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

    • 资源ID:2278765       资源大小:40.4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

    1、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 日期: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余欣欣(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初中生的心理应激因素的来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方法:采用等级计分的方法对桂林市129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学业、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的作用。2、应激生活事件高分组各种心理问题显著地多于应激生活事件低分组。3、对90症状总分有显著正回归效应的变量按大小依次为:人际关系、学业、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结论:研究结果为开展学校心理卫生工

    2、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背景资料。关键词应激生活事件;初中生;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844 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8377(2002)03-0055-04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者们采用多种有关量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或某些心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生理应激研究和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身心损害12。初中生作为正在成长的个体,心理波动十分显著,面对各种紧张性生活事件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研究学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制定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措施

    3、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自编的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量表为工具,探讨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查明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哪些因素影响作用大,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初中生的心理卫生工作。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桂林市选取6所中学,抽取初一至初三共30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1500名,收回有效问卷1292份,有效调查率86 13%。其中男生658人,女生634人,初一年级410人(男生203人,女生207人),初二年级431人(男生277人,女生204人);初三年级451人(男生228人,女生223人)。被试年龄在12岁至15岁之间,平均

    4、年龄13 50 6岁。 (二)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0)测查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量表测查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应激生活事件。该量表包括学校教育、学业、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五个方面的应激事件。评分采用05级评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均数、标准差);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以上统计分析均用9 0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注: 0 001表1结果表明:初中生五个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症状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0 001)。这说明初中生的应激生活事件对心

    5、理健康具有消极的作用,被试经历的应激生活事件越多,心理问题也越多。 (二)不同程度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我们根据被试应激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分布的两边各取27%的分组方法将被试分成高应激事件组和低应激事件组,进行分析比较。注: 0 001 从表2可以发现,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高应激生活事件组-90量表上各因子及症状总分都极显著地高于低应激生活事件组(0 001),这说明应激生活事件是导致初中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效应 为了探明各类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以五

    6、类生活事件为自变量,以症状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症状总分有显著回归效应的变量按大小依次为:人际关系、学业、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以上三个变量对症状总分构成正回归效应,它们可以解释初中生症状总分50 1%的变异。 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对女生症状总分有显著正回归效应的变量有:人际关系(= 402,0 001)、学业(= 391,0 01)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女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受人歧视冷遇;家长不理解自己,存在代沟;遭人误会、冤枉;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正常的异性交往被误会;长相不好;与熟悉的人或好朋友分离;与同学关系紧张,遭排斥。学生学业

    7、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学习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低;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学习负担过重;经常性考试失败;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父母期望太高、施加压力太大。对男生症状总分有显著正回归效应的变量有:人际关系(= 429,0 001)、学业(= 303,0 01)、社会环境(= 128,0 05)、学校教育(= 082,0 05)方面的应激事件,男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受人歧视冷遇;遭人误会、冤枉;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家长不理解自己,存在代沟;友情破裂;与熟悉的人或好朋友分离;长相不好。男生学业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缺

    8、乏应付挫折的能力;学习负担过重;学习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低;经常性考试失败;父母期望太高,施加压力太大。男生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交友不当;社会治安不好;“黄色”的影视、录相、小报的影响;不良的社会习俗。男生学校教育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教师不重视和信任自己;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教师教育方法粗暴;教师偏心不公;教师作风不正;教师教学水平低。 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存在以上的性别差异外,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学业方面的应激事件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影响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0 001)。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对初一学生症状总分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按大小依次为

    9、:学业(= 386,0 01)、人际关系(= 344,0 01)方面的应激事件,它们可解释初一学生症状总分44 8%的变异。初一学生学业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学习负担过重;经常性考试失败;学习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低。初一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长相不好;遭人误会、冤枉;家长不理解自己,存在代沟;与同学关系紧张,遭排斥。对初二学生症状总分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按大小依次为:学业(= 407,0 001)、人际关系(= 373,0 01)方面的应激事件,它们可解释初二学生症状总分50 6%的变异。

    10、初二学生学业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学习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低;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父母期望太高,施加压力太大;经常性考试失败。初二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受人歧视冷遇;正常的异性交往被误会;长相不好;家长不理解自己,存在代沟;与同学关系紧张,遭排斥;遭人误会、冤枉;友情破裂。对初三学生症状总分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按大小依次为:人际关系(= 453,0 001);学业(= 271,0 01);社会环境(= 121,0 05)方面的应激事件,它们可解释初三学生症状总分52 6%的变异。初三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

    11、的压力大小依次为:受人歧视冷遇;与熟悉的人或好朋友分离;遭人误会、冤枉;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家长不理解自己,存在代沟;正常的异性交往被误会;个人隐私遭侵犯。初三学生学业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低;学习负担过重;经常性考试失败;父母期望太高,施加压力太大。初三学生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事件按产生的压力大小依次为:社会治安不好;“黄色”的影视、录相、小报的影响;交友不当。 以上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我们,要维护初中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查明有哪些生活事件会对初中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然后尽量设法消除或减轻这些事件对初中生的

    12、影响,以维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四、讨论 应激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论证,应激生活事件是引起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是一致的34,应激生活事件是导致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遇到较多应激生活事件的个体相应地具有较多的心理问题。初中阶段是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开始增多的阶段,研究此期常见的心理应激源,对初中生心身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其所处环境和社会地位与角色有其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不同于成人5。本研究揭示,在初中阶段,导致

    13、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应激生活事件按影响大小主要有人际关系、学生、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受人歧视冷遇,家长不理解自己、存在代沟,遭人误会、冤枉,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与熟悉的人或好朋友分离,长相不好,正常的异性交往被误会,友情破裂,与同学关系紧张、遭排斥都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业方面,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缺乏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信心不足、对自己的期望低,学习负担过重,经常性考试失败,父母期望太高、施加压力太大,这些因素使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而在社会环境方面,交友不当,社会治安不好,“黄色”的影视、录相、小报的影响,不良的社会习俗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

    14、,初中生心理上急于独立的倾向,使他们从12岁开始逐渐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脱开。心理发展的自主性、闭锁性、与父母的意见分歧,使初中生热衷于在同龄人中选择知心朋友作为精神上的依托,更愿意向他们倾诉烦恼,听取他们的意见,因此,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同伴交往,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初中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尊重和理解,有益于其自身价值得到肯定,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令学生感到孤独和缺乏归属感,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将产生消极的影响。另外,初中生虽然具有独立的倾向,但由于其年龄的限制,在经济、心理等各方面都要依赖父母,因此亲子关系也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使初中生感到父母

    15、的关心和爱护,使其爱和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有利于维护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课程难度的加大,学生如果缺乏适合的学习方法就很难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学习负担过重,父母期望过大,经常性的考试失败,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策略性地学习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而减轻学习负担,避免经常性的考试失败,建立适当的期望目标可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性的觉醒和生理的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情绪躁动不安,易受内外环境的诸多因素影响。交友不当,社会治安不好,“黄色”的影视、录相、小报的影响,不良的社会习俗无疑会加重初中生的心理困扰。因此,净化社会环境,给初中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将有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五、结论 1、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学业、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与90量表各因子及症状总分有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的作用。 2、应激生活事件高分组各种心理问题显著地多于应激生活事件低分组。表明应激生活事件是导致初中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对90症状总分有显著正回归效应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