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20407232       资源大小:124.7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总计2课时第一课时 认识角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032页,认识角。教学提示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图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两根小棒不能拼成封闭图形,所拼出的图形叫做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并逐步加深对角的特征和大小不同角的含义的理解。知识与技能: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过程与方法:在用小棒拼角、做活动角、用纸折角、画角等活动中经历认识角、了

    2、解角的特征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经历动手做角 、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角的本质特征。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活动角材料学具准备:小棒、活动角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来看大家了,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 )生1:正方形生2:三角形正是它们呢,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小棒,你能用小棒摆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吗?和同桌一起试一试吧!(学生同桌结对子一起摆图形)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都摆出来了,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摆

    3、这些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我用了4根小棒摆出了正方形我用了3根小棒摆出了三角形刚才小朋友们用4根小棒、3根小棒拼出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用2根小棒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在拼的过程中悄悄的讨论着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吗?老师,我们发现用两根小棒拼不出图形,两根小棒只能有一头连接在一起,另一头拼不到一块是啊,拼出这个图形叫什么呢?小朋友们,2根小棒可以拼成图形,但是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这个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学生认知的规

    4、律,而且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性。】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1. 拼出大小不同的角。小朋友们在小组内每人用两根小棒拼一个角,再观察一下,能发现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拼角并讨论)生:我们拼出的角大小不一样,有的开口大些,有的开口小一些2.做角。小朋友们请拿出我们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学生拿出活动角材料,小组内制作活动角,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你们做出的角,你发现了什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角由两条线组成这两条线是在同一个点上的(课件演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小朋友们观察的很正确,从同一个点引出的两条线,组成的图形就是角,这个点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请小朋友们

    5、转动活动角,看看有什么变化,然后根据活动角的变化,画出大小不同的角。321(学生在纸上画角,老师选出几个大小不同的角投影展示)观察这几位同学画的角,同桌讨论一下,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是怎样判断的?角1最小,角3最大角1和角2比较起来,哪个比较大呢?角2大你是怎么判断的呢?生3: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有关系吗?生4:没有关系。通过操作、观察,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学生可以直观的形成对角的认识,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刚才我们用活动角画出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吗?在小组内试一试吧!(学生小组内

    6、用纸折角。)哪位小朋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折的角?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这是我折的角,这是顶点,这是它的一条边,这是它的另一条边3.画角。刚才我们利用活动角画了许多角,现在,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用直尺画出角吗?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画?试着画一画吧!(学生同桌合作,画角)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角的?先确定一个点,然后用直尺从这个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啦!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用直尺在课本第31页上试着画出3个大小不同的角吧!(学生试着画角)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画的角?(指名学生投影展示)你能说一说你画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吗?这个最大,这个最小4. 找角(投影出示红领巾和钟面

    7、)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的红领巾,还有一个时钟,你从图中找出角吗?(学生指出红领巾和钟面上的角)你还能在哪里找到角?黑板有4个角窗户上有很多个角通过找生活用品上的角,让学生体验角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1.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 教材“练一练”第3题。3.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任意两条线都能组成一个角。用纸折角,纸越大,折出的角越大。一块正方形木板,锯掉1个角,还剩3个角。正方形有4个角,三角形有3个角。4.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 ) ( ) ( ) ( )答案:1. 3. 4. 4 5 8

    8、5四、达标反馈1. 教材“练一练”第2题。2. “问题讨论”小朋友们观察课本第32页“问题讨论”中的图形各有几个角?你能标出来吗?第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它有3个角第二个图形是长方形,有4个角第三个图形只有一个角3. 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在一个角内画三条线,现在总共有( )个角。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一把三角板有( )个角,课桌桌面有( )个角。4. 以下面的三个点为顶点,分别画三个大小不同的角。 . . . 3. 10 1 2 3 4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又认识了角这个新朋友,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我知道了角各部分的名称我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的角我会画角了六

    9、、布置作业。1.教材“练一练”第1题。2.教材“练一练”第3题。3.标出下面角各部分的名称。4.分别以下面的两条线为一条边,各画一个大小不同的角。5.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板书设计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就越小。边顶点教学反思角的初步认识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为了让学生形成角的认知表象,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作了一些新的尝试: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用童化语言“欢迎老朋友”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正

    10、方形和三角形呈现出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这两个图形,然后在用两根小棒试着摆图形,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两根小棒无法摆成封闭图形,引出角,为后续学习做准备。二、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角的“原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自己”的数学。认识了图形中的角后,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用品中找角,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体会到角的现实存在,原来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三、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认知。 “体验、经历”这些用语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在画角环节中,我没有直

