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19777501       资源大小:119.2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Word文件下载.docx

    1、高浓度低浓度。 (2)Na+排出细胞、K+进入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4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遗传信息库。 (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5生物膜:其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6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能直接利用丙酮酸,能释放CO27细胞质基质: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也能释放CO2 1常考的蛋白质合成、加工、分泌的2个易混点: (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但没有加工功能。 (2)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修饰蛋白质,但没有合成功能。 2水的跨膜运输:并不只是自由扩散,也有可能是协助扩散水通道蛋白。3植物细胞并不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

    2、叶绿体和大液泡。4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功能不同:(1)直接原因:细胞含有的特定殊蛋白质不同。 (2)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核孔:虽允许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但具有选择性。6高考常考的原核细胞的3大特性: (1)无线粒体,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膜上。 (2)无叶绿体,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质中。 (3)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1“二看法”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一看是否耗能。 是:主动运输;否:被动运输。 (2)二看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判断属于哪种被动运输。 需要:协助扩散;不需要:自由扩散。2叶绿体常考结构色素存在部位、光反应场所、合成ATP场所、与光反应有关的

    3、酶的存在部位:类囊体薄膜。3细胞内物质与产生场所的对应关系:(1)蛋白质核糖体。(2)核酸细胞核。(3)性激素脂质内质网。 (4)乳酸、乙醇、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5)纤维素高尔基体常考热点3 酶和ATP1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2酶的性质:(1)一般性质:反应前后量不变;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点。(2)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主要因素:温度和pH。 (2)不同酶的最适条件不同。 (3)酶失活后活性不可恢复。4.ATP的产生与利用:(l)产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场所:真核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

    4、基质和内膜、细胞质基质。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3)利用:各种耗能反应。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5低温、高温、强酸和强碱对酶活性的影响:(1)低温:降低酶活性,不会使酶失活,条件适宜时,酶活性恢复。(2)高温、强酸和强碱: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恢复。1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机理:(l) 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活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2)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并不影响酶的活性。2有关酶的实验设计中的易错点辨析: 1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淀粉或蔗糖+淀粉酶应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物,不能选

    5、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使用的a-淀粉酶最适温度为60。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因为温度是干扰条件。 实验步骤不能颠倒,否则会使实验出现较大误差。3. ATP能量: ATP是一种含有能量的物质,并不是能量。1. 常考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的两大方法: 方法一:同种酶+不同反应底物;方法二:不同酶+相同反应底物。2. ATP、DNA、RNA、核苷酸的结构中“A”的辨析: (1)ATP:“A”为腺苷。 (2)DNA:“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RNA:“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核苷酸:“A”为腺嘌呤常考热点4 细胞呼吸

    6、 一、答题要素 1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场所及物质和能量变化:(l)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消耗葡萄糖,产生丙酮酸,释放少量能量。(2)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分解丙酮酸,释放CO2,释放少量能量。(3)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消耗O2,产生H2O,释放大量能量。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1)物质循环:C:14CO2 14C3 14C6H12O6 14C3H4O3 14CO2O:H218O 18O2 H218O C18O2 C6H1218O+H218OH:3H2O 3H C63H12O6 呼吸、 3H 3H2O(2)能量变化: 光能 ATPCH2O ATP各项生命活动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

    7、原理:(1)C02+澄清石灰水混浊。(2)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酒精+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酸性条件灰绿色。4影响细胞呼吸的常见因素:(l)温度:影响酶活性。(2)氧气浓度:氧气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3)含水量:自由水的相对含量会影响细胞代谢速率。(4)二氧化碳浓度:不常见,二氧化碳会对细胞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1. 与无氧呼吸有关的3点提醒:(1)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产物酒精或乳酸中。(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8、2关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气压的变化:(1)假设实验装置中无NaOH溶液。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内气压不变。存在无氧呼吸:装置内气压变大。(2)假设实验装置中有NaOH溶液。只进行无氧呼吸:存在有氧呼吸:装置内气压变小。(3)设计空白对照实验的目的。排除气压、温度对实验的影响。3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不只有葡萄糖,还有脂肪等。判断细胞呼吸类型6大方法以葡萄糖为底物:1. 产生CO2量=消耗O2量:有氧呼吸。2不消耗O2,只产生CO2:无氧呼吸酒精发酵。3释放CO2量吸收O2量: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酒精发酵。(1)假设VCO2/VO2=4/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2

