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Word下载.docx

    • 资源ID:21488970       资源大小:1.11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Word下载.docx

    1、4、调查依据与评价标准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政策、技术标准与规范。4.1 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八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 6 月 27 日第二次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6.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7.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豫政201713号)8.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建立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豫环办201925号)9

    2、.安阳市生态保护局关于建立2019年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安环文201937号)4.2 技术标准与规范1.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保部公告2017年第72号)4.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5.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7.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8.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9.在产企业土壤及

    3、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5、自行监测方案5.1重点区域及污染源识别厂区内地上及地下的储罐、地下储坑、槽罐区、装车与卸货平台、管道及传输泵、散装及包装货物储存仓库、“三废”处理区等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上述相关设施虽然做了防腐防渗处理,但由于长期使用,也极有可能产生跑冒滴漏,进而有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根据前期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根据各区域及设施信息、特征污染物类型、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的途径等,参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识别企业内部存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隐患的区域及设施,记录重点区域及设施相关信息。信息记录表如下表1:表1 重点

    4、区域及设施信息记录表企业名称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重点区域或设施名称点位编号特征污染物危废间北侧T0镉、铅、铬、铜、锌、镍、汞、砷、锰、钴、硒、钒、锑、铊、铍、钼、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石油烃、土壤 pH污水处理站南侧T1原物料北侧T2炼铁车间东侧T3变电站西侧T4水废渣西侧T5钢渣储存车间东南T6雨水排污口旁T7原物料东侧T8姬家屯T9原物料南侧T10清洁对照点T113,4号高炉南侧T12炼铁车间中间T13炼铁车间南侧T14原物料西侧T15阜城北街T161,2号高炉南侧

    5、T17厂区地下水5.2点位布设(1)背景监测点在企业外部区域或企业内远离各重点区域及设施处布设至少1个土壤及地下水背景监测点、监测井应设置在所有重点区域及设施的上游,以提供不受企业生产过程影响且可以代表土壤、地下水质量的样品。地下水背景监测井应与污染物监测井设置在同一含水层。(2)土壤监测点位数量每个重点区域或设施周边布设1个土壤采样点。点位位置采样点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且不造成安全隐患与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污染源。采样深度土壤监测以监测区城内表层土壤(0.20m处)为重点采样层,开展采样工作。(3)地下水监测在重点区域及设施周边布设1个地下水监测点。点位位置地下水监测井应布设在污染物迁

    6、移的下游方向。地下水的流向可能会随着季节、潮汐、河流和湖泊的水位波动等状况改变此吋应将监测井布设在污染物所有潜在迁移途径的下游。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监测井可以根据厂房及设施分布的情况统筹规划。处于同一污染物迁移途径上的相邻区域或设施可合并监测。以下情况不适宜合并监测:1)处于同污染物迁移途径上但相隔较远的区域或设施。2)相邻但污染物迁移途径不同的区域或设施。采样深度监测井在垂直方向的深度应根据污染物性质、含水层厚度以及地层情况确定。1)污染物性质当重点区域或设施的特征污染物为低密度污染物时,监测井进水口应穿过潜水面以保证能够采集到含水层顶部水样。当重点区域或设施的特征污染物为高密度污染物时,监测

    7、井进水口应设在隔水层之上,含水层的底部或者附近。如果低密度和高密度污染物同时存在,则设置监测井时应考虑在不同深度采样的需求。2)含水层厚度对于厚度小于3m的含水层,可不分层采样:对于厚度大于3m的含水层,原则上应分上中下三层进行采样。3)地层情况地下水监测以调查第一含水层(潜水)为主。但在重点区域或设施识别过程中认为有可能对多个含水层产生污染的情况下,应对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含水层进行监测。有可能对多个含水层产生污染的情况常见于但不仅限于:第一含水层的水量不足以开展地下水监测;第一含水层与下部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厚度较薄或已被穿透;有埋藏深度达到了下部含水层的地下罐槽、管线等设施;第一含水层与下部

    8、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不连续;地下水监测井的深度还应充分考虑季节性的水位波动设置。企业或邻近区域内现有的地下水监测井,如果符合要求,可以作为地下水监测点。5.3监测频率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每年开展一次土壤一般监测和地下水监测。5.4监测点位(1)土壤通过对企业平面布置图以及设备设施情况的了解,在企业未受污染靠近本厂界外部布设1个土壤背景点(T11),在厂区内重点区域与设施处布设17个土壤监控点(T0-T10、T12-T17)。(2)地下水根据实地踏勘、走访,了解到企业所在地块地下水埋深大于30m,本次地下水监测点位利用厂区已有水井(S1)、阜城北街(S2)。5.5监测项目结合企业行业类型与生产工艺

