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墙体拆除施工方案标准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22115321       资源大小:635.41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墙体拆除施工方案标准版Word文件下载.docx

    1、楼层内拆除的垃圾由小推车水平运输到指定位置,垃圾下料分段进行.(三)拆除施工技术措施1.拆除前架设好安全照明临电线路,并确认其他电源、水源已关闭,可安全的进行作业。2.拆除工作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低噪音的拆除工作可安排在早晚进行,高噪音的工作安排在白天进行。(四)墙体拆除1.拆除墙体前确认墙内电线断电、附着的管道断水。首先在墙体两侧搭设结构支撑脚手架,支撑距离墙体最大不超过500mm。2.墙体拆除之前楼板面垫好模板,防止物体下落时对楼板振动过大,损伤原有地面。3.拆除墙体与其它墙体之间连接时,先用切割机进行切割出一条沟线,再由人工剔凿,确保拆除分界线规范,并避免拆除时其它墙体的震动破坏。4.墙体

    2、拆除时,一边拆除一边将垃圾清运下楼,不得积压,清运时洒水降尘。5.严禁破坏混凝土梁、板.上层砖墙开洞后用镐和凿子将墙从上到下拆除,拆除墙体可使用风镐.6.拆除过程中如发现楼板、梁变形或出现裂纹,应立即停止,并增加支撑.与设计共同商讨出解决方案后才能进行施工。7.设专人负责安全.(五)水电设备、管线的拆除1.首先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现场仔细勘查,摸清原有管线布局,原有设备的性能和具体需要拆除的水电管线、设备等,作好书面交底记录,以便准确掌握哪些地方该拆,哪些地方不该拆,哪些地方先拆,哪些地方后拆。2.在此项工程拆除过程中,我们将选派公司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本次拆除工程的

    3、管理和施工,并安排专业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拆除工作开始前先将设备、电气、水暖等与外界联系的地方和可能影响拆除工作安全的所有接口关闭或切断,搭设好拆除施工用的脚手架平台,再将各种设备、管线等接头和连接处用专业工具先拆开。3.拆除工作要遵循自上而下和先外面后里面的拆除原则。4.拆除前,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拆除时,要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专业技术工人进行操作,以免发生错拆和误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增加工程成本和工期等的投入。(六)墙面装饰层拆除1.充分了解原有结构和原装饰层的做法,摸清原有墙体内水电管线的预埋情况。2.对拆除部位进行局部封堵,防止粉尘到处飘洒和噪音的扩散

    4、,对周围设备造成污染。3.在每段作业墙面拆除时,首先由施工工人搭设好作业架子平台,由专业电工接好照明和施工用机具,一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工后,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施工工人方能进行拆除工作.4.先将所有拆除的墙面用滚筒或刷子的沾水充分湿润后,再进行墙体面层的拆除工作。特别注意:润湿墙面的水不要过多,以免造成到处流水现象。5.墙面拆除的操作工人自上而下由人工使用扁铲、手锤、刮板等工具进行逐段拆除,部分采用机铲拆除。同时清除基层表面的松动面层,露出坚实基层分段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步施工工序,对墙6.体基层有缺陷的地方要进行及时修补(七)拆除物的清理1.拆除后的材料、设备存放于现场设置的封闭垃圾

    5、站内,利用晚上11点至次日6点的时间由有资质的回收单位进行回收清运。在晚上运输时车辆不能按喇叭,要将车辆的噪音控制到最小。2.清运垃圾时进行洒水和袋装,进行人工搬运至指定的堆放地点,不能任意抛撒,减少扬尘。3.将袋装垃圾用人工抬运进车上,严禁抛起投入车内,产生噪音.垃圾清运人员不得大声呼喊和用铁锹直接将大块垃圾抛入车内。4.车辆开出后,要将拆除物堆放地点进行打扫和用水冲洗干净,保持现场整洁.车辆装运垃圾时最高处应低于车帮15,清运的车辆要用苫布进行严密的覆盖,对进出场的车辆进行冲洗,不得带泥离开施工现场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八)一般规定1.拆除前应先行进行样板拆除工作,与业主及设计明确拆除结构

