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巢湖二中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带解析Word格式.docx

    • 资源ID:19546337       资源大小:216.1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巢湖二中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带解析Word格式.docx

    1、A利用弹簧可以制做测力计,是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B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会下落得越来越快,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小型汽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目的是减小人的惯性D在平静的水面上,一只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两只船将同时从静止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 一个玻璃茶杯里放大半杯水,如果将一个手指头慢慢插入杯中,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水面要升高,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水对杯底的压力也会增加B由于手指不会触及到杯底,所以杯底受的压强不会有变化,压力也不会变化C手指插入水中,但杯中的水并没有增加,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会增大

    2、D由于水面要升高,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但由于水的量没有增加,水对杯底的压力不会增加8 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A、B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盐水,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盐水的密度盐水=1.1103kg/m3 , 酒精的密度酒精=0.8103kg/m3 , 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A.PAPBB.PA=PBC.PAPBD.不能判断9 如图所示,轨道ABC光滑,弹簧固定在水平轨道末端,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撞击弹簧后又将沿水平轨道返回,接着滚上斜面。在这整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的情况是( )A. 重力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

    3、能动能势能动能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10如图,用此装置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拉力F=20N时,重50N的物体被匀速提起,10s内物体升高5m,则(有用功是100J动滑轮重15N拉力的功率等于30W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0.5m/s11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12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图所示的滑轮组下而,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 A上升A下降 B均静止无法判断13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C,在

    4、这个过程中的动力F( )变大 保持不变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14在图中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忽略机械自重和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 二、填空题(14分)15如图所示,用F= 100N的力把重G=80 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16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17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到的浮力_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

    5、、“小于”、“等于”). 18潜水艇从长江驶入东海,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应怎样调节水箱中的水位?_(选填“应将水箱中的水排出”或“应向水箱中注水”) 19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 和P乙,则P甲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点倾翻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2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和摩擦,

    6、则拉力大小为_N,拉力的功率为_W.(19题)(20题)(21题)(22题)2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N的物体A,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m,所用拉力F为20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N,则拉力F做的功为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三、作图题(8分)23如图所示,杆杆OAB处于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24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500N的重物,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则应怎样绕制滑轮组?(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四、实验题(18分)25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g取10N/kg) (1)

    7、比较图_,说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比较图B与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_ (2)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_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 (3)根据A与C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N;还可以测得物体的密度为_kg/m3 (4)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N,盐水的密度为_g/cm3 26小丽学习机械效率后,想知道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向重物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于是她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序号动滑轮自重G0/N被提钩码重力G/N弹簧测力计示数F/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0.

    8、263.293.8%0.53.488.2%1.54.0(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_拉动;(2)第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当_一定时,动滑轮越重,其机械效率越_ 2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_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_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力臂与杠杆不重合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杠杆受力不平衡(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

    9、,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_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18分)28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 cm,h260 cm,容器底面积S20 cm2。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取10 N/kg)29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了500m,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20N。请你解答:(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的功率多大?(3)若小华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kg,每个车胎与地

    10、面的接触面积为20 ,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 30如图所示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30N,绳端拉力F为12N。在F的作用下物体以10cm/s的速度匀速上升0.5min。(1)动滑轮重G动;(2)拉力F所做的功;(3)拉力F做功的功率;(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巢湖二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考点】6E:力的概念;6I:力作用的相互性;8B:连通器原理【分析】(1)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相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就有力的作用;(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

    11、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3)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同【解答】解:、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故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错误;、锅炉水位计、茶壶、船闸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正确;、碗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的大小相同,故错误2 【答案】B【解析】【考点】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1J: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88

    12、:液体的压强的特点;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错误;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造的故B正确;C、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D、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13、火车进站时旅客不能越过安全黄线,是因为靠近火车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容易发生危险,故D错误3 【答案】D4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考试专用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约为18cm=1.8dm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6m,中学生上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W=Gh=500N6m=3000J故D符合实际故选

    14、D【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5 【答案】B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如坐针毡”,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故B错误;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正确;D、“秤砣虽小压千斤”是利用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故D正确故选B(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5、4)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 6 【答案】C7 【答案】A8 【答案】C 【解析】【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于两杯中液体质量相等,所以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且B处的密度大,根据得,A、B点以下的压强盐水压强大,所以A、B点处,B点的压强小,A点的压强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结合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9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来分析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能量的转化情况【解答】小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16、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撞击弹簧,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接着滚上斜面,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能量的转化情况是: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点评】在做能量的转化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10【答案】C A有用功W有=Gh=50N5m=250J,故A错误;B由图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 (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20N50N=10N,故B错误;C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5m=15m

