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欧阳修词评380种历代词话诗话辑录.docx

    • 资源ID:23704482       资源大小:67.75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欧阳修词评380种历代词话诗话辑录.docx

    1、欧阳修词评380种历代词话诗话辑录欧阳修词集评晏元献欧阳文忠出小山下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撰卷七) 晏元献、欧阳文忠皆工词,而皆出小山下。专精之诣,固应让渠独步。然小山虽工词、而卒不能比肩温、韦,方驾正中者,以情溢词外,未能意蕴言中也。故悦人甚易,而复古则不足。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撰卷七) 范文正御街行云:“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淋漓沉着。西厢长亭袭之,骨力远逊,且少味外味。此北宋所以为高、小山、永叔后,此调不复弹矣。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撰卷七) 闲情之作,竹 几于仙矣,文友则妖也。香雪居二者之间。读香雪词,去

    2、取不可不慎。如踏莎行云:“落灯天似晚秋寒,病春人卧销魂处。”又云:“梦中寻梦几时醒,小桥流水东风路。”满江红云:“拂砌风轻莺作态,穿帘雨细花无恙。”又云:“斗草心慵垂手立,兜鞋梦好低头想。”永叔倚阑无绪更兜鞋,浅俗语耳,似此则婉雅矣。又云:“槛外红新花有信,镜中黄淡人微恙。”又云:“梦短易添清昼倦,书长惯费黄昏想。”又云:“架上牛衣红泪在,梦中莺信青天杳。”又云:“风榻茶烟秋病思,月帘花气春愁料。”此类皆丽而有则,正不必让小长芦。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撰卷四) 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又,“明年应赋送

    3、君时。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处皆深。又,“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又,“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亦复情词兼胜。又,“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 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视永叔之“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倚阑无绪更兜”等句,雅俗判然矣。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撰卷一) 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与温、韦相伯仲也。蝶恋花四章,古今绝构。词选本李易安词序,指“庭院深深”一章为欧阳公作,他本亦多作永叔词。惟词综独云冯延巳作。竹 博极群书,必有所据。且细味此阕,与上三章笔墨,的是一色,欧公无此

    4、手笔。 (白雨斋词话 清陈廷焯撰卷一) 欧阳修生查子 (本事词 清叶申芗撰唐五代北宋) 欧阳永叔为河南暮官时,尝眷一妓。钱文僖为留守,梅圣俞、尹师鲁,同在暮下。一日,宴於后园,客集而欧与妓俱不至。移时方来,钱诘妓何以后至。妓谢曰:患暑,往凉堂小憩,觉后失金钗,竟未觅得,是以来迟。钱笑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钗。欧即席赋临江仙云: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私倚,待得月毕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举座击节叹赏。钱命妓满酌进欧公,库为偿钗焉。 (本事词 清叶申芗撰唐五代北宋) 欧阳修临江仙 (本事词 清叶申芗撰唐五代北宋) 王荆

    5、公长短句不多,合绳墨处,自雍容奇特。晏元献公、欧阳文忠公,风流缊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东坡先生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若从柳氏家法,正自不分异耳。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黄晚年闲放 于狭邪,故有少疏荡处。 后来学东坡者,叶少蕴、蒲大受亦得六七,其才力比晁、黄差劣。苏在庭、石耆翁入东坡之门矣,短气跼步,不能进也。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晚年皆荒醉汝颍京洛间,时时出滑稽语。贺方回、周美成、晏叔原、僧仲殊各尽其才力,自成

    6、一家。贺、周语意精新,用心甚苦。毛泽民、黄载万次之。叔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仲殊次之,殊之赡,晏反不逮也。张子野、秦少游俊逸精妙。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陈无己所作数十首,号曰语业,妙处如其诗,但用意太深,有时僻涩。陈去非、徐师川、苏养直、吕居仁、韩子苍、朱希真、陈子高、洪觉范佳处亦各如其诗。王辅道、履道善作一种俊语,其失在轻浮。辅道夸捷敏,故或有不缜密。李汉老富丽而韵平平。舒信道、李元膺,思致妍密,要是波澜小。谢无逸字字求工,不敢辄下一语,如刻削通草人,都无筋骨,要是力不足。然则独无逸乎。曰,类多有之,此最著者尔。宗室中,明发、伯山久从汝洛名士游,下笔有逸韵,