    9、)假设VCO2/VO2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占优势。(3)假设VCO2/VO2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占优势。4不吸收O2,不释放CO2:乳酸发酵或已经死亡。5有水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6. 有二氧化碳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常考热点5 光合作用1滤纸条上色素带分析: (1)最上: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2)稍上: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3)稍下: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4)最下: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2光合色素的2大作用:(1)吸收捕获光能。(2)转化光能。3光合色素吸收

    10、的光能有2大重要用途: (1)分解H2O为O2和H。(2)合成ATP。4叶绿体的2大重要功能: (1)吸收光能。(2)光合作用的场所。5光合作用2大阶段: (l)光反应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H2OO2+H+ ATP。 (2)暗反应叶绿体基质:C02C3(CH2O)+C5。6叶绿体基质内C3的2大去向: (l)转化为糖类。(2)再生C5。7解读真正总光合速率、表观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1)图示。 (2)解读。 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光合速率 C点:称为光饱和点。1. 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的场所辨析: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只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液泡中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 (

    11、2)参与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2光反应和细胞呼吸产生ATP去向不同: 1光反应:只为暗反应供能。 (2)细胞呼吸:为其他各项生命活动供能。3光合作用影响因素中的2个易忽略点: (1)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2)C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的细胞呼吸,进而影响到光合作用。1曲线图上限制因素分析: (1)饱和点以前: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 (2)饱和点以后:限制因素为横坐标以外的因素。2高考常考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2大方法:1对照实验法。(2)同位素标记法。3最常用计算公式: 净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

    12、收量=总光合速率O2:产生量或CO2:固定量细胞呼吸速率O2:消耗量或CO2产生量4物质变化模型分析: (1)CO2供给不变 (2)光照不变5温度和pH影响光合作用的实质:影响酶的活性。常考热点6 细胞的增殖1细胞周期: (1)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 (2)顺序: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间期时间远长于分裂期。2减I中染色体发生特殊行为变化的三大时期: (1)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2)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3)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加倍、减半的时期:1DNA数目加倍:有丝分裂间期;减I前的间期。(2)染色体数目加倍

    13、:有丝分裂后期;减后期。(3)DNA和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末期;减I末期;减末期。4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流程: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死细胞,不能看到连续分裂过程1注意DNA含量的不同描述:(l)细胞内DNA含量:含细胞核、细胞质。(2)核DNA含量。(3)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2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类型的注意点以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例:(1) 1个精原细胞2种精细胞。(2)1个卵原细胞1种卵细胞。(3)1个个体4种配子。3中心体加倍时期:间期,不要误认为是前期。1由细胞质分配方式判断子细胞类型:(1)均等分配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第二极体。(2)不均等分配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卵细胞、第二

    14、极体。2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1)形态相同:X、Y性染色体除外,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除外。(2)大小相同:X、Y性染色体除外。(3)来源不同: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表示。(4)能够配对:最重要标准。3看染色体,巧记细胞分裂时期乱、间、端、边:显散乱前期,在中间中期,到两端后期,已分边末期。4“三看法”判断细胞图像分裂方式:5减数分裂与异常配子:(l)减I异常。配子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2)减异常。配子中会出现两条相同染色体或两个相同基因常考热点7 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 1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1)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2)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15、,类型不变。 (3)细胞分化:细胞数目不变,类型增多。2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 (1)细胞分化。 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 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普遍性。 结果: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2)细胞全能性。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特点:a全能性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b受精卵配子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形成新的个体标志。3细胞衰老的特征: 核大,色素多,体积小,酶活性低,运输慢,代谢缓。4细胞癌变的常考点: (1)实质:基因突变。(2)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膜外表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分散和转移。 (3)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抑

    16、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地增殖。 (5)遗传物质:变化。而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时不变化。1细胞衰老个体衰老: (1)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个体衰老。 (2)多细胞生物:两者不同步,但是细胞普遍衰老也意味着个体衰老。2. 细胞分化2个易失分点:(1)发生细胞分化的细胞内核DNA相同。(2)mRNA和蛋白质种类有少部分不同。3细胞生命历程的6个易失分点:(l)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而不是细胞发育的4个阶段。(2)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共同维持生物体内细胞的动态平衡。(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而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4)细胞的癌变:是细胞

