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工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21561110       资源大小:301.0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工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

    1、 实验图1实验表14电压/V5101520253035404550电流/mA电阻/四、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实验二、电位值、电压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电位和电压的意义及相互关系。2、学习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测量元件两端电压方法。二、实验器材实验线路板1块;直流稳压电源1台;万用表1只;330,1K电阻各2只,100电阻1只三、实验电路(实验图2)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在实验板上按实验图2接线,检查无误后方可接上电源。2、以D点为参考点,即万用表的黑表笔接D点,用红表笔分别测量A,B,C,H,G各点电位值,并记入实验表21中 实验图2实验表21测量参考点测量结

    2、果DA3、 测量并记录电压UHB,UBA,UBC,UCD,UAD,UHG的数值,并记入实验表22中 实验表22 电路中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UHBUBAUBCUCDUADUHG4、 以A点为参考点重新测量各点电位及电压值,并记入实验表23中实验表23 电路中各元件两面端的电压值注意;测量时电压表正向偏转,表示测量值为正值;若表针反向偏转,需将正、负对调。五、 实验结果分析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出电位和电压两物理概念的异同点。2、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说明电压与电位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基尔霍夫定律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2、 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直流电流表1只;直流电压表1只;100,200,

    3、300电阻各一只。三、 实验电路(实验图3)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1、 在实验线路板上按实验图3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上电源。2、 读出三个电流表的数值,并记入实验表31 实验图3实验表31I1/ mAI2/ mAI3/ mA节点B上的电流代数和3、 分别测量三个电阻上的电压UAB,UCB,UBD,并记入实验表32中实验表32UABUCBUBD电路ABDA电压降之和回路BCDB电压降之和1、 在节点B验证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在回路BADB,BCDB验证基尔霍夫第二定律。2、 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照,如有误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实验四 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1、巩固同名端概念,学习测定耦合线圈同名端

    4、的方法。2、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调压器1台;交流电流表1只;铁芯变压器1只;交流电压表1只三、实验电路(实验图4,5和6) 实验图4 实验图5 实验图61、同名端在实验图4中,将线圈通入线圈L1中,若线圈的自感磁通与互感磁通的方向一致,也就是它们的磁通互相加强时,则两个流入端为同名端。图中标有记号“。”是同名端。其原理可用楞次定律解释。3、 测定同名(1) 直流通断法 按实验图5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合上开关SA时,观察并记录与L2相接的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断开开关SA时,观察并记录电表指针偏转方向,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同名端。(2) 根据等效电阻的大小判断同名端1) 按实验图6A连接电路,接

    5、通电源,观察并记下两表的读数。2) 按实验图6B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在实验图6A同一电压下,观察并记录下电流表的读数。六、 实验结果分析1、 用直流通断法判断同名端时,可得出什么结论?2、 根据等效电阻的大小判定同名端时,可得出什么结论?实验五 荧光灯电路1、 学习荧光灯的接线。2、 学习功率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如何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素的方法。荧光灯实验板1块;调压变压器1台;万用表、交流电表各1只;功率因数表1只;电容箱1只。三、 实验电路(实验图7)四、 实验方法与步骤1、 按实验图7接线(电容先不并入)2、 合上开关SA,调节调压变压器,使输出电压逐步增大到220V,观察荧光灯的点燃

    6、过程。3、 灯管点燃后,记录电流I,功率P,并分别测量灯管两端电压UO和镇流器两端电压UL,将数据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图7 4、 计算视在功率S,无功功率Q和功率因数COS,并将结果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5、 并入电容C,接通电源,在保持调压器输出电压为220V的情况下,将电容由1微法,2微法,3微法,4.75微法,5.75微法,6.75微法,7.75微法逐步增大,观察电流I和功率P的变化情况,并将数据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6、 计算每次的视在功率S,无功功率Q和功率因数COS,并将结果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五、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什么结论?2、 当并联电容