    7、虽未能一一尽奇,比国贤、圣褒则过之。王逐客才豪,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沈公述、李景元、孔方平、处度叔侄、晁次膺、万俟雅言,皆有佳句,就中雅言又绝出。然六人者,源流从柳氏来,病 于无韵。雅言初自集分两体,曰雅词,曰侧艳,目之曰胜萱丽藻。 后召试入官,以侧艳体无赖太甚,削去之。再编成集,分五体,曰应制、曰风月脂粉、曰雪月风花、曰脂粉才情、曰杂类,周美成目之曰大声。次膺亦闲作侧艳。田不伐才思与雅言抗行,不闻有侧艳。田中行极能写人意中事,杂以鄙俚,曲尽要妙,当在万俟雅言之右。然庄语辄不佳。尝执一扇,书句其上云:“玉蝴蝶恋花心动。”语人曰:“此联三曲名也,有能对者,吾下拜。”北里狭邪闲横行者也。宗

    8、室温之次之。长短句中,作滑稽无赖语,起 于至和。嘉祐之前,犹未盛也。熙丰、元祐间,兖州张山人以诙谐独步京师,时出一两解。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元祐间,王齐叟彦龄,政和间,曹组元宠,皆能文,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彦龄以滑稽语噪河朔。组潦倒无成,作红窗迥及杂曲数百解,闻者绝倒,滑稽无赖之魁也。夤缘遭遇,官至防御使。同时有张衮臣者,组之流,亦供奉禁中,号曲子张观察。其 后祖述者益众,嫚戏汙贱,古所未有。组之子,知閤门事勋,字公显,亦能文。尝以家集刻板,欲盖父之恶。近有旨下扬州,毁其板云。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二) 欧阳永叔所集歌词,自作者三之一耳。其间他人数章,群小因指为永

    9、叔,起暧昧之谤。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二) 六么,一名绿腰,一名乐世,一名录要。元微之琵琶歌云:“绿腰散序多拢 捻。”又云:“管儿还为弹绿腰。绿腰依旧声迢迢。”又云:“逡巡弹得六么彻。霜刀破竹无残节。”沈亚之歌者叶记云:“合韵奏绿腰。”又志卢金兰墓云:“为绿腰玉树之舞。”唐史吐蕃传云:“奏凉州、胡渭、绿要、杂曲。”段安节琵琶录云:“绿腰,本录要也,乐工进曲,上令录其要者。”白乐天杨柳枝词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又听歌六绝句内,乐世一篇云:“管急弦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人听,一作残躯。注云:“乐世一名六么。”王建宫词云:“琵琶先抹六么头。”

    10、故知唐人以腰作么者,惟乐天与王建耳。或云,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么。至乐天又独谓之乐世,他书不见也。青箱杂记云:“曲有录要者,录霓裳羽衣曲之要拍。”霓裳羽衣曲乃宫调,与此曲了不相关。士大夫论议,尝患讲之未详,卒然而发,事与理交违,幸有证之者,不过如聚讼耳。若无人攻击, 后世随以愦愦,或遗祸于天下,乐曲不足道也。琵琶录又云:“贞原避讳作正。元中,康 崐崙琵琶第一手,两市楼抵斗声乐,崐崙登东彩楼,弹新翻羽调绿腰,必谓无敌。曲罢,西市楼上出一女郎,抱乐器云:我亦弹此曲。兼移在枫香调中,下拨声如雷,绝妙入神。 崐崙拜请为师。女郎更衣出,乃僧善本,俗姓段。”今六么行于世者四,曰黄钟羽,即俗呼般涉调。曰

