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康复评定选择题.docx

    • 资源ID:23276320       资源大小:36.39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康复评定选择题.docx

    1、康复评定选择题第一章 总 论(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 E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 E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 C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4.康复评定的目

    2、的是: (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ABCDE)A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B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C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D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2.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应具有:(ABCD)A可行性 B有效性 C灵敏度 D统一性 E哲理性3康复评定包括: ( ABDE )躯体功能 言语功能 感觉功能 心理精神功能社会适应性第二章

    3、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单项选择题:1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2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 D ) A 关节腔 B 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 C 关节软骨 D 肌肉 E 滑膜3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B )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对4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

    4、节活动度提示 ( B )A肌肉协调性障碍 B、肌力下降 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5测定ROM的目的是: ( A ) 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的范围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 C主动ROM比被动的ROM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 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6测定肘关节的屈、伸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 B )A轴心:鹰嘴;固定臂:前臂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B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C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桡骨纵轴;移动臂:肱骨纵轴 D轴心:鹰嘴;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

    5、臂:桡骨纵轴E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腋中线;移动臂:桡骨纵轴7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 E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8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 E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 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9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 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移动臂:股骨纵轴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C轴心:髂后上棘

    6、;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E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10ROM测量用具包括:( E )A通用量角器 B方盘量角器 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尺和两脚分规 E以上都是11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关节的运动均是:( A )A.由0开始向180方向增加 B.由45开始向180方向增加 C.由90开始向180方向增加 D.由180开始向0方向减少 E.由90开始向0方向减少12关节活动度检查时如查出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与被动运动不一致时,应:( E ) A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

    7、常以被动运动幅度为准B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常以主动运动幅度为准C只需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 D只需测量关节被动活动度 E以上都不正确 13肩关节屈和伸活动范围测定时,量角器固定臂放置方法为:( B )A与身体中线平行 B与腋中线平行 C与地面垂直D与肱骨纵轴平行 E与前臂纵轴平行14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测量中,测角计轴心放置位置为:( C )A髂前上棘 B髌骨下端 C股骨大转子 D股骨外踝 E耻骨联合15ROM测量仅允许约( )误差。( C )A12 B23 C35 D610 E0116下列哪项不能做ROM: ( B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B关节急性炎症期 C神经系统疾患D肌肉

    8、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E以上都不能(二)多项选择题:1ROM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ABCDE )A测量工具放置不当 B参考点未找准确 C软组织够多D手术伤口 E限制性支具2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的因素有: ( ABCD )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3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有: ( ABCD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第三章 肌力的评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 D )A. 肌肉生理横断面

    9、 B. 肌肉的募集率 C. 肌肉收缩的形式D. 智力因素 E. 肌肉初长度 2.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抗重力做关节全运动范围50%以下关节活动,肌力为:( A )A. 2- 级 B. 2级 C. 2+ 级D. 3- 级 E. 3级3.仰卧位,下肢被固定,双手置于体侧,让被检查者试图仰卧起坐,仅头部离开床面,腹直肌肌力达几级?(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4.坐位,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能做达90范围的屈肩动作,肩关节屈肌肌力达几级?()A. 1级B. 2级 C. 3级D. 4级 E. 5级5. 有关徒手肌力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 给患者

    10、示范,让患者主动去完成 B. 减少因疼痛、疲劳等因素对肌力检查的干扰C. 充分固定肌肉附着处的远端关节 D. 检查前详细了解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E. 检查时所加阻力必须为同一强度,并且始终以平稳的速度持续给予阻力6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D.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E.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7下列哪项不属等长肌力测量:( ) A握力测试 B捏力测试 C关节全幅运动 D背拉力测试 E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8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 C )A脑瘫病人 B中风病人 C小儿麻痹症、

