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23188060       资源大小:20.3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雷雨节选教学设计.docx

    1、雷雨节选教学设计雷雨节选教学设计 雷雨(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要上好这一课,首先需要确定这一节课的主题。快一起来看看雷雨节选教学设计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特点,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揣摩人物语言,归纳人物性格,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培养文学评论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朗读 分组讨论设问 点拨评价效果。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戏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人的理解,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入戏剧人物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创设情境中分析讨论归纳出周朴园这一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

    2、性化解读,讨论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 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1)、什么是戏剧和戏剧文学? (2)、什么是戏剧三要素? (3)、戏剧情节分为几部分?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积极踊跃作答。 3、设计目的: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潜能,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戏剧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引出导语,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

    3、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思维情感转化到悲剧的制造者-雷雨的主角周朴园身上。 3、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氛围。 三、初步感知人物 1、教师活动: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雷雨时对周朴园的印象,总结肯定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告诉同学们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结合图片谈初读雷雨时对周朴园的印象。 3、设计目的:进一步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周朴园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供鉴赏人物的第一视角 1、教师活动:投影展示黑格尔的名言。

    4、“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 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读黑格尔名言,了解“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 住了人物的灵魂”的硬道理。 3、设计目的:通过黑格尔的名言旨在告诉学生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分 析人物形象的第一要素,为下面情境一的分析讨论奠定理论基础,提供方法论。 五、创设情境一 1、教师活动: (1)投影展示情境一,让学生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

    5、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2)预设问题,分组讨论:体验“我们”在表意上的作用?通过贯穿全戏 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 (3)投影展示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

    6、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4)预设问题,分组讨论: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那作者为什么 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2、预设学生行为:阅读情境一两人的对话,找出对话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三十年前”,结合老师提供的人物关系表的阅读资料,运用教师介绍的方法分组讨论分析周朴园的形象,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纠葛有个整体把握。 3、设计目的:使学生能通过提取关键词语“三十年前”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纠葛有个整体把握,并培养学生从表格图形中获取主要信息的读表能力。 六、提

    7、供鉴赏人物的第二视角 1、教师活动: (1)、投影展示佛洛伊德的格言,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 (2)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超。 2、预设学生行为: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学生自然明了“无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的“好”是有着特定内涵的,从而对两人的感情纠葛及周朴园多情的一面有更深的把握,佩服作者语言的高超。 3、设计目的:使学生感悟周、鲁爱情的刻骨铭心,沉浸在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中,分析周朴园多情的一面。

    8、 七、创设情境二 1、教师活动: (1)、发问: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2)、投影展示情境二,和学生共同回顾鲁侍萍的一段话。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3)、请一位女生读这段话,男生点评,教师指导。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学生找出课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让学生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

    9、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 2、预设学生行为:女生读,男生评,气氛很热烈。学生找出了“你们”和“你”的变化,体验二者在表情达意上的不用感受,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 3、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作品语言的感悟能力。 八、提供鉴赏人物的第三视角 1、教师活动: (1)投影展示曹禺创作雷雨的相关材料:“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2)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

    10、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2、预设学生行为:对周朴园这一角色产生同情的同时能感受到封建社会对男女青年爱情的迫害,并对此产生强烈的不满。 3、设计目的:通过点拨,使学生们了解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而且周朴园那时年轻,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感受周朴园角色的无奈。 九、创设情境三 1、教师活动: (1)发问:“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

    11、赶走,有没有行动呢? (2)投影展示情境三周朴园的几段话。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祢补我的罪过。 (3)、预设问题,分组讨论: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4)对学生讨论给以肯定评价,明确周朴园的怀念确实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不能因动机的自私而否定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真实性。 2、预设学生

    12、行为:学生热烈讨论,辩论的很激烈。 3、设计目的: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白“周朴园的怀念确实是出自内心的需要,不能因动机的自私而否定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真实性”. 十、创设情境四 1、教师活动: (1)、发问:此时,大家眼里看到的是一个爱得深、痛得切的、是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周朴园。不过,随在剧情的发展,周朴园的形象又是怎么变得复杂起来的呢? (2)投影展示情境四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一段对话。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朴: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3)请学生分角

    13、色朗读,让学生互相点评。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分角色朗读,互相点评。 3、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的能力,分析感悟语言的能力。 十一、提供鉴赏人物的第四视角 1、教师活动: (1)、投影展示揣摩人物语言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探究舞台说明、借助心理学分析法。 (2)、请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讨论情境四中周朴园大变脸的原因,反映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出评价,给以鼓励,明确此时的周朴园灵魂已被物质利益占据了统治地位,原先对侍萍的情感已被自私、残酷取代。虽然周的语言对侍萍而言是巨大的伤害,但是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征的。如果周和鲁相认、抱头痛

    14、哭,那是有违人性发展的,是不可想象的。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组成6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交流。 3、设计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周朴园的身份和心理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 十二、创设情境五 1、教师活动: (1)发问: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是怎么表现的? (2)投影展示情境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一段对话。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

    15、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就算得清的。 (3)教师设问:“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请同学联系上下文来说明周朴园究竟是怎样解决和鲁侍萍的恩怨? (4)教师问:通过解决的方式,你对眼前的周朴园有什么看法?(同学讨论后达成共识) (5)教师又问:“五千块钱的支票”对周、鲁而言,是一个什么概念? (6)投影展示两段话,提供给学生参考资料:“鲁大海:对仆人你们这些混帐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故意淹死了二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和“鲁贵对四凤:汹汹地讲脸呢,又学xxx那点穷骨头,你看她!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

    16、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这叫本分,还念过书呢;简直是没出息。” (7)教师点拨:根据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两组数据:就周朴园赚的一次昧心财来看,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总收入的七百五十七分之一;就鲁侍萍一月八块钱而言,五千块钱的支票等于她五十二年的收入。两者比较后,你能对周朴园有什么新的认识? 2、预设学生行为:同学分组讨论后达成共识。 3、设计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看清楚周朴园资本家的丑恶嘴脸,把握人物形象的另一面。 十三、提供鉴赏人物的第五视角 1、教师活动:肯定学生在上一环节的讨论之精彩,对周朴园形象小结,投影展示作者眼中的周朴园:“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

    17、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曹禺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阅读,了解了作者塑造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 3、设计目的:总结同学们对周朴园这一角色的认识成果,肯定他们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做法,让学生对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有更深层面的把握,对时代造成的悲剧有更深的理解。 十四、课堂小结 1、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戏剧语言的揣摩,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感受了雷雨的魅力。一个周朴园就令人捉摸不透,更何况其他人物呢?总之,雷雨是一部内涵丰富、有点说不清的伟大杰作,因为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阅读雷雨全剧,细细揣摩人物语言,读出一个属于你心中较完整的周朴园或其他人物。 2、预设学生行为:学生用心听教师总结。 3、设计目的: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总结性的把握,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能做出一个自我评价;同时引出课下作业,激发他们课下讨论的欲望。


    注意事项

    本文(雷雨节选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