    7、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如何变化?为什么?3、 利用本实验得到的数据,说明提高功率因数。实验六 三相交流电1、 练习三相负载作星形和三角形的正确联结方法。2、 研究负载的线电压、线是流与相电压、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实验板(包括灯、开关)1块;交流电流表数只。三、 实验电路(实验图8和实验图9) 实验图8 实验图91、 负载作星形联结(1) 按实验图8将负载接成星形。(2) 闭合电源开关SA1和中线开关SA2,测量三相负载对称时(每相开3盏灯)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同时观察灯光亮度是否正常,并将数据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3) 断开中线开关SA2(每相仍开3盏灯),观察各灯光亮有何变化?并测量

    8、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并数据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2、 负载作三角形联结(1) 按实验图9将负载接成三角形。(2) 闭合电源开关,测量三相负载对称时(每相开3盏灯)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同时观察灯光亮度是否正常,并将数据填入自行设计的表格中。(1) 实验所得数据具体说明中线的作用以及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向量图。(2) 在三相四线制中,中线是否能接入熔断器?2、 负载人三角形联结整理实验数据说明I线=I相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并画出它们的向量图。实验七 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测试1、 学习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极性及粗略判断质量的好坏的方法。2

    9、、 学习用万有表判断三极管类型、极性及粗略判断质量好坏方法。二极管(2CP,2CW,2CK)各若干只;三极管(3DG,3AG)各若干只;电阻300,100K各1 只;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050MA)1只;直流电压表(010V)1只。三、 实验电路(实验图10实验图13)1、 取几只不同型号的二极管,按实验图10连接电路。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测量其正反向电阻,判别二极管的好坏。并记入实验表71 实验图10实验表71序号二极管型号万用表量程正向电阻反向电阻二极管材料类型2、 取几只不同型号的二极管,按实验图11连接电路,测量二极管两端电压,判断二极管的材料类型。并记入实验表72 实验图11实

    10、验表72正向电压制反向电压倒3、 取几只不同型号的三极管,按实验图12,13连接电路。判断三极管的管脚、类型。估测三极管的放大能力。 实验图12 实验图131、简述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材料及好坏的方法。2、简述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类型、极性及放大倍数的方法。实验八 晶闸管导通及关断条件的验证及其简单测试1、 通过实验加深对晶闸管的外观及结构的认识和了解。2、 掌握用万用表判断晶闸管好坏的方法。3、 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晶闸管导通及关断的条件。塑封式、螺旋式和平板式晶闸管若干(应有好的也有坏的),直流电源,双刀双掷开关,按纽开关,百炽灯,电流表,变阻器;万用表。三、 实验步骤1、 观察各种类型

    11、的晶闸管的外观和结构特点,学会从外形上大致分清晶闸管的三个电 极:阳极A,阴极K和门极G。2、 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如实验图81所示。3、 用万用表的R10或R100挡测量晶闸管门极与阴极之间正向和反向电阻,如实验图82所示。 图81 图824、 据上述步骤的测量结果判断晶闸管的好坏。5、 将上述步骤中所选出的好的晶闸管,按实验图8-3接线,注意晶闸管的三个管脚一定要接线正确。 6、 将开关SA1和SA2分别投向不同的位置,观察灯亮和灯灭的情况,并自己设计一张表格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于表中。7、 灯亮的情况下,调节变阻器RP,观察灯的亮度如何变化。

    12、 图83并同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如何变化,记录下所观察到的最小电流。四、 思考题1、 在实验中,能否用万用表的R10K挡来进行测量?2、 根据步骤6的表格,可得出什么结论?实验九 单管电压放大器的测试1、 学会调整放大器的工作点。2、 测量单极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3、 初步掌握负载电阻对放大器增益的影响。4、 观察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波形。信号发生器1台;示波器1台;毫伏表2只;直流电流表(0-50mA,o-100mA)各1只;晶体三极管(3DC6,=50-120)1只;电阻3.3,1,2,5.1,10,2.2,510各2只,电位器(100)1只;电容(10F/25v2只,100F/25v1只