    11、夹钟羽,即俗呼中吕调。曰林钟羽,即俗呼高平调。曰夷则羽,即俗呼仙吕调。皆羽调也。 崐崙所谓新翻,今四曲中一类乎,或他羽调乎,是未可知也。段师所谓枫香调,无所著见。今四曲中一类乎,或他调乎,亦未可知也。欧阳永叔云:“贪看六么花十八。”此曲内一叠,名花十八,前 后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二拍。乐家者流所谓花拍,盖非其正也。曲节抑扬可喜,舞亦随之。而舞筑球六么,至花十八益奇。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三) 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其他饰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唐史云,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献,凡十二遍 。白乐天和元微之霓裳羽衣曲歌云:“由来能事各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12、自注云:“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造。”郑愚案郑愚当作郑嵎,下同。津阳门诗注,亦称西凉府都督杨敬述进。予又考唐史突厥传,开元间,凉州都督杨敬述为暾煌谷所败,白衣检校凉州事。乐天、郑愚之说是也。刘梦得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年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李祐霓裳羽衣曲诗云:“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进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迭参差,霞裳竞摇曳。”元微之法曲诗云:“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浸淫易沈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乐。”刘诗谓明皇望女几山,持志求仙,故退作此曲。当时诗今无传,疑是西凉献曲之 后,明皇三乡

    13、眺望,发兴求仙,因以名曲。“忽乘白云去,空有秋风词”,讥其无成也。李诗谓明皇厌梨园旧曲,故有此新制。元诗谓明皇作此曲多新态,霓裳羽衣非人间服,故号天乐。然元指为法曲,而乐天亦云:“法曲法曲歌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又知其为法曲一类也。夫西凉既献此曲,而三人者又谓明皇制作,予以是知为西凉创作,明皇润色者也。杜佑理道要诀云:“天宝十三载七月改诸乐名,中使辅 璆琳宣进旨,旨,一作止。令于太常寺刊石,内黄 钟商婆罗门曲,改为霓裳羽衣曲。”津阳门诗注:“叶法善引明皇入月宫,闻乐归,笛写其半,会西凉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声调吻合,遂以月中所闻为散序,敬述所进为其腔,制霓裳羽衣。”月宫事荒诞,

    14、惟西凉进婆罗门曲,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最明白无疑。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宫府, 牓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间,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鹿革事类云:“八月望夜,叶法善与明皇游月宫,聆月中天乐,问曲名,曰,紫云回。默记其声,归传之,名曰霓裳羽衣。”此三家者,皆志明皇游月宫

    15、,其一申天师同游,初不得曲名。其一罗公远同游,得今曲名。其一叶法善同游,得紫云回曲名易之。虽大同小异,要皆荒诞无可稽据。杜牧之华清宫诗:“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 。”诗家搜奇入句,非决然信之也。又有甚者,开元传信记云:“帝梦游月宫,闻乐声,记其曲名紫云回。”杨妃外传云:“上梦仙子十馀辈,各执乐器,御云而下。一人曰,此曲神仙紫云回,今授陛下。”明皇杂录及仙传拾遗云:“明皇用叶法善术,上元夜自上阳宫往西凉州观灯,以铁如意质酒而还,遣使取之不诬。”幽怪录云:“开元正月望夜,帝欲与叶天师观广陵,俄虹桥起殿前,师奏请行,但无回顾。帝步上,高力士乐官数十从,顷之,到广陵。士女仰望,曰,仙人现。师请令乐官奏

    16、霓裳羽衣一曲,乃回。 后广陵奏,上元夜仙人乘云西来,临孝感寺,奏霓裳羽衣曲而去。上大悦。”唐人喜言开元天宝事,而荒诞相凌夺如此,将使谁信之。予以是知其他饰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王建诗云:“弟子歌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欧阳永叔诗话以不晓听风听水为恨。蔡绦诗话云出唐人西域记。龟兹国王与臣庶知乐者,于大山间听风水声,均节成音。 后翻入中国,如伊州、甘州、凉州,皆自龟兹致。此说近之,但不及霓裳。予谓凉州定从西凉来,若伊与甘,自龟兹致,而龟兹听风水造诸曲,皆未可知。王建全章,馀亦未见。但“弟子歌中留一色”,恐是指梨园弟子,则何豫于龟兹,置之勿论可也。按唐史及唐人诸集、诸家小说,杨太真进见之日,奏此

    17、曲导之。妃亦善此舞,帝尝以赵飞燕身轻,成帝为置七宝避风台事,戏妃事,一作偶。曰:“尔则任吹多少。”妃曰:“霓裳一曲,足掩前古。”而宫妓佩七宝璎珞舞此曲,曲终珠翠可扫。故诗人云:“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 飖锦袍暖,春风荡澜霓裳翻。”又云:“朱阁沈沈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 。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又云:“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又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云:“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又云:“云雨马嵬分散 后,分,一作飞。骊宫无复听霓裳。”又云:“霓裳满天月,粉骨几春风。”帝为太上皇,就养南宫,迁于西宫,梨园弟子玉 琯发音,闻此曲一声

