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模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20544486       资源大小:395.5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模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1、A春秋B战国C西周D商朝8在分封制的作用下,新封的诸侯带领人们迁徙到未开垦的地区,这使得人口由文明中心地区扩展到各地,使蛮荒地区得到开发。材料反映了分封制A提供官职,笼络人心B分割土地,提高产量C传播文化,扩大领土D产生贵族,形成等级9“禹传子”“家天下”说明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遭到完全破坏()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10“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2、达人” “贵贱有序”A BC D12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历史事件应该是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1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法、约占40%甲骨文数量的是 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 字A象形、形声B指事、会意C假借、形声D象形、假借14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B商鞅废除井田制C商鞅维护贵族

    3、特权D商鞅统一度量衡15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16下面是我国1982年发行的第二套殷代铜器中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A陶器B瓷器C青铜器D铁器17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弃商务农,努力耕织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B C D18“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分封制的建立19“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4、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0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的是A四羊方尊 B毛公鼎 C青铜人像 D司母戊鼎21下图是一则寓言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这个故事得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A周公 B老子 C孔子 D墨子22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B迁都频繁

    5、,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2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位思想家曾经主张提倡法治,他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24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了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B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C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金文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经过简化,线条较为平直25考察历史遗址

    6、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下面遗址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遗迹,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遗址,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文王死后,继位的儿子武王,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商。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C符合题意;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发生在炎帝黄帝时期,与题干内容无关,A排除;商汤灭夏与周武王无关,B排除;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末,D排除。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周武王伐纣和牧野之战,考查

    7、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牧野之战的背景、时间、结果及其影响。2B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 “兼爱”、“非攻”,B项搭配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错误”,结合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3DD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的 “楚汉之争”。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4B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是

    8、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5C【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兴修了许多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故C符合题意;原始社会晚期出现青铜器;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的光辉时期,故AB不合题意;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抓住题干关键词“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是解题的关键,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兴修了许多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6C

    9、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限,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符合材料“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的说法,C符合题意;AB属于政治领域,与学术思想无关,排除;D属于经济领域,排除。7A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最早成就霸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史实,故选A。8C依据题干信息“新封的诸侯带领人们迁徙到未开垦的地区,这使得人口由文明中心地区扩展到各地,使蛮荒地区得到开发”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分封制传播文化,扩大领土,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提

    10、供官职,笼络人心、分割土地,提高产量、产生贵族,形成等级,故ABD不合题意。9C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禹传子”“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C选项符合题意;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功臣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A选项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刚刚建立,不是破坏,B选项不符合题意;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依据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因此

    11、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中的“诸侯”、“列国”的产生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传说时代的尧舜禹有关,B项开始于夏朝,D项开始于秦朝。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A依据所学可知,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强调个人德行与修养的提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主张,故A. 符合题意;“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与题干无关,故含有的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抓住题干关键词“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贵贱有序”强调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秩序,故排

    12、除含有的BCD。12A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都城定在阳城,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也被称为夏禹,因此处历史事件应该是夏朝建立,A符合题意;商汤灭夏在约公元前1600年,B不符合题意;武王伐纣约在公元前1046年,C不符合题意;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武王伐纣后建立西周,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3A依据所学可知,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

    13、不合题意。14D依据题干时间是公元前344年12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其中有一项内容是统一度量衡,让秦国各地在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上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给当时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题干图片铜方量是古代计算容积多少的器具,正符合商鞅变法采取的统一度量衡措施,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15C-依据题干信息:避免了因王权更替带来的混乱,结合所学可知,该同学探索的是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依据血缘关系来继承王位,一般是父子相传,确保是社会

    14、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6C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题中邮票有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等,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司母戊鼎是商代最大青铜器。据此可判断出,这套邮票中的器物属于青铜器,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抓住题干关键词“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是解题的关键,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司母戊鼎是商代最大青铜器。17C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内容涉及土地私有、重视农业和军功,富商提高地位可以通过买地、耕织、建立军功,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都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C。18B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

    15、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夏朝筑有大型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B符合题意;炎黄部落打败蚩尤时国家还没有产生,A排除;禅让制的实行是在国家产生之前,C排除;分封制的建立发生在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之后,D排除。故选择B。19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图中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代表,是青铜器中的精品。B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D依据题干和

    16、结合所学知识,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D符合题意;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特点是造型奇特。A不符合题意;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B不符合题意;青铜立人像是商代晚期青铜铸像,出土于三星堆文化遗址。C不符合题意;21B“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说明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观点最接近于老子的思想,B项正确。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17、,A项错误。孔子提出仁和礼,C项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2C根据所学可知,题干说的是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典故,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史实。尊王攘夷是诸侯为称霸打着的旗号,与题干无关;题干中没有提及迁都,也没有提到列国征战,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题干内容相应的典故,分析出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特点,或分析选项,排除与题干诸侯争霸无关的选项即可。23C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韩非。24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相传,黄帝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A项错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甲骨文发展而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金文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经过简化,线条较为平直。由此分析BCD项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5C依据课本所学,在我国陕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原始农耕村落遗址,被定名半坡村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北京人生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能直立行走,会使用天然火。按时间排列正确,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注意事项

    本文(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模试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