    9、,按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由此识别出企业可能特征的污染物有A1类重金属8种、A2类重金属与元素8种、C1类多环芳烃类15种、C3类石油烃及D1类土壤pH,土壤监测项目详见表2,监测点位示意图见附图1。表2 企业土壤监测项目序号重点区域样品编号监测频次监测因子备注11次/年A1类重金属(镉、铅、铬、铜、锌、镍、汞、砷)、A2类重金属与元素(锰、钴、硒、钒、锑、铊、铍、钼)、C1类多环芳烃类(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

    10、,h蒽、苯并g,h,i苝)、C3类石油烃、D1类土壤 pH土壤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S1g,h,i苝)、C3类石油烃地下水20S2土壤污染物监测方法见表3。 表3 土壤监测方法一览表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依据镉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铅铬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09铜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锌镍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汞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

    11、法 HJ 680-2013砷锰火焰原子吸收法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 (2006年)钴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803硒钒锑铊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土壤中锑、砷、铍、镉、铬、铜、铅、镍、硒、银、铊、锌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 350-2007铍土壤和沉积物 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37钼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66-2015多环芳烃类(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

    12、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34-2017石油烃(C10-C40)土壤和沉积物 总石油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土壤 pH土壤pH的测定 NY/T 1377-20075.6样品采集(1)土壤釆样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参照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25.2)的要求进行。本次采样仅涉及表层(硬化层底部至其以下0.5m)。土壤样品采集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采样时先用铁铲切割一个大于取土量的20cm深的土方,再用木(竹)铲去掉铁铲接触面后装入样品袋或玻璃瓶。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土壤样品优先单独

    13、采集,不对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也不采集混合样。用注射器将新鲜切面土样快速推入装有10mL甲醇(色谱级或农残级)保护剂的40ml棕色样品瓶内,推入时将样品瓶倾斜,防止保护剂溅出。VOCs的土壤样品应采集双份,一份用于检测,一份留作备份。然后采集用于检测重金属、无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等指标的土壤样品,用木铲或铁铲将新鲜切面土样转移至广口瓶内并装满填实。采样过程应剔除石块等杂质,保持采样瓶口清洁以防止密封不严。土壤现场采样时认真填写土壤采样记录表、样品标签和样品流转记录表等。土壤采样记录表主要记录内容包括:地块名称、采样点编号、天气情况、采样点坐标、地面高程、初见地下水位埋深、土壤质地

    14、、土壤湿度、土壤颜色、污染痕迹、采样深度、采样工具、检测项目、样品保存方式、XRF和PID检测结果、采样人员信息等。(2)地下水釆样本次地下水采样点位为厂区内现有的机井,地下水采样采用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一般按照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及重金属和普通无机物的顺序进行。对于未添加保护剂的样品瓶,地下水采样前需用待采集水样润洗2-3次,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集中收集处置。采样出的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直至在瓶口形成一向上弯月面,旋紧瓶盖,避免采样瓶中存在顶空和气泡。采样完成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地下水采样时现场必须认真填写地

    15、下水采样记录表、样品标签,主要内容包括:地块名称、采样日期、采样时间、气象参数、采样依据、采样位置、样品编号、检测项目、地下水埋深、井深、样品状态、性质描述等。5.7样品保存与流转样品保存涉及现场样品保存、样品暂存保存和样品流转保存等环节,保存要求应遵循以下原则:(1)土壤样品保存应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要求进行,地下水样品保存应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要求进行。现场采样前应注意VOCs检测项目对保护剂的要求,在实验室内完成保护剂添加并记录加入量。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于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土壤样品不允许进行均质化处理,也

    16、不得采集混合样。采样时应用非扰动采样器采集了不少于5g土壤样品推入加有10ml甲醇(色谱级或农残级)保护剂的40ml棕色样品瓶内。检测VOCs的土壤样品采集了双份,一份用于检测,一份留作备份。(2)采样现场需配备样品保温箱,保温箱内放置冷冻的蓝冰,样品采集后立即存放至保温箱内,保证样品在4低温保存。(3)在寄送到实验室的流转过程中,样品须保存在存有冷冻蓝冰的保温箱内,4低温保存流转。对于检测项目(重金属)采样用木铲将新鲜切面土样转移至广口瓶内并装满填实。样品采集后立即存放至保温箱内,保证样品在4低温保存。填写样品送样单并尽快送至实验室。5.8质量保证5.8.1采样质量监控(1)土壤采样的质量控