    18、,则天颜不怡,左右歔欷。其后宪宗时,每大宴,间作此舞。文宗时,诏太常卿冯定,采开元雅乐,制云韶雅乐及霓裳羽衣曲。是时四方大都邑及士大夫家,已多按习,而文宗乃令冯定制舞曲者,疑曲存而舞节非旧,故就加整顿焉。李 后主作昭惠后诔云:“霓裳羽衣曲,绵兹丧乱,世罕闻者。获其旧谱,残缺颇甚。暇日与后详定,去彼淫繁,定其缺坠。”按马令南唐书,昭惠后传载 后主诔云:“霓裳旧曲,韬音沦世。失味齐音,犹伤孔氏。故国遗声,忍乎湮坠。我稽其美,尔扬其 祕。程度馀律,重新雅制。”云云。灼所引似是诔后注文,今失传云。盖唐末始不全。始,一作殆。蜀 梼杌称:“三月上巳,王衍宴怡神亭,衍自执板唱霓裳羽衣、后庭花、思越人曲。”决

    19、非开元全章。洞微志称:“五代时,齐州章丘北村任六郎,爱读道书,好汤饼,得犯天麦毒疾,多唱异曲。八月望夜,待月私第,六郎执板大噪一曲。有水乌野雀数百,集其舍屋倾听。自 适曰:此即昔人霓裳羽衣者。众请于何得,笑而不答。”既得之邪疾,使此声果传,亦未足信。按明皇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属黄钟商云,时号越调,即今之越调是也。白乐天嵩阳观夜奏霓裳诗云:“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又知其为黄 钟商无疑。欧阳永叔云:“人间有瀛府、献仙音二曲,此其遗声。”瀛府属黄钟宫,献仙音属小石调,了不相干。永叔知霓裳羽衣为法曲,而瀛府、献仙音为法曲中遗声,今合两个宫调 ,作霓裳 羽衣一曲遗声,亦太疏矣。 笔谈云:“蒲

    20、中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是非。或谓今燕部有献仙音曲,乃其遗声。然霓裳本谓之道调曲,献仙音乃小石调尔。”又嘉祐杂志云:“同州乐工翻河中黄幡绰霓裳谱,钧容乐工程士守元本作士守程,下同,今据钱校。以为非是,别依法曲造成。教坊伶人花日新见之,题其 后云:“法曲虽精,莫近望瀛。”予谓笔谈知献仙曲非是,乃指为道调法曲,则无所著见。独理道要诀所载,系当时朝旨,可信不诬。杂志谓同州 乐工翻河中黄幡绰谱,虽不载何宫调,安知非逍遥楼楣上横书耶。今并程士守谱皆不传。乐天和元微之霓裳羽衣曲歌云:“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注云:“凡法曲之初,众乐不济,惟金石丝竹次第发声,

    21、霓裳序初亦复如此。”又云:“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 騞初入拍。秋竹竿春冰坼。”注云:“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又云:“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注云:“霓裳十二遍而曲终,凡曲将终,皆声拍促速,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笔谈云:“霓裳曲凡十二叠,前六叠无拍,至第七叠方谓之叠遍 ,自此始有拍而舞。”笔谈,沈存中撰。沈指霓裳羽衣为道调法曲,则是未尝见旧谱。今所云岂亦得之乐天乎。世有般涉调拂霓裳曲,因石曼卿取作传踏,述开元天宝旧事。曼卿云,本是月宫之音,翻作人间之曲。近夔帅曾端伯,增损其辞,为勾遣队口号,亦云开宝遗音。盖二公不

    22、知此曲自属黄 钟商,而拂霓裳则般涉调也。宣和初,普府守山东人王平,词学华赡,自言得夷则商霓裳羽衣谱,取陈鸿、白乐天长恨歌传,并乐天寄元微之霓裳羽衣曲歌,又杂取唐人小诗长句,及明皇太真事,终以微之连昌宫词,补缀成曲,刻板流传。曲十一段,起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正 攧、入破、虚催、衮、实催、衮、歇拍、杀衮,音律节奏,与白氏歌注大异。则知唐曲,今世决不复见,亦可恨也。又唐史称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予尝笑之,霓裳第一至第六叠无拍者,皆散序故也。类音家所行大品,安得有拍。乐图必作舞女,而霓裳散序六叠,以无拍故不舞。又画师于乐器上,或吹或