    13、)。三、实验电路(实验图17)3、 按实验图91焊接电路。4、 调整Rb,使UceQ=7V。(1) 测量电路静态工作点,填入实验表91。 图91实验表91条件UbQbQCQUceQ=7V(2) 测量RC两端的电压URC,并计算出电路静态工作点CQ,将数值填入实验表92。实验表92URC3保持输入信号Ui=10mv,信号频率fi=1KHZ.取不同的负载电阻RL.用示波器观察在不产生波形失真的条件下,用毫伏表测量出电压U0的数值,并计算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填入实验表93.实验表93UifiRLU0电压放大倍数10mv1khz1K2 K5.1 K10 K4.取RL=2 K, Ui=10 mv,调整信

    14、号源的频率,测量从20Hz开始,不同频率下U0的数值,并计算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直到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段的0.707倍时为止,填入实验表94.实验表9410 mv5.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失真的波形.6.调节输入信号电压Ui=10 mv,信号频率为1khz,负载电阻RL=5.1 K.然后调整Rb,使输出波形产生最大不失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分别测出晶体管各级的直流电压数值,并用毫伏表测出U0的数值,填入实验表95.实验表95输出波形状态晶体管各极直流电压10mV1KHZ5.1K最大不失真VeVbVc截止失真饱和失真五.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步骤2中的数据,比较计算值与测量值的差别,分

    15、析误差原因.2.根据步骤3中测出的U0值,分析电压放大倍数的变化特点.3.根据步骤4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4.计算最大不失真时的电压放大倍数.5.画出截止失真、饱和失真的输出电压波形.实验十 互补对称推挽功率放大器1.了解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2、了解自举电路的作用.示波器、毫安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毫伏表或万用表各1只;晶体管3DG12,3CG5,3DG6各1只;电阻470,510,4.7,51K各1只;电解电容20F/25V, 47F/25V, 220F/25V各1只;电位器47K,470各1只;扬声器(8)或电阻8/1W1只. 三、实验

    16、电路(实验图81) 1.按实验图18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将开关SA与1端接通.RP2阻值置于最小处,调节RP1使A点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1/2,即等于6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2.在电路输入端输入500-1000HZ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负载RL两端的波形.逐步加大输入信号的幅度至示波器荧光屏上 图81 出现交越失真,记下电流表读数.调节RP2至交越失真消失.此时A点电位可能有所变化,重新调整RP1使A点电位为6V,记下电流表读数.3. 交越失真消失后,断开输入信号源,用万用表测量各工作点电压,并做好记录.4.调节RP1,使V3截止,用万用表测量各工作点电压,并记下数据.5. 调

    17、节RP1,使V3导通,用万用表测量各工作点电压,并记下数据.6.在电路输入端输入500-1000HZ的正弦波信号,用毫伏表或万用表测量出端电压.调节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电压为2.5-3V,记下此数值.7.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断开自举电容C2,再测量所记录的输出电压.8.开关SA与2端接通,调节RP1使中点(A点)电压为6V时,用电热风机对整个线路板上元件加热约5min,记录中点电压的变化情况.五、实验结果分析将各步实验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分析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各步骤的实验各得出什么结论.实验十一 单相整流和滤波电路1.巩固和加深对单相桥式整流原理的理解.2.研究电容滤波和 型RC滤波元件

    18、参数对输出直流电压和纹波电压的影响。万用表、直流毫安表、电源变压器(220V/12V)和直流电压表各1只;实验图19中所需的其他元件。三、实验电路(实验图91)实验图91 单相整流和滤波电路1、按实验图19连接电路,使SA1,SA4闭合,SA2,SA3断开,则接成桥式整流电路。接上电源后,调节负载电阻RP,测量在不同负载电流下的输出直流平均电压U0,并记下数值,同时观察并记录当I0=50mA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再断开SA1,观察RL上的电压波形。2闭合或断开图中不同开关,分别接成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和 型RC滤波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RP,测量并记录与I0相对应的各输出电压U0的值。3、当负载电流I