    11、周围神经损伤病人 D帕金森病 E脑外伤后遗症9下列不属于肌力测定的注意事项的是:( D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 C左右对比检查 D在运动后进行 E反复两次检查10不属于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 E )A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积液红红肿 C关节极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E骨折愈合后11MMT的用途是:( A )A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或丧失肌力的大小B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或丧失肌力的大小 C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肌力的大小D确定肌力的大小和强弱 E记录、检查肌肉状态12无关节运动,仅可扪及肌肉收缩,肌力可评为:( A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13在肌力评定

    12、中,用握力指数评定,高于( )为正常。( E )A10 B20 C30 D40 E5014在肌力评定中,用捏力测定计测定,其值约为握力的( )%。( C )A10 B20 C30 D40 E5015在肌力评定中,用拉力计测定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正常标准男性为:( B )A100150 B150200 C200250 D250300 E5010016在肌力评定中,用拉力计测定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正常标准女性为:( A )A100150 B150200 C200250 D250300 E5010017斜方肌肌力达2级时表现为:( A )A侧卧,托住头部时可仰头 B俯卧,抬头时触及斜方肌活动

    13、C俯卧,能抬头但不能抗阻 D俯卧,能抬头抗中等阻力E俯卧,抬头时能抗加于枕部的较大阻力18下列不属于肌力测试的注意事项是: ( E )A严格按照测试的操作规范进行 B肌力测试,年老体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慎用C对受检者做好必需的动员 D不宜在受测者疲劳、饱餐或易被干扰的环境内进行E耐力测定检杳者不需要对受检查者做必要的动员 19握力测定的方法是属于: ( B )A MMT B等长肌力检查 C等张肌力检查 D等速肌力检查 E以上都不是 20下列不属于肌力评定适应证的是: ( C )A截肢患者 B脊髓灰质炎患者 C脊髓损伤的患者 D肥胖症患者 E骨关节炎患者 21女性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 ( C

    14、 )A1/2 B1/3 C2/3 D3/4 E1/522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静息长度的()倍: ( B )A.1倍 B1.2倍 C3倍 D1.8倍 E1.5倍(二)多项选择题:1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 ABC )A徒手肌力检查 B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定 C等速肌力测定D肌耐力检查 E肌张力检查2MMT三级标准为:( BD )A有轻微肌肉收缩 B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D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E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3徒手肌力检查注意事项:( ABCD )A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 B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 C测试时应左右比较D肌力达4级以上时,所做抗阻力

    15、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E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患者应做MMT4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ABCE )A严重疼痛 B关节活动极度受限 C骨关节不稳定D软组织损伤后愈合较长时间 E严重关节积液或滑膜炎5肌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有关? ( BCE )A与肌张力有关 B与肌纤维的数量成正比 C与肌纤维的排列形式有关D与肌纤维的长度 E与肌的生理横断面积成正比6肌力测定应做到: ( ABCE )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于 C.左右对比D.在运动后进行 E.反复两次检查7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 ( ABCD ) A. 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积液红肿 C.关节极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

    16、刚愈合 E.骨折愈合后8徒手肌力评级的依据包括: ( BDE ) A年龄及性别 B重力作用 C疲劳程度 D外加阻力 E肌肉或肌腱的收缩9徒手肌力评级是依据: ( ABCE )A关节活动范围 B抗重力的能力 C抗阻力的能力 D疲劳程度 E肌肉的收缩第五章 反射发育的评定(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发育性反射检查,下列哪种说法错误 ( D ) A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 B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C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D发育性反射不消失均为异常。E.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较高水平的反射则持续终生2下列哪项不属于脊髓水平的反射 ( B ) A屈肌收缩反射 B保护性伸展反应

    17、 C莫勒反射 D交叉性伸展 E. 抓握反射3伸肌伸张反射阳性反应为 ( B ) A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射,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B刺激屈曲位的足底,被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C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D下肢外展外旋,伸展,各手指伸展并外展E. 在一侧下肢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4下列关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说法哪项正确 ( A )A患者取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为阳性。

