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砼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 资源ID:23738709       资源大小:253.21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砼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1、砼施工作业指导书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9标段11111三分部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11铁路项目经理部二一 年 月 日目录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4.1.原材料储运及管理 14.2.原材料自检 24.3.混凝土试验工作职责 24.4.试验工作要求 34.5.混凝土配合比选定 44.6.混凝土搅拌 44.7.混凝土运输及泵送混凝土 54.8.混凝土浇注 64.9.大体积混凝土浇注 94.10.混凝土振捣 124.11.混凝土养护 124.12.混凝土拆模 164.13.喷射

    2、混凝土 175.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196.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207.11公司二次衬砌拱顶密实度质量控制 248.施工注意事项 2511111三分部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明确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混凝土施工作业,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混凝土在设计年限内有效使用。2.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J1149-201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3、准(TB10752-2010、J1149-2011);(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4)11111三分部隧道、桥梁工程施工图及通用图;(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3.适用范围11111三分部混凝土工程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1.原材料储运及管理(1)混凝土用散装水泥、矿物掺和料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水泥、矿物掺和料应用专用库房存放。水泥及矿物掺和料的储运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运水泥、矿物掺和料的车应具有棚盖。2)水泥、矿物掺和料在储运过程中应采取防潮措施,避免受潮。3)散装水泥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

    4、温措施。4)袋装水泥、矿物掺和料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5)袋装水泥及矿物掺和料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6)袋装水泥、矿物掺和料应按品种、规格分批码放,码放高度不应大于1.5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m0.3m 或预留通道。(2)混凝土用粗骨料应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3)混凝土外加剂应采用仓库储存,冬期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止外加剂受冻或出现低温结晶现象。(4)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5)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建立原

    5、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试验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4.2.原材料自检(1)原材料自检:主要针对拌合站进场粉煤灰的细度检测,砂石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的检测,由各拌合站试验员负责检测。(2)原材料/构配件取样送检:各拌合站及作业队对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加工品等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由各拌合站、作业队试验员负责。(3)混凝土试件制作、养护、送检:各作业队试验员负责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并按要求脱模后送拌合站标养室养护,同条件试件到龄期后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拌

    6、合站试验人员负责对标养试件进行管理,到龄期后送中心试验室检测。(4)现场试验:现场混凝土检测工作包括砂石含水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等检测,砂石含水率应每天对料仓的砂石进行含水检测,以便于准确真实地开具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混凝土第一盘生产出机后,搅拌站试验员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坍落度、含气量进行检测,混凝土到达现场后,作业队试验员应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坍落度的检测,检测结果及时与搅拌站试验员联系,以便于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满足现场施工。4.3.混凝土试验工作职责(1)试验负责人职责1)负责整个管段的试验工作管理与协调;2)负责各试验站标养室、操作室的规划与建立;3)负责相关制度及操作规程

    7、的建立与上墙;4)负责上报仪器设备及工具的配置计划;5)负责所有仪器设备管理、标定与校准;6)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7)负责统一建立台账、记录等基础资料;8)负责所有试验资料的管理工作;9)负责对各拌合站及作业队的业务指导、检查与监督;10)负责与中心试验室的紧密沟通与联系。(2)拌合站试验人员职责1)负责原材料的进场质量验收;2)负责原材料的标识标牌的建立与更新;3)负责对粉煤灰细度、砂石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进行检测;4)负责按要求测试砂石含水率,开具施工配合比;5)负责对出机混凝土进行拌合物性能测试;6)结合施工现场,负责对生产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控制;7)负责标养试件的收样及养护质量的管

    8、理;8)负责对到龄期的标养试件进行送检;9)负责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3)作业队试验人员职责1)负责混凝土试件的制作、拆模与送养;3)负责同条件试件的制作、养护与送检;5)负责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6)负责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4.4.试验工作要求(1)拌合站试验工作要求1)原材料外观质量及材料标识检查外观质量检查。主要对进场原材料的外观质量及料仓的标识进行检查,掌握原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检查频次要求。试验人员每天不少于二次对搅拌站料仓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处理。对外观检查明显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求立即退场。标识标牌。根据原材料进场批号、日期、数量准确对粗细骨料料仓及水泥、粉煤

