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火灾事故专项紧急应急方案方针完整编辑Word下载.docx

    • 资源ID:19603094       资源大小:126.6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火灾事故专项紧急应急方案方针完整编辑Word下载.docx

    1、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依据现场实际及风险评价四级分类如下:级(特别重大):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动火作业现场。级(重大):食堂煤气级(较大):生活区、办公区 级(一般) :木工棚、木料、配电室 (二)危害程度分析 (1)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仓库等多是临时性易燃建筑,且相对集中,一旦失火,容易蔓延成灾。(2)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有油毡、木料、草袋、油料等可燃物品。且施工期间动火作业多,电气焊、氧气、乙炔气瓶等明火作业极易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及爆炸。 (3)施工工地临时线路多,电气设备使用多,容易短路或漏电, 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 (4)施工过程中

    2、,施工工艺各不相同,交叉作业多,如人员素质低,缺乏应有的防火常识,不正确操作电气设备,使施工中的火险隐患逐步增加。以上情况一旦引发火灾,易造成现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物和群众,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物重大损失。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原则。2、坚持保护人员安全优先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的原则。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体系 在迅速、就地的原则要求下,各应急组织应以现场人员为主。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是应急救援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各应急救援小组必须接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听从领导的安排。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如下图:(二)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顼春海 电话; 物资保障小组副组长:任远光 电话: 组员:赵建新 电话: 冯福文 电话: 抢险救援小组副组长:孙奇林 电话:张天夫 电话: 童进龙 电话: 唐玉杰 电话: 医疗救护小组副组长:马 成 电话:张海鹏 电话: 牛敬乾 电话: 现场保卫小组副组长:殷 亮 电话:潘 涛 电话: 张 冕 电话: 善后处理小组副组长:赵晓明 电话:景亮亮 电话: 王浪浪 电话:顼春海 职责:1.对现场伤员抢险、医疗救护、资源保障进行统一部署; 2.确保伤员抢救人员、所需物资、急救车辆调度能迅速落实到位; 3.确保伤员能顺利脱险,控制火灾事故不再扩大。物资保障小组:任远光

    4、、赵建新、冯福文1.提供必须的抢险救援物资及设备; 2.保证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3.负责与外部医疗、公安、救援等机构的联系协调。抢救救援小组:孙奇林、张天夫、童进龙、唐玉杰职责:1.实施抢险救援应急方案和措施;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负责抢险救援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4.抢险救援结束后,报告总指挥,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护小组:马成、张海鹏、牛敬乾职责:在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之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护 理(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 受 伤部位受污染等);现场保卫小组:殷亮、潘涛、张冕1.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警戒,不让

    5、无关人员入内; 2、指挥部现场交通,确保抢险车辆能顺利通行。善后处理小组:赵晓明、景亮亮、王浪浪协助医疗救护机构人员做好相关医疗事宜,确保治疗经费及伤员 的后期处理。四、预防与警报(一)危险源监控 1.对办公、生活区域和施工场区的危险源,采取定期检查、日常值班巡逻、作业过程专人监护。 2.预防控制措施 (1)建立动火审批制度现场动火均按动火作业要求实施,动火作业必须报本单位主管部门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动火。(2)建立临时设施防火制度 临时设施应远离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使用不燃材料搭建围蔽和骨架(门窗除外) ,氧气、乙炔气瓶、油漆稀料等危险品仓库设置在施工 区、生活区、办公区 25m 之外。 施工

    6、现场按规定设有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3.5m,保证消防车能停靠施救。(3)建立日常防火教育制度 新职工、外来工上岗前必须进行防火知识、防火安全教育,并做好签证登记; 根据生产特点对职工、外来工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教育; 定期组织一次义务消防队培训、演练; 施工现场设立防火宣传栏和防火标语。(4)建立防火检查登记制度 班组实行班前、班中、班后检查;每月由现场防火责任人带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对现场或区域 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做好动火后的安全检查;认真落实整改隐患的跟踪、复查。(5)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量不准超过 3 天的使用量;易燃易爆物品设专人看管,严格收发、回仓手续;易燃易

    7、爆物品严禁露天存放;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志。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照明使用防火、防爆装置的电气设备;严禁携带火种、手机、对讲机及非防爆装置的照明灯具进入易燃易爆物品仓库。(6)建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一切电气安装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执行;施工现场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由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进行安装管理,认真做好班前班后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做好每日检查登记;电线有磨损、老化的要及时更换,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不准

