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20761811       资源大小:122.04KB        全文页数:1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A六种疾病 B六淫 C六经 D六气 E六腑4其性散漫,中人肌表,发病常在午前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雾露之邪 E热邪5其性清轻上浮,易伤人上部和皮腠的病邪是( )A风邪 B湿邪 C寒邪 D雾露之邪 E热邪6其性紧束,常在暮时发病,多中于经络之里的病邪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 饪之邪 E雾露之邪7望诊见鼻头色微黑的病机是( )A虚劳 B肝病 C肾水反侮脾土 D瘀血 E痰饮8肝病乘脾,临床上望诊常见( )A鼻头色白 B鼻头色青 C鼻头色黄 D鼻头色赤 E鼻头色黑9病在中焦属实者的呼吸特点为( )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其吸促 D呼吸动而振振摇 E喘10病在下焦的呼吸特点

    2、为( )A其吸而微数 B其吸远 C呼吸动而振振摇 D息引胸中上气E其吸促 11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属( )A头中病 B骨节间病 C心膈间病 D腹中痛 E肝胆病12病人头中有病,闻诊可见( )A语声喑喑然不彻 B语声寂然,喜惊呼 C语声洪亮 D语声啾啾然细长 E语声低微13春季,下列各组色脉中,何者病情最重( )A色青脉石 B色青脉毛 C色白脉毛 D色青脉弦 E色青脉洪14卒厥见身和、汗自出的病机为( )A表卫不固 B阳气涣散 C阴阳离决 D气血通畅 E亡阴15早春时,出现色白,脉毛的机理是( )A肺气郁闭 B邪犯肺卫 C肺气虚 D金克木 E风邪恋肺16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的病机是( )

    3、A邪热消谷 B脏气为邪气所改变 C胃阳渐复 D邪气渐退 E虚阳浮越17卒厥见唇口青,身冷的机理是( )A血液郁滞,阳气闭阻 B气血逆乱 C邪气闭阻,血液郁滞,阳气涣散D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E气随血脱18其性重浊,易伤人关节及下部的病邪是指( )A寒邪 B雾露之邪 C热邪 D风邪 E湿邪19对虚劳望诊,可见( )A色白 B色黑 C色黄 D色赤 E色青四、多项选择题1“治未病”的含义是( )A未病先防 B早期治疗 C已病防传 D适时治疗 E谨防误治2金匮提出疾病的预防方法有( )A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B保持五脏元真通畅 C无犯王法,避免禽兽灾伤 D房室勿令竭乏 E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脏腑经

    4、络先后病提出杂病的治疗原则有( )A治未病 B虚实异治 C表里应分缓急 D新久宜有先后 E攻邪当随其所得4根据金匮对阳病的与阴病的分类,下列何种病属阳病( )A头痛 B腰痛 C肠鸣 D脚挛急 E哕5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对面部望诊指出( )A色青为痛 B色白为亡血 C色鲜明者为有留饮 D色黄者便难 E色赤者为热6金匮指出“非其时色脉,皆当病”。下列属非其时色脉的有( )A春季色青脉弦 B春季色白脉毛 C夏季色赤脉洪 D秋季色白脉毛E冬季色赤脉洪7卒厥预后佳的标志是( )A唇口青 B汗自出 C身和 D身冷 E无汗8金匮中指出疾病的治疗、护理方面,应根据脏腑特性而调治,以下何者符合此原则( )A肝病

    5、虚者食用辛辣 B脾病湿困用辛燥 C胃阴不足用甘寒 D肺病气虚而食寒凉 E肾虚水泛而居温暖之处9攻在脏之邪时,遵循审因论治原则,“随其所得而攻之”的例子有( )A风寒外束,用麻黄汤 B水热互结伤阴用猪苓汤 C下焦热与血互结,用桃核承气汤 D宿食下利用承气汤 E阳明热盛用白虎汤10金匮的“五邪”不包括(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11根据“治未病”的理论,临床上对肝实证的治疗,除泻肝外,还可采取何种治法( )A柔肝 B滋水涵木 C清心 D实脾 E宁肺五、简答题1 1 为什么金匮认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2 2 简述五邪中人的特点。3 3 试述“厥阳独行”的含