    23、弹,止能画一个字,诸曲皆有此一字,岂独霓裳。唐孔纬拜官教坊,优伶求利市,纬呼使前,索其笛,指窍问曰:“何者是浣溪沙孔笼子。”诸伶大笑。此与画图上定曲名何异。普府一作普州,钱校晋府。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三) 荔枝香,唐史礼乐志云:“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脞说云:“太真妃好食荔枝,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五日至都。天宝四年夏,荔枝滋甚,比开笼时,香满一室,供奉李龟年撰此曲进之,宣赐甚厚。”杨妃外传云:“明皇在骊山,命小部音声于长生殿奏新曲,音声,一作张乐。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名荔枝香。”三说虽小异,要是明皇时曲。然史及杨妃外传皆谓

    24、帝在骊山,故杜牧之华清绝句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道荔枝来。”遯斋闲 览非之,曰:“明皇每岁十月幸骊山,至春乃还,未尝用六月,词意虽美,美,一作好。而失事实。”予观小杜华清长篇,又有“尘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之语。其 后欧阳永叔词亦云:“一从魂散马嵬间。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唐史既出永叔,宜此词亦尔也。今歇指大石两调,歇指,一作歇拍。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四) 水凋歌,理道要记所载唐乐曲南吕商,时号水调。予数见唐人说水调,各有不同。予因疑水调非曲名,乃俗呼音调之异名,今决矣。按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即是水调中制歌

    25、也。一本云,非水调中制歌也。世以今曲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中吕调,而唐所谓南吕商,则今俗呼中管林 钟商也。脞说云:“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帝喜之。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水调、河传,但有去声。”此说与安公子事相类,盖水调中河传也。明皇杂录云:“禄山犯顺,一作阙。议欲迁幸。帝置酒楼上,命作乐,有进水调歌者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上曰真才子。不终饮而罢。”此水调中一句七字曲也。白乐天听水调诗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不会当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脞说亦云:“水调第五遍 ,五言调,声最愁苦。

    26、”此水调中一句五字曲,又有多遍,似是大曲也。乐天诗又云:“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此水调中新腔也。南唐近事云:“元宗留心内宠,宴私击鞠无虚日。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如是数四,上悟,覆 桮赐金帛。”此又一句七字。然既曰命奏水调词,则是令杨花飞水调中撰词也。外史檮杌云:“王衍泛舟巡阆中,舟子皆衣锦绣,自制水调银汉曲。”自制上一有偶字。此水调中制银汉曲也。今世所唱中吕调水调歌,乃是以俗呼音调异名者名曲,虽首尾亦各有五言两句,决非乐天所闻之曲。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 后仄韵。其一乃今怨王孙曲,属无 射宫。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然

    27、欧阳永叔所集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五孙曲。今世河传,乃仙吕调,皆令也。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四) 盐角儿,嘉祐杂志云:“梅圣俞说,始教坊家人市盐,于纸角中得一曲谱,翻之,遂以名。”今双调盐角儿令是也。欧阳永叔尝制词。 (碧鸡漫志 宋王灼撰卷五)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词概 清刘熙载撰) 欧阳修群芳过後西湖好始觉春空语拙,宋人每以春字替人与事,用极不妥。 (词洁辑评 清程洪撰,胡念贻辑) 欧阳修阑干十二独凭春拙处已是工处,与金谷年年一调又别。千里万里,二月三月,此数字甚不易下。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屯田此调,居然胜场,不独晓风残月之工也。 (词洁辑评 清程洪撰,胡念贻辑) 欧

    28、阳修凤髻金泥带公老成名德,而小词当行乃尔。苏轼山岗与歌眉歙十三楼遂成故实,词家驱使字面,事实有限,如昌蜀 则忌用也。 (词洁辑评 清程洪撰,胡念贻辑) 太学服膺斋上舍郑文,秀州人。其妻寄以忆秦娥云:“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罗带,试结同心。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此词为同舍者传播,酒楼妓馆皆歌之,以为欧阳永叔词,非也。 (词品 明杨慎撰词品拾遗) 朱淑真元夕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邪。又其元夕诗云:“火树银花触目红。极天歌吹暖春风。新欢