    8、使用铜丝和其他不合规范的金属丝作照明电路保险丝;加强对碘钨丝、卤化物灯的使用管理;室内、外电线架设应有瓷管或瓷瓶与其他物体隔离,室内电线不得直接敷设在可燃物、金属物上,要套防火绝缘线管。(7)建立动火作业制度 焊、割作业必须由有持证焊工操作,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十不烧”的规定。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动火作业必须按防火安全技术措施要求进行;严禁对盛装过有可 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接。高处焊、割作业时设专人监焊,焊、割作业前应先认真检查周围是否有可燃物品,如发周围存在可燃物品需彻底清理后,并须经过安全员检查后方可动火。焊、割作业时需设有专门接渣盆、灭火器材等,落实防止焊渣飞溅、切割物下跌的安全

    9、措施。动火作业结束后,认真做好落手清工作,及时清理现场残留火种,防止死灰复燃。3. 防火重点部位(变配电间、各类物资仓库、危险品仓库、木料、废木料堆场、易燃易爆废弃物品堆放场所),按规定配置充足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不得借故移作他用。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管道。4.生活区、办公区用电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晾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厨房不准同时使用煤气炉、柴炉和油炉。5.禁止在施工现场或木料堆放区域进行明火作业和明火取暖等。6.夏季天气炎热,车内温度高,为防止车辆和运输易燃物品车辆自

    10、燃现象的发生,应尽量将车停在阴凉处或定时对车辆洒水降温。(二)预警行动 1.预警信息的发布 预警信息范围:(1)办公、生活和作业场所发生火灾。(2)易燃易爆材料堆放点及其仓库内出现明火,以及易着火危险 场所出现雷电等气象。(3)易燃易爆材料堆放点、仓库、生活区、办公区、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突然冒烟或其周边发生火灾、出现火情等。(4)其他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征兆及周边场所突发性火情。 当发现和采集到以上预警信息范围内容时,立即发布预警信息。2.预警行动 任何人发现火险后,都要及时、准确地向现场负责人员和项目部报告,项目部及其管理部门接到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及险情的信息后,及时 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报告本

    11、单位主管部门、消防机构(火警电话 119) 和上级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五、信息报告程序 (一)报警程序及时限 1.事故发生后或有可能发生事故时,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项目部负责人报告。2.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二)报警方式及内容1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采用口头、喊话器、喇叭等报警方式。建筑物或高层建筑火灾事件发生时,在安全地带的人员可通过手机、对讲机向楼上施工人员传递火灾发生信息和位置。2.对上级单位和当地政府、供电部门、外部救援机构采用固定值班电话、手机、传真等报警方

    12、式。火警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3.报告内容: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发生单位名称,事故现场项目负责人姓名;工程项目和事故险情发展事态、控制情况,紧急抢险救援情况;原因、性质的初步分析;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六、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1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死亡 3 人以上(含 3 人) ;重伤 10 人以上;烧毁财物直接损失1000 万元以上;对集团公司声誉有较大不利影响或集团公司确认的其它情形。2一般火灾事故:不具有前列一项情况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 较大及以上火灾报告集团公司启动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一般火灾事故由公司、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在内部分级

    13、响应时,还应报告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消防机构(119) 。(二)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及险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和可控情况,做出如下安排:(1)立即采取响应应急措施;(2)各应急工作组到位并开展工作;(3)向上级报告,必要时,请求供电、煤气等管道部门和政府支持;(4)落实上级单位、政府部门及应急机构的有关指示,及时与事发项目部和有关方面联系,掌握事故动态,督办落实情况。2.应急行动 (1)事故及险情发生后,项目部在报告的同时,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并对事故造成的危

    14、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保护好现场。(2)按预案规定职责明确各应急工作组救援任务,开展救援。 3.资源调配 组织调配、征用本单位或协作单位抢险救援队伍,调配应急救援物 资、灭火装备、灭火器材、药品、医疗器械、抢险车辆等物资,以及占用场地等。 4.应急避险 (1)在疏散人群过程中,要选择开辟专用安全通道,合理有序引 导撤离,避免人员聚集、恐慌行为、 “竞争性”拥挤,再进入火场,穿越烟气空间等行为,防止相互践踏或二次事故受到伤害。(2)在现场抢救伤员的过程中,要正确施救,避免受伤人员加重伤害程度。(3)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装备齐全各种安全防护用品或消防