    6、的位置、程度,并组织施工管理人员明确施工要求,进行详细交底。2.检查房间内是否存在水、电,并设专人看管及设醒目标志,以免他人不了解情况而造成泄漏,确保安全。3.拆除过程一定注意安全,作好安全交底。4.施工时间遵照我司和业主协调时间内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噪音的控制,必要时采取隔音措施.5.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服从总包单位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工人必须三证齐全,根据总包单位要求配备足够管理人员。(九)垃圾清运1.首先联系好垃圾消纳点,并办好垃圾消纳许可证;2.每层内拆除下的垃圾及时分类清理,然后分别用手推车运至楼梯口;3.粉末状的、容易扬尘的垃圾(如砼碎渣)装入袋子内通过龙门架

    7、清运。4.垃圾到达地面后用小型铲车将垃圾运至临时堆放场,从电梯运下的垃圾人工或机械运至临时堆放场,进入临时堆放场的垃圾也要分类堆放,然后统一装车外运。(十)文明施工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2.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3.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发上岗证。4.护身栏、脚手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支模时,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完成,其他人员不得拆改.5.不准利用脚手架调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6.脚手架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

    8、过程中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7.要确保脚手架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8.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不得乱扔。9.脚手架堆放场地要做到整洁、摆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10.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应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十一)加固工程中,梁、板、柱受力部分拆除时的安全措施1.对拆除、加固工程施工前的安全措施11拆除、加固施工前,编制详尽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经设计、监理审核同意,方可开工。每道工序要向监理工程师递交开工报告,经审核

    9、同意并签证后,才可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制定组织有序的施工顺序和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坚持从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立体交叉同时拆除。1.2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才允许上岗作业.同时应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熟悉被拆除建筑物的竣工图纸,弄清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建筑情况、水电及设备管道情况。分级向参加拆除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施工前,应根据拆除、加固部位搭设缷荷支撑,支撑必须上下对应,确保荷载传到基础。缷除作业面处的结构荷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施工步骤和作业顺序不能随意颠倒,若有变更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确认安全、施工质量不受影响。2.对拆除工程

    10、具体施工部位的安全措施2。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拆除安全措施在拆除部位,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满铺脚手扳,兜两层安全网,对下部楼板梁作临时可靠的水平防护,在梁底板处搭设支撑缷荷,并逐层搭设,支撑点上下对应,直到基础部位,确保能够承受屋面板开孔部位的全部荷载,拆除顺序为:先拆板次梁主梁,严禁顺序颠倒,拆除采用金刚石水钻打排孔静态切割与液压钳配合施工,用大力钳剪断板内钢筋,然后将屋面板分段拆除。2承重墙体、柱拆除工程安全措施拆除顺序:先上后下,先拆除顶部,再拆除墙体、柱。拆除中应考虑结构安全和安全生产,严格遵守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规定,搭设必须的安全操作架和缷荷支撑。不得采用破坏性拆除方式,在留用部分和拆除

    11、部分的分界线,必须先用水钻密排钻孔,再用钢凿轻轻修平留用部分.敲击拆除部分时,锤不得伤及留用部分。2.3板、墙专业开洞安全措施针对设备电气管道位置变化,对板梁新开设备、电气洞口进行切割开洞的部位,开洞前,必须做好构件的缷荷支撑,以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同时在开洞下方搭设操作脚手架,并加兜安全网二层,以防开洞时的混凝土渣块直接落在下层楼板上。(十二)对拆除、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施工人员进行拆除工作时,应该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部分上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和其他防护用品。拆除过程多属高空作业,工具、设备、材料杂乱,粉尘、日晒较多,作业工人应佩戴安全帽、手套、安全鞋等个人

