢复正常。(蒲辅周医案)胎产心法云:“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则日久不止。”该案脉证所现,显系恶血内存。又食欲欠佳,大便溏,有脾胃寒象。故蒲老用桂枝茯苓丸以去恶血,加炮姜、大枣以温补脾胃。

    11、然恶露既久,气血必虚,恶血去后,必以调理,故蒲老最后以十全大补而收功。 六、痛经卓某某,女,18岁,1986年2月4日初诊。14岁月经初潮后,经量少而时间不准。近三个月,经来少腹痛不可忍,经中西医治疗未效。现适逢经来,腹痛不堪言。症见痛苦面容,少腹阵发性剧痛,痛引腰骶,经色紫黯不畅而伴血块。唇舌紫黯,脉沉而涩,综此脉证,属胞宫血瘀,经行腹痛。拟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理气。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主之。桂枝、丹皮、蒲黄各5克,茯苓、赤芍、桃仁、延胡、五灵脂各10克。2剂疼痛减半,再进2剂而愈。嘱下次月经前遵上方服用2剂,经痛乃止,追访多年,月经正常。(6&5)该案少腹剧痛,且痛连腰骶部,舌紫黯,脉沉涩,脉

    12、证相参,属血瘀经行腹痛无疑。逐瘀过猛则易于伤正,止血过急又易于留瘀。故治以桂枝茯苓丸,善行缓消少腹之瘀,合失笑散,加强活血一祛瘀,散结止痛之功而获愈。七、崩漏(胎膜残留) 王明惠医案:张某,女,28岁,已婚,1985年10月20日就诊。自诉人流后阴道出血,淋漓不止半年余,经用中西药(归脾汤、固冲汤之辈及西药止血之剂)未能根除。西医妇检:胎膜残留。现症:出血黑紫,质稀,时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腰酸困,头晕乏力,面色晦黯,形体消瘦,舌质黯,边有瘀斑,脉沉细涩。证属瘀血阻络,久致气血亏虚。治宜活血化瘀,佐以益气养血。方用桂枝茯苓丸加水蛭粉5g(冲),黄芪20g,当归15g,三七粉4g(冲)。3剂后

    13、出血量增,伴大量血块,腹痛缓解。守方加阿胶15g,黑地榆20g,去水蛭,又进5剂而血全止,继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之剂以调冲任、益精血j服药3周,精神渐振。随访半年,未复发。(3&9)治疗崩漏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然塞流之法,内括诸多,脾不统摄,气不摄血者,宜用归脾汤、固冲汤类以益气摄血。,若瘀血内阻致血不归经的崩漏,则必当活血化瘀治之。本案由胎膜残留于内,所现脉证多为瘀血之象,故当化瘀通经,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治之。舍此而用归脾、固冲汤类,“实实”之误也、必不效。 八、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矢数道明医案:石某某,42岁,主妇,初诊1961年7月29日。去年夏日起胸闷短气憋,头晕,重则摇晃

    14、欲倒。神经官能症诸症,如头痛、眩晕、肩凝、动悸、全身倦怠等。孕6生3,9年前行避孕手术,月经每月量少。体格、营养、面色均一般。腹证:脐旁、脐下触有硬结并伴有压痛,少腹有明显瘀血征候,左右(尤以左)季肋下有抵抗性压痛,即胸胁苦满。沿两侧腹部肝胆经循行处,触之紧张,故瘀血症状与胸胁苦满并存。因瘀血而出现下腹部腹证,胸胁苦满季肋下反应。据上述诸症分析,宜柴胡剂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凡此者投予驱瘀血剂,胸胁苦满亦可同时消除。于是,先投予桂枝茯苓丸。服本方10日后,主诉诸症基本消失,腹证之瘀血证与胸胁苦满均已消退。 (汉方治疗百话第二集)本案实据“腹证”使用桂枝茯苓丸,日人之腹诊,对I临床确诊有很大帮助,值