    15、器材、绝缘工具和安全设备,事发现场应当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灭火时,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采取不同的灭火设备,以免用错灭火设备而加大火势。(4)先期处置后,现场消防灭火人员及时撤离重火灾地点,及时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隔离。重点火灾区域由专业救援队伍进行灭火。场区外居民撤出危险地带,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工作,对重伤人员转移至医疗机构就医。(5)当扑救火灾时,灭火后应继续降温一段时间,确信不会复燃时方可撤离,以免引起第二次火灾。(6)火灾区域内的人员避险。火灾袭来要迅速撤离危险区;用水将毛巾(布)等浸湿,捂住口鼻,防止吸入高温烟气。用水浸湿棉被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穿过烟火区时,爬行或

    16、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不要站立行走,不要乘坐电梯。身上着火以后不能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焰。不能随便开启门窗,防止新鲜空气大量涌入。不要盲目跳楼,沿最佳路径逃生。5.扩大应急 火势开始蔓延扩大,若公司、指挥(项目)部没有能力、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不能马上扑灭或已波及到周围建筑物等无力控制事态时,扩大应急,并及时向集团公司和政府、供电部门、社会应急救援机构(如 119、120、110 等)报告,请求启动他们的应急救援预案。(三)处置措施 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应急措施 (1)进行火情侦察,确定燃烧物质和有无人员被困。(2)迅速扑灭火源,控制危险源,切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 的输送

    17、,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监测,防止事态扩大。(3)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 要利用现场灭火器材,尽快把火扑灭。并按既定灭火救援现场处置方案 展开灭火行动。(4)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 门及领导报告。(5)现场管理人员要立即指挥员工搬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确定水源位置,搞好火场供水。(6)划定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7)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抢救被困人员。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8)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

    18、120”电话求救。(9)选择好灭火阵地,保护起火点,减少水渍损失;疏散和保护 物资;必要时采取火场破拆、排烟和断电措施;(10)专业消防队到达火场后,服从消防指挥员的组织指挥。相关 人员应该主动向消防队汇报火场情况,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队伍。 2.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进行以下应急操作:(1)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 的情况下,应组织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并向现场管理人员汇报。 3.对火势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以下方式处理:(1)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清

    19、点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现场最高领导或消防队员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2)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火场信息:单位名称、地址、着火地点、着火物资及火势大小,联系电话,回答“119”询问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3)发现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 4.初起火灾的扑救 发生火灾后,要及时利用本项目部的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1)断绝可燃物:将燃烧点附近可能成为火势蔓延的可燃物移走; 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体和液体;采用泥土、黄砂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2)冷却:利用现场的消防给水系统、灭火器、水桶、面盆等进行灭火。(

    20、3)窒息:利用容器、设备的顶盖盖没燃烧区;油锅着火时,立 即盖上锅盖;将毯子、棉被、麻袋等浸湿后覆盖在燃烧物表面;用沙、 土覆盖燃烧物。对忌水物质,必须采用干燥沙、土扑救。(4)扑打:对小面积草地、灌木及其他固体可燃物燃烧,火势较小时,可用扫帚、树枝条、衣物扑打。(5)断电:如发生电气火灾,或者火势威胁到电气线路、电气设 备,或电气影响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如使用水、泡沫等灭火剂灭火,必须在切断电源以后进行。(6)阻止火势蔓延:对封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着火,在未做 好灭火准备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与着火建筑相邻的房间,先关上相邻房门,可能条件下还应再向门上浇水。(7)

    21、防爆: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等转移到安全地区。5.火场人员疏散及逃生路线 (1)生活区、办公区着火时,可利用普通楼梯进行逃生;利用房间床单等物连接起来,把一端捆扎在牢固的固定物件上,顺另一端落到 地面逃生;利用墙边防护钢管进行逃生。(2)在建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可利用建筑物楼梯和室外脚手架进行逃生,千万不要乘坐外用电梯。(3)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一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4)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都是往上升的,故应贴近地板,可少吸些烟。逃离

    22、时要弯腰使头部尽量接近地板,必要时应匍匐前进。(5)自救、互救逃生: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如干粉灭火器或 水源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互相帮助,共同逃生。发生火 灾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利于逃生的东西进行自救。(6)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利用手机、对讲机报警。不能一见低层着火就往下跑,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逃生,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七、应急主要物资与装备保障 1医疗救护器材:担架一付、医药箱一只、止血药、绷带、常用药品适量。2抢救工具及装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工专用工具;救生梯;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安全线路、灯具;4通讯器材:电话、传真、手机、对讲机、网络传输;5运输工具及车辆:指挥车、救援车。6.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斧等,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灭火器箱内。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 的地点;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7.定期(每月一次)做好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与更新工作,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另外对应急资源信息应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更新。


    注意事项

    本文(火灾事故专项紧急应急方案方针完整编辑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