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地理复习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2095031       资源大小:274.78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地理复习教学设计.docx

    1、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地理复习教学设计周次教学内容备注1-3七年级上册地理分类复习可调整4-6七年级下册地理分类复习可调整7-9八年级上册地理分类复习可调整10-12八年级下册地理分类复习可调整13-15全阶段总复习可调整中考2018年春学期初中九年级地理复习教案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球运动教学目标:1、列举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3、了解地球自转、公园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4、了解经纬线、经纬度划分、半球划分及其特殊的经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本初子午线等)5、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教学重点:地球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经纬线、

    2、经纬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合作学习小组。 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法、联想法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1)列举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P2图1.1);帆船从海面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即最大周长),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公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3、自西向东运动周期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旋转中心地轴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2.地球仪(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经纬线、经纬度、半球划分及特殊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形状圆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0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

    4、西越来越大特殊线赤道0。纬线、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经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划分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2)了解建立经纬网的重要意义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第二单元 地图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常用图例;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

    5、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坡、缓坡等地形;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教学重点:地图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法、联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1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能识别常用图例。(1)辨别方向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量算距离。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比例尺小 表示范围大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表示

    6、范围小 内容详细(3)常见图例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山体不同部位。(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 (4)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5)鞍部:相等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空白处(6)山顶: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7)陡崖:等高线重合地方3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选择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选择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选择世界政治地图。去一个城市游览,想知道城市的

    7、位置,选择小比例尺地图;想了解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要选择大比例尺地图;在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想知道这个景点的布局,还要选择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2、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及地理分布;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半岛、岛屿和海峡;4、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5、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重点: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及组成。 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法、联想法 教学准备

    8、: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1海陆分布(1)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所占比例,了解海陆分布特点。A、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2)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及地理分布。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洲与北美: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半岛、岛屿和海峡。主要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半岛、阿拉

    9、伯半岛主要岛屿:格陵兰岛、马达加斯加、本州岛主要的海峡有: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东南亚)、霍尔木兹海峡(中东)、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非洲)、麦哲伦海峡(南美洲)、英吉利海峡 (欧洲西部,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德雷克海峡(南美洲火地岛和南极半岛之间)2海陆变迁(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变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海平面升降)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全球共分六大板块:图

    10、2.19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P37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 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第四单元 天气和气候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4、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5、在

    11、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教学重点: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教学难点:读世界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活动法、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学法指导:对比理解法 联想法 数据分析法 归类法教学过程:1天气气候与我们的生活(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如今天下雨了,明天晴到多云。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如梅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46页图)(3)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重

    12、要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了空气,引发人们多种疾病。保护:减少排放、少用煤,造林种草。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1)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世界降水分布特点:1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3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

    13、00米,气温约下降0.6 )如,一座高山海拔3000m,山脚气温20,山顶气温多少度?(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并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特点。一般特点: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近海降水多,远离海洋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具体说来: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3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气候

    14、特征分布规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的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南北纬100至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海南岛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至300大陆内部、西岸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250-350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东部、南北美洲东部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0-400大陆西岸六大洲都有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350-550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沿海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寒带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南、北半球极地附近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地带性高山、高原地区(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找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地区并说出其特点。 (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影响:a)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地理复习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