    29、入手愁忙里,旧事经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与其词意相合,则其行可知矣。案元夕词乃欧阳修作,见庐陵集卷一百三十一。 (词品 明杨慎撰卷二) 晏元献公清商怨云:“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此词误入欧公集中。按诗话,或问晏同叔词“雁过南云”何所本,庚溪以江淹诗“心逐南云去,身随北雁来”答之。不知陆机思亲赋有“指南云以寄钦”之句。陆雪九愍云:“眷南云以兴悲。”南云字,当是用陆公语也。案此词乃欧阳修作,见欧阳公近体乐府,庚溪诗话亦谓欧公作。 (词品 明杨慎撰卷一) 陈云伯大

    30、令:宋人小说,往往污蔑贤者。如四朝闻见录之于朱子,东轩笔录之于欧阳公,比比皆是。又谓去年元夜一词,本欧阳公作,后人误编入断肠集,遂疑朱淑真为 女,皆不可不辨。案去年元夜一词,当是永叔少年笔墨。渔洋辨之于前,云伯辨之于后,俱有挽扶风教之心。余谓古人托兴言情,无端寄慨,非必实有其事。此词即为朱淑真作,亦不见是 女,辨不辨皆可也。 (词坛丛话 清陈廷焯撰) 香雪词,出小山之右。风流婉雅,永叔、叔原之流亚也。 (词坛丛话 清陈廷焯撰)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词学集成 清江顺诒辑,宗山参订卷五) 华亭宋尚木徵璧曰:“吾于宋词得七人焉:曰永叔,其词秀逸。曰子瞻,其词放诞。曰少游,其词

    31、清华。曰子野,其词娟洁。曰方回,其词新鲜。曰小山,其词聪俊。曰易安,其词妍婉。他若黄鲁直之苍老,而或伤于颓。王介甫之削,而或伤于拗。晁无咎之规检,而或伤于朴。辛稼轩之豪爽,而或伤于霸。陆务观之萧散,而或伤于疏。此皆所谓我辈之词也。苟举当家之词,如柳屯田哀感顽艳,而少寄托。周清真蜿蜒流美,而乏陡健。康伯可排叙整齐,而乏深邃。其外,则谢无逸之能写景,僧仲殊之能言情,程正伯之能壮采,张安国之能用意,万俟雅言之能协律,刘改之之能使气,曾纯甫之能舒怀,吴梦窗之能叠字,姜白石之能琢句,蒋竹山之能作态,史邦卿之能刷色,黄色庵之能选格,亦其选也。词至南宋而繁,亦至南宋而敝。作者纷如,难以概述。夫各因其资之所近

    32、,苟去前人之病,而务用其长,必赖后人之力也夫。”诒案:举宋人词不下数十家,可谓崇论闳议矣。而不及碧山、竹屋、玉田、草窗,何也。其评语亦不甚允当。观“词至南宋而敝”一语,非笃论矣。 (词学集成 清江顺诒辑,宗山参订卷五) 徐师川门外重重叠叠山,庶不断来时路。欧阳永叔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古人语不相袭,又能各见所长。沈东江 (词苑萃编 清冯金伯辑卷二旨趣) 欧阳永叔以不晓听风听水作霓裳为疑。按唐人西域记,龟兹国王与其臣庶之知乐者,於大山间听风水声均节成音,后翻入中国,如伊州、甘州、凉州等曲,皆自龟兹所致。虽未及霓裳,而其制曲亦用其法。此说近之。蔡条诗话 (词苑萃编 清冯金伯辑卷二十辨证一) 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后仄韵。其一乃怨王孙曲,属无射宫。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然欧阳永叔所集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王孙曲,今河传乃仙吕调,皆令也。碧鸡漫志按:据此则河传、怨王孙只有二体,词律所收,殊为庞杂。 (词苑萃编 清冯金伯辑卷二十辨证一) 唐明皇改婆罗门引为霓裳羽衣,属黄钟商,时号越调。白乐天嵩阳观夜奏霓裳诗云: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知其


    注意事项

    本文(欧阳修词评380种历代词话诗话辑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