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道路工程》科目重点复习资料整理汇总.docx

    • 资源ID:2200220       资源大小:37.7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道路工程》科目重点复习资料整理汇总.docx

    1、国家开发大学电大道路工程科目重点复习资料整理汇总2017电大道路工程科目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整理汇总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第一章1.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现行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1)线形: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2)结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3(1)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2

    2、)计算交通量时应将各种车都折合成小客车,以小客车为标准。(3)高速及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及二三级按15年预测。(4)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与高速之间时,拟建公路为主干线公路宜选高速公路;若为集散公路宜选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4.(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15年)、支路(10-15年)。(2)各类道路按城市规模、交通量、地形分为、级,大城市采用级,小城市采用。第二章1道路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性质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应尽可能采用较高的

    3、技术指标,尽量避免用长直线、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2.选线原则:(1)平原区:短、捷、顺直;(2)丘陵区:指标均衡(微丘按平原,重丘按山岭);(3)山岭区:地形、地质为主(沿河线(都选在阳坡,迎风一岸)、越岭线(是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在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以纵断面为主导,布线要处理好垭口选在,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者关系)、山脊线布设要处理好控制垭口、陡坡以及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之间的关系)。3.桥隧与道路线形的配合:应以线形为主,桥隧为辅,并应尽量避免斜、坡、弯。4.(1)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应控制在设计速度的20倍为宜,即L=20v。(2)同

    4、向曲线之间直线的最小长度应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应不小于2倍。(3)要控制注意避免断背曲线,即2个很长的直线之间夹着一个小半径的转弯曲线。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5.(1)道路平曲线: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应在两直线交汇点,用曲线将其平顺地连接起来,以利于汽车安全正常地通过,这段曲线成为平曲线。圆曲线是平曲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2)其设计原理:确保汽车沿道路前进时,其横向与纵向能同时处于安全正常状态。 在平曲线上行驶的横向安全状态,是指设计中应当确保汽车无侧滑和倾覆的危险。在平曲线上行驶

    5、的横向正常状态,是指汽车上的乘客和汽车本身处于平衡状态。(3)a.横向力系数:单位车中所承受的实际横向力。即=x/G(x为x轴方向作用于车体上的实际横向力)b.道路平曲线上的曲线半径公式:R=V/127(x/ib)c.在倾覆危险状态时:1.0;在汽车出现横线侧滑时:xF 或2(F为横向抗滑力,2为横向摩阻系数 F=2G)所以,在道路设计中, 都=6V,反向L=2V。2).曲线组合:a.基本型: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b.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方式,相邻的两个回旋线参数A1与A2最好相等,否则比值小于1。c.卵形: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方式。d.复曲线:

    6、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径向连接处原则上应插入回旋线。e.凸型: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向相衔接的方式。f.复合型: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间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形式。9.视距:1).我国目高1.2米,对物体的位置仍规定为同一车道中心线上,其最小高度规定为0.1米。2)停车视距:小客车行驶时,当视点高为1.2米物高为0.1米时,驾驶人看到障碍物到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的最短行车视距。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当视点高为1.2米,物高为0.1米时后车超过前车过程中,从驶离原车道至可见逆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会车视距: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须的距离,

    7、一般取停车视距的两倍.第三章1.纵断面:用一个曲面沿道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的平面称为道路的纵断面。2.对路基设计标高的规定:对于新建公路,高速、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和加宽路段时,在设置之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对城市道路而言,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车行道中心。3.纵坡度的表示方式:不用角度,而用百分数(%),即一百米的长度内其两端高差几米,其中上坡为+,下坡为。一般认为3%的纵坡对于汽车行驶不造成困难,可以不做特殊考虑,但大于5%的纵坡要慎重考虑。4.道路纵断面线形由直线和

    8、竖曲线组成,其设计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5.为了排水,纵坡应不小于0.3%,为了行人方便纵坡应小于3%.6.标准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一般接近5.5%的(相对高差为200500m)和5%(大于500m)。并注意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7.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坡长限制包括陡坡的最大坡长和最小坡长限制。最大坡长限制:由汽车动力性能来决定。各级公路当连续纵坡较大时,应在不大于规定长度两端设缓和?。最小坡长限制:通常以设计车速行驶的915s行程作为规定值,当车速大于60km/h时取9s,当车速为40km/h时取11s,当车速为20km/h时取1