    17、,拉力做的功W总=Fs=20N15m=300J,拉力的功率P= = =30W,故C正确;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1.5m/s,故D错误故选C(1)知道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根据W=Gh求出有用功;(2)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F= (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3)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功,利用P= 求出拉力的功率;(4)根据v= 求出绳端移动的速度11【答案】C 【解析】【解答】在以上四种情况中,BCD都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A没有,A不符合题意;在B中使用的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

    18、省力,其所用力的大小与D是一样的都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在CD中使用的是动滑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物体与地面之间滚动摩擦力的一半所以此时所用的力最小,即最省力,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而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12【答案】B 【解析】【解答】B所在的滑轮为动滑轮,动滑轮省一半的力,A所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A与B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将B拉起只需A重力的一半即可,所以A下降,B上升;故选B。【分析】掌握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13【答案】D

    19、【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变大;由图示可知,在杠杆有OB位置缓慢转到OC位置的过程中,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变小;由此可见,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C的过程中,动力先变大后变小;【分析】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即动力臂不变,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C过程中,阻力不变,分析阻力臂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判断动力如何变化分析杠杆的动态平衡时,一般是动中取静,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最

    20、后得到结论14【答案】A 【解答】A、此图中,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所以动力F=G;B、此图是定滑轮,由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可知,不省力,即F=G;C、此图是动滑轮,由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可知,省一半的力,即F=D、此图是滑轮组,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由2股,则F=G由以上可知:忽略杠杆和滑轮的自重及它们与轴之间的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A故选A【分析】忽略杠杆和滑轮的自重及它们与轴之间的摩擦,当提起相同重物时,使用杠杆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定滑轮不能省力,拉力等于重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二、填空题15【

    21、答案】 8016【答案】 增大摩擦; 等于17【答案】大于;等于 【解析】浮力的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完全浸入海水时,因为F浮 =海水 gV,G=人 Vg,海水 人 ,所以F浮 G,人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因为人漂浮在海面上,所以人受到的浮力:F浮 =G.大于;等于【分析】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到的浮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漂浮时人受到的浮力等于人受到的重力.18【答案】变大;应向水箱中注水 【解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潜水艇以隐蔽潜行的方式从长江驶入东海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大,由

    22、公式F浮=液gV排知:受到的浮力变大;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潜水艇以隐蔽潜行的方式从长江驶入东海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为了保持平衡,应该增大潜水艇的重力,所以应向水箱中注水变大;应向水箱中注水【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有关,根据F浮=液gV排判断浮力的大小变化;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19【答案】等于20【答案】C;靠近 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倾翻; 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墙壁,以减小阻力臂,从而减小A处的拉力C;靠近【分析】根据杠

    23、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力越小,空调越牢固,据此根据图示情景分析答题21【答案】165;99 由图示可知,滑轮组由2段绳子吊着物体,则可知拉力大小等于总重力的F=(G+G动)=165N;重物上升3m,则绳端通过的距离为6m,所以拉力的速度为v=0.6m/s,所以拉力的功率P=Fv=165N0.6m/s=99W。165,99。【分析】根据F=F=(G+G动)求解;先根据v=求出速度,然后再根据P=Fv即可求出。22【答案】200;75% (1)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25m=10m,拉力F做的功:WF=F拉s=20N10m=20

    24、0J;(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100%=100%=75%200;75%(1)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根据s=ns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根据=100%求出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三、作图题23【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力臂的画法 【解析】【解答】支点为O,先画出力F1、F2的作作用线,从支点O作力F1、F2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为力臂,可得动力臂L1、L2 , 如图所示:【分析】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是力臂,从支点作力的作用下的垂线段即可作出力臂24【答案】解:【解析】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n= =2.5, 所以滑轮组应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从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分析】动滑轮被几根绳子承担,拉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此题最多可由3段绳子承担动滑轮的重四、实验题25【答案】(1)AB;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越大(2)液体密度;控制变量法(3)2;4103(4)2.4;1.2


    注意事项

    本文(巢湖二中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带解析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