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音乐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22395257       资源大小:40.6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音乐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1、 1确立主题 本堂课以东亚、南亚民族民间音乐展开本课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聆听音乐,分析音乐要素,了解这两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同时能鉴别出这两个音乐文化区的不同之处。 2教学选材 所选的音乐除了选自人音版和湘版两套教材,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两个音乐文化区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教材所提供的音响材料外,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舞蹈是音乐的姊妹艺术,通常和音乐紧密相连,为了更全面地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音乐文化区民族音乐,还增加了相关舞蹈的音像资料。 3课件运用内容充实、美轮美奂是我一直所追求的。课件制作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

    2、的优越性。注重音乐以审美体验为主要目标,少讲精讲多听多练。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等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表达形式上尽量达到构图优美、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和风格统一。4活动与探究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本课教学活动主要由“欣赏与体验”和“探究与表演”两个部分组成。“欣赏与探究”重点让学生感受东亚与南亚的民族音乐,通过分析了解其特点。“探究与表演”是让学生辨别两地区的乐器及民歌并且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参与音乐表演。 5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经验和音乐理论基础,认知和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聆听音乐后进行

    3、一些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两地区的音乐特点完全可以做到。三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和南亚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哼唱歌曲片段。2能辨别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表演、总结亚洲有关国家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四难点与重点1重点:聆听与体验东亚和南亚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2难点:能辨别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五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表演有关东亚和南亚的音乐作品和相关资料。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的

    4、资料,制成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内容。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天竺少女,提问:歌曲名称和出处?描绘了什么情景?具有哪国音乐的特点?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导入的环节起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作用。学生刚坐进教室,听了伴随他们长大的西游记中最好听的插曲,兴趣盎然,这为介绍印度民间音乐作了较好的铺垫。(二)欣赏与体验南亚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1、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一段:小提琴 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 柔美、深沉第三段:?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

    5、演奏时可坐可站。(图片) 2完整听赏欢迎,课件显示从(1)-(2)的内容:古印度自称是巴哈拉塔,意为月亮神祗(shi)的传人,西元前326年,希腊亚历山大东征直抵印度河流域,把它称之为india。直到今天,中国在唐玄奘游西域前都称为“天竺”“身毒”,回国后统一称为印度。A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 B、 印度音乐与宗教、神话和传统的哲学观念紧密相连。 C、 印度传统音乐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即兴性,但并不是完全随意的即兴演奏。无论什么乐曲的演奏都必须以拉格、塔拉和持续音这三大要素作为基础。“拉格”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另一个基本音素是“塔

    6、拉”(“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D、(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子 A B西塔尔、萨朗吉西塔尔、萨朗吉、鼓、铃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缓慢、自由 抒情、柔美抒情、柔美(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2)学生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学生完成拓展与探究题)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那始终伴随着乐曲的持续音(3)欣赏印度歌舞视频,请同学来表演印度舞蹈,引导学生感受印度舞蹈的律动。(三)欣赏与体验东亚音乐文化区的民

    7、族民间音乐:1播放背景音乐索兰调的同时,课件打出从(1)-(3)内容:日本音乐大致分为宫廷雅乐、民谣、都市传统音乐三大类。(1)宫廷雅乐:宫廷雅乐是日本最古老的音乐,风格典雅庄重,被视为国宝。(2)日本民谣:日本民谣是大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歌曲有劳动歌曲,礼仪歌曲,儿歌等。(3)日本的乐器:日本乐器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个不同的类别。在日本传统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有三味线、尺八及太鼓。(课件展示图片)(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2介绍朝鲜半岛民族民间音乐: (1)欣赏桔梗谣,课件展示朝鲜半岛音乐的分类:雅乐:管弦合奏音乐与管乐合奏音乐、吹打、歌乐。民俗音乐:包括唱乐、农乐、

