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20949774       资源大小:36.8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项目建设前基础情况数据窗体底端项目建设后预期效益数据窗体底端备注建设核心示范区(亩):项目建设的具有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的基地面积核心示范区1000亩,基地9000亩辐射带动面积(万亩):项目建设的基地产生的示范效应所影响带动的区域面积窗体底端20万亩油菜生产能力(吨/年):生产基地每年油菜籽产量1800吨2000吨油菜产品商品量(吨/年):生产基地每年油菜籽出售量窗体底端1260吨1600吨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使种植业结构得以有效调整,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与改善,专业化及产业化农产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这对于提高高原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的知名度,保证农产品顺利进

    2、入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B县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都有积极的意义。3、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绿色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不产生任何污染源,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项目区种植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化。另一方面优质杂交油菜作为良好的养地作物,使土地可以得到充分的培肥,而且其秸秆及加工副产品也是良好的饲用配料,可发展畜禽养殖,促进项目区农牧业和加工业并举,合理利用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编制依据1、关于2011年油菜生产基地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投资计划的通知;2、A省农牧厅A省“十二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3、B县农牧局关于委托A省农牧业工程项目咨询中心组织编制A省

    3、B县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4、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要求或生产工艺资料;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油菜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40万亩左右,产量近37.5万吨。其中优质杂交油菜已突破150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62.5%。B县总耕地面积84.6万亩,居全省第一位。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82.8万亩,其中油菜种植面积22.5万亩,占全省油菜播种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是全省油料主产区之一。多年来,我县依托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积极探索油菜高产栽培模式,大力推广油菜

    4、高产品种,全县油菜综合生产水平逐年提高,走在了全省前列,连续多年承担国家级万亩油菜高产创建项目,通过技术组装配套、落实增产措施,项目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总结出了我县不同生态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10年全县油菜单产水平达到177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153公斤高24公斤。为进一步推进B县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农业部关于2011年油菜生产基地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投资计划的通知,特提出本项目。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农业和农村

    5、经济工作关注的焦点从全国形势看,我国农业进入了产品总量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且丰年有余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当前,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种结构、质量档次不适应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增产不增收,B县农业必须依靠资金和技术集约投入,研究探索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发挥农业区域优势,建设质量优、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区位品牌农产品,形成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向高层次迈进。B县是A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主要的收入来源

    6、是农业,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水平。将优势农产品在产区内优化布局,有利于实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效益。二、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优势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种植地区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油菜是B县第一大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当前由于种子经营、市场准入等方面没有强制性管理措施,生产和管理也缺乏必要的标准和品质检测手段,导致普通油菜品种、单低品种和双低品种共存,多品种插花种植现象普遍。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将一种或两种油菜品种形成区域化、专业化布局,这对于全面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7、具有重要作用。三、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建设,建立生产基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有助于农业科研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而且有利于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形成B县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应用基地、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和外向型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生态适宜项目实施区地理环境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A省传统的油菜主产区之一。该地区优质杂交油菜产品以饱满、无病虫侵害、含油量高而享誉省内外市场,一直是粮油进出口部门和国内外商家一致看

    8、好的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地区之一。二、地位重要油菜生产适应性广、茬口灵活、具有养地作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麦、豆、油轮作倒茬制度,既能改善土壤,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供应,达到用养地结合的目的,又能使油菜、豆类生产逐步形成规模,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同时,可通过油菜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三、生产基础好项目区已先后承担国家农业项目多项,土地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渠系配套齐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任何工业污染源,而且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农机具完好率、配套率高,这些条件使农业高新科技开发投资相对较少,项目建设快,投资效益好。四、潜力较大该区油菜生产在扩大面积、提高

