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成都市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21520647       资源大小:1.57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都市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Word文档格式.docx

    1、这句话中“封建亲戚”的主要依据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9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已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A地区性分工扩大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10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儒学危机的出现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 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11下图是山东

    2、滕州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集体耕种 D铁犁牛耕12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导致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C推动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 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13宋初文书写道:“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时期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

    3、多以过失,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B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C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14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15两汉之时,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初至东汉献帝刘协禅位曹丕的三百五十余年间,共举孝廉约七万四千余人,今可考见的约三百人,“仅从其来源看,儒生占32.1%,州郡

    4、吏占24.85%,儒吏占1.25%,故官占4.35%,处士即儒生之外不曾有公干者占25.15%”。这一现象A推动两汉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B说明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C说明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有利于推动儒家观念的传播16钱氏家训家庭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A道德修养 B等级差异 C宗法观念 D乡风民俗17清代,山东省清平县,“农忙之际,农村工市所在,多有其人于每日极早麋集村外道旁,携带应用锄镰以待雇用,其工资有低昂,由劳资双方于趁市时协商之。”以上材料表明当时A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市场体系 B雇佣劳动力市场的迅

    5、速发展C原有土地生产关系基本瓦解 D手工作坊劳动对象有所扩展18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A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B合理需求符合天理C人欲与天理相一致 D摒弃人的一切欲望19宋代的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在政治领域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宋代A文官政治的发达 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C科举制的完备 D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20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下表记录的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明人是A沈括 B毕昇 C

    6、王祯 D石普21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人肉治羸疾”。中唐以后割股疗亲成为普遍现象,孝子们割股千年。清光绪延庆州志记载了清朝13位孝子的孝行,其中有过“割股疗亲”行为的就有4人。导致材料所述孝子行孝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受到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 B政府的支持、社会的鼓励C“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推动 D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影响22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4市镇,南宋时代、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 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C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海

    7、外贸易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23唐朝时南方广修陂塘,”春贮水雨,夏溉旱苗”。五代至宋广修圩田,在水边低地垦田,筑堤園之,兼具排、灌功能。唐宋时期这些做法A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B加剧了土地兼并C促进了农耕技术的进步 D刺激了人口南迁24王安石变法中,颁行三经新义(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并将三经新义作为考试标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争夺变法的主导权 B培养和选拔实用人才C充实完善儒家思想 D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25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统治者应该重视教化百姓C应建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8、D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26南宋高宗时曾数次发布鼓励市舶贸易的谕令,亦曾下诏对招诱外商有成绩者给予官爵奖励,蔡景芳就因招诱舶舟有功而补承信郎。据此可知,此时A政治局势影响经济政策 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C传统经济政策逐渐衰落 D在外贸中处于劣势27台湾历史纲要中记载,“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据此可知,康熙帝A重视对台湾的思想政治控制 B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C以崇儒尊孔拉拢台湾的上层 D挑选全国儒学精英支援台湾28“记得画

    9、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苏轼的这首词A展现雄奇豪放风格 B关注市井生活趣味C写出唯美婉约之情 D体现深沉忧患意识29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B文人治国风骨不断凸显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 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30元代的政书经世大典记载境内驿站1496 处,藏区大驿站28处,小站78处。故“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述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表明元代驿站A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 B强化了政府经济职能C冲击了政府

    10、抑商政策 D助推了社会经济发展31中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曾有“鹅湖之会”,与他者论辩、讲学达十日之久;曾重修白鹿洞书院廷请名师,订立书规;集注四书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材。据此判断,他是A陆九渊 B朱熹 C王守仁 D孟子32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下列有关苏轼叙述正确的是() 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说理以诗入画,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以行书名世概括山水画“诗画本一律”的特点A B C D33程朱以“天理”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发万物的根源,王阳明在答顾东桥书中提出:“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可见,理学和心学的

    11、相通之处是A对天命理性的获取途径 B个性自主探寻天理C以道德理性为核心目标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34李白有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杜甫亦言:“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领袖)俱尘埃。”这反映了唐代A浪漫主义文学颇受推崇 B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C儒道释三教已逐渐融合 D诗歌注重反映社会现实35宋代书院选址讲求独立性,避开当权政局,远离喧嚣的市井,选择环境幽静的山林。这反映了北宋书院选址意在A抨击时弊揭露社会现实 B追求修身养性和学术自由C反对封建政府控制教育 D关注下层民众的教育需求二、材料综合题36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

    12、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

    13、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宋)陈亮四弊材料三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构成。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

    14、因。(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37中国古代消费观念伴随中国社会发展状况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节俭视为必修美德,尚书.君陈曰:“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宣公十二年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隋朝王通在关郎中也提到“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历代先贤都将能否做到节俭视为个人乃至国家成败的大事。而古代社会生产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主要从道德伦理、国泰民安方面来阐释节俭,将其作为修身之本、治国之策。摘编自徐姣中国传统节俭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由