    18、B患者取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保持仰卧位,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高。C妊娠28周出现,4个月消失。D 46个月出现, 812个月消失。 E. 妊娠28周出现,4个月消失。5调整反射是指 (B ) A脊髓水平反射 B脑干水平反射 C中脑水平反射 D大脑皮质水平反射 E. 平衡反应6调整反应属于 ( C )A脊髓水平反射 B脑干水平反射 C中脑水平反射 D大脑皮质水平反射 E.以上都不对7下列关于联合反应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 C ) A肩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患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B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下肢伸展 C健侧紧握拳,患侧手伸展反应D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张力

    19、增加E. 健侧髋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或外展, 患侧出现相同的运动8下列关于保护性伸展反应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 C )A检查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两上肢向头的方向伸展,检查者抓起患者的踝或骨盆将患者悬吊在空中,然后突然将患者的头向地板方向运动,使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B阳性反应:双上肢立即伸展并手指外展和伸直以支持和保护身体不摔倒C出现时间:出生时 D终生存在 E. 属于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9平衡反应不包括 ( D )A迈步反应 B姿势固定 C倾斜反应 D调整反应 E. 保护性伸展反应10下列发育性反射中终生存在的是 ( C )A阳性支持反应 B阴性支持反应 C平衡反应 D莫勒反射 E. 联合反应11下述

    20、哪项是新生儿异常反射的表现 ( D )A腹壁反射阴性 B踝阵挛阳性 C巴彬斯基征阳性D握持反射阴性 E.克匿格征阳性12原始反射不包括 (D)A屈肌收缩反射 B握持反射 C.拥抱反射 D.迈步反射 E.交叉伸展反射第六章 协调功能评定(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中枢神经病变部位的不同,协调功能障碍可分为:( A )A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B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侧束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C脊髓侧束共济失调、锥体束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D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侧束共济失调E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锥体束共济失调2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

    21、D )A维持肌肉张力 B运动协调 C姿势平衡 D本体感觉的传入E以上都不属于3感觉性共济失调发生于: ( C )A帕金森病 B小脑损伤 C脊髓后索病变 D脊髓侧索病变 基底节病变4下列是协调评定检查,除外哪项? ( E )A.指鼻试验 B拇指对指试验 C握拳试验 D反弹试验 E钟摆试验5.关于协调除外哪项:( C )A人体产生的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B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C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 D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E达到准确的目标6下列哪项不是非平衡协调检查:( C )A.指鼻试验 B.指指试验 C.单足站立 D.拍膝试验 E.握拳试验7下列哪项是平衡协调检查:

    22、( C )A.指鼻试验 B.指指试验 C.单足站立 D.拍膝试验 E.握拳试验8下列常见的协调障碍,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 ( A )A.手足徐动 B震颤 C轮替运动 D辨距不良 E.运动分律9协同运动的:( B )A两侧肢体完全相同运动 B多组肌群共同完成一个运动C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 D反射性的肌张力增高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协调评定检查有: ( ABCDE ) A.旋转试验 B.握拳试验 C.拇指对指试验 D.指鼻试验 E.拍膝试验2根据中枢神经病变部位的不同,协调功能障碍可分为:( ABC )A.小脑共济失调 B.脊髓后索共济失调 C.基底节共济失调D.脊髓侧束

    23、共济失调 E.锥体束共济失调3协调是指: ( ABCDE )A.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B.运动质量 C.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 D.适当的力量和速度 E.达到准确的目标第七章 肌张力的评定(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痉挛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肌张力高一定是痉挛 B强烈的痉挛即是挛缩 C.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 D.偏瘫恢复期不出现痉挛 E.外界剌激可使痉挛缓解2. 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是: ( B )A. 神经科分级 B. Penn分级 C. Ashworth分级D. Clonus分级 E. 摆动试验结果分级3. 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活动困难,按Ashwor

