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23062397       资源大小:71.6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

    1、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安全科实施日期审核受控状态批准文 件 更 改 记 录 表文件编号更改日期更改章节号版本/修订号更改人批准人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J 24 号及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切实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 情况,本着 “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ZB/T29639-2013), 进行编制,预案命名为: 河北中重冷轧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请认真组织广大员工学习。 一、河北中重冷轧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

    2、: 安全科编制时间:2015年5月29日 1、 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经营单位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的通 知)(安监总统计【2010】24号)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厅应急【2009】73 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17号)。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

    3、的减少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2、适用范围:河北中重冷轧材料有限公司内所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 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分析: 河北中重冷轧材料有限公司有:酸轧车间、镀锌车间、连退车间、磨辊车间、公辅车间,空压站、酸再生、污水处理、除盐水站、水泵房、检修车间,设专用化学检验理化室,物理检验室,配备原料及成品库房,配备天车 。危险源主要分布在各车间天然气、氢气管线设施,酸洗、酸再生管道及酸罐、酸泵、检修车间、氧气、乙炔存放区域。 4、组织机构及职责总指挥: 汪国荣 (厂长)副总指挥: 刘军捷(常务副厂长)成员: 各科室、车间第一负责人。5、预防与预警“危险源”警示标识。车间内外天然气、氢气、 氮气

    4、管道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车间内天然气、氢气燃气管道设有防静电接地。冷轧厂在生产过程中有存在危险化学品和其他生产安全隐患。事故起因也很多,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一般事故可由岗位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处理,从而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减少环境污染等。调度室:9166(小号)办公室: 5761024 6024(小号) 生产科: 5761059 6059(小号)安全科:5761009 6009(小号) 9199(小号)公司救护站:5761120 6120(小号)工艺科长:办公室: 邢玉倩 5761024 6024(小号)6、应急响应I 级响应,适

    5、用于造成 3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一般事故。II级响应,适用于事故危害有扩大趋势,可能出现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响公众安全的安全生产事故紧急或临界状。III级响应(属厂级)是在超出二级应急响应救援处置能力的前提下,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响应指挥机构实施救援。 级响应(属车间)冷轧厂安全科应急响应时应立即报告冷轧厂领导,通知冷轧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应急准备。 级响应(属班组级)行动由车间兼职安全员组织实施。三级应急响应行动时,事发车间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救援,行动的组织实施由车间协商安全科决定。冷轧厂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的严重程度

    6、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清事故起因、经过,分清事故的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制定出 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7 保障措施各单位的值班电话保证24开通,有关人员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通过安全网络、有线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方面的通信联系畅通,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8 宣传、培训和学习。二、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l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焙烧炉、天然气外网管道,容易引发天然气中毒、着火、爆炸。 变电站:高低压配电柜、电气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行引起电气设备、线路损坏着火,引发连锁火灾事故。油库、液压站、稀油站:容易引发着火、

    7、爆炸事故。氢气: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乙炔、氧气: 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总指挥:汪国荣(厂长)副总指挥: 刘军捷(常务副厂长)成员:各科室、车间第一负责人。3. 预防与预警(1) 厂区内,不得有烟火,遵守动火制度。(2) 加强人员管理,严格门禁制度,禁止将火种带入厂区。(3) 使用的油脂、棉纱等严格管理,定期清理,严禁乱扔乱放。(4) 运转设备必须并用好各种保护装置,防止摩擦起火,并设灭火器和砂箱。(5) 各电器室、设

    8、备库、通风管道均要不燃烧材料支架、保温层,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灭火器、砂箱、消防锹、消防桶,要登记入册,设专人管理。 (6) 液压站严禁使用电器取暖。(1) 现场出现火灾征兆时,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隐患, 积极组织撤人,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的危害程度向厂调度室汇报。其他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向厂调度室汇报。(2) 调度室及汇报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地方式,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3) 在抢救事故其间,救灾负责人应随时向厂调度室汇报受灾区状况、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 救灾的现有条件、事

    9、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的效果 等),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的措施,取得厂抢险组织部门指示和支持。4. 信息报告程序调度室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应急救援接警工作,具体联络方式见附件。发生火灾事故后,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调度室汇报。车间其他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及汇报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在抢救事故其间,车间救灾负责人应随时向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

