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笔记及真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21949471       资源大小:623.74K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笔记及真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单选、多选(3)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除了原有的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外,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新兴阶级。3.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多选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多选、简答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

    2、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多选中华民族面对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多选、简答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主体、内容不同。前者要求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求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争取

    3、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单选、多选、简答(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斗争;香港、台湾地区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单选、多选、简答(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战死。中法战争期间,刘铭传多次击退法

    4、军,冯子材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卫战斗中为国捐躯。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单选(1)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列强争夺殖民地狂潮。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多选、简答(2)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多选、简答(1

    5、)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简答(2)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单选(1)太平天国

    6、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单选、简答(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历程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达到全盛时期。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由胜转衰,再到失败。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简答(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主要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

    7、方面问题。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简答、论述(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评价: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带

    8、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多选、简答2.太平天国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教训(1)历史地位: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3)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9、的重任。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1.洋务运动的兴起单选、多选(1)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多选、简答(2)洋务新政的兴办,一是兴办近代企业(包括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二是建立新式海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多选、简答(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多选、简答(2)洋务运动失

    10、败的原因具有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管理上的腐朽性。三、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1.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多选、简答(1)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多选、简答(2)维新派同守旧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废八股等问题展开了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单选(3)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颁布变法上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史称“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史

    11、称“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多选、简答、论述(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改革了社会风气。多选、简答、论述(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政变。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第三章辛亥革命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多选、

    12、简答、论述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2)清末“新政”的破产(主要内容: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兵制,训练新军;改革学制,提倡新学;奖励工商,兴办实业)。(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的成立。(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单选、多选(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单选、多选(2)兴中会的成立。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

    13、派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3.三民主义学说多选、简答三民主义学说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多选、简答、论述4.资产阶级同改良派的辩论(1)围绕三民主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进行论战。(2)意义: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

    14、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3)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二、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封建帝制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各地武装起义和保路风潮。单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单选保路风潮以四川最为激烈。这是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单选、简答(

    15、2)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随着革命形势的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武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3)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简答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中华民国之主

    16、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单选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多选、简答、论述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它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17、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3)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促使社会风气的新变化;(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多选、简答、论述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表现为: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2)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4.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多选、简答、论述(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剥夺

    18、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另一方面,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多选、简答、论述(2)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革命果实的捍卫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组织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单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结束;战争引发了一系列革命,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格局,帝国主义国家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建立,使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简答(1)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单选(2)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简答

    20、、论述(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简答、论述(4)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21、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单选(5)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多选、简答(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得以成长。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单选(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五四

    22、运动以六三大逮捕为界限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多选、简答、论述(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多选、简答(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多选(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

    23、广泛的传播,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的涌现,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简答(3)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2.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单选、多选(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的工作: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多选、简答(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召开于上海。主要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了党成立后

    24、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多选、简答、论述(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划清了界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3.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多选、简答、论述(1)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内容及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25、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二大通过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其主要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多选、简答

    26、(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工人运动方面: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87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农民运动方面:积极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彭湃在广东省海丰县成立海丰县总农会,会员达10万人。毛泽东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参加农会的会员达10万余人。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简答、论述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中共西湖特别会议和中共三大的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

    27、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革命由此兴起。工农群众运动的恢复和发展,黄埔军校的创办,冯玉祥的北京政变及孙中山的北上。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问题。五卅运动开始的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省港工人大罢工。2.北伐先遣队进入湖南,揭开北伐战争序幕多选(1)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单选、多选(2)全国范围反帝斗争和工人运动的普遍高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取得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是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多选、简答(3)北伐战争胜利推进的原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3.共国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单选(1)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成为新右派的代表,发动反共政变。中共五大没有担负起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708笔记及真题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