    12、防护用品,为防止砖石、灰尘及切割螺钉等的操作,应佩戴护目镜.高处作业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结构上,禁止系挂在拟拆除的结构上。禁止站在悬突位置上进行拆除作业。拆除过程中,现场照明不得使用拆除建筑物中的配电线,应另外设置配电线路。2.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为确保未拆除部分建筑的稳定,应根据结构特点,有的部位应先进行加固,再继续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他部分的倒塌,把有倒塌危险的构筑物,用支柱、支撑、绳索等临时加固.3.拆除作业应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该和整体程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

    13、;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重拆除后才可以拆除。4.各个阶段的施工应稳妥进行,使上部荷载平稳过渡到新体系,应严格掌控各阶段的变形观测,并在总包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变形的速率调整工程进展速度,确保结构的安全。5。对替代原结构的新结构形成之前,原主要承重结构不可拆除,以确保结构体系的绝对安全.在需要制作替代结构的原结构部位进行局部拆除前,先放样,请结构工程师检查无误签证后,方可拆除.6。拆下的碎散物料,不得堆积在脚手架和楼板上,应随拆随运,禁止多人聚集在脚手架和楼板上,防止坍塌。7。拆除前向周围群众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

    14、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十三)对拆除作业后的安全措施1.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运走,来不及运走的要按品种、类别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高度应符合安全规定,并留有一定的间距,防止倒塌伤人。拆除堆放的材料场地,要专人看管,加强治安保卫。禁止外来人员特别是小孩入内玩耍.严禁烟火,配有一定的消防器材,以防万一。对于拆除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场所物料、器材、设备,不要混杂在与一般物料的存放,或放置到安全场所,或采取清洗措施,或安全销毁.4.拆除的区域,对电线、煤气管道、上下水管、供热设备管道等干线再进行一次检查,以防留下隐患,并要设明显标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拆迁工程要和建筑工程的施工

    15、相互衔接好。拆迁场地在全部清理出场料后,再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新的工程建筑。总之,保障拆除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建立健全拆除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这样才能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各层的落渣口位置(可考虑充分利用管道井口、垃圾道口)都应选取在非人员上下和水平行走的通道位置上,并应落实防护措施;对拆下的板面上的余渣物料,要做到及时逐层下置到底层并清运,以避免出现结构袭断的危险;7.坚持检查落实拆除施工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安全保护和文明拆除的措施,实现拆除施工单位对作业安全负责和业主单位安全监控管理双控制。外人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拆区的警戒范围,在被拆工程内和可能波及的危险区

    16、域内不得有人员居住和歇息。墙体门洞砌筑、恢复材料及主要机具:钢结构梁柱: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硅酸盐水泥板: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采用硅酸盐水泥板进行封面。保温隔热岩棉:钢骨架内填充5mm保温隔热岩棉。其他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转应刷防腐剂等。(二)施工方案1.工艺流程:1墙体拆除垃圾清理定位放线构造柱植筋安装梁柱作业准备构造柱、圈梁焊接加固墙体抹灰验评1.2挂线:制作时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点,小线要拉紧,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1.3构造柱在与圈梁相交的接点处宜适当加

    17、密,结构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上下各设3只加密。2.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连接。构造柱做法:凡没有构造柱的工程,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五)安全措施1.墙体恢复时,应做好四周临边防护,检查脚手架、防护栏杆、安全网架设是否牢固;砌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2.运上高出的材料,应平均分散堆放,随用随运,不得堆放在架子上,以防滑落伤人。也不得由上向下仍掷。三、墙体钢结构制作部分:一、工程概况 钢柱由下向上处于垂直状态。其中钢管梁、柱为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 200x200x6。1、本工程工地连接的节点焊接量大,柱-柱、梁柱翼缘,主梁次梁抗弯连接均为全熔