    17、的畸形分化,对机体有害。(5)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有利,而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6)细胞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不属于细胞分化。4细胞癌变的2个盲点:1细胞癌变是多次基因突变的累加效应,而不是一次基因突变的结果。 (2)癌变细胞还可以逆突变为正常细胞。1牢记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5个条件:离体、无菌、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适宜的外界条件。2细胞凋亡的用途及实例:(1)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如蝌蚪尾巴的消失。 (2)清除衰老细胞如皮肤表皮细胞。(3)清除体内有害细胞如癌细胞。 (4)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入侵的细胞。3细胞分化的2个判断标准: (1)是否有特殊基因奢侈基因的表达。 (2)

    18、是否含有特殊或特有蛋白质常考热点8 孟德尔遗传定律1. 基因的别离、自由组合定律:(1)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2)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别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高考常考的特殊别离比的分析:(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别离比: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1:2:说明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自由组合特殊比值基因互作:9(3+3) 1961测交后代:121 (9+3) 311231测交后代:2119(3+1) 3943测交后代:121(9+3+3)

    19、 1151测交后代:319(3+3+1)97测交后代:13 (9+3+1) 3133测交后代:1. 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种类相同、数量不相等:(1)雌雄配子都有两种(Aa=11)。 (2)一般来说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2自交自由交配: (1)自交:强调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2)自由交配:强调群体中所有个体随机交配。3常考的2个易失误点:(1)不要误认为性状别离属于变异:性状别离是等位基因的别离所致,不是变异。(2)不要误认为环境与基因表达无关:环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1性状显、隐性的2大判断方法:(1)根据性状别离判断。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新表现出的性状:一定为隐性性状。(2

    20、)根据子代别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假设F2性状别离比为31,别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2验证遗传两大定律常用的2种方法:(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别离定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测交法。测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为1:1则符合别离定律。测交后代的性状别离比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常考热点9 遗传的分子基础1探索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 DNA分子的结构: 1DNA片段:有2个游离的磷酸,在整个DNA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三者的数目相等

    21、。 (2)氢键:配对的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可用解旋酶断裂,也可用高温断裂。 (3)磷酸二酯键:连接磷酸与相邻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可用限制酶或DNA酶切断,可用DNA连接酶或DNA聚合酶连接。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1)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2)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3)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2. DNA与RNA的组成不同:(1)DNA:含有碱基T和脱氧核糖。(2)RNA:含有碱基U和核糖。1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1)常用公式。A=T;G=C;A+G=T+C=A+C=T+C=50%.(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

    22、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2依据碱基数判断核酸种类:(1)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一般为双链DNA。(2)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一般为单链DNA或RNA。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用同位素标记的物质不同,标记元素在子代出现的情况不同:标记元素标记对象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32P和35ST2噬菌体部分含有32P标记;均无35S标记宿主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C、H、O、N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常考热点10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 DNA分子复制遗传信息的传递的6个常考点: (1)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病毒繁殖时。

    23、 (2)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真核生物。 (3)模板:DNA的两条链。 (4)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 (5)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6)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2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的表达的4个常考点:(1)场所:转录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的拟核;翻译核糖体。(2)模板:转录DNA的一条链;翻译mRNA。(3)原料:转录4种核糖核苷酸;翻译20种氨基酸。(4)酶:转录RNA聚合酶。1. 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中的易失分点:(1)复制和转录。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处也可发生。(2)转录的产物:除了mRNA外,还有tRNA和rRNA,但携

    24、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3)翻译过程:并非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2抓准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1)DNA复制:用15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2)子代DNA:所求DNA比例是”含15N的”还是“只含15N的”。(3)相关计算:已知某亲代DNA中含某碱基m个。“复制n次”消耗的碱基数:m. (2n1)。“第n次复制”消耗的碱基数:m.2n-1。1. 中心法则有关过程分析:(1)分析模板模板是DNA:DNA复制或DNA转录。模板是RNA: RNA复制或RNA逆转录或翻译。(2)分析原料和产物。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DNADNA复

    25、制或逆转录。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RNADNA转录或RNA复制。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翻译。2. 有关碱基和氨基酸数目计算的技巧:(1)图示对应关系:DNA基因mRNA密码子,64种tRNA(反密码子,61种)(2)推导:基因表达过程中,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1/3mRNA中的碱基数目=1/6基因中的碱基数目常考热点11 伴性遗传及相关规律1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1)XY型:X只能传给女儿,Y则传给儿子。(2)XX型: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世代遗传。(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3)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1. 并非所有基因都在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细胞等不具有染色体,但是存在遗传基因。2X、Y染色体并不是不存在等位基因:二者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3调查遗传病发病率与遗传


    注意事项

    本文(前近五年高考生物常考点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