    9、单产、改进品质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较大。一是扩大油菜面积有潜力。目前该区有近2万亩低产劣质小麦、豌豆等作物需要进行调整,改种市场效益较好的油菜等经济作物。二是提高单产有潜力。该区油菜平均单产达180公斤/亩,小面积高产地块已超过250公斤/亩,低产地块只有150公斤左右。三是产品开发运销有潜力。可以通过县粮油外贸公司、农产品销售服务中心、弘大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等企业加强产销连接,开发油菜产品,提高油菜籽附加值。五、群众基础及技术保证服务有保障该区种植油菜历史悠久,农民种植传统技术熟练,已基本掌握了优质杂交油菜常规栽培技术措施,项目实施有可靠的群众基础。以县为龙头,乡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农业推广服务

    10、体系已成网络,农业基础设施走在全省前列,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力量雄厚,推广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指导能力,项目实施有可靠的技术保证。县、乡、村三级组织健全,管理能力强,可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六、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较完善县蔬菜技术推广站已建立起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初步配置了部分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可以在全县范围内承担油菜、蚕豆等农副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和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监督检验,帮助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建立起标准的生产示范基地,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消费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区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及区

    11、域范围项目区C镇地处中纬度内陆高原低山丘陵地带,位于省会西宁以南,海拔24852900米,距省会西宁35公里,交通便利、土地平坦、土壤肥沃。项目实施区涵盖8个村、1471户、5937人。 二、水文气象(1)光照:项目区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588.3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9.25千卡cm2。(2)热量:属典型的内陆谷地气候,年均温度3.9 4.2;最热月极端最高温度平均33,年最低平均温度-22;10的积温23432422,无霜期163天左右,早霜在10月上旬,晚霜在4月下旬。(3)降水:项目区年平均降水350mm450mm,降水四季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9三个月,而作物生长期间的46月份平均

    12、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1.6。年蒸发量1130mm。三、耕地面积及开发潜力项目区耕地面积1.7421万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94751.6901%;全氮0.0700.144%;全磷0.1000.190%;全钾2.162.81%,速效氮3298ppm;速效磷13.8103ppm;速效钾121290ppm。土壤肥力等级多为中等或中上等水平。PH值为7左右,物理性状好,适于耕作。宜于改良培肥,加之水、土、光、热资源组合比较协调,所以土地生产潜力较大,安排作物布局亦比较灵活主动。四、主要灾害性天气对项目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是春旱,其次是冰雹灾害及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尤以春旱最为突出,土壤失墒严

    13、重,直接影响春播出苗。冰雹为害范围亦较大,每年79月较大范围的雹雨天气有59次。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一、人口及劳力项目区涉及1镇X个行政村, 1471户农户,5937人,拥有乡村劳动力3562人。二、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201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421万亩,其中春小麦面积3491亩,平均单产225公斤,总产78.5万公斤;优质杂交油菜8710亩,平均单产180公斤,总产156.8万公斤;马铃薯5220亩,单产440公斤(折主),总产229.7万公斤。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由县、乡、村三级网络构成,县有推广中心,乡镇有经济发展中心,村一级有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以县为中心,

    14、乡为纽带,村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农机服务在县、乡、村初步形成了“三个网络”、“两个体系”、“一条龙服务”的格局,“三个网络”即以农机推广站为龙头的农机推广网络,以农机服务组织为龙头的农业机械、机具、零配件供应维修网络,以农机加油站为龙头的乡镇油料供应网络;“两个体系”即以农机监理站为主体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以农业机械化学校为主体的农机技术培训服务体系;“一条龙服务”即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引进、推广、供应、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管理一条龙服务。第三节 基础设施概况一、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经过多年农田整治和修复,耕地地势平坦,条田规范,利于机械化耕作和管理,田间机耕路四通八达,

    15、交通便利。二、交通电力通讯设备项目区内有县级公路2条,有利于建设物资输入和产品输出。示范区的电力网线已普及到农户并已经过农村电网改造,施工用电均能满足。由于地处省会西宁近郊,兰西拉光缆又从其间穿过,通讯条件好。第四节 项目承担单位概况项目实施单位为B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属全额事业单位,技术力量雄厚,有推广研究员2名,高级农艺师9名,农艺师22名,可为农民提供优质全程的技术服务。目前有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处、500亩。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杂交油菜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较好的工作基础,项目实施有可靠的技术保证。第四章 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第一节 市场前景

