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 资源ID:19967329       资源大小:218.41KB        全文页数:1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1、学生年龄5(岁)10(岁)出生时间(1985年)1990(年)1995(年)1.12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A】评价时间1970(年)1975(年)1980(年)5(岁)1965(年)1970(年)1975(年)10(岁)1960(年)1965(年)1970(年)15(岁)1955(年)1960(年)1965(年)1.13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A】组别处理后测结果实验组O1控制组O2(表示进行操作,表示不进行操作)A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B事后回溯设计C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D固定组比较设计1.14下表所示的研究设计叫【C】组别前测结果处理后测结果实验组O1O3控制组O2O4表示不进行操作)A两个随机

    2、组后测设计B事后回溯设计C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D固定组比较设计1.15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进行有系统地观察的方法叫【B】A定期观察法B长期观察法C全部观察法D重点观察法1.16观察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行为表现的方法叫【C】1.17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观察的方法叫【A】1.18按问卷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将问卷分为【C】A个别问卷和团体问卷B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C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D文字式问卷和非文字式问卷1.19按问卷对象的不同,可将问卷分为【B】1.20根据测验方式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D】A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B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C是非测验和操作测验D个别测验和

    3、团体测验1.21根据测验材料性质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B】1.22根据测验目的的不同,可将测验法分为【A】2.1【C】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华生D埃里克森2.2【B】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2.3【D】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2.4【A】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2.5【A】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埃里克森D朱智贤2.6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C】。在该文中,他明确提出心理学应该是一f1自然科学。A“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B“行为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D“行为主义的幼稚教育”2.7华生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

    4、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这就是【A】A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B教育决定论的发展观C遗传决定论的发展观D本能决定论的发展观2.8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A】A爱B悲C喜D恶2.9华生认为初生儿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表现了他的【B】A爱B惧C怒D恶2.10华生认为最初的【A】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A怒B惧C恶D爱2.11华生认为最初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的表情和行为。这些就是天生的【D】A怒B怕C喜D爱2.12华生以阿尔波特为被试研究其惧怕情绪发展的实验说明惧怕是通过

    5、【C】形成的。A无条件反射B词的作用C习得的条件反射D第一信号系统2.13为了消除恐惧情绪,华生首创了【C】A厌恶疗法B满灌疗法C系统脱敏法D森田疗法2.14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B】A萌芽B诞生C发展D成熟2.15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一出生,与母体分离时体验到的就是人生最大的【B】,这又被称为“出生创伤”。A愤怒B焦虑C恐惧D失望2.16由于担心原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而引起的焦虑被弗洛伊德称为【D】A客观性焦虑B道德上的焦虑C主观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2.17由于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的危险来源产生的焦虑被弗洛伊德称为

    6、【A】2.18由于担心违背超我而使原我的需要得到满足所引发的焦虑被弗洛伊德称为【B】2.19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中的【C】阶段的儿童进入了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恋父或恋母情结的阶段。A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B亲密与孤独阶段C主动与内疚阶段D勤奋与自卑阶段2.20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B】A成熟B平衡C练习和习得经验D社会经验2.21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进行群集运算,例如,可将两个集组合为一个新的集,这被称为群集运算的【A】A组合性B结合性C同一性D重复性3.1常见的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是下列【C】A唐氏综合症和杭亭顿舞蹈症B苯丙酮尿症和杭亭顿舞蹈症C唐氏

    7、综合症和特纳氏综合症D苯丙酮尿症和特纳氏综合症3.2常见的基因遗传疾病有【B】3.3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必须以生理发育、变化、成熟为物质基础,即个体生理的发展变化,例如,人脑机能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是心理发展的【D】A前提B重要条件C主导条件D生理基础3.4研究发展,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波和波之间的斗争而进行的,斗争的结果是【A】A波逐渐让位给波B波和波都让位给波C波逐渐让位给波D波和波谁也占胜不了谁3.5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期,即表现出两次飞跃:第一次发生在56岁左右,第二次发生在1314岁左右。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思维进行研究,发现56岁和1314岁是儿童青

    8、少年思维发展的加速期。由此,可以看出【B】A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B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C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间接决定了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D大脑皮层机能成熟的水平,间接决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速度3.6青少年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成熟为其心理发展趋向成熟奠定了基础,这突出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已能进行【C】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3.7成熟和遗传因素一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体心理的发展,但它们只为心理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决定因素是【D】A学

    9、习B环境C教育D环境和教育3.8孕妇的营养状况、情绪及药物、酒精、毒品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智力缺陷,因为胎儿生活的【B】对其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A环境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心理环境3.9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的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所示,直接影响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与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是【B】A家庭与父母B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C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D历史文化3.10【C】主导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A遗传B自然环境C教育D社会环境3.1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种观点属于心理发展的【B】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调和论D辩证唯物论3.12行为主义心理学

