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docx

    • 资源ID:23357431       资源大小:82.08K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docx

    1、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知识要点(一) 第一部分 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二、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定义。) 新闻定义的内涵(必须依据事实;内容上具有新意;公开报道和传播;时间上讲求时效) 三、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与本质要

    2、求(具体: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实事求是。本质:1、全面、完整、深刻,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注意代表和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评论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防止新闻失实。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基本要求、本质要求;2、新闻失实的表现;3、怎样防止新闻失实。) 四、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

    3、、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五、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特点:快捷、准确、灵活) 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 六、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1、社会条件:生产力发展带来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集权主义、自由主义、集团垄断、社会主义) 七、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

    4、畴(特点: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反映社会生活迅速、范围广、影响大;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八、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含义 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服务社会的功能 九、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英国政治家、诗人约翰弥尔顿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垄断竞争;不损害资产阶级利益;受资本主义全面控制)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5、十、当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 地球村(加拿大麦克卢汉“重新部落化”) 数字鸿沟 多媒体 互联网 世界主要跨国传媒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美国维亚康姆、贝塔斯曼、新闻集团) 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英国路透社、法国新闻社、美国联合通讯社、合众国际社、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半岛电视台) 几种主要新闻理论(媒介规范理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发展新闻理论) 国际信息交流、信息霸权、国家信息安全和民族文化保护(信息霸权的表现:文化殖民主义、话语霸权)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知识要点(二)第二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 A基本方针(“三为”方针;团结稳定鼓劲

    6、、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 B工作原则(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台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 一、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根本原则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重要责任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基本方针“三为”方针;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重要保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

    7、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二、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党性原则: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简答题)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

    8、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实施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根本的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首要地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四、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含义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调节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制衡功能;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

    9、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五、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思;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六、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手段 客观报道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

    10、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八、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九、文艺宣传方针政策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艺工作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十、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月,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月,谈到群众路线和新闻记者的素质) 邓小平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

    11、的报告(1950年5月,要办好地方报纸,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邓小平关于“党的报刊,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论述(1980年1月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舆论引导“祸福说”) 胡锦涛在200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强调了“三贴近”)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知识要点(三)第三部分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新闻职业与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广义上讲,是指以采集、制作、传播新闻信息及其相关活动为专门职业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讲,则是指从事新闻采编一线的人员。其范围包括:新闻信息采编的业务人员;新闻产品的技术

    12、处理人员;新闻产品的发行推销人员;新闻教育和叙述研究人员;新闻传播的管理人员。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一是能够及时、敏锐的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二是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其服务对象,新闻工作者能够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十分广泛的联系;三是新闻工作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信;四是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新闻工作者最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法官”;五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六是新闻工作者往往是在事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所发生的时间报道出去,是新闻工作者所反映

    13、的生活会同复杂的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距离,因而新闻职业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饿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社会对新闻共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新闻工作者的四项职业修养:政治上的要求高,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位的修养;社会活动能力强;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开阔眼界;勤于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修养。 二、新闻职业道德:新闻工作道德是约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

    14、、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方社会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的规范形式。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首先,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次,新闻职业叨叨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再次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过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一是社会注意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原则,二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原则。 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1981年由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央新闻单位共同拟指定的记者守则。1991年1也1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

    15、道德准则,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1994年4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二次全体会议又对准则进行了修订,使其更全面、系统。 三、广播电视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中国广播电视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共分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向社会公布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大的准则。对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道德取向、素质要求和工作方法提出明确的要求。第四部分 中国新闻史常识 邸报

    16、: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中国最早的邸报诞生于唐朝。内同以皇帝谕旨、皇室动态、朝廷法令、大臣的题奏、中枢的奖罚任免事项等为主。主要由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它只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传阅,并不公开发行。 小报:中国封建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宋代的民间小报。内同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消息和臣僚奏章。时人隐称为“新闻”。小报的发行者多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官或书肆主任。小报有手抄,也有印刷的。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有英国伦敦布道会出版,1815年8月5月创刊于马六甲。创办人为马礼逊、米怜。 梁启超与时务报: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时务报,清末唯心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以

    17、时务报争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 邵飘萍: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著有我国第一部分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文学。 京报:民国时期竟部报纸。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刊,创办人邵飘萍任社长。1924年由孙伏园主编的京报副刊被称为当时“四大副刊”之一。该报讲求新闻试销,注重对时局和战事的报道和评论。 陈独秀与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主编为陈独秀,1916年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1917年随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和办,1920年5月改组为伤害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当的理论刊物。1922年