    6、义和临床意义。4 4 什么是“心膈间病”其在闻诊方面有何异常表现请简述其机理。5 5 为什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6 6 请简述“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的机理。7 7 试述“设微赤非时者死”的病机与临床意义。六、论述题1试述金匮首篇以脏腑经络先后病命名的意义。2张仲景对疾病的病因及发病途径有何认识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有何异同3试述金匮对肝虚证的具体治法。4谈谈表里同病的治疗法则。5整体观念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6谈谈张仲景对疾病的预防有哪些主要观点7试述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并举例说明。8请解释“卒厥”的病机与预后。9谈谈你对“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

    7、而攻之”的理解,及临床如何运用10请分析新旧同病时的治疗原则。11为什么说“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12如何正确理解“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参考答案1D 2C 3E 4A 5D 6B 7C 8B 9A 10B 11B 12D 13C 14D 15D 16B 17C 18E 19B1ABC 2ABCDE 3ABCDE 4ABD 5ABCD 6BE 7BC 8BCE 9BCD 10CE 11DE1为什么金匮认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脉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脉浮者在前”指浮脉见于关前寸部。寸脉属阳主表,所以寸脉浮,病邪多在表,是正气抗邪于表的征象,脉多浮

    8、而有力。“脉浮者在后”是指浮脉见于关后尺部。尺脉属阴主里,所以尺脉浮则病在里,多由于肾阴不足,虚阳外浮所致,脉多浮而无力。金匮意在指出,临床诊脉要注意分部,而且辨证还应注意结合临床症状。该条条文提出“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的肾虚症状,是为了说明只有脉证相参,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2简述五邪中人的特点。五邪是指风、寒、雾、湿、饮食五种病邪,又分别称作清、浊、大、小、谷饪之邪。五邪侵袭人体,各有一定的规律,即“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之谓。风为阳邪,其性散漫,多中于午前而侵犯肌表,令人脉浮缓;寒为阴邪,其性紧束,常在暮时中于经络之里,令人脉紧急;湿邪类水,其性重浊下流,常伤于下而流注关节;雾露之邪

    9、轻清居上,易伤于上而犯皮腠;饮食之邪即谷饪之邪,从口而入,易损伤脾胃,而形成宿食。以上五邪中人的法度,体现了同气相求,以类相从之共同规律,所谓大小、表里、上下,午暮等,都是相对而言,不必拘泥。3试述“厥阳独行”的含义和临床意义。“厥阳独行”指阴气衰竭,阳失所附,有升无降,独盛于上的病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阴与阳相互维系,其升降保持相对平衡。如果阳盛阴竭,就会导致阴不敛阳,阳气上逆,所谓“有阳无阴”,就形成了“厥阳独行”的病理状态。金匮论述厥阳的意义,是为了强调阴阳失去平衡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临床上见到的肝阳上亢而面赤、眩晕,跌仆,甚至昏不识人,即属这一类性质的病证

    10、,如果进一步发展到阴阳离决,就会导致死亡。4什么是“心膈间病”其在闻诊方面有何异常表现请简述其机理。“心膈间病”,指结胸、心痞等一类病证。这类疾病在闻诊方面有“语声喑喑然不彻”之状,即语声低微而不清彻。由于膈间为心肺所居,肺主气,司呼吸,实邪闭塞心胸,导致气道不通畅,肺气出入升降失常,产生了语声低微而不清彻的临床症状。5为什么“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脉脱,指一时性的脉象乍伏不见,脉绝似脱,并非真正脉绝或脉脱,多由正邪相争,邪气阻遏正气,脉中气血一时失去通利所致。如邪气深入难出,气血不易一时通畅,脉道运行难以恢复正常,脉乍伏不见,提示疾病深重,所以说:“入脏即死”;若邪未深入,病位较浅,容易外