    8、杂歌、民谣等。主要乐器为伽倻琴、弦琴、长鼓等。伽倻琴在女性中广泛流传。 (2)学唱桔梗谣,学生分小组以歌唱、三步舞、声音模仿节奏等方式表演体验音乐、(3)学生对比索兰调和桔梗谣,分析两国民间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3.引导学生分析东亚民间音乐的特点。 设计意图和效果分析: 东亚音乐文化区在亚洲东部,东亚民族民间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这一特点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要通过欣赏、演唱感受和分析本地区的民歌和民间乐曲来归纳和总结得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阶、乐器使用和曲式结构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特点。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

    9、的影响,东亚音乐文化区的各个国家音乐又有着许多差异,这是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的,通过欣赏分析和感受,学生们开阔了眼界,非常有兴趣。(四)快乐歌舞你我他:每组学生自选一首印度、日本、朝鲜音乐,以歌舞、人声模仿节奏等形式进行即兴表演。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处处都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也给一些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也可以看出他们集体的力量,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五)评价与测试:1.抢答预习自测是小组得分的第一项内容。2.欣赏音乐过程中回答探究问题的速度和质量都将是各小组得分的依据,分值分别为5、3、2、1分。3.达标测试

    10、:(1)连连看:考察乐曲与所属国家的对应(2)乐器辨识题:看图片辨识乐器名称。音乐课的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于许多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些音乐,所以用连线题就降低了难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信心,也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六)延伸与拓展: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合作探究:我国和日本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展开音乐文化的交流,而在我国的隋唐时期日本曾先后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来,他们在我国学习我国的音乐,并且又把我国的音乐带回到日本,从而使我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

    11、对日本的音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音乐的内容形式和音乐理论思想两部分。 日本至今还保存有秦王破阵乐等二十几首唐代燕乐的古乐谱,有些曲目现在仍在日本的舞台上演奏。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21世界如果日本跟中国再打一仗,你认为会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在日本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刚刚上完一节日本雅乐课,然后就是历史课,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中国人的你会给日本的老师和学生们怎样的回答?设计意图:小问题勾出大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七.成效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以听为主

    12、,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互动等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从而达到本节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标。 但我明显感觉到,本节课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有些环节上得还不够透彻,有的音乐还不能听得尽兴,所以,下节课时要注意这一点。尽量做到重点明确,让全体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尽情释放自己。学情分析效 果 分 析1.本课最后几堂课是自己比较满意的,设计之初是想多给孩子们一些东西的,但是随着几堂课下来,时间不够了,东西多,思路乱,孩子们有些吃不消,根据时间和学生基础安排内容是必须的!2.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实际上还是能够参与到音乐中去,这次设计的西游记插曲,调动了

    13、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美好的音乐美好的回忆,孩子们不由自主融入了进去。尤其是最后的探究结果展示,我很感动,那一刻,我们在一起感觉不到年龄的差距,只有共同的回忆和对音乐共同的理解、享受。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亚西亚民间风情和人音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十节,设计思路如下:评测练习: 乐曲 所属国家 四岁的红鬃马 日本 欢迎 中国 五木摇篮曲、四季歌 朝鲜 桔梗谣 清津浦船歌 蒙古国 夕阳箫鼓 十面埋伏 印度( ) ( )()()( ) ( )课 后 反 思3.本课最后几堂课是自己比较满意的,设计之初是想多给孩子们一些东西的,但是随着几堂课下来,时间不够了,东西

    14、多,思路乱,孩子们有些吃不消,根据时间和学生基础安排内容是必须的!4.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实际上还是能够参与到音乐中去,这次设计的西游记插曲,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美好的音乐美好的回忆,孩子们不由自主融入了进去。5.我给孩子们留的问题,看起来貌似跟音乐课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引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一周后的校报上,我看到了牛犇同学的文章,就是关于这堂课课后思考题的回答。我读着很感动,心里充满了对学生的感恩和自己从事职业的神圣感。6.最后感谢2011年省教育厅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那个班上我认识了很多专家和优秀的同行,他们教会了我很多!衷心感谢!课标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音乐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