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传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22582708       资源大小:26.3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传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1、7、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 8、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9、被誉为“语言学之父”的是 2009-01-07 15:43 回复 fletcher24 2楼 A皮尔士B索绪尔C怀特D连尼科夫 10、拉斯韦尔的“5W”模式最初是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字模式D表格模式 11、老师描述圆时,往往用手比划圆形,这种动作属于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 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 12、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符号叫做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信道译码D信宿译码 13、关于符号叙述正确的是A符号是可以发射的B符号是具有物理性的 C符号是信号的信号D符号是具体的

    2、14、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属于B解说性动作15、信息在传递中会损耗、变形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是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 16、微笑不但表现在脸面上,还表现在眼睛上和全身肌肉的放松上,这 体现了非语言符号的A重要性B普遍性C多维性D整体性 17、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B内容的说服力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媒介的权威性 3楼 1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 19、计算机网络进入教育领域是在A20世纪80年代早期B20世纪80年代后期 C20世纪90年代早期D20世纪90年代后期 20、施拉姆关于传播的“雷达”功能

    3、的比喻是指A麻醉性功能B社会协调C环境监测D娱乐功能 21、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叫做22、符号学的先驱是23、教育传播学属于A横断学科B综合学科C交叉学科D单一学科 24、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B韦弗C维纳D皮尔士 25、内涵意义是A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性关系B往往带有情感上的爱憎 C是客观性的D是字典上所表述的含义 4楼 26、计算机媒体属于A视觉媒体B听觉媒体C视听媒体D交互媒体 27、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是A姿态B语言C文字D图画 28、教育传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A教育者的讲授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D促进社会进步 29、学生上下课的铃声属于A音型B非语言符号声

    4、C自然音响D事物音响 30、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是A马歇尔麦克鲁汉B哈罗德英尼斯 C欧文戈夫曼D威尔伯施拉姆31、媒介的“高清晰度”是指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32、在麦克鲁汉眼中,下面属冷媒介的是A照片B报纸C印刷品D电视 33、下列不属于德国学者纽曼提出的大众传播三特性的是A累积性B深度性C普遍性D和谐性 5楼 34、有声电影被用于教育是在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35、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概括中不包括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 36、传播学主要研究的是A自然传播B动物传播C人类传播D机器传播

    5、 37、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B媒介的权威性 D内容的说服力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ABCEA传播者B受播者C信息 D环境E通道 2.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CDEA闭环模式B开环模式 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D远距离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E个人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学传播模式 3.拉斯韦尔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ABCDEA控制分析B内容分析C媒介分析D对象分析E效果分析 4.传播效果的“子弹论”又称为ACDE6楼 A魔弹论B两极传播论C靶子论 D刺激-反应论E皮下注射论 5.教育传播系统构成的四要素是指ABCDA教育者B教育信息C教育媒体 D受教育者E教育

    6、效果 6.模式的三种主要表示形式是BCDA图画形式B语词形式C图解形式 D数字形式E表格形式 7.下列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是客观存在的B信息是受主观影响的 C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D信息是可以转换的 E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 8.罗杰斯在创新推广中提出的采用新事物的阶段是A获知B说服C决定 D实施E确定 9.约瑟夫克拉帕认为受众具有的选择性心理特点是BDEA选择性思考B选择性接受C选择性行动 D选择性理解E选择性记忆 10.下列属于大众传播特征的是ABDEA拥有广大的受众B受众量大、分散、不固定 C反馈比较容易D采用某种机械化手段大规模复制信息 E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进行传播 三、判

    7、断题1.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边缘学科。2.经验之塔理论是戴尔1946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的。3.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其重优化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7楼 4.教育传播主要是指教育信息的传递或教育信息系统运行。5.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语义,排除信息的形式。6.测谎仪是根据非语言符号的多维性原理设计的。7.某种程度上,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8.采用-扩散论在本质上属于强效果论。9.传播产生的效果是由传播过程中的语言内容本身所决定的。10.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息的语义。11.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12.即便是一个人,也可能会

    8、有传播行为产生。13.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该包括传播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14.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重过程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15.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16.拉斯韦尔是传播学科的创始人。17.“经验之塔”理论是戴尔1964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的。18.传播中的干扰只能减少,不能消除。19.“有限效果论”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2.