    10、家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表明他们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这属于【A】的观点。3.13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提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恩则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内部性性质和外部环境二者的合并。这两种观点【C】A前者属于调和论,后者属于辩证唯物论B前者属于辩证唯物论,后者属于调和论C都属于调和论D都不属于调和论3.14心理发展过程的进行可以用几个一般特点来描述。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认为,这些一般特点包括:发展速度、时间、顶点和【A】A发展的分化和阶段B发展的稳定程度C发展的协调性D发展的均衡性3.15“个体心理发展是有一定的程序的,它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又有一

    11、定的阶段性。阶段的种种特征是在一种特定时间或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这句话指的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参数中的【B】A发展的速度B发展的时间C发展的稳定程度D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3.16在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是【A】A皮亚杰B联系主义心理学C桑代克D格式塔学派3.17比较系统的提出“心理发展的3种矛盾是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的是【C】A皮亚杰B鲁宾斯坦C柳布林斯卡娅D彪勒3.18朱智贤划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A】的特点。A特殊矛盾B主导活动C思维水平D生理发展3

    12、.19小鸡一旦印刻在某个客体上,例如对人印刻,就会跟着人走,而且不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印刻。这说明印刻【C】A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B可能形成得非常快C是不可逆的D只在“关键期”内发生3.20“在进行加法运算时,个体通过心算来得出答案”,这属于知识经验内化过程的【B】A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B内部言语活动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物质化活动的阶段4.1在儿童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中,【C】的发育是最优先的。A心脏B胃C脑D脾4.2儿童的脑重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增加的速度是【D】A先慢后快再慢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再快D先快后慢4.3婴幼儿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髓鞘化的是感觉神

    13、经,其次是【C】A传入神经B轴突C运动神经D树突4.4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2022个小时,3岁时可减少到14个小时。这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D】A抑制机能减弱B兴奋机能减弱C抑制机能增强D兴奋机能增强4.51岁1岁半的婴儿能够对熟悉的物体做出词的反应。这说明该时期的婴儿的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属于【A】阶段。A具体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词的反应C词的刺激-直接反应D直接刺激-直接反应4.6新生儿的头部88的时间转向右边,表明他们是【B】占优势。A丘脑B左半球C小脑D右半球4.7【B】是婴幼儿的主导活动,因为它是解决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A学习B睡眠C游戏D想

    14、像4.8【C】是幼儿游戏的最高形式。A再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4.9【B】是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智力、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4.10大班的幼儿在游戏进行前能做到事先分配角色。这说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A】A计划性逐渐加强B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强C独立性显著增加D组织形式日益复杂4.11由于幼儿对左右方位的理解具有【C】,所以他们在行为上经常出现错误,如左脚的鞋穿到右脚上,而右脚的鞋却穿到了左脚上。A他人中心性B绝对性C自我中心性D相对性4.12幼儿掌握各种形状的顺序,由易到难依次为【C】A圆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B三角形一正方形一圆形C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D正方形一三角形一圆

    15、形4.13下列描绘婴幼JIAE忆发展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D】A幼儿使用机械识记多,进行意义识记较少B幼儿初期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识记才初步发展起来C幼儿对具体物体的记忆效果优于对语词的记忆效果D7岁幼儿的短时记忆容量已达到成人的水平,即为72个组块4.14婴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是【D】A婴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B婴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C婴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婴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4.15林崇德认为,婴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分为4种水平,并将这4种水平作为婴幼儿形成数概念的4个

    16、发展阶段。其中,位于水平3的是【B】A口头数数B按数取物C给物说数D掌握数概念4.16下列描绘婴幼儿想像发展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B】A。婴儿只有想像的萌芽B幼儿的想像全是无意想像C从严格意义上说,婴儿还没有想像,只能是一种知觉的再现D幼儿期创造想像开始发展,但再造想像仍占优势4.17小班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一个好玩具,自己也说:“爸爸明天也要给我买一个更大的玩具。”这种现象说明【D】A幼儿在撒谎B幼儿想像中带有特殊的夸张性C幼儿以想像的过程为满足D幼儿的想像内容经常与现实混淆4.18学术界通常以【D】的出现为界,将其出现之前婴儿言语的发展过程称为言语发生期,其出现之后婴儿言语的发展过

    17、程称为言语形成期。A音节B简单句C复合句D词4.19下列关于幼儿语法结构发展的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简单句逐渐发展为复合句B陈述句逐渐被多种形式的句子所取代C修饰句逐渐取代无修饰句D在复合句中,幼儿最先掌握并列复句,其次是联合复句,最晚才是偏正复句4.20【D】时,婴儿出现对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对父母的分离焦虑等。A56个月B34个月C1岁半左右D68个月4.21朱智贤和林崇德提出:【A】是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A掌握代词“我”B知道自己的名字C区分主体与动作D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信号4.22在“红点测验”中,如果婴儿开始表现出对镜中的自己的映像很感兴趣,表