    18、休看。新青年早期宣传提倡科学、民主、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在运动中其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李大钊与每周评论:是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周报。五四中,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运动宣传重要的报刊之一。 毛泽东与湘江评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刊物,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湖南长沙,由毛泽东主编。该刊以报道、评论政治时事为主,辟有“西方大事述评”、“东方大事述评”“世界杂评”、“湘江大事述评”等专栏,文章大部分由毛泽东撰写。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中国新文学学科研究和新闻的发端。

    19、1918年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起组织,并被推任为会长。 徐宝璜(18941930):中国新闻学者、新闻教育家。所著讲义版新闻学大意一书(后改名为新闻学、新闻学纲要,是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 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中国报学史系戈公振所著学术著作,全书共分6章,叙述了从古代邸报迄今1926年初中国新闻发展的全过程。被公认为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这作。 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72年终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向导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 政治周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出版、实际上由共产

    20、党人主编的政治时事周刊。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以国民党宣传部代部长的身份担任主编。 热血日报: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的中共第一种报纸。具有政治鼓动和群众化特色。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在哈尔滨开始播音。 中央通讯社: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7年创刊于汉口。 中央广播电台 范长江(19091970):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1931年进北大哲学系学习,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进入大公报。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要北地区考察旅行,

    21、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蹩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1937年初西安事变采访后,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 集成册,名为塞上行。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长江日报社社长等职。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 邹韬奋(18951944):卓越的出版家、政论家

    22、、报刊活动家。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在他的领导下,该刊由注重职业教育转为以时事政治为关注中心,开辟信箱专栏,为读者释疑解难,成为当时全国最畅销的刊物。 生活周刊:中国现代有较大影响的刊物,中化职业教育社主办,以职业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邹韬奋提出的方针是:“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该刊两个颇具特色的栏目“小言论”和“读者信箱”均由邹韬奋精心撰稿和编辑。 史沫特莱 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1937年10月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西行漫记: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著,1937年10月出版,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改名

    23、西行漫记本书是第一部如实报道中国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实况的长篇通讯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吸引大批青年奔向延安。 延安解放日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今日新闻合并而成。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1942年4月1日,该报在中共整风运动中改版,刊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将原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在整风运动中,该报开展了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讨论,先后发表党与党报、新闻必须完

    24、全真实等社论,刊登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了阶级新闻观的界限以及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开始播音,呼号XNCR,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7年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国统区听众称之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在解放战争中起到巨大作用。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播音时间逐年增加

    25、。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最大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中心。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建,1937年改现名。1937年以来历任负责人为:博古、向仲华、李初梨、沙可夫、余光生、廖承志、胡乔木、陈克寒、吴冷西、朱穆之、曾涛、穆青、郭超人,现任社长为田聪明。包括新华每日电讯(日报)、新华社外交电讯稿(英、法、西、阿、俄)、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其中参考消息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半月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 重庆新华日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

    26、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是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汉口, 晋绥日报与反“客里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共晋西区党委机关报。该报1940年9月18日在山西兴县创刊,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该报1947年曾以揭露新闻工作中的“客里客”现象而闻名, “ 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萧之翻译的一部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7、。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齐越(19221993):许多人从他的播音中更深切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名篇的魅力。1975年齐越调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1978年评为新中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 夏青(19272004):1986年首批被评为播音系列最高职称的播音指导。夏青在政论性文章和古典文学播音方面造诣很深。 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 广播电视部 运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

    28、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是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6月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该局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并拟定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广播电视电影创作并协调其题材规划;指导广播电影电视管理体制改革等。 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人民日报发行全国各地和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人民日报诞生于1948年6月15日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 中

    29、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是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98个小时,全部上卫星播初。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唯一向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的日语节目。目前每天使用38中外语,以及汉语普通话和4中方言,向全世界广播270小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世界各大洲建有27个驻外记者站。 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试播,当年9月2日正式拨出。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30、英文名China Centeal Television,简称CCTV。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15套电视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简称早报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一发布国内外要闻、政令和当天首都报纸摘要为主的综合性重点新闻节目。50多年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积木榜首。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以发布国内外要闻、政令和当天首都报纸摘要为主的综合性重点新闻节目。它是全国城乡观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也是收拾率最高的电视节目。1978年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简称新闻联播。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听课笔记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新闻和新闻事

    31、业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起源: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A 新闻活动与人类社会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B 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起决于两个最基本条件: A 社会对信息的客观要求 B 生产力发展水平能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本源: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 事实和新闻的关系: 事实是第一线的,新闻是第二线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与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一、新闻的定义(新奇、反常)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陆定一在1943年我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目前,这个定义是我国公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新闻定义。 背景:延安整风运动时提出的 二、新闻定义的内涵 必须依据事实 内容上要


    注意事项

    本文(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