    10、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救灾的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展开提出建议和措施,取得抢险组织部门指示和支持。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并记录在案。具体了解、记录内容见下表: 事故汇报人姓名、汇报时间 、事故性质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发生地点、人员伤亡情况 、事故地点通风情况、 事故可能波及的地域、事故区域有何异常现象、备注。接警人员在接到报警后,首先要迅速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然后迅速按照附表所列顺序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发出事故通知,己采取相应的行动。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要立即赶赴指挥

    11、部集中,由总指挥统一安排工作,不准擅离职守。5 应急处置一级紧急情况:能够利用本厂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二级紧急情况:需要利用公司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三级紧急情况:需要利用政府部门晌应的紧急情况。(1)命令救护队立即赶赴事故区域进行救援。(2)调度指挥临近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控制,避免事态扩大或波及范围扩大。 (3)通知医疗救护组,立即赶赴现场救援。(4)通知物资供应行动组,提供一切抢险、救护所需的材料设备。(5)如果控制事态有困难,应向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临近单位请求增援。(1) 立即召集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己经下达的命令情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

    12、主要与救援有关的设备正常运转。(2) 通知事故单位准确统计发生事故时现场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分布,通知各救灾行动组准备救灾材料。(3) 选定救援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救护基地指挥。 同时明确基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发号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落实救护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救灾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置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4) 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救护基地或其 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得知受伤人员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一方面立即报告抢救指挥部采取措施 组织特别抢救。(5) 指挥部组织所有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

    13、,结合在情实际,尽快提出事故处理方案,并将成员明确分工限定时间完成救灾准备工作,并派人员检查核实。(6) 根据灾区现场情况不断协调平衡力量,确保方案顺利进行。当 遇灾情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救灾方案,调整救灾力量。事故处理结束稳定一定时间后,应抓紧恢复事故破坏的各个系统,使之正常。当各系统恢复正常后,即可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抢险指挥部结束工作。 (7) 事故处理结束后,指定有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事故调查报告, 并进行全面分析。对事故发生、抢救处理过程、重要的经验教训以及 今后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形成文件后上报并存档。 由厂抢险指挥部启动该程序:应由指挥部指派专人通过会议及时将事故情况传达到每一个员工

    14、,确保事故抢险及时、顺利进行。(1) 现场救护:现场人员要根据现场受伤人员受伤原因和受伤情况,立即进行救治。、如遇重伤者,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 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如遇烧伤时,对伤员撤离火灾现场,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 污染,以利于以后的院内救治。、如遇中毒、窒息伤员,立即将中毒者从危险区运到新鲜风流中, 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雨和通风正常的地点。给予氧气吸入;必要 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 现场急救小分队在接到指令后要立即赶到事发现场,组织进行 现场急救。(3) 现场小分队要本着时间就是生命,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立即实施现场急救

    15、措施。(1) 警戒保卫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在受灾区、及车间各路口设置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迸出事故现场的人员及车辆,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 在警戒保卫的同时,要尽量抽掉力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3) 必要时承担抢险救灾工作。(1) 车间发生火灾,车间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就近组织力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直接灭火。如电器设备着火,要立即切断电源,直接灭火无效时,应及时撤离火区。(2) 调度室接到火灾报告后,总指挥立即组织救护人员查明火灾地 点、

    16、范围和蔓延方向,并通知灾区危险人员按规定的避灾 路线撤离险区,同时切断险区电源。(3) 根据己探明的火灾情况,采取灭火方法,对范围较大的火区, 采用现有洒水设备直接灭火无效时,要采取隔绝灭火方法,切断火区供氧,使火区窒息。(4) 在灭火过程中,要控制危险化学品及危险气体泄漏。(5) 在封闭火区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缩小火区范围,可先做临时密闭,然后建筑永久密闭。(1) 发现火灾中进行的自我防护。现场工作人员一旦遇到或发现火灾预兆,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选择合理的避灾路线,沿新鲜风流撤离, 若需要穿越着火点时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