    18、透焊接,现场焊缝均为二级。2、钢管柱、钢柱及钢梁钢材采用Q235-B低合金钢.钢管柱间为对接焊接,位置为横焊;钢柱与钢梁连接为刚结,焊接位置为平焊。二、编制依据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942、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14959943、焊接用二氧化碳气体 HG/T253793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6、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 52001 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8、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89 三、材料 1、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的选定本工

    19、程材料使用Q345B,根据设计指定的国标GB/T14958、GB/T8110的规定及母材材质、结构形式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现场安装焊接采CO2气体保护焊,选定焊丝厂家牌号为锦泰焊丝JM56。(1)锦泰JM56特性与用途JM-56使用于全位置焊,其能适应较大的焊接电流范围.且在低电流焊接时电弧稳定,火花喷溅少。常用于结构物的焊接场合如:造船,桥梁,建筑等的对接与角焊。(2)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气体的纯度及适当的调配混合气体的混合比.2)适当控制保护气体的流量,约20-25L/min。3)控制焊丝伸长度约在15-20mm之间.4)将焊接部位的锈层、水分、油污、灰尘等确实清除静。5)随时保持焊枪气罩

    20、的清洁与接触端完好。6)尽量配合本焊丝的最佳焊接条件范围施焊。 3、焊材的管理焊材应按焊材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强调如下:(1)焊材要有齐全的材质证明,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2)焊材应由专人发放,并作好发放记录.四、安装焊接工艺1、安装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钢结构焊接工程专业性很强,劳动强度大,要求焊工有较高的技术素质,焊工需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2)、应针对该工程中数量较多的或具有代表性的接头形式进行相应焊接方法的工艺评定试验。焊后外观及超声波检查合格后取样进行

    21、力学和宏观酸蚀试验,证明全部试验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3)、采用的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性能优良。清渣、气刨等装置应齐全有效。2、CO2气保焊焊材和设备(1)、焊丝包装应完好,如有破损而导致焊丝污染或弯折、紊乱时应部分弃之。(2)、CO2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5(体积比),含水量应低于0.05%(重量比),瓶内高压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焊接前要先检查气体压力表的指示,然后检视并调节气体流量(20-80L/min).(4)、焊机电压应正常,地线压紧牢固,接触可靠,电缆及焊钳无破损,送丝机应能均匀送丝,气管应无漏气或堵塞。3、焊接施工顺序原则(1)、栓焊混合

    22、节点中,梁的腹板应先栓翼缘板后焊,以便栓孔的对准和摩擦面的贴紧,确保栓接质量。(2)、柱梁节点焊接时一根梁的两端不得同时施焊作业.(3)、柱柱节点焊接时,钢柱的对称两翼缘板应由两名焊工同时焊接。(4)、梁的焊接应先焊下翼缘,后焊上翼缘,以减少角变形.五安装焊接程序及一般规定1、安装焊接程序(见下图)高强螺栓终拧2、焊接一般规定 (1)焊前检查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及错口量,坡口内和两侧的锈斑、油污、氧化铁皮等应清除干净。(2)预热:焊前根据构件钢材焊前低预热温度要求,用气焊或特制烤枪对坡口及其两侧各100mm范围内的母材均匀加热,并用表面测温计测量温度,防止温度不符合要求或表面局部氧化,预热温度

    23、。(见表81)(3)重新检查预热温度,如温度不够应重新加热,使之符合要求。 (4)装焊垫板及引弧板,其表面清洁程度要求与坡口表面相同,垫板与母材应贴紧,引弧板与母材焊接应牢固。 (5)焊接:第一层的焊道应封住坡口内母材与垫板的连接处,然后逐道逐层累焊至填满坡口,每道焊缝焊完后,都必须清除焊渣及飞溅物,出现焊接缺陷应及时磨去并修补。每道焊接层间温度应按规范规定控制在120150内,温度太低时应重新预热,太高时应暂停焊接.焊接时不得在坡口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6)一个接口必须连续焊完,如不得已而中途停焊时,应进行保温缓冷处理,再焊前,应重新按规定加热。(7)雨、雪天气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采取