    24、th分级为几级?( D )A. 0级 B. 1级 C. 2级D. 3级 E. 4级4. 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是:( D )A. 神经科分级 B. Penn分级 C. Ashworth分级D. Clonus分级 E. 摆动试验结果分级5下列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肉痉挛?( A )A. 脊髓灰质炎 B. 高位脊髓损伤 C. 脑外伤后遗症期D. 脑卒中 E. 脑性瘫痪6下列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张力低下?( E )A. 脑血管意外早期 B.脊髓休克期 C.颅脑损伤的早期D. 周围神经的损伤 E.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7关于Ashworth痉挛分级,错误的是 ( B ) A0级一无肌张力增高 B1级一肌

    25、张力轻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或伸展时有一定的牵拉阻力 C. 2级一肌张力明显增高,但受累部分容易屈曲和伸展D3级一肌张力显著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E. 4级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8下列痉挛的特点,除外 ( E )A肌张力高 B运动迟缓 C.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截瘫患者的行走 D.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位 E.多先发生弛缓性瘫痪9痉挛是由于()受损后引起牵张反射兴奋性增强导致骨骼肌张力升高所致。( D )A植物神经B感觉神经C下运动神经元D上运动神经元E周围神经10痉挛的特征不包括: ( D )A.牵张反射异常 B.腱反射异常 C.速度依赖性增加 D.运动协调性增加E运动迟缓11肌张力

    26、增高常见于: ( C )帕金森病 臂丛神经损伤 脑瘫 小儿麻痹后遗症E弛缓性瘫痪1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为: ( B )A僵硬 B痉挛 C肌肉萎缩 D麻痹 E震颤13铅管样强常见于什么疾病: ( B )A脊髓损伤 B帕金森病 C脑出血 D舞蹈病 E小儿麻痹后遗症(二)多项选择题:1.痉挛的特点是: ( ABCD )A肌张力高 B运动迟缓 C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截瘫患者的行走 D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位 E多先发生弛缓性瘫痪标准答案:ABCD 难度:非常难 题解:痉挛患者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痉挛严重者甚至不能运动。对偏瘫患者可能出现的痉挛应早期采用抗痉挛体位。截瘫患者两下

    27、肢的伸肌痉挛有助于患者行走。2痉挛的特殊表现为: ( ABCDE )巴宾斯基反射 折刀样反射 去大脑强直 去皮层强直 阵挛3关于肌张力障碍,叙述正确的是: ( ABDE )肌肉收缩可快可慢 表现为重复、模式化 张力以可预测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以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 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第八章 疼痛的评定(一)单项选择题:1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除外 ( E )A词语定级法 B数字定级法 C目测类比定级法D综合评定法 E患者自述法2下面关于急性疼痛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E )A病程较短 B部位多数明确、固定 C原因通常是伤害性刺激D疼痛性质往往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E患者

    28、反应往往十分消极(二)多项选择题:1慢性疼痛的三联征: ( ADE )A.疼痛 B.粘连 C.挛缩 D.睡眠 E.情绪第九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一)单项选择题:1运动单位是指( C )A单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支配的单个肌纤维B单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支配的多个肌纤维C单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支配的全部肌纤维D多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支配的多个肌纤维E多个前角细胞及其轴突支配的全部肌纤维2多相电位超过多少为多相位电位增加 ( A )A20% B15% C25% D30% E40%3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包括:( E )A肌电图 B神经传导测定 C诱发电位检查D低频电诊断 E以上都是4男性,7岁,右臀部肌注青霉素后,右足下垂1月。查体:跛行,右胫骨前肌肌力0级。推测肌电图检查可能出现的典型表现为( B )A插入电位减弱 B运动单位电位延长 C束颤电位D纤颤电位 E长时限运动单位电位5在肌电图检查中,相位大于( )为多相。( B )A3 B4 C5 D6 E76刺激混合神经干时,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将依次出现:( A )AH反射M波F波 BH反射M波H反射 CM波H反射F波DF波H反射M波 EM波F波H反射7H反射的波幅的最大值与M波振幅关系:( E )A50% B30% C70% D20% E100%8F波等于M波的:( C )A20%


    注意事项

    本文(康复评定选择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