    17、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火灾下风侧人员,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撤退中,假如安全出口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用到结构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队前来救护。(2) 烧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是救治烧伤的起点,非常重要。其重点可概况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即: 灭:熄灭病人身上的火,使病人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对巳灭火而来脱衣服得人,务必仔细检查其衣服,特别是对己失去知觉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查:病人呼吸、心跳怎样?是否存在其他外伤和有害气体中毒? 对爆炸冲击烧伤病人,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损伤、胸腹腔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防:防休克、窒

    18、息创伤污染。病人因疼痛和恐惧常常发生休克,可用针法止痛或给止痛药;现场检查和搬运病人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污染。为了减少创伤的污染和损伤,病人己灭火的衣服可以不脱或剪开除去。包: 就是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伤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送:就是迅速离开现场,把严重烧伤病人送往医院。注意在搬运病人时,动作要轻柔,进行要平稳,随时观察伤情。(3) 对车间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对车间有害气体中毒人员的急救车间工作人员由于受天然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有害气体中毒时 ,应采取如下综合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急救;A、立即

    19、将中毒者从危险区域运送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和通风正常的地点。进入有害气体中毒场所,急救 者一定要佩戴呼吸系统的个体防护装备。B、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妨碍呼吸的粘液、血块、泥土等清出去,并将上衣、腰带解开,胶鞋脱掉。C、对中毒者要进行保暖,用棉被或毯子将身体盖起来。有条件时, 可在中毒者身旁放置热水袋。促使体内毒物的排除,要及时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对车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车间各种有害气体中毒,严重者都有窒息的可能。窒息一旦发生,伤员生命就处于危机状态。因此,必须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A. 迅速将伤员运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做口 对口人工呼吸。

    20、B. 对昏迷的伤员,一定要取侧俯卧位,使口中的分泌物流出,防止舌后坠。C. 如果伤员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症状或体征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 车间火灾事故处理通讯录调度室: 9166(小号)办公室: 5761024三、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酸: 主要分布在酸循环、酸再生、酸洗槽,容易引起腐蚀、着火、 中毒、灼伤。碱: 主要分布在酸再生,容易引起腐蚀、剌激、灼伤。氢气: 主要分布在外围管道,容易引发危化爆炸事故。化验室内化学药品容易引起中毒、灼伤、危化、腐蚀。2、应急组织体系指挥部设在总调室 (每天 24 小时连续值班) 总指挥:汪国

    21、荣(厂长)副总指挥: 刘军捷(常务副厂长)成员:各科室、车间第一负责人。救援命令、信号。3 预防与预警。(1) 现场出现危化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隐患,积极组织撤人,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调度室汇报。其他区域的人员,在发现异常现象后, 也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调度室及汇报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3) 在抢救事故其间,救灾负责人应随时向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状况、 就在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 等)

    22、,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取得抢险组织部门指示和支持。4 .信息报告程序调度室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具体联络方式如下:户。办公室:5761024 6024(小号)工艺科科长: 安全科科长:发生危化事故后,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利用电话或派出人员等方法,将事故的性质、发生地点、原因和危害程度向调度室汇报。车间其他区域人的人员,在发生异常现象后,也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及汇报人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有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在抢救事故其间,车间救灾负责人应随时向调度室汇报灾区状况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如现有抢救力量、人员的情绪及身体

    23、状况、就在现有条件、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等),也可对下一步抢救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措施,取得冷轧厂抢险组织部门指示和支持。接警人员在接到警报后,首先迅速向当日值班领导汇报,然后迅速按照附表所列顺序指挥部成员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要立即赶赴指挥部集中,由总指挥统一安排工作,不准擅离职守。5. 应急响应I 级: 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或化学药品飞溅造成多人灼伤事故;II级: 员工被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危险化学品轻微地泄漏。发生员工被危险化学品灼伤事故后,受伤员工应立即离开事故现场到最近的用水点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 30 分钟

    24、,并立即上报直属领导(组长班长车间主任),其直属领导立即上报给生产科及安全科等部门,生产科及安全科等部门立即派人赶往现场并报告厂领导。(1) 个体防护眼部防护: 佩戴防护眼睛面部防护: 佩戴防护面罩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蒸时必须佩带正压是空气呼吸器手部防护: 佩戴耐酸碱手套身体防护: 穿防化服、耐酸碱雨靴(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 30 分钟,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险用流动清水冲洗 30 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必须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3) 泄漏处理措施: 少量泄漏用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锯末等),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大量泄漏