    15、得研究、借鉴。 九、带下(慢性盆腔炎) 刘绪英医案:袁某,女,41岁。1993年3月2日初诊。患者于1991年12月做人工流产手术,术后因受凉始觉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冷痛,白带量增多、质稀、呈褐色,左下腹似有包块,按之疼甚,每逢受凉则上述症状加重。曾在某院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受限,双侧附件增厚并明显压痛。左下腹可触及3cm4cm大小之条索状包块,压痛,B超提示:左侧附件区可见囊性包块,化验血常规:白细胞7210。L,中性070,淋巴O30。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给予氟哌酸等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科就诊。症状同上述,诊见:面色苍黄,舌色淡红,舌边缘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为带下病

    16、。辨屑寒凝血瘀,湿浊不化,治以活血化瘀,祛寒化湿法,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10g,桃仁15g,丹皮15g,茯苓12g,赤芍15g,川芎12g,延胡索12g,苍术12g,香附12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服上方8剂后,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冷痛明显减轻,白带明显减少,左下腹包块缩小,继用上方加蒲黄9g,又连服10剂,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区压痛消失,左下腹条索状包块消除,复查B超提示左附件区囊性包块消失。病告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河南中医1995,(6&342)下腹包块、小腹冷痛,寒凝血瘀也;白带量多、质地清稀,湿浊不化也。故用桂枝茯苓丸加苍术等以化瘀去湿,两相兼

    17、顾而愈。 十、不孕(双侧输卵管不通) 王峰医案:余某,女,31岁,1988年4月12日就诊。患者婚后4年未孕(爱人男科检查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口轻度糜烂,双侧附件(一),输卵管通液实验示双侧输卵管不通。妇科治疗2年未效,用中药补血填精、理气活血之品亦未果。刻诊:面色晦暗,神疲倦怠,少腹冷痛,腰膝酸软,月经量少,色暗有块,10余日1行,白带较多,舌暗苔白润,脉沉迟涩。此为寒湿阻滞,瘀遏胞脉,治以温经通脉,化湿祛瘀。药用:桂枝、薏苡仁各18g,茯苓15g,赤芍、杜仲各12g,丹皮、桃仁各9g。水煎,每于经前服7剂。用21剂后,证情好转,输卵管通液实验显示双侧输卵管基本通畅。前后服

    18、药56剂,1989年12月3日随访,已妊娠2月余。(河南中医1994;168)本例乃寒瘀湿阻,胞脉闭塞,冲任不利而不孕。故用仲景桂枝茯苓丸加味,方中桂枝、杜仲温经补肾;丹皮、桃仁、赤芍活血祛瘀;茯苓、薏苡仁健脾运湿。诸药合用则经寒得温,瘀血得化,湿邪得除,任脉畅通,冲脉盈溢。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也。 十一、癃闭(产后尿潴留) 谭俊臣医案:杨某某,女,30岁。1979年7月27日临产时即感小便困难,29日下午5时半娩出1死男婴后,小便不通。经当地卫生院导尿2次,后小便仍不通。于31日上午11时半送入本院。经尿道置导尿管保留4天,小便仍不能自排,虽用利尿剂

    19、肌注、热敷、针刺等法治疗,诸症如故。8月2日邀中医会诊,见患者面色苍白,头眼微肿,声音低弱,舌嫩苔薄白,脉迟。桂枝25克,茯苓1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益母草30克。2剂。每剂浓煎2次,于1天内分4次服完。 患者于8月2日上午11时服药至当天下午2时,服完2次,在下午7时开始自行排尿100毫升左右,下午8时起继服2次,约半小时后又排尿600毫升左右,第2剂服完,排尿正常,痊愈出院。(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2&28)本案为产后气虚,血瘀气滞下焦,气化不行;又产后火衰不能化水,无阳则阴无以化,肾与膀胱阳气不通而无尿,故用本方活血化瘀,通阳利尿为法而获效。 十二、乳胀 王辅民医

    20、案:张某,女,27岁,已婚。1989年9月5日初诊。患者素体健康,婚后生一男孩,健康,已3岁。近1年来,每于月经来潮前10日左右,双乳胀痛,稍为挤压或行走震动,疼痛加重。其胀满如哺乳时壅实,月经过后可稍微减轻,乳房亦略见松软,曾服中药数十剂,收效甚微。带下不多,二便正常,经期无腰酸痛,经期尚准,经量较多,色淡。检查:双乳房丰满充实,无肿块,按压痛,皮色正常,双侧对称,脉沉弦滑有力,舌淡红苔白而润。证属冲任壅实,气滞血瘀,水湿瘀阻,发为乳胀。治宜疏泄冲任,行气渗湿散结。桂枝、茯苓、丹皮、桃仁、白芍各20g,每日1剂,煎3遍,分2次服。 9月15日复诊:服完1剂,乳胀即减轻。服4剂尽,乳胀基本消除