    17、制采样方法为人工法,在表层(硬化层底部至其以下0.5m)、采集土壤样品。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土壤样品不允许进行均质化处理,也不得采集混合样。采样时应用非扰动采样器采集。检测VOCs的土壤样品采集双份,一份用于检测,一份留作备份用于检测含水率、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C10-C40)等指标的土壤样品,应用采样铲将土壤转移至广口样品瓶内并装满填实。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符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表9-1的要求。采样标签和土壤现场采样记录表当场填写,内容完整,按照标准要求判断土壤性状,并对每个点位拍照存档。采样过程有照片记录,以及标记编号,对土壤采样

    18、过程及土壤样品进行拍照记录,附报告后。有原始记录、流转记录,同时记录点位的地理坐标、样品状态、采样深度等。土壤现场采样质控样一般包括现场平行样、现场空白样、运输空白样等,总数应不少于总样品数的10%,其中现场平行样比例不少于5%。(2)地下水采样的质量控制在采样前先测地下水位,采样洗井达到要求后,测量并记录水位,记录于“地下水采样记录表”。从井中采集水样,是在充分抽汲后进行的,抽汲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2倍,采样深度在地下水水面0.5m以下,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测定的各项目的水样单独采样分装并按要求加入保存剂,所需水样采集量已考虑重复分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水样保存、容器洗涤

    19、和采样体积符合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附录A的要求。采集水样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内容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日期和时间、监测项目、采样人等。在现场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采样过程有照片记录,以及标记编号,地下水成井、洗井及采样也同样拍照记录。有原始记录、流转记录,同时记录点位的地理坐标、样品状态、地下水水位及取样深度等。地下水现场采样质控样一般包括现场平行样、现场空白样、运输空白样等,总数应不少于总样品数的10%,其中现场平行样比例不少于5%。5.8.2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的质量控制样品的保存、运输和交接符合各个

    20、监测项目标准方法规定的要求。土壤样品保存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要求进行。采样现场需配备样品保温箱,保温箱内放置冷冻的蓝冰,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存放至保温箱内,保证样品在4低温保存。见下表。样品采集记录参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编制完成。样品的运输,由采样人员当天带回并交接。样品交接,样品到达实验室后,接样员需对样品进行仔细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样品数量、标签、送样单要求,并将样品状态详细记录在送样单上,确认样品无误后,在样品流转单签上姓名和日期。 接样员接收样品后,将样品及流转单交由分析技术人员,分析技术人员将样品按标准要求保存并分析。5.8.3实

    21、验室质量监控(1)样品制备的质量控制制样工具及容器:针对土壤样品盛样用的搪瓷盘;粗粉碎用木棒、木铲等;细磨用玛瑙研钵等;过筛有0.15mm至2mm的尼龙筛;装样容器有玻璃瓶、聚乙烯塑料瓶、聚乙烯塑料袋等,规格视样品量而定。避免使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样品瓶或样袋品盛装样品。土壤风干:将样品从冷库中搬出至土壤样品风干室,将样品放置于干净的搪瓷盘中并摊成2-3cm的薄层进行风干,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动植物残体等,同时用木锤进行压碎,并经常翻动。样品粗磨:将已风干好的样品转移至土壤研磨室,样品研磨可选择土壤粉碎机、土壤研磨机及玛瑙研磨等方式进行。粉碎过的样品经孔径2

    22、mm(10目)尼龙筛过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置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搅拌混匀,再采用四分法取其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细磨样品: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用于土壤有机质等项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mm(100目)筛,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土壤有机样品一般采用鲜样或冷冻干燥样分析,应按分析方法的时间要求进行处理和样品测定。样品分装:研磨混匀后的样品,分别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瓶内或袋内一份,瓶外或袋外贴一份(2) 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实验室质控样包括空白加标样、样品加标样和平行重复样,要求

    23、每20个样品至少分析一个系列的实验室质控样。质控样分析结果不合格时,应查找原因,并将同批次样品重新分析。标准物质的测定测试具备与被测土壤、地下水样品基体相同或类似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应在每批次样品分析时同步均匀插入与被测样品含量水平相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替代物的测定根据测试要求,一般在样品提取或其他前处理前加入替代物,通过回收率可以评价样品基体、样品处理过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所有样品中替代物的加标回收率应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否则重复分析样品。实验室按照要求进行了替代物的测试。5.9监测报告编制编制年度自行监测报告,并按要求信息公开。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监测点位的布设情况;(2)各点位选取的特征污染物测试项目及选取原因;(3)监测结果及分析;(4)企业针对监测结果拟采取的主要措施。附件1、检测点位布置图土壤采样点地下水+土壤联合采样点清洁对照点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