    9、5s.8.纵坡设计一般要求:平原、微丘地形的纵坡应均匀、平缓,丘陵地形应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山岭、重丘地形的沿河线应尽量采用平缓的纵坡,坡度不宜大于6%;段距离内要避免线形起伏过于频繁;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9.竖曲线设计:(1)、坡度差w=i2-i1.w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下方,竖曲线开口向上,称为凹型竖曲线凸形竖曲线凹形竖曲线(2)、设计标准: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长度(凹形与凸形设计标准也不同)A、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离心力、夜间行车灯照射的影响在跨桥线桥下的视距B、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限制失重不致过大,保证纵面行车视距C、竖曲线一般

    10、最小半径:多采用大于极限最小半径1.52.0倍的半径值D、竖曲线最小长度:按照汽车在竖曲线上的3S的行程时间控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3)、设计要求:a宜选用交大的竖曲线半径;b同向竖曲线应避免“断背曲线”;c应-满足排水要求;d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接,也可径向连接(直坡段长度应能保证汽车一设计车速的3S行程)10.组合:(1)、竖曲线组合:A、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最好是竖曲线的起终点都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即所谓的“平包线”B、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均衡,一般竖曲线半径为平面线半径的1020倍C、明凹竖曲线最好,暗凹比暗凸好D、1)设计车速40KM/h的

    11、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曲线2)凸形竖曲线的顶部与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顶点重合3)小半径竖曲线不宜和缓和曲线相互重复4)平面转角小于7度多的平曲线不宜与坡度较大的凹形竖曲线组合在一起5)在完全通视的条件下,长上、下坡路段的平面线型多次转向形成蛇形应避免E、平曲线与竖曲线除了曲中点,其他点都不希望重合(2)直线与纵断面组合:直线上一次变坡是较好的平纵组合。有一个凸形竖曲线为好,一个凸型线次之,应避免:a 长直线配长坡 b直线上短距离多次变坡 c 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 d 在长直线上设置陡坡及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形竖曲线 e 直线上的纵断面线性应避

    12、免出现驼峰,跳跃等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性。11.(1)爬坡车道:陡坡路段主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2)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75m,对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为了临时停车的需要而要设紧急停车带。(3)爬坡车道的行车速度比主线小,因为超高坡度低(4)从主干线驶离而进入爬坡车道的长度一般选45m第四章1.道路交叉:是不同方向的两条或多条路线橡胶或相连的地点。有的路线要通过或跨越形成相交点,而有的路线到达交叉点就终止形成相连点。2.危险点:交通流线相互交错的点位 分类:分流点、合流点、冲突点(交叉点)3.世界上最早的立体交叉出现在德国,建于1925年4.道路交叉分类:平面交叉、立体

    13、交叉(1)平面交叉:橡胶道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a根据集合形状分类:十字形 x字形 T字形 Y字形 错位交叉口 复合式交叉口b根据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形式和交通特性分为:加铺转角式 分到转弯时式 扩宽路口式 环形交叉式(2)立体交叉:指两条或多条路线用跨线桥,隧道或地道在不同水平面上相互交叉的链接方式。a.按相交路线的类型分:1)道路与道路立交;2)道铁立交;3)道路与大车道的立交b.按橡胶道路的条数:两路立交、三路、四路、多路立交c.按相交道路是否互通:1)分离式;2)完全互通式;3)部分互通式立交.d.按相交道路的跨线方式:1)上跨式;2)下穿式立交.e.按立交主线及匝道的空间层次分:1)二层式;2)三层式;3)四层式立交.f.按立交匝道的形式;1)定向式立交;2)半定向式立交;(3)高速公路与其它各级公立交叉必须采用立交,一级与交通量大的公路交叉宜采用立交,二三级公立以平交为主,立交为辅.(4)立交的主体部分包括跨越设施、主线、匝道第五章1.(1)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建筑物,是路面的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开发大学电大《道路工程》科目重点复习资料整理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