    11、泄,气血迅即通利,脉道运行恢复正常,则预后较好,所以说:“入腑即愈”。说明病邪轻而病位浅者,易治;病邪重而病位深者,难治。6请简述“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的机理。所谓“素不应食”,指未病前不喜爱的食物,个体有差异。如见患病之后,突然想吃平素所不喜爱的食物,这是“脏气为邪气改变”所致。食了平素所不喜爱的食物以后,可能反助长邪气而引起发热,应加以注意。临床上有的患者,突然想吃平时不喜欢的食物,往往会出现发热现象,对重病人来说,可能预后不佳。一般情况下,视为病理状态,有临床诊断意义。7试述“设微赤非时者死”的病机与临床意义。赤为心之色,又属火热之色,此处指亡血病人,本应面色白,反见微赤,

    12、是阴虚血少,虚阳不敛而上浮所致。“非时者”,说明既非炎热季节,又非远行急走或酒后、饭后,以及急躁暴怒时的面“微赤”,而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预后不佳,若不及时救治,将有阳脱之虞,故曰“死”。金匮一书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来论述杂病的证治。就人体而言,脏腑在内,经络在外,是一个整体。就疾病而言,虽然内伤杂病多自内而发,病变多在脏腑,但常因外感“客气邪风”而来。病邪侵袭,往往先中经络,肌肤腠理,而后入脏腑,所以杂病的产生,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因此在分析杂病的病机上,金匮以脏腑经络理论为主,而且对疾病的分类也以脏腑经络划分,如把经络病归为阳病,脏腑病归为阴病。若能掌握脏

    13、腑经络先后病的病理传变规律,就能分清标本缓急,给予恰当的治疗。篇名中“先后病”提示临床应注意脏腑经络先后病的传变规律。杂病有在经络脏腑和出现先后的不同情况,根据这些疾病的不同表现,辨证施治才能收效。所以该篇以脏腑经络先后病来命名。对于疾病的病因,张仲景认为归纳起来,主要发病途径有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即第一为经络受邪,传入脏腑,是因为体内脏腑正气不足,邪气乘虚入内所致,故云“为内所因也”。第二是病邪在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是外部体表受邪所致,病邪不传于内,故云“为外皮肤所中也”。以

    14、上两条,均由“客气邪风”侵袭。第三不因“客气邪风”的侵袭,由于房劳过度,意外的金刃创伤,以及毒虫猛兽等所伤,与上二者不同。张仲景的发病学说是以经络脏腑分内外,六淫邪气为主要致病原因,以邪正力量的对比决定病位的浅深。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是以六淫为外因,七情为内因,将房室、金刃归为不内外因,将三种病因并列讨论。张仲景的发病学说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在病因方面都强调了六淫和房室金刃。所不同的方面为,陈无择将七情作为内因,而张仲景却未明确提出这一点。金匮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具体说明肝虚证的治法。肝虚之证,多为肝之阴血不足,除直补本脏外,还应根据五行相生方面来养肝体,酸入肝

    15、,肝虚当补之以本味,故补用酸。焦苦入心,因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而且肝虚易受肺金之侮,助心火可制约肺金。甘药调和脾土,目的在于补土制水以助火,从而制金防其侮肝木;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另外,酸甘相合,又可化阴以养肝体。说明治疗肝虚证不仅要补肝之本脏,且要从相生方面滋养肝体。这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世根据酸甘焦苦合用的原则,选用芍药、五味子、当归、丹参、地黄等药,配以炙甘草、淮小麦、大枣之属来治疗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舌光红,脉弦细之肝虚证,有较好的疗效。表里同病一般有三种情况:表证重而里证轻;表证轻而里证重;表里证轻重相当。治疗时相应有三种治则:先治表证,后治里证;先治里证,后治表证;

