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带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19814332       资源大小:27.1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带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 ) A.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B. 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C. 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D.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 8.“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 A. “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 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9.孙中山曾说:“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指临时约法),没有规

    2、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这说明临时约法( ) A没能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没能限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D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10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

    3、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C.法国工人对民主制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12下框内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大会战的战绩总结报告节选,此大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枣宜会战 D.百团大战 13.美国在亚洲的“侵略行动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应该得到尊重,亚洲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障,对亚洲各国内政的干涉应立刻停止,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事基地应该撤出,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退。”以上周恩来的讲话最有可能出现于 ( ) 14.布热津斯基说:“美

    4、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的霸权行径被世界所唾弃 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D美国人民反对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15.国际信使报刊登了下面一幅漫画,此漫画基本反映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其担忧的理由主要是 ( ) A.俄欧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 B.美国在俄后院建反导系统会引爆世界新冷战 C.美俄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将使世界充满核恐怖 D.北约和俄国争夺中东将致地区形势迅速恶

    5、化 16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坊市制继续实行 D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17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 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 结构如图8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 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18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

    6、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 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 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19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20“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

    7、,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21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实质上表明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 A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22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

    8、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据此可知() 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 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 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 23下表历史分析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B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C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新建速度和规模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 遵义会议上,中共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

    9、问题,实现了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的转变 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24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力。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 A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 C英国福利体制的变革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D英国建立起了西方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5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

    10、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及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 A使苏联开始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C调动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D国家放弃对经济的控制 26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0统计:以1980年的工业生产为100计算,1989年苏联工业为136,日本为142,西德为117,英国为119,法国和意大利同为113,美国为130。这说明( ) A经济政策适度调整促进工业增长 B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十分稳固 C日本已经成

    11、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斯大林模式僵化阻碍苏联经济增长 27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28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

    12、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对三农政策的倾斜 A B C D 29尼克松时代的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曾扬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元制造“麻烦”始于()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倡导关贸总协定 302006年经济学家周刊不仅把某两个国际组织比作“共享诸多内脏器官却有不同头部的连体双胞胎”,而且称其中的一个组织为“美国和25个小矮人”。这两个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欧洲联

    13、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关贸总协定 3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 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32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

    14、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 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B达到“理”的本原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33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 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 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 34“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15、。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35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应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提倡归纳或

    16、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 36.“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3719世纪6090年代传入中国的西学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工业制造技术军事技

    17、术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哲学和社会科学学说( ) A B C D 38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名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 ) 艾克斯雨天穿着塑料雨衣 爱丽丝与鲁尼谈话不用面对面地进行 梅西从法国乘坐汽船去德国 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 A B C D 39英国诗人蒲柏写道: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去吧, 于是一切遂成光明。后人续写道: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魔鬼说:让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以上是对科学发展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无与伦比的科学成就的诗意

    18、描述。这两个人物分别是( ) A哥白尼和牛顿 B牛顿和达尔文 C牛顿和爱因斯坦 D牛顿和普兰克 40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 of the 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 of all 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4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

    19、求和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时期 人物 主张 6世纪 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 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早期 格老修斯 (荷兰思想家)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

    20、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晚期 洛克 (英国思想家) 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 卢梭 (法国思想家) 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和亚里斯多德观点的异同。(6分)(2)阅读上表,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12分)4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

    21、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选考题:请考生从下列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试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撒切尔的一系列

    22、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的。 从1983至198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2。这次回升时间,高于战后前8个经济周期45个月的平均长度。 摘编自刘绪

    23、贻美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撒切尔改革与里根改革的相同之处。(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43.(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1904年)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愚弱的国民,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

    24、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二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妹子恰恰死了,大哥也可能在饭菜中和了妹子的肉,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在无意之中,不吃了妹子的几片肉。现在轮到了我自己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鲁迅狂人日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迅留学日本时中国的社会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狂人日记发表的意义。(4分) 高三历史十月月考题答案 选择题: 1-5 BDABB 6-1

    25、0 CBCAC 11-15 DDACB 16-20 DDCAD 21-25 CACBC 26-30 ABCCC 31-35 CBDBA 36-40 DDDCC 41(18分) (1)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或: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2分) 同: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4分) (2) 第一阶段:6-13世纪,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2分) 背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统治整个欧洲,影响到法律的制定;东罗马帝国为加强对域内众多民族的统治,制定适用于各民族的自然法。(2分) 第二

    26、阶段:14-17世纪早期(或17世纪早期),自然法是人性的体现。(2分) 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主张以人为中心,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2分) 第三阶段:17世纪晚期-18世纪,自然法是人类意志的体现。启蒙运动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进一步解放。(2分) 42.(12分) 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2分)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6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

    27、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 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5分) 43题(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措施:控制货币,减少干预。影响:经济恢复增长,走出危机。(4分) (2)经济危机与“滞胀”;福利国家的弊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 。(6分) 43题(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西学传入、新式学堂建立、留学风气日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民主革命渐成潮流。(6分,任答3点即可) (2)意义: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典范;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向腐朽的封建制度发起猛烈的进攻,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4分)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带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