    24、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施焊。(8)施焊现场环境温度低于0时,在始焊点附近100mm范围内采用火焰预热至30以上,方可施焊,且在焊接过程中均不应低于这一温度。(9)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24h以后,进行焊缝探伤检验.(10)焊工和检验人员要认真填写作业记录表。六。安装焊接的质量验收1、外观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焊缝外观质量允许偏差焊缝质量等级检验项目二级三级未焊满0.2+0.02t,且1mm,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计长度25mm0。2+0。04t,且2mm,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计长度25mm根部收缩02t,且1mm,长度不限0.2+0。02

    25、t,且1mm,长度不限咬边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1t,且1。0, 长度不限裂纹不允许允许存在长度5mm的弧坑裂纹弧坑裂纹电弧擦伤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接头不良缺口深度0。05t,且0.5mm, 每1000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去1处缺口深度0.1t,且1。mm,每1000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去1处表面气孔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气孔2个;孔距6倍孔径表面夹渣深0.2t长0.5t且20mm2、无损检测本工程安装焊缝为二级焊缝,按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进行20%UT探伤, B类级合格.3、

    26、焊缝返修(1)、焊缝返修应由经验丰富的优秀焊工承担.(2)、焊缝返修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确认彻底清除缺陷后,用砂轮机或直线磨光机清除渗碳层,然后进行补焊。返修焊缝的焊接工艺同正常焊接。(3)、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八.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特殊工序,必须自始至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焊接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手段,把好焊前、焊中、焊后质量控制关;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见图焊接质量保证体系);焊接质量保证体系2.配置质检员,负责对材料供应、焊前准备、组装、焊接,焊后处理和成品检查、验收等全过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并记录;3.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

    27、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认可范围内施焊;4.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5.根据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工艺卡,施焊前作好技术交底;6.用于本工程的焊接设备和仪器必须完好可靠、性能良好,清渣工具齐全;7.焊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要按各种物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8.焊条烘焙后,应放在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9.焊前应认真检查构件组装质量(焊缝坡口形式与尺寸)焊接部位的清理质量,不符 合要求的要及时处理达到合格要求;10.格按照焊接工艺规定施焊,认真执行“三检制”并作好焊前、焊中、焊后质量检查记录。11.缝出现裂纹,焊工不能擅自处理,应申报焊接负责人查清原因

    28、,订出修补措施。12.安装焊接全过程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中有关标准。九。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1)焊接设备外壳,必须有效地接地或接零。(2)焊接电缆,焊钳及连接部分,应有良好的接触和可靠的绝缘。(3)装拆焊接设备与电力网连接部分时,必须切断电源.(4)焊工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胶鞋并应保证干燥和完整。(5)焊机前应设漏电保护开关,即“一机一闸制。(6)焊接机械应放置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交流电弧焊机变压器的一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m,进线必须设置防护罩。 、防止弧光辐射(1)焊工必须戴防护面罩(内镶滤光玻璃)

    29、。(2)在公众场所焊接,须装置活动挡光屏.(3)焊接工作场所应该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有良好的照明。(4)焊接工作场所周围5m以内不得存在有易燃、易爆物品。(5)焊工高空作业时要载安全带,随身工具及焊条均应放在专门容器或布袋中。 、设备与工具使用要求(1)焊接设备和用具应装在专门铁箱内提升到所在楼层上,搁置要稳固,摆放要整齐.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焊接设备的附近,便于操作,保证安全.(2)气瓶应装在专门的铁笼中提升,笼顶用铁板封闭,以防坠落的物件砸坏仪表。(3)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4)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头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十成品保护1.焊后不准砸钢筋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钢材上浇水,低温下操作应采取预热、缓冷措施。2.不准随意在焊缝外母材上引弧。3.各种构件校正好之后方可


    注意事项

    本文(墙体拆除施工方案标准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