    19、0为50mA时,观察并记录在各种不同滤波电路下的输出端纹波电压波形,断开SA1,观察和记录R1上的电压波形。将实验所得数据列成表格,分析各步实验各得出什么结论。实验十二 晶体管串联直流稳压电路掌握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一般调整和性能测试方法。示波器1台,万用表1只,毫伏表1只,实验图20中所需的其他元件。三、实验电路(实验图20)实验图20 晶体管串联直流稳压电路1、按实验图20安装电路,暂时不接负载RL,调整管V1应紧固在散热片上。2、核对线路和元件确认无误后,输入端加入16V交流电压。调节RP电位器到最大值与最小值,测量记录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并观察输出电压波形。3、接上不同的负载RL,改

    20、变负载电流I0,观察并记录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4、用毫伏表测量并记录纹波电压。5、观察故障现象 (1)断开调整管集电极,测量输出电压(2) 短路调整管c,e极,测量输出电压。(3) 将稳压管极性对调,测量输出电压。 (4) 断开稳压管一端,测量输出电压。 (5) 断开470f滤波电容,测量纹波电压与断开前纹波电压进行比较。1、将实验步骤2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2、将实验步骤3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分析稳压电源对负载变化的稳定作用。实验十三 晶闸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强对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认识;了解单结管触发电路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电子线路实验板,整流变压器,双综示波器,万

    21、用表,单结管触发电路板,负载电阻(可用灯泡),晶闸管。 三、实验步骤1、按实验图131所示电路在实验板上接线。2、用示波器观察单结管触发电路板的输出脉冲波形,看是否符合主电路对触发电路的要求。如输出的脉冲波形正常,就将输出端接到主电路中晶闸管的门极上。4、 调节单结管触发电路(即改变控制角的大小),观察电灯的亮度有何变化。 图1315、 然后用示波器分别观察电灯在较亮和较暗时,于实验图132中。实验图1324、用万用表测量在电灯较亮和较暗时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并记录于实验表13-1中。根据所测量的Ud值,并与步骤3中所记录的波形相比较。实验表13-1电灯发亮程度Uda较亮时较暗时四、思考题1在单

    22、结管触发电路中,控制角a的大小是如何改变的?2为什么改变a的大小,电灯的亮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实验十四 基本逻辑门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与”门、“或”门、“与非”门的工作原理。2进一步认识基本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3了解TTL集成电路的外观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器材及元件电子线路实验板,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74LS00与非门。三、实验步骤如实验图141所示为74LS00的管脚排列图。1、“与”门按实验图142所示接线,分别使A,B脚为5V和0V时,测量输出Y脚的电位,并填入实验表14-1(不用的管脚应悬空)。实验表14-1输入端输出端A(脚)B(脚)Y(脚)1 2、“或”门 按实验图14

    23、3所示接线,分别使A,B脚为5V和0V时,测量输出Y脚的电位,并填入实验表14-2(不用的管脚应悬空)。 图141 图142 图143实验表13-2B(脚)Y(脚) 3“与非”门按实验图26所示接线,分别使A,B脚为5V和0V时,测量输出Y脚的电位,并填入实验表13-3中(不用的管脚应悬空)。实验表13-3Y(脚)1根据实验结果,分别写出上述3个实验步骤的逻辑表达式。2为什么不使用的管脚要悬空?实验十五 译码显示电路了解数码显示元件,巩固对译码电路的认识。电子实验线路板,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74LS248译码器,双七段显示器。74LS248译码器和双七段显示器的管脚排列如实验图151所示。 图151 a)74LS248译码器 b)双七段显示器 1、 按实验图152所示接线。使输入端ABCD分别为实验表141所要求的状态,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a,b,c,d


    注意事项

    本文(电工实验指导书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