    25、可采取围堤堵截、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报告,及时向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和安全科报告;组织与救援无关工作人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出现伤员及时实施救护;应急救援人员到现场之后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首先关闭相应的阀门,将能够收集的化学品收集到其他防腐容器,然后将泄漏的废液引入环保水处理系统的下水管道,再用清水冲洗残留液,用吸收物质包容和手机残留物如(沙子、泥土、锯末等),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4)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齐全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人员不得单独行动;严禁直接使用化学药剂中 和处理。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损失、人员受伤情况和 事故发生的初步原

    26、因;应急处置过程;处置过程中运用的应急资源;处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I; 对预案的修改和建议。 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四、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触电事故征兆及条件为乱接乱放: 电器,设备、机械老化损坏。2. 应急组织及职责总指挥:汪国荣(厂长)副总指挥: 刘军捷(常务副厂长)成员:各科室、车间第一负责人。3. 应急处置首先要是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来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电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危险;如触电者在高处,应就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人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

    27、躺,且确保气体通畅,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搂抱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及时联系医疗部门或医护人员接替救治。急救要点:(1) 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2) 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3) 保持呼吸道畅通。(5)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6) 妥善处理局部电烧伤的伤口。安全科:5761009 6009(小号) 9199(小号)报告基本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现场处置情况。4.现场应急处置注意事项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抢险救援器材,器材

    28、必须是合格物品,使用人员必须对器材有相应的了解。应急小组领导、应急抢险人员到位并配备抢险器材,确认有能力进行抢救,个人安全防护到位佩戴正确并物品合格。5、注意事项五、化学灼烫现场处置方案1.事件特征2. 应急组织体系总指挥:汪国荣(厂长)副总指挥: 刘军捷(常务副厂长)成员: 各科室、车间第一负责人。3 应急处置(1)在卸酸、碱过程中滴撒到地面上的液体应急时用大量清水冲刷干净。(2)当酸、碱溶液排放到地沟内,应立即用酸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 行中和,防治地下管道受损和造成污染事故。(3)溶液漏至地面时,采取围堤阻截方法: 用沙土等筑地堵截泄漏液 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4)当储罐发生泄漏时,应采

    29、取措施隔离,无法隔离时,首先考虑采 用转移法: 将事故容器内的溶液,转移到安全的容器内。 (5)对酸系统应配备生石灰、卸酸泵、卸酸用软管、酸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当发生酸罐大量泄漏时,应立 即从碱罐中抽碱液至外漏酸液中,进行中和,用熟石灰对地面存留的酸液进行中和: 加水稀释,用潜水泵抽出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6)对碱系统应配备卸碱泵、卸碱用软管、碱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 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当发生碱罐大量泄漏时,应立即从酸罐中抽酸液至外漏碱液中,进行中和,加水稀释,用稀盐酸对地面存留的碱液进行中和。用潜水泵抽出后,并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7)危险化学品运输

    30、车辆在厂内发生事故时,人员应尽快撤离到上风口位置,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的撤离事故现场。 办公室:5761024 6024(小号)安全科: 5761009 6009(小号) 9199(小号)4. 注意事项六、起重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特征(1) 在起重过程中使用造成的断绳、断钩、断梁、机架倾覆。(2) 误操作造成的过行程、脱轨等。(3) 严重失修造成的钢轨错位、断裂、基础崩溃、下陷。 (4) 起重设备遭雷击、电器失火等起重设备事故。 起重设备发生事故时,危害程度表现在对人体伤害方面,会出现重 物或起重设备零部件脱落、坠落等对人体的冲击伤害,起重设备运转对人体造成的碰上、挤伤、电伤等。对人体伤害往往较严重。对物体的损害、损失较大。可能危及周围的设备、器材、易燃易爆物品等。(1) 检修地点需大件起吊和安装。(2) 须装卸大件设备的物品集散场所。(3) 各安装有行车的车间和场地。(1) 突击生产任务时。(2) 夜间。(3) 雨季易受到雷击。 (4) 设备试运转时和新投入及使用时间较长时。(1) 运转时转动部位和机体出现声音异常,机身抖动严重。 (2) 运转时经常断电


    注意事项

    本文(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