    16、分析从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消费状况来看,世界油菜籽生产发展在近20年发展迅猛,近年播种面积达3.8亿亩左右,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印度等国,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年均贸易量1000万吨左右,占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菜籽油、饼粕的贸易量占产量的47%。当前我国油菜籽贸易以进口为主。从国内植物油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植物油消费量大幅度增长,产需矛盾突出。全国植物油年消费量达到2400万吨,而当前我国油料折油产量为960万吨,产销缺口1440万吨。由于产销缺口较大,导致油料大量进口。目前人均植物

    17、油消费量不足1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5公斤,到2010年全国植物油消费量达到 2400万吨,比2002年增加1154万吨。从油菜籽市场价格趋势来看,市场上油菜籽、菜油价格持续坚挺,油厂收购价涨到每吨4200元左右。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检测,估计今年新油菜籽上市前,油菜籽价格将保持在此价位上,国内榨油原料供给总体偏紧,其中油菜籽和菜油供应减少,呈现供不应求状态,因而油籽价格不会出现明显回落。第二节 市场竞争力分析由于高原气候特点的影响,A省所生产的油菜籽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含油量高,出油率好,国内外市场上占有明显的优质。只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质量安全检测,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

    18、低生产成本,加快产业化经营就能稳定占领省内外市场,参与周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第五章 项目建设布局、内容和规模第一节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优质杂交油菜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使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B县优质杂交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使项目区平均亩产提高20公斤以上,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人均纯收入和农民科技素质明显得到提高,有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第二节 项目建设布局项目建设杂交油菜生产基地10000亩,建设地点拟定在交通、通讯条件较好,农民种植水平较高且有发展积极性的C镇D、E等8个村,共涉及种植户1471户、5937人。布局详见表5-1。表5-1 项目区杂交油菜生

    19、产基地建设规划表 单位:亩乡 镇村 名耕地面积户数人口基地面积推广品种备 注C镇F23942098361600青杂2号D1992188806E380736214971700G1758124492700青杂3号H2186171644青杂5号I1587126475800J14651224781000K2232169709合 计第三节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优质油菜示范区建设建设优质油菜生产基地1万亩,示范推广青杂2号、青杂3号、青杂5号优良新品种及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其中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亩,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使其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农民技术培训基地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中

    20、心。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1、优质油菜新品种:推广青杂2号、青杂3号、青杂5号优良新品种1万亩;2、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油菜专用肥及酵素有机肥1000亩;3、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重点防治油菜茎象甲、跳甲、角野螟、露尾甲、菌核病等病虫害,防治面积1万亩(次);4、叶面喷肥应用技术:在油菜苗期、开花初期用磷酸二氢钾、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面积1万亩(次);5、油菜机械播种技术:推广油菜分层施肥条播技术和旱作沟播技术1000亩。三、田间工程整修田间道路12000平方米,沙石路面。在基地显要位置安置项目标识牌1个。四、农业基础设施新修种子晒场2800平方米,

    21、地点在B县C镇通宁路27号县农技推广中心院内。五、农机具购置第六章 项目技术方案一、精细整地,轮作倒茬油菜不宜连作,也不宜在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上种植。较为理想的轮作作物为小麦、青稞、马铃薯。二、选用良种选用适宜种植的青杂2号、青杂3号、青杂5号油菜品种。三、合理施肥亩施有机肥2方(或酵素有机肥100公斤),尿素9-12公斤,磷酸二铵10-12.5公斤(或油菜配方肥40公斤)作底肥。结合中耕除草在4-5片真叶时追施尿素2-3公斤。蕾苔期每亩用尿素0.1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1公斤,兑水30公斤叶面喷施2-3次。四、合理密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3时开始播种,半浅半脑山地区3月下旬、脑山地区4月上

