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20000816       资源大小:30.8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2)老师演示实验,提醒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瓶子内的气体混到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给学生展示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分别展示开始时到30天后的硫酸铜溶液,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30天后的溶液界面的界线变得模糊了,这说明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彼此进入到了对方,混为一体。4固体分子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请同学们举例。在堆有煤的墙角,墙面会发黑,用小刀刮开墙面,发现里面也会变黑。5回顾上面的问题24,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气体、液体、固体在相互接触后,都能彼此进入到对方内部,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

    2、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隙。6我们在水中加糖,水会变甜也是一种扩散现象,为了让水更快的变甜,我们会怎么做?搅拌,用热水等。7完成课本P4的演示,这二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 :这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灰尘在空中飞扬,是不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在分子层面进行的,发生扩散的物质微粒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我们只能从宏观的表现来推断物质的微观运动情况,这种方法叫推理法。空气中的灰尘飞扬,肉眼可见,不是扩散现象。【即时练习】1完成课本P6第2题。有益:在炒菜时,放盐后,菜会变咸;有害: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烟味。2下

    3、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B )A. 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土飞扬C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料,整片湖受到污染学习内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阅读课本P4P5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1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液体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2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斥力。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又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间的距离过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4分子动理论的三项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物质

    4、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之存在着引力_和斥力。【合作探究】 教师巡视辅导。1观察书本P4的演示13.1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铅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2动手做一做:拿出准备好的注射器,拧下针头,拉开活塞,用大拇指堵住针头的一端,用力压活塞,有什么感觉?将活塞中的空气换成水和细盐,再做一做,有什么感觉?3讨论一下产生这些感觉的原因。4如果用力拉活塞,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感觉与挤压的时候不同?5想一想:分子间的作用力什么时候表现为引力?什么时候表现为斥力?物质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正常距离,就表现为斥力;物质被拉长时,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正常距离时,则表现为引力。6分子间如果距离

    5、过远,它们之间还存在作用力吗?如果分子间的距离过远,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冬天,二只刺猬要相互取暖,它们挨得太近,会扎伤对方,离得太远,又达不到取暖的效果,这二只刺猬尝试了很多次,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取暖位置能最大限度的取暖,又不扎伤对方。构成物质的分子,相邻的二个分子的位置就像二只取暖的刺猬,在不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们之间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即平衡位置。如果压缩它们,它们离得太近,就彼此排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如果拉开它们,离得较远,又会彼此吸引,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1完成课本P6第4题。示数变大,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水分子会吸引玻璃。2完成课本P6第5题。物态

    6、微观特性宏观特性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有无一定形状有无一定体积固态较小很大有液态较大无气态很弱【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132内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与内能的关系。2改变内能的方法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内能阅读课本P7P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物质的分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具有的动能也越大。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

    7、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分子势能。3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4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1请学生演示实验:(展示图片)注意:实验有一定危险性,不要将瓶口对准人。(1)在一个矿泉水瓶中装一些水,拧上瓶盖,不要拧太紧,用手挤压转动瓶子,轻推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试解释。瓶塞会弹出去,是因为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了功。(2)瓶内的空气能对瓶盖做功,说明瓶内的空气具有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什么能量,它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 答:这种能量叫做内能。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弄清什么是内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

    8、分子动能,弹性形变具有势能,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分子势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3看书本图13.21与图13.22,想一想:运动的足球具有的动能,与足球内部分子运动具有的动能是一回事吗?足球具有动能是由于足球做机械运动才具有的,是宏观上的;而分子的动能是分子热运动形成的,是微观上的,它们是不同形式的能。4回顾一下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想一想:内能受什么因素影响?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间由于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两部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就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所以内能与温度有关。5是否一切物体都

    9、具有内能,在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1在绝对零度,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只不过运动的速度较慢,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分子的数量有关。同样二杯温度相同的水,质量较大的那一杯具有的内能较多。小明发现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里有自己未喝完的水。他想杯子静止在桌面上,那么杯内水的动能为零,可杯内水的内能是否也为零呢?内能包括由于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的势能的总和,杯子内的水没有进行机械运动,但在水的内部,水分子在不停

    10、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水分子间由于存在分子间力的作用,还具有势能,所以杯内的水具有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阅读课本P8P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2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1动手做一做:在寒冷的冬天,手很冷,有那些取暖方式?搓手、对手“哈气”2它们分别是怎么改变内能的?搓手对手做功; 对手“哈气”热传递3看书本图13.24的第二个图,此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这样?他的臀部发热,因为在下滑的过程,要克服摩擦做功,臀部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4学生观察老师做关于图甲1