    16、表里同治。临证选择哪一种治则,须视其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金匮主要强调了前二者。如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云:“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若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说明一般情况下,表里同病,表证势急,里证不重时,当先治其表,表解之后才能攻里。若先攻其里则易导致表邪内陷,而变生它证,故采取先表后里的治则。即“若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但是如果表里同病,里证势急,如出现“下利清谷”伴“身体疼痛”,即属里阳虚寒,又兼表邪时,则当急治其里,后攻其表。如先发其表,则犯“虚虚”之戒,重伤阳气,会导致正虚难以抗邪,邪气蔓延,反有亡阳之

    17、变。临床对这种病证,一般先以四逆汤温其里,里证缓解,再用桂枝汤解表散邪。所以,表里同病,应采取急者先治的原则。而只有在表病与里病处于急缓相当的情况下,才可表里同治。整体观念在本篇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如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就是从生理和病理两方面说明,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存在致病因素可使人产生疾病。又如原文“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说明自然界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人的色脉,会随着四时

    18、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则身体健康,否则就会导致疾病。以上体现了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的整体观。二、人体自身是个有机整体。如原文在论述“治未病”原则时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说明疾病可以在脏腑间互相传变,在某脏有病时,就要预防已病脏腑向未病脏腑传变。而原文“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也说明经络与脏腑疾病亦可相互传变。上述条文可以看出,脏腑之间,经络与脏腑之间,都存在着疾病相互传变的关系,从而体现了人体内各脏腑、经络之间相互关联的整体观。张仲景对疾病预防方面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重视人体正气,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一、未病

    19、先防:金匮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关键在于人体内的正气,外因“客气邪风”,虽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正气却是决定人体发病的根本因素。所以金匮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果人体正气不虚,“不遗形体有衰”,纵有“客气邪风”侵袭,“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即使得病亦不会深入。要做到未病先防,张仲景指出要“养慎”。其具体措施有:“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及“房室勿令竭乏”等。说明既要加强道德修养,爱国守法,避免意外的灾伤,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及房室都要有节制,这样就能保持“五脏元真通畅”而健康无病。二、已病防传:指一旦不慎发病,应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由经络入脏腑,或由一脏传入它脏

    20、,使病情进一步发展。所谓“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采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法,驱邪外出,使病邪不能深入。若邪已入脏腑,则当根据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治未病之脏腑,截断其传变,阻止病情发展蔓延。依据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人体脏腑在生理方面相互密切联系,在病理变化方面则有虚实相传的规律。即:实则传而虚则不传;虚则受邪而实则不受邪。一、实则传而虚则不传,指已病的脏腑而言。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肝实证易传其所胜之脾,故需“当先实脾”。若属肝虚证,则不易传脾。二、虚则受邪而实则不受邪,则是指受传的脏腑而言。再以肝病传脾为例,如肝实脾虚则肝病传脾,治疗上必须“

    21、当先实脾”,如脾不虚则不需补脾,故云:“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总之,脏腑邪盛则传,而脏腑邪不盛则不传;脏腑虚则受邪,而脏腑不虚则不受邪气相传,这就是脏腑虚实传变的基本规律。“卒”同“猝”,突然之意。“卒厥”是指突然发生昏厥的病证。其病机为阴阳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卒厥的预后,金匮以入脏、入腑来判断。病人卒然昏倒之后,如出现唇口青、身冷,说明邪气内闭,血流郁滞,阳气涣散,内闭外脱,属入脏,预后不良,所以说“入脏即死”。若见身和、汗自出,说明气血流通恢复正常,属在腑,比较容易治愈,所以说“入腑即愈”。所谓“入脏”、“入腑”,主要指病位的深浅,犹言在里、在外,是相对而言。同样,“即死”、“即

    22、愈”也非绝对之辞。因脏性藏而不泻,腑则泻而不藏,病邪入腑尚可排泄,治疗较易。而邪入脏则邪无出路,需要通过攻其相为表里的腑才能驱除,所以难治。金匮以此举例说明脏腑病位之深浅可判断疾病的预后。“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这句话,体现了金匮审因论治的治疗法则。“所得”是所合、所依附的意思,指与病邪相结合的意思。病邪入脏在里,痼结不解,多与体内痰、水、瘀血、宿食等有形实邪相结合,治疗时当审因论治,攻逐其有形实邪,使无形之邪失去依附,则病易痊愈。例如,渴而小便不利,审其因为热与水结而伤阴,当用猪苓汤育阴利水,使水去而热除阴复,渴亦随之而解。它证可以此类推,如热与食结用大、小承气汤。另以唐宗海