    9、灰、外加剂储存罐进行标识与更新。另外根据施工配合比正确填写与更新配合比标识牌。2)原材料检测与送检原材料自检。拌合站试验员主要对粉煤灰细度、砂石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进行自检。检测频次要求。粉煤灰细度指标每车必检。砂石料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每进场批次进行检验。检测结果处理。粉煤灰细度执行车检制度,合格后方可入罐,不合格的要求退场,并做好车检记录(包括检测时间、车牌号、检测结果等信息)。砂石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测时,做好试验记录,当有任一指标不合格时,登记不合格台账,出具不合格通知单,要求物资部协同拌合站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进行相应处理。原材料送检。试验人员应及时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取样、

    10、填写委托单(附质保书),将样品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送样工作要求当天完成,最迟不能超过2天。拌合站原材料取样送检项目及频次见附表1。送检协调。当各拌合站进统一批次材料时,由试验负责人负责按一批次统一送检,避免重复送检的现象。4.5.混凝土配合比选定11111三分部混凝土配合比由局中心试验室提供,各拌和站根据配合比施工。拌和站原材料计量准确。4.6.混凝土搅拌(1)搅拌混凝土前应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每工班至少抽测一次,雨天应增加抽测次数。(2)搅拌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每一工班正式称量

    11、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3)按照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和用水1%。(4)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应先向搅拌机投入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和液体外加剂(引气混凝土应同时加入引气剂),直至搅拌均匀为止。粉体外加剂应与矿物掺和料同时加入。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70。(5)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为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至搅拌结束所用时间,混凝土延续搅拌时间应根据配合比和搅拌设备情况通过试验确定,但最短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4.7.混凝土运输及泵送混凝土(1)混凝土采

    12、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当运输距离较近时,可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机运输。在装运混凝土前,检查运输设备内是否存留有积水,内壁粘附的混凝土是否清除干净。(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应以2r/min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s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运输车每天使用完后应清洗干净。(3)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泵送施工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加强组织和调度,确保连续均匀供料。2)混凝土泵的输运能力应与混凝土的供应能力相适应。3)混凝土泵的型号可根据混凝土数量、最大泵送距离、最大输出量等选定,

    13、可参照附录A由现场技术员进行计算确定。4)配置输送管时,应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头。输送管应平顺,内壁光滑,接口不得漏浆。5)泵送混凝土时,输送管路起始水平管段长度不应小于 15m。除出口处外,输送管路的其它部位均不得采用软管。输送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和钢筋接触。(4)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同水胶比的水泥砂浆或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相同、但粗骨料减少 50%的混凝土通过管道。当用活塞泵泵送混凝土时,泵的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5)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应小于12。(6)混凝土泵的位置应靠近浇筑地点。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泵送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

    14、不应大于3m。不得用插入式振捣器平拖混凝土,也不得用插入式振捣器将下料口处堆积的混凝土推向远处。(7)搅拌后的混凝土应在1/2初凝时间内入泵,并在初凝前浇筑完毕。在交通拥堵和气候炎热等情况下,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8)应保持连续泵送混凝土,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的连续性。如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min5min 开泵一次,正转和反转两个冲程,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将管中混凝土清除,并清洗泵机。(9)混凝土在转运、分配或倾注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属类器具辅助进行。4.8.混凝土浇注(1)浇筑

    15、混凝土前准备工作:1)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施工缝。2)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3)将基础上松动的岩块、杂物及泥块清除干净,并采取防、排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基面,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积水。4)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以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满足要求。(2)浇筑混凝土基本规定:1)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应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应安排在傍晚开始浇筑

    16、,不应在早上浇筑以免气温升到最高时加剧混凝土内部温升。2)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期施工办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3)新浇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钢筋、模板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己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4)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5)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与运输能力、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特点等条件确定。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应大于600mm,其它混凝土最大摊铺

    17、厚度不应大于400mm。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6)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超过允许间歇时间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7)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