    15、于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动、物质财富的增加等多种原因,消费呈现新的特点:消费由俭约趋向奢靡;上层社会显示较强的消费导向;不同地区、阶层的消费有明显差异性;社会消费观出现若干显著的变化。万历时期王士性认为消费趋奢有利于就业,“然西湖业已为游地,则细民所藉为利,日不止千金,有司时禁之,固以易俗,但渔者、舟者、戏者、市者、酤者咸失其本业,反不便于此辈也。”鼓励财富“固将有以用之也”,人们拥有财富后要进行消费。奢靡能使天下财富的一部分流向民众,对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有益。唐伯虎感慨道:“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抒发了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情怀。袁中道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要务,“物欲”是人之常情,追求

    16、及时消费和享受生活。摘编自张邦建明代中后期消费的特点及消费观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期后消费观念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影响。38阅读秦朝、西汉、元朝三代相关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据图一,说明秦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这一管理制度有何影响?(2)据图二,回答西汉初年对地方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存在什么弊端?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3)据图三,回答元代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对地方管理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4)结合图一、二、三,扼要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政治

    17、制度的演变趋势。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显示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賦

    18、分割比例为7:3。 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 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元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元行省制的历史价

    19、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来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目的。(2)有人认为:“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有人认为:“行省制体现了一定的地方分权的色彩”,你认为哪种认识正确?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若一”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体现了唐太宗平等对待各民族的观点,结合所学可

    20、知能够体现他这一思想的是与吐蕃的联姻,故选C项;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和完善科举没有体现唐太宗的民族思想,故排除A、B、D项。2AA据题意可知,康熙帝“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故选A;康熙帝之前清王朝就已经完成了中原统一,排除B;康熙帝平定北方,没有使北方战事频繁,排除C;“导致清朝财力衰竭”的说法有误,排除D。故选A。3BB根据题干可知是雅克萨之战,是乌兰布通之战,平定三藩之乱,是澎湖之战,根据史实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进军台湾,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而后进军东北,进行雅克萨之战,最后解决准噶尔问题,与准噶尔军队战于乌兰布通,故选B项

    21、;排除A、C、D。4A据材料“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物体现了实践的思想,这反映了重视实践的知行观,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知统行的方法论,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本善习远的道德观,故C错误;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是王夫之思想,故D错误。点晴: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区分四个选项中的理论观点的含义。学生要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王夫之知行观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进行正确判断。5C依据材料“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并结合黄宗羲的观点可知,黄宗羲将君臣都放

    22、到治天下的维度中去,打破了君权独尊的观点,实质上是要求限制君主的权力。C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黄宗羲要求君臣平等,A错误;明末清初时,中国采取的正是官僚政治,B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黄宗羲对选官制度改革的主张,D错误。故选C。6C从太监掌管的司礼监“专掌机密”,掌管着“章奏及降敕批疏”“批红”等信息可知,司礼监权力有所增大,这是皇权专制加强的体现,故C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央机构的完善,故A错误;材料主旨信息是司礼监权力的增大,体现不出权力的互相制衡,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政治的腐败,故D错误。7C材料信息“为暗室一炬”、“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说明张岱和黄宗羲认为王阳明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因

    23、此C项正确:“彻底打破”说法过于绝对,因此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史学研究,故B项错误;黄宗羲思想属于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带有早期启蒙色彩进步思想,这和王阳明的思想有本质上的不同,故D错误。8DD“封建”在这段材料中是指“封邦建国”的意思,“封邦建国”就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即宗法制是分封的依据,故D正确;分封制是“封建亲戚”的含义,不是依据,故A不正确;井田制不是分封制的依据,故B不正确;郡县制在秦朝推广到全国,不是分封制的依据,故C不正确。9A试题分析: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

    24、业。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B、C、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点评: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多种经营形态并存,互为补充;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6)手工业生产布局虽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10C个体意识由抑制到肯定,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发展,个体意识增强,体现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C正确;王守仁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两者只是方法论不同,不能说是否定,排除A;王守仁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且儒学危机的出现魏晋之

    25、后,时间不符,排除B;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是表像,不是本质,排除D。11D图示反映的是二牛一人犁耕法,说明东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已经使用,故选D;ABC项不能从图示中得出,排除。12D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材料玩法体现“诸侯国离心力的不断增强”,排除B;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故C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同时将周王朝的文化也带到了分封之地,推动文化的认同,故D错误。13B据材料“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到“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再到“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57

    26、人”可知,宰相的权力在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变化,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政治统治清明”,也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故C、D两项错误。14B汉代春秋纬颂孔子形象高大、气度非凡,庄子外物中孔子的形象却缺乏称颂的言词,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多思想流派之一,而西汉时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孔子的形象描述也就有了变化,故B正确;AD表述太绝对,错误;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15D根据材料可知,两汉之际举荐的孝廉“儒生之外不曾有公干者占25.15%”,说明大多数孝廉是儒生,这有利于推动儒家观念的传播,故D正确;举荐孝廉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B项中“唯一”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孝廉是由地方向中央举荐,并非世家大族垄断政权,排除C。16C由材料中的“提携宗族”和“赈济亲朋”可知,此家训强调的是宗族关系,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17B根据“多有其人于每日极早麋集村外道旁,携带应用锄镰以待雇用”可知,清代农业生产活动中雇佣劳动力市场得到发展,故选B;A项中“门类齐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清代土地生产关系仍然是地主土地


    注意事项

    本文(成都市部编版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