    22、旬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分层施肥条播或旱作沟播技术,亩下籽量为0.25-0.5公斤,播深2-3厘米,行距25-30厘米。播种时亩用尿素1.5-2.5公斤、磷酸二铵各2.5公斤、48%乐斯本乳油20-40毫升与种子混匀后一起条播或沟播。肥力较高的地块亩保苗1.8-2万株,肥力较低的地块亩保苗2-2.3万株。五、田间管理(1) 间苗定苗油菜在34片真叶时一次性间苗定苗。间苗要留壮间弱,留大间小,留匀间密,留纯间杂。在间苗同时对缺苗地块进行带土移栽补苗。(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结合追肥和间苗、定苗同时进行。(3)病虫害防治油菜茎象甲、黄条跳甲的防治在播前用48%乐斯本乳油20-40毫升与种子混合进行拌种后

    23、播种;出苗后,成虫盛发期每亩用2.5%敌杀死15毫升,或4.5%氯氰菊酯25毫升兑水30公斤于晴天中午喷雾,防2-3次,间隔7天。油菜露尾甲的防治在蕾苔期每亩用25%氧乐菊酯20毫升或4.5%氯氰菊酯25毫升兑水30公斤,成虫盛发期喷雾防治。甘蓝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在幼虫为害时,亩用80%敌百虫0.1公斤兑水50公斤或48%乐斯本20毫升兑水80公斤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在幼苗期及开花期用50%咪酰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菌核利每亩50克加水200公斤,喷雾防治,喷药间隔1015天,连续喷23

    24、次,每亩每次用药液75125公斤。油菜角野螟的防治在6月中旬油菜角螟卵孵化高峰期,每亩用2.5%高渗氯氰菊酯40毫升加15毫升敌敌畏或者毒斯蜱40毫升加15毫升敌敌畏加5毫升有机硅助剂在傍晚喷雾防治。 (4)适时收获,及时打碾油菜适宜收获期是全田80%角果呈黄色。收获过程中力争做到“四轻”,即轻割、轻放、轻捆、轻运,做到边收边捆边运边堆,以防裂角落粒,全株干燥后及时打碾,以减少损失。第七章 建设期限及实施进度安排一、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2年(2011年4月2012年12月)二、实施进度安排2011年45月,完成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论证和审批;2011年5月6月,完成项目设计、招投标等工作

    25、;2011年6月2012年4月,完成土建工程、田间工程和仪器设备购置;2011年11月2012年4月,开展种植户技术培训;2012年3月9月,配方施肥、良种引进、田间管理、测产等农业技术推广。2012年10月12月,项目总结,竣工验收。表7-1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表 年限项目2011年2012年123456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论证和审批设计及招投标等工作设备采购、土建施工配方施肥,田间管理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项目竣工验收第八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 概算依据一、土建工程。严格按照A省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执行,并结合B地区具体情况按平方米造价计算。主要材料费、机械费等按现行市场价格概算

    26、。二、仪器设备的购置。按供应厂家最新报价结合市场实际费用计算。三、技术推广费。按当地种子用量和良种市场价估算,农药用量按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贴估算。四、项目前期费。按照项目建设有关规定估算。第二节 投资概算一、示范区建设:主要为良种示范、配方施肥、酵素有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叶面喷肥、分层施肥条播等技术应用,投资60.5万元。二、田间工程:整修田间道路12000平方米,投资48万元,制作标识牌1个,投资0.8万元,总投资48.8万元。三、土建工程:新修种子晒场2800平方米,投资36.4万元。四、农机具购置:购置农机具6台套,投资33.52万元。五、项目其它费用:包括可研报告编制费、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招标代理费、工程监理服务费等,计8.28万元。项目总投资估算表详见表8-1。表8-1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万元)比例(%)资金来源(万元)中央投资单位自筹农业技术推广示范60.532.27 57.92.6种子1000010酵素有机肥11511.5配方肥1301310.4病虫害防治及叶面喷肥20专业化服务补助60田间工程48.826.03 13.90 34.9简易砂石路12000404813.1标志牌个80000.8土建工程36.419.41


    注意事项

    本文(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