    18、施将水排除。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8)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3)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所采取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2)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施进行混凝土浇筑。3)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应超过1m。(4)施工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

    19、于钢筋直径的15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5)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2.5MPa。用风动机等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2)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应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应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胶比略小的胶砂比为1:2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应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

    20、0%。3)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6)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4.9.大体积混凝土浇注(1)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用材料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应优先选用质量稳定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C3A含量较低、C2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2)细骨料应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3。3)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4)应选用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3)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

    21、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原则。2)混凝土拌和物在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应大于160mm。3)拌和水用量不应大于170kg/m3。4)粉煤灰掺量应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应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5)水胶比不应大于0.55。(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进行试算,预测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芯部与表层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对首个浇筑体应进行工艺试验,对初期施

    22、工的结构体进行重点温度监测。温度监测系统应具备自动采集、自动记录功能。(5)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振捣后50mm100mm深处的温度)不应高于28。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45。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采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图a)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图 b )。应依据设计尺寸进行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当横截面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应大于2段;当横截面面积在300m2以内时,分段不应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 。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m2.0m。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

    23、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应大于 500m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间歇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设置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根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应能力、钢筋工程的施工、预埋管件安装等因素确定。5)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埋件等移位和变形。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6)大体积混凝土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还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并应

    24、符合下列规定:1)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28d。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层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2)保湿养护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养护剂涂层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3)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芯部与表层温差和降温速率进行检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4)大体积混凝土拆模后应采取预防寒流袭击、突然降温和剧烈干燥等养护措施。5)大体积混凝土应适当延迟拆模时间,当模板作为保温养护措施的一部分时,其拆模时间应根据温控要求确定。(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遇炎热、冬期、大风或者雨雪天气等特殊气候条

    25、件下时,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加冰屑等方法降低入仓温度,必要时也可采取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保湿保温养护,避免模板和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条件许可时应避开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2)冬期浇筑混凝土,应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措施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 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3)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在作业面应采取挡风措施,降低混凝土表面风速,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数,及时覆盖

    26、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风干。4)雨雪天不应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或大雪天气时,应及时在结构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缝,尽快中止混凝土浇筑;对已浇筑还未硬化的混凝土立即进行覆盖,严禁雨水直接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温控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应以能真实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芯部与表层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2)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布置应考虑其代表性按平面分层布置;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

    27、不应少于4 处,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3)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其余测点布设间距不应大于600mm。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芯部与表层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应变的测量,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应不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5)混凝土浇筑体的表层温度,应以混凝土表面以内 50mm 处的温度为准。6)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根据工地条件,可采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预埋式温度计检测混凝土的温度。7)测温过程中应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4.10.混凝土振捣(1)混凝

    28、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或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时(如采用斗送法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分布。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应采用侧振并辅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成型。(2)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3)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为50mm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mm100mm的距离。当振动完毕

    29、需变换振捣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捣器,不得将振捣器放在拌和物内平拖。不得用振捣器驱赶混凝土。2)表面振捣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3)附着式振捣器的设置间距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与模板紧密连接。4)对有抗冻要求的引气混凝土,不应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5)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6)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7)对于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以及施工缝处等其它钢筋密集部位,应特别注意振捣。8)当采用振动台振动时,应预先进行工艺设计。(4)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

    30、、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干旱地区的混凝土,应特别加强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控制。4.11.混凝土养护(1)自然养护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自然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养护龄期应符合本指南的相关规定。(2)蒸汽养护时,混凝土静停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浇注结束4h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混凝土周围蒸汽

    31、的升、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应超过 60,最大不得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蒸汽养护的预制梁脱模后的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d。蒸汽养护的预制轨道板脱模后的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0d。(3)混凝土养护应包括一定的带模养护时间。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保温养护。(4)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对于墩身等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墩顶蓄水装置加湿的方式进行养护。(5)混凝土采用喷涂养护液养护时,应确保养护液对混凝土结构表面不产生侵蚀、不会造成混凝土表面色差,并应确保不漏喷。(6)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对新暴露的混凝土表面进行


    注意事项

    本文(砼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