    9、怎样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1)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2)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3)传播是一种互动,只有传播者的传递活动,没有受传者的接受活动,是不会有传播产生的,反之也一样。(4)传播者、受播者、信息和通道是传播的基本条件。(5)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音乐、图画、戏剧、舞蹈甚至所有人的行为都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8楼 (6)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事,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7)广义的传播,包括机器传播,自然传播、动物传播和人的传播。3.简述电子视觉媒体(幻灯、投

    10、影等)的特点。电子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的特点有:(1)能使学生观察静止状态下放大了的图像;(2)能将某些实物、标本、实验放大显示;(3)幻灯、投影片可以排列成许多不同的序列,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比电影、电视和其它固定序列材料要灵活;(4)放映时间可长可短,不受限制;(5)教学软件的制作比较简单;(6)需要一定的放映和遮光设备,室内太亮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4.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从信息源中选出准备传播出去的信息,然后,这一信息经发射器(编码)转换为信号,信号通过一定的信道传送出去。在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之后,经接收器(解码)转换成符号并解释为信息的意义,最后

    11、为信宿-受播者所接收利用。受播者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反馈”信息。另外,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有干扰信号,干扰信号可以影响到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这里为了简化,只集中表示对信道的干扰。5.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体,他载有前人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把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2)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和感知,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感知信息;(3)教学信息体。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包括符号信息载体和机器信息载体,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

    12、6.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话,总是更容易让人信服。说话的人是谁,资料来自何方,对传播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霍夫兰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内容相同的有关原子弹的文章,分别发给两组受试者。对第一组说,该文为美国某一著名原子能科学家所写。对第二组则说来自一般新闻来源。结果发现,第一组对文章相信的程度,以及所引起的态度改变超过第二组四倍。7.简述共同经验原理,并举例说明。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如图所示,两个圆圈各代表甲和乙原来的经验范围,其间重叠地方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经验。这个重叠的范围是两个人可以互相沟通的范

    13、围。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要学生了解一件新事物,教师必须用学生经验范围能理解的比喻,引导他们进入新的领域。五、论述题 1.试分析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两者的相异点:A.大众传播的目的,主要是通报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教育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公民,造就优秀人才。(1分)B.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为主体的一般大众。教育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C.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主要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和影视片的编制者。教育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材编制者。(2分)D.大众传播主要是一种间接地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向广大公众进行传播。教育传播既可以是通过媒体的间

    14、接的传播,又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E.大众传播中的反馈过程,迂回缓慢,具有更多的单向传播的特点。教育传播能较快地收到反馈信息,具有更多的双向交流特点。F.大众传播中,信息的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教育传播中,信息选择,有严格的规定性,要求高度的科学性。两者的相同点:都是人的传播活动,都是以信息传递为核心。9楼 2.谈谈你所理解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教育传播学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对象是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包括:教育

    15、传播系统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传播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育传播系统的控制与优化等等的研究。B.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分析,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等等的研究。C.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教育信息的本质,教育信息的运动规律,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等等的研究。D.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符号的类型与本质,教育中的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等等的研究。E.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教育传播通道及通道中的干扰,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特点和功能,教育传播媒体的应用等等的研究。F.教育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研究。教育传播中教师与学生的作用,责任和应具备的品质,教师与学生的传播行为等等的研究。G.教育传播环境

    16、的研究。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与功能,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与调控等等的研究。H.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教育传播的特点与表征,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与评估等等的研究。I.教育传播的应用研究。课堂教学传播,远距离教学传播,个人自学传播等研究。3.试述教师的主要传播行为。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传播行为包括教育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1)教育信息的收集 a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 b选择信息源 c考虑信息收集的方法 (2)教育信息的加工 a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使之成为有用的。b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使之成为有序的。c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编码,使之成为易传的。(3)教育信息的传递 a传

    17、递的信息要有针对性。b传递的信息应是完备的。c要注意信息的时效。d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4.试述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适当评价。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媒体是人体的延伸。(2)媒体就是信息。(3)媒体有“冷”、“热”之分。(4)媒体是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动力。麦克鲁汉的媒体理论,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也有不足之处。他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媒体就是信息”的观点,被人们引用最多,影响甚大。他强调媒体本身的重要性,主张研究媒体时,把它与人的感官、心理联系起来考虑,把它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他的这些看法,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媒体是有积极意义的。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媒体的作用,把它看成是促进社会改变的决定力量。从而使自己走进了“技术决定论”者的队伍。他的“冷”、“热”媒体理论,也是缺乏科学性的。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传播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