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2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docx

    • 资源ID:23681909       资源大小:114.0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2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docx

    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2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考点2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一、古代手工业主要部门1金属冶炼2丝棉纺织3陶瓷制造思维发散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二、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3私营手工业图示总结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主要有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纺织(葛、麻、丝、棉)、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为主要部门;丝绸、瓷器产品远销海外,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2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

    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4私营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5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6中国的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主题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1史料证史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史料鲁人身善织屦(麻、

    3、葛等制成的单鞋底),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论从史出史料表明私营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体现了私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由民间商人经营,产品投放市场。与官营手工业为官府服务,由政府直接经营的特点不同,说明其服务对象和目的不同。2归纳总结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的比较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供贵族消费的日用品不投放市场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私营

    4、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明中叶以后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主要供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市场稳定了小农经济,在近代破产3.重要史论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发生产业革命的原因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新技术难以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统治者统治者往往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

    5、究和发明4.归纳总结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2)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手工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而处于从属地位。主题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图片探史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世界地位探究上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其中画了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均为中国的青花瓷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瓷器有怎样的世界地位?答案图画中的三件器皿展现了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表明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产品畅销亚、非、

    6、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2史料探史手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就史料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漂世界各地。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2)影响:推动了制瓷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

    7、外经济交流。3重点讲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2)影响: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局限于为帝王和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4归纳总结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

    8、、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手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高考题组1(2015福建高考)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D解析材料“称为假玉

    9、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陶玉借玉器和朝贡的名义,提高了瓷器的知名度,故选D项。依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可知“景德镇”一词出现于宋朝,故A项错误;“镇民陶玉者”说明陶玉是私营手工业者,故B项错误;“畅销海内外”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2(2014浙江高考)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

    10、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答案D解析题目提出历史研究的问题:称呼中国为“China”一词源于“瓷器”还是“秦”的音译。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与考古相结合进行研究,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秦”还是“瓷”的信息,故选D项,排除A项;历史研究讲究的是论从史出,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查并不是史学研究的方法,排除B项;C项采用“民主方式”也不是史学研究的方法,排除。3(2014海南高考)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

    11、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答案D解析“胡锦”输入唐朝,并不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模拟题组4(2016济宁一模)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B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C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答案B解析题干中只谈到了成都手工业状况,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不能得

    12、出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上贡”“官诰”“臣僚”可以看出蜀锦的用途主要是供皇室和官府使用,符合官营手工业特征,故B项正确;在成都建立锦院,不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说明在此时有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故D项错误。5(2015昆明一模)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幕,虽城中亦然,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D出现资本主义

    13、萌芽答案C解析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围绕家庭手工业展开,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衰落,故B项错误;“里妲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手工工场或雇佣关系的信息,故D项错误。6(2015湖北八市联考)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扬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稽计郡(浙江绍兴)船南

    14、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答案C解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的唐代不符,故A项错误;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中叶以后,故B项错误;从材料“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京口绫衫缎”等信息表明,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手工产品,故C项正确;家庭手工业基本不入市场,与材料大多货物来自民间这一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训练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

    15、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答案B解析从数字来看,“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数量最少,青铜由于质地不够坚硬,较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是青铜冶炼的鼎盛时期,出土的文物“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数量庞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武器有“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未体现“多样”,未能说明商朝战争频繁,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出土青铜礼器40件”能说明“重视礼仪”,但材料中还有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信息,做题不能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2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

    16、: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答案A解析宋代时我国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时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扩大,民间麻的种植量大量减少。3 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B彩瓷是当

    17、时出口的大宗商品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选出“不能说明”,材料涉及“唐代的沉船”,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状况,故A项错误;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代,符合题目要求,故B项正确;唐代海上贸易兴盛,与造船、航海技术有关,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陶瓷制品”及“金银器”等,反映了唐代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故D项错误。4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A制瓷业开始兴起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D民营手工业产

    18、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答案B解析景德镇制瓷业兴盛,不能得出制瓷业开始兴起,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倚仗制瓷技能谋生的人,在当地超过了一半,故B项正确;制瓷业并不是全员参与,故C项错误;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的表述太过绝对,故D项错误。5清前期,景德镇某御窑厂有雇工300余人,其中圆器头、雕削头等工是“计工给食”,“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该窑厂()属于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皇室日用采用机器化生产产品主要用于朝贡贸易A BC D答案B解析从“御窑”可知是官营手工业,故正确;从题中产品“大半备以回贡”可知错误,正

    19、确;题中没有体现,从所处时代看也不可能出现,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6 “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乡村纺织以织助耕,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能体现自然经济衰落的表现,而且是“以织助耕”,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商业和农业关系的叙述,故C项错误;虽然布匹产量较大,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7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

    20、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8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他制度实施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

    21、镇,在此出土的汉简残卷记录了这样的内容: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居延汉简甲乙编(注:燧:最基层的哨所。公乘:爵位。直:值。)材料二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办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办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该材料可作

    22、为研究汉代历史哪些领域的史料?(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1)信息:燧名、职务、住址、姓名、身份、年龄、财产(田产)。领域:户籍管理;边防军事;官职(爵)设置;土地制度;农业生产。(2)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第二小问,结合标题提示“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他制度实施对民众的管理”以及材料一“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等信息分析其研究的领域。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分析其前后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概括归纳。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考点24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