    21、,月经来潮,量多于以往。又予上方6剂,于经净后3天始服,追访3个月未再复发。(山东中医杂志1990;21)本案为瘀阻冲任,冲脉起于胞宫一源而三歧,其上行者,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少阴相并,挟脐上行散布胸中,冲任之气血因肾气之盛衰而盈亏。妇人妊娠期,冲任之气血聚而养胎,同时亦上以荣乳。分娩后复上聚以为乳汁,荣则俱荣,衰则俱衰,当盛则盛,当亏则亏,生理上如此。若因病而致,则冲脉之病亦必然累及乳房,而临床又往往忽视了冲脉为患而致乳房病证。现代医学已证明,雌激素对乳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雌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与乳房的盛衰荣枯密切相关。如结扎时,当触动输卵管而牵掣卵巢时,每能引起乳房中触电样不适,

    22、这一现象也说明在神经方面的直接联系,其传导过程与冲脉的分布极为相似,因此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用治疗妇人癜痼的桂枝茯苓丸,治疗乳房疾患,可取得显著疗效。 十三、青春期肥胖王某,女,21岁,已婚。1986年5月14日初诊。患者素体较瘦,身高约160cm,体重不足50kg,婚前半年许体重逐渐增加,至婚后4个月体重达70kg,食欲良好,食后无不适,二便调畅,随着身体逐渐肥胖而觉周身笨重,活动后略有喘促,蹲、俯活动均有困难。月经延期57天,量少色淡,白带亦明显减少,曾疑为肾炎,治疗无效后,来院求诊。诊见形体丰腴,肌肤充实,面色红润,查心肺无异常,腹部壅满,肝脾均未能触及,腹部无按压痛,双下肢尤以膝关节以上

    23、粗壮,无水肿,脉沉缓有力,舌淡红,苔薄白,血压147933kPa,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69mmolL。诊断为青春期肥胖。桂枝20g,丹皮20g,白芍20g,茯苓20g,桃仁20g。每日l剂。水煎日服1剂,早晚分服。 5月23日复诊:服药6剂,体重下降3kg,服药后无明显不适,尿量略增。效不更方再进6剂。 7月15日再诊,体重降至625kg,基本恢复正常,适当节制饮食,以防复发。20)(原按)青春期肥胖好发于女性青年,现代医学认为与雌激素分泌旺盛有关。此时期,肾气充盛,脏腑均处于亢盛均衡期,若由于肾气偏盛而致冲任脉由亢盛而壅实,必然导致气血充盛,水湿及水谷之精微

    24、化生过度,积而为精酯与水湿,留于肌腠充斥表里内外,由此也导致冲任脉的盈亏失调,故除表现为肥胖之外,多数表现了月经量少,或延期不至,白带亦减少。临床表明,本病为肾气充盛,冲任壅实,选用桂枝茯苓丸原方大剂,以疏泄冲任之壅实,使气行血活,渗湿除浊,体重渐减而经脉调畅,不治肥胖而肥胖自消,堪为治肥胖之良法。 十四、瘿瘤(甲状腺肿大)马某,37岁,主妇,初诊1961年5月2日。因外感治疗不及时,两周前甲状腺肿如鸡卵大,咽喉不利,心悸,脉数,易惊。体格、营养、面色一般。甲状腺纵径5cm,横径3cm,血压17090毫米汞柱。腹证少腹有瘀血征,故投予桂枝茯苓丸;嘱病家需服3个月。但药后三日起,咽喉不利锐减,甲