    11、3.25的演示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会看到火光5讨论并尝试解答。向下压活塞,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开始燃烧,产生火光。6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个现象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7老师做关于图13.26的实验,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讨论后回答。瓶内有“白雾”产生。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白雾”。这个现象说明,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1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12、,温度增加。2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它是一个过程量。我们不能单纯地说一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多少内能。3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会升高。例如: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4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会降低。水在结冰的过程,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完成课后习题、2、3、4题。133比热容第1课时初探比热容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了解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阅读课本P11P12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1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2一

    13、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1将一千克的水和一千克的食用油的温度分别提高50,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猜想:加热时间不相同。2请大家设计实验验证这个猜想。(1)在实验中应该控制哪些量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用同样的加热器来加热。(2)让哪些量不同?让物质的种类不同。(3)怎样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质吸收的热量,加热的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越多。我们可以采用酒精灯或电加热器来加热,为了保证加热器放热的速度相同,一般使用电加热器。(4)请小组讨

    14、论后,给出本组实验方案。3交流设计方案,根据实验条件的可能和器材的准备情况确定实验方案。方案一: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看哪一个的温度升高得多;方案二: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哪一个吸收的热量多。以小组为单位,选定方案一,完成P11图13.31和13.32的实验,请学生观察,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加热时间(t/min)123水的温度(t水/)食用油的温度(t油/)4.分析数据: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升高的温度多?升温快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是强还是弱?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方案二。再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也可以理解为物质“

    15、储存”热量的本领。2开始的温度叫初温,结束时的温度叫末温。升高的温度指的是初温与末温的温度差。3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慢的吸收热量的本领比较强。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升高同样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热量的本领比较强。4在本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还在对外散热,所以实验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为减少误差,尽量采用绝热性能好的容器来进行实验。在方案二的实验中,对水和用油加热,我们发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这说明水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即水的储存热量的本领更强。了解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

    16、。阅读课本P12文字内容与插图,分析小资料中数据,注意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的规律。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4.2103J。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与它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温度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1分析小资料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回顾八年级声学中关于声速小资料的归纳方法)(1)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也会不同。比如水和冰。(3)一

    17、般来说,金属的比热容远小于非金属。2想一想: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阅读P13图13.33的图片与相关内容,想一下怎么回答。3拓展性问题:我们大部分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海边,白天与夜晚的风向是否相同,请回家上网查阅资料后回答。因为陆地基本上是沙石构成的,比热容小于水,白天温度升得快,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又会从陆地吹向海洋。4阅读“想想议议”,思考: 在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利用了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中有小汽车,打开小汽

    18、车的前盖,会看到一个大水箱(展示散热器图片),水箱起什么作用?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装这种液体?如果是在北方,在冬天很冷的情况下,能否只装这种液体,如果不能,应该怎么解决?5扩展性实验。阅读P13图13.34了解利用温度传感器和计算机来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的方法。水的比热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相比,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致冷效果好。降低同样多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1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中,需要对温度更加敏感(比热容小的)的物质来做为显示液,所以一般采用比热容小的液态金属水银作为介质。2完成课本P14第1、2题。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推导并利用比热

    19、容的公式解决相关的热量计算问题。阅读课本P14文字内容,尝试推导比热容的计算公式。1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是1 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 )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_kg的铝块温度升高(或降低)1_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0.881阅读P14“想想议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质量是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 0.88103J,质量是2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2J;质量是2 kg的铝块温度从30升高到100 ,吸收的热量是0.882(10030)J。2如果我们用Q吸代表物质吸收的热量,c

    20、代表比热容,m代表物质的质量,t0代表物质的初温,t代表物质的末温,则利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应该怎么写?Q吸cm(tt0)3利用这个公式尝试解答问题1的后二问,注意格式 。4如果物质放出热量,则公式应该怎么写:Q放cm(t0t)5一壶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从100 自然冷却到20 ,在此过程中,这壶水放出多少J的热量?(c水4.2103J/(kg )。 Q放c水m(t0t) 4.2 )1 kg(100 20 )3.36105 J1在物理学中也可以用t来表示温度差,所以这两个公式也可以写成Q吸cmt,Q放cmt2应用公式Q吸cmt,Q放cmt及其变形式c、m、t、ttt0(t t0t

    21、)可以计算物质的比较容、质量、初温、末温等。3在应用这些公式计算时,所有的单位都要换算成国际单位后才能计算。1请学生板演P15第4、5题。2一锅炉把3 t的水加热到100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1.008109 J,求水的初温为多少?20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 )A92 B29 C12 D21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

    22、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4、课时:一课时二

    23、、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24、(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

    25、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

    26、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