    18、现出微笑、亲吻和到镜后面寻找等动作时,婴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就进入了【D】A相倚性阶段B戏物阶段C自我认识阶段D“伙伴”游戏阶段4.23托马斯-切斯把经常大声哭闹、容易烦躁和发怒、爱发脾气、不容易接受爱抚的婴幼儿归为【C】气质类型的婴幼儿。A容易型B延缓型C困难型D情绪型4.24【B】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一种最为明显的、稳定的个性特征。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4.25当最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离开时,婴儿开始用啼哭表示不满,这说明婴儿的社会化进入了【D】A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B伙伴关系萌芽阶段C伙伴关系发展阶段D社会性情感联结建立阶段4.26幼儿能理解性别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时,就进入了【

    19、A】A性别稳定性阶段B性别一致性阶段C性别认同阶段D性别恒常性阶段4.27下列有关婴幼儿社会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C】A婴幼儿性别恒常性发展的过程是:先认识到同性别孩子性别的恒常性,才认识到自己性别的恒常性B2岁左右的婴儿已能分辨出照片上的性别,因此他们已有性别恒常性了C幼儿的伙伴关系比较脆弱,建立得比较快,改变得也较快D从婴儿感情的承受能力来说,在253岁之间入托儿所有些早了5.1刚入学的小学生的脑重已经发展到成人脑重的【B】,到小学末期,他们的脑重已很接近成人了。这就为小学生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A75B90C80D955.2在小学阶段,学生大脑的各部分都不断发展。从形态上来说,

    20、特别表现在【A】的增大上。A额叶B枕叶C顶叶D颞叶5.3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就从游戏转变为【D】A掌握技能B狭义的学习C广义的学习D学习5.4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B】A推理B概括C演绎D归纳5.5下列学习动机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A】A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学习B为了为班集体争光而学习C为了升学而学习D为了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5.6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基本上是与【A】相联系。A学习活动本身B学习兴趣C社会需要D家长希望5.7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下列哪项更感兴趣【C】A学习的内容B学习的结果C背书包上学D抽象的因果关系5.8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知觉的有

    21、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这首先表现在知觉的【A】上。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5.9在教学的影响下,随着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能做到长时间、有效地进行知觉。这表明他们知觉的【D】增强。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持续性5.10初入学的小学生将正方形叫做方块,将圆叫做圆圈,说明他们的【A】A前科学概念多于科学概念B前科学概念等于科学概念C前科学概念少于科学概念D前科学概念源于科学概念5.11初入学的小学生对“梯形”的认识不如正方形和长方形,说明他们掌握几何图形和几何概念与其对这些图形和概念的【C】有关。A喜欢程度B认识程度C接近程度D探索程度5.12初入学的小学生对于【B】

    22、方位,常常需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别。A上下B左右C前后D东西南北5.13朱智贤研究发现小学生对左右关系的认识,经过几个发展阶段。若小学生能辨认自己的左右手和左右脚,但不能辨认对面人的左右的话,就处于【A】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45.14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能从意义上完整地认识整个图画的内容,这说明他们的观察能力发展到【D】A认识“个别对象”阶段B认识“空间联系”阶段C认识“因果联系”阶段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5.15观察品质指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包括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顺序性和【B】A观察的敏捷性B观察的判断力C观察的广度D观察的选择性5.16在观察活动中

    23、,小学一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看到哪里就是哪里;中、高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时一般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观察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说。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观察的【C】有了提高。A精确性B目的性C顺序性D判断力5.17在下列描绘小学生记忆发展特点的叙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A小学生的有意识记仍没有超过无意识记B小学生有意识的发展,并不完全否定无意识记的作用C小学生意义识记逐渐超过机械识记D小学生的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5.18下面关于元记忆的理解,错误的是【A】A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结果的理解和认识B元记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元记忆监控三个方面C元记忆知识包括有关记忆

    24、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讽D元记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5.19小学生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形成一种稳定的看法。这说明他们形成了【D】A元记忆监控能力B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C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D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5.20低年级小学生虽能够解决某种问题或任务,但却说不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如何解决的。这表明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在逐步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B】A具体性B不自觉性C不平衡性D自觉性5.21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年龄”是在小学【D】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5.22小学生概念的发展表现在概括性的发展、数概念的发展和【C】的发展三方面。A空间概念B时间概念C字词概念D语法概念5.23小学生数概念的发展与他们学习【A】有密切联系。A算术B语文C自然D音乐5.24小学生已基本上能掌握万以上整数、分数概念正在开始形成的年龄阶段是【C】A56岁阶段B78岁阶段C910岁阶段D1112岁阶段5.25小学生在选择概念的定义和给概念下定义时,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其中,“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做具体的解释”属于(C)A水平2B水平3C水平4D水平55.26小学生字词概念的发展,经历了【A】A直观特征一具体形象特征一一般特征一本质特征B直观特征一一


    注意事项

    本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