    23、为代表的医家认为“得”者,合也。古训相“得”为相合,五脏各有所合,即脏有病者,当随其所合之腑而攻治。如肾与膀胱相合,肾病则治其膀胱。这种“脏病取腑”的治法已在临床应用,有实践指导意义。新旧同病,即指“病痼疾加以卒病”的情况。金匮认为,一般情况下应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因为从病势分析,痼疾日久势缓,卒病新起势急。另一方面,痼疾根深蒂固,证候复杂,难以速愈,而卒病邪气尚浅,其病易除。因此,在痼疾加以卒病的情况下,应先治卒病,后治痼疾,可以避免新邪深入与旧疾相合。当然在临床治疗新病与旧病相合的病人时,治新病同时还须考虑到旧病。如伤寒论太阳病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就是治疗新病兼顾旧病的例

    24、证。人的呼吸主要与肺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而肾主纳气。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此处“上焦”指肺,“下焦”指肾。“在上焦者,其吸促”指病在上焦,呼吸短促困难,为肺气大虚而吸入之气不能下达,气入而随即外出所致。“在下焦者,其吸远”指病在下焦,吸气深长而困难,为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二者在临床上都是病程较长,病情严重,故云:“此皆难治”。“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这句话说明,临床应根据五脏病的喜恶来进行治疗和护理,才有利于五脏生理功能的恢复。因为五脏的生理特性各异,因而适宜病情好转的饮食、居处也不相同。“所得”指与五脏特性相应的饮食、居处与治疗。如脾喜燥而恶湿,脾为湿困,则宜温燥而忌肥

    25、甘,护理时就要注意避免吃肥甘厚味之品。又如脾胃虚寒的病人,除服温补脾胃的药物外,要注意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及居处保持温暖等,才会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反之,如果治疗、护理违背五脏特性,则会助长病邪而使病情恶化。如果脾胃虚寒的病人服用了苦寒的药物,吃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住在寒冷潮湿的居处等,这些都会加重脾胃虚寒。这就是“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刚痉 2柔痉 3几几然4中暍 5疮家 6湿家 7湿痹 8火攻 9日晡所 10取冷11卧不着席12齿介齿 13虫行皮 14食顷15冒状二、填空1 1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_,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

    26、便自利者,_。2 2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_,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_。3 3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_。4 4 湿病的发汗法当为_。5 5 大承气汤可治疗_致痉。1痉病的主脉是( ) A浮紧脉B紧而弦脉C沉迟脉D沉而细者E浮数脉2柔痉的治疗选方为( ) A 调胃承气汤B葛根汤C防己黄芪汤D止痉散E栝蒌桂枝汤3痉病,高热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证属( ) A刚痉B欲作刚痉C柔痉D表热致痉E里热成痉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 ) A血痹B历节C痛痹D湿痹E风痹5太阳中暍,津气两伤,治用( )A白虎加苍术汤 B白虎汤 C白虎加参汤 D竹叶石膏汤 E白虎加桂枝汤6麻杏苡甘汤证属()A风湿表虚B风湿阳虚C寒湿表虚 D风湿阳郁化热E风湿在表化热倾向7风湿,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方用()A桂枝加附子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去芍药汤D防己黄芪汤 E甘草附子汤8下列病证禁用汗法者为()A痉病B湿病C暍病D历节病E水气病9麻黄加术汤证的病机是()A风湿在表 B风湿兼气虚C风湿兼阳虚 D风湿表里阳虚E寒湿郁表10防己黄芪汤治湿病,下列症状何项不具备()A 恶心B身重C恶风D汗出重E脉浮1痉病的治法可用()A汗法B下法C


    注意事项

    本文(金匮要略题库天津中医药大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