    11、接告诉他们画角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然后汇报讨论各自的方法,最后统一意见: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两边角的方法比较好控制。这种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基础上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到指定物体上找角现在有几个角朋友要和我们见见面,欢迎它们来到我们的课堂。(实物呈现:剪刀、三角形纸片、钟面)哎!角在哪儿呢?原来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上,你能找出它们吗?找到了就上来指一指。(生指一指,说一说)这3个物体上都藏着角。这是剪刀的开口形成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形上的一个角。这是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一个角。(多媒体显示:从实物图中闪现出隐藏的角,并抽象出这几个角)这些都是数学上的角。(画上角

    12、的标记)二、教学资源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锐角(acute angle):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right angle):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obtuse angle):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flat angle):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优角(reflex angle):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劣角(Inferior angle):小于18

    13、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周角(round angle):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负角(negative angle):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positive angle):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零角(zero angle):等于0的角。三、资料链接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14、。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

    15、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生活时报)数学小故事:角和线的纷争一年一度的家庭大聚会时间到了,角的家族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它们今天不仅可以大吃大喝,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可领到贵重的礼物。领取礼物的时间到了,它们可有秩序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了队。当锐角家族、直角家族、钝角家族、平角家族、周角家族的所有的成员兴高采烈地领完礼物,一条射线冒出来大摇大摆地走上台:“我也是周角家族的成员,请给我发礼物。”这时,角家族的成员一齐睁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问:“你是个冒充者,你有什么理由说自己是周角家族的成员?”射线理直气壮地走到周角家族里面炫耀道:“你们仔细瞧瞧,我的外形

    16、和你们的一模一样,难道我就不是你们中的一员吗?大家看清楚了!“ 一位周角家族的成员这时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把揪住射线大声说道:”请你亮出我们家族的必备条件,一个顶点、两条边。”说完,射线亮出了顶点,亮出了一条边,可它再也亮不出另一条边。周角家族的成员指着射线哈哈大笑起来。心虚的射线满脸通红,来了个落荒而逃。三、说课稿认识角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这一课。一、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

    17、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极其抽象的。根据二年级学生认识事物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通过直观表象来帮助学生去逐步的、循序渐进地从实物和其它平面图形中抽象出“角”,只有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对角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情境,

    18、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和“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学会用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法、教学手段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较困难

    19、。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整节课要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有机的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在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知识。在课堂上采用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识过程。四、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是

    20、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 ,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角,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重点突出 “角”的部分,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感知角的特征。这个环节中,我又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学生通过折角、摸角、说角、画角、指角儿歌等活动,让学生把对角的感性认识抽象成数学模型,形成了角的正确表象

    21、;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记法与读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清晰演示,再次加深学生对角的特征的认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三)、比较角的大小通过做活动角,比一比角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四)、总结评价,拓展欣赏。通过介绍新朋友角,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课件出示生活中更多角的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335页,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本课将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锐角和钝

    22、角。活动二,画直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是标准第一学段的内容要求,在这三类角中,直角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角,是角分类的核心知识点。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借助学生熟悉的、直观的三角板,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表象。然后用直角做标准比较角的大小,辨认锐角和钝角。要把实际操作和有效的观察比较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了解其各自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形成初步角的表象。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经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验数

    23、学的趣味性,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直观认识直角,了解直角和锐角、钝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课件、三角板三角板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 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还记得它是谁吗?角今天这位朋友又来到我们班做客了,大家欢迎吗?欢迎!不过它们呀,有些害羞,躲藏在一些物体上,不肯出来呢,你们能主动把它们找出来,和它们做朋友吗?2. 找一找。(课件出示三角板、圆锥和折扇实物图)哪位小朋友先来找一找?三角板有3个角圆锥上有一个角打开的折扇也是一个角小朋友们找的真快,看到大家这么热情,角宝宝们也不在躲躲藏藏的了,你看

    24、,它们出来了呢!(课件移走实物图,留下三个大小不同角的图形)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发现吗?第3个张口最大,这个角也就最大。第2个张口最小,这个角也就最小。用贴近儿童生活的通话语言,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二、呈现新知,探究发现1. 认识直角。刚才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一个三角板上有3个角,现在请小朋友们再观察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一样大的这两个一样大的角也分别是两个三角板上最大的角(出示一个大的三角板)小朋友们太聪明了,一下子就发现了,三角板上最大的这个角很特别,我们叫它直角。我么可以用这

    25、个直角跟刚才我们找到的角比一比大小。2. 比一比,认识锐角和钝角(用三角板比课件上第一个角)在比大小的时候,我们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这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直角边与这个角的一条边重合,通过观察角的另一条边的位置来判断这个角的张口是大于直角还是小于直角。每个小朋友手中都有一张练习纸,现在请小朋友们也用你手中的三角板,比一比这几个角的大小。(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引导帮助)通过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第一个角和三角板的直角一样大,第二个角比它小,第三个角比它大。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一个角叫直角,你知道另外两个角叫什么名称吗?打开教材第33页,哪位小朋友能找到它们的名称,并把句子读给大家听?角2比直角小,叫做锐角。角3比直角大,叫做钝角。(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 认识直角符号“ ”


    注意事项

    本文(新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