    25、状腺肿开始缩小,10日后来诊,肿块已消尽,血压14080毫升汞柱。共服药40天痊愈。3个月后复查未再发。(汉方医疗百话总为瘕积肿块之证,用桂枝茯苓丸有良好疗效。临床还可酌加化痰软坚之品。 十五、小便不利(前列腺肥大)黄某,68岁,1981年1月2日初诊。自诉:患前列腺炎已八年,近因小便不畅,大便艰难,经某医院外科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因对某西药过敏,故求服中药。患者近来小腹坠胀,尿频数、淋漓不尽,面色觥白,形寒怕冷,腰酸腿软,呻吟不已,脉沉弦,舌质淡,边紫暗,苔薄白。证属肾气不足,瘀寒阻滞,以致尿路失利。治宜化瘀通窍,益肾壮阳。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桃仁、茯苓、丹皮、赤芍、王不留行、肉苁蓉、山茱

    26、萸各10克,刘寄奴15克,肉桂末3克(另包冲服)。 5剂后诸症减退。仍守原方去王不留行加附子10克、熟地15克,赤芍改为白芍20克。15剂服完,症状基本消失。嘱服金匮肾气丸(成药)2盒,以资巩固。随访三年,未见复发。(河南中医1985;(2):本案为邪在下焦、瘀阻脉道,使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本内经“苑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之旨,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十六、顽固性失眠健忘 赵进喜医案:赵某某,女,36岁,农民。患者失眠健忘一年余,尝服中西药无效,症状日渐加重。现每日睡眠不足四小时,遇事转瞬辄忘,生活不能自理,几成废人。月经久未来潮,少腹两侧皆有深压痛。舌暗红有紫斑,苔薄腻,脉弦数。予桂

    27、枝茯苓丸加味:桂枝6g,云苓、丹皮、桃仁各12g,赤白芍各5g,酒大黄9g,云南白药3g(分冲)。用药2剂,月经自下,再进1剂,排出恶血如注,并挟一鹅卵大污黑血块,查节育环存焉,至此,神疲思睡。(国医论坛1991;(5):30)失眠健忘虽以虚证多见,但也不乏实证者。本例患者月经久而未至,扪少腹双侧皆有深压痛,是瘀血内结之实征。瘀血日久化热,必成瘀热互结之局,治疗当活血去瘀,泻热开结,故选桂枝茯苓丸方加酒大黄并冲服云南白药,药仅三剂,顽疾竟愈。 十七、干血劳(贫血原因待查)谢某,女,27岁。1980年8月2日初诊。患者主诉:经常头晕、心悸、月经不调已五年之久,经多次妇检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使用各

    28、类补血剂,血色素仍保持在67克之间。患者14岁月经初潮,量一般,至20岁时仍属正常,21岁结婚后夫妻不和,以致忧郁重重。近一年来,每月行经二次,每次12天,量极少,色紫暗少腹坠胀、刺痛拒按,夜多恶梦,纳差,神疲,烦躁不宁。诊察:面色不华,两目暗黑,眼睑觥白,肌肤甲错,舌尖见黍粒状瘀斑点多个,脉沉涩。考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肝脾受损,导致瘀血内停。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正气无由恢复。治宜祛瘀散结,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15克煎服。服药5剂,经行量多,排出紫暗色血块,自觉少腹格外轻松,经色正常,腹已不痛,五日经净。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增进,精神舒畅。守原方去大黄加当归10克、川芎5克、党参10克、

    29、吴茱萸3克,10剂后面色转红润,血色素递增至115克,症状全部消失,月经正常,一年后生一子,身体健康。病起忧郁,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新血不生,法当祛瘀生新,桂枝茯苓丸效佳。 十八、水肿(慢性肾炎) 祝建华医案:唐某,女,31岁,已婚;工人,1990年3月1日入院。眼睑、双下肢浮肿反复发作3年余。证见眼睑、双下脚轻度浮肿,头晕眼花,面色萎黄,手肢麻木,经期推后且腹痛,量少,色暗有块,舌淡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腻,脉细涩。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尿素氮203mmolL,肌酐1563umolL。诊断为慢性肾炎普通型,证属血亏瘀阻,水溢肌肤。治以化瘀利水,养血和血。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12g,茯苓12g,桃仁9g,丹皮9g,赤芍9g,当归15g,熟地18g,木香9g,川芎9g。 连进15剂,水肿


    注意事项

    本文(金匮名医验案精选82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