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docx

    • 资源ID:23830070       资源大小:94.17K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docx

    1、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小学语文第三册学科教案周别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1导入课-课文1第一课时新授22课文1第二课时-课文4新授73语文百花园1课文6新授74课文7-语文百花园2第一课时新授75语文百花园2第二课时课文11新授76课文11-课文13新授77课文13-课文16新授78识字二-课文17新授79课文18 -课文21新授710课文21-课文23新授711课文24-语文百花园6新授712语文百花园6-课文27新授713课文28-语文百花园7新授714课文30-课文32新授715课文33语文百花园8新授716复习1、2、3单元新授717复习4、5、6单元复习718复习7

    2、、8单元复习719综合复习复习720迎考学科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多音字“鲜”在课文中能据词定音,掌握“晨曦、炽热、凝神、纯洁”等词语,能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最后一个自然段。4、了解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感人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学会本课15个生字,多音字“鲜”在课文中能据词定音,掌握“晨曦、炽热、凝神、纯洁”等词语,能理解它们

    3、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学难点继续用单元提示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理解文中的长句子。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教具准备ppt录音、录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理解有关长句子的意思,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感受国旗护卫战士爱祖国爱国旗的崇高品质。教学过程:一、看录象,激情并揭题。1、看录象。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5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出示课题)。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场面的。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2、反馈,集体

    4、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注意:字音:炽热、凝神、鲜为人知、摄氏、字行:晨曦、臃肿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指名读课后题2。2、默读课文,依据课后练习2给课文分段。3、反馈分段结果,说说分段理由。五、学习第一段1、回忆本单元阅读提示是什么?(读懂长句子。)其学习步骤是怎样的?2、默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中你认为值得深入学习的长句子。并用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自学。3、反馈交流自学情况。(1)1991年5月1日,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在天安门广场上,数万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雄伟的天安门。目光注视着天安门。结合课后1(1)

    5、,体会附加成分的含义。“群众的目光”、“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说明大家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当时激动的心情。)指导读这一句子。(2)掌旗手擎着五星红旗,34名正步向旗杆基座行进。缩句:掌旗手和护旗队员向旗杆基座行进。结合课后1(2),体会其他一些词语的含义。整句话写出了升旗仪式气氛的庄严。知道读句。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余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4、讨论,并齐读这一自然段。六、作业。作业本第3、6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体会课文第2、3段,理解长句子的意思,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能背诵并且默写第7自然段。3、进一步深切感受国旗护卫战士爱祖国爱国旗

    6、的崇高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读文划句自学朗读。2、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学第二段。3、小组交流。4、提出小组学习时没弄懂的问题。5、齐读第二段,说说战士们的哪些行为最令你感动,请你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些句子。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6自然段,其余划出这一自然段中的反义词。2、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文中的反义词说明了什么?(为维护祖国的利益。不怕苦,不怕累。)3、读到这里,你最想对护卫队战士说些什么?4、过渡:是啊,国旗护卫队战士的崇高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所以一位诗人这样赞美这些可爱的战士。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范读,问

    7、:你们知道这些句子的含义吗?谈谈体会。形象纪念碑高大心灵汉白玉纯洁胸怀广场开阔6、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7、填空练习,辅助默写。战士们的形象像一样,战士们的心灵像一样,战士们的胸怀像一样。四、简单了解书名号的用法。1、找找课文中有书名号的句子。2、说说它的用法。五、小结。学了文章后,你们有什么体会,我们应该向护卫队叔叔们学习什么?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板书: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战士:形象纪念碑高大 心灵汉白玉纯洁 胸怀广场开阔个人修改课前预习:1、熟练地朗读课文。2、查字典:晨曦、炽热、凝神注视、鲜为人知3、找资料:国旗护卫队天安门广场上每天的升旗仪式你参加过升旗仪式吗?谈谈自己的感受。读了课题

    8、你有什么想法?同桌互读帮助纠正生字音,比一比谁的字识得好。你觉得平时的升旗仪式 与学到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后反思:学科2秋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具有多元智能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中的长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并了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2、学会本课教学难点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

    9、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具准备ppt录音、录象、教学过程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二、读课文初步感知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导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书,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

    10、认字。(可采用查字典、请教别人、借助拼音识字、上下文猜字等方法)2、做“帮字妈妈找宝宝”的识字游戏。躲在每个课桌纸袋子里的是调皮的字宝宝,字妈妈正在焦急地找寻他们,随着字妈妈呼唤宝宝的名字,请热心的小朋友能够又准又快地帮忙找到字宝宝。如:字妈妈问:“飘落的飘在哪里?”,学生边举起找到的卡片边说:“飘落的飘在这里”。此游戏可分以下步骤完成:(1)学生先自己认识一下字宝宝。(2)教师扮演字妈妈,同位两人合作找字宝宝。(3)请一位同学扮演字妈妈,其余同学找字宝宝。(4)同位两人一人扮演字妈妈,一人找字宝宝。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11、。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

    12、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板书: 个人修改你对季节了解吗?我们来做猜季节的游戏。你能根据其他同学的朗读把秋天画出来吗?教后反思:学科3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

    13、首诗的意思。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具准备ppt录音、录象、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3课介绍了两首古诗。 板书:3古诗两首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在(请查)年前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4、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画下来,再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15、。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一句。 2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说诗意。教

    16、师随机点拨。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 现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2)展开想像,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二句。 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闭眼想象诗中的情景,齐读、背诵第二句。 3读全诗,说诗意。 (1)自由读,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2)同桌互相说说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诗意。五、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如: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帐篷,盖住了草原

    17、的四面八方。让我们看到了天地相连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们的生活。 “天苍苍,野茫茫。” 读了这句,让我们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下那辽阔的绿色大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句把草原写活了。让我们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时隐时现的肥壮的牛羊。 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六、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阴、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阴、似。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7、总结:8、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1背诵敕勒歌。

    18、 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2 庐山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学生观看后,谈谈对庐山的印象。 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望庐山瀑布 3介绍诗人。 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 4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望”是什么意思? 再读读课题,想想为什么用“望”不用“看”?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导名读全诗。三、再读

    19、诗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2小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师解答学生未解决的词语。 香炉:指香炉峰,庐山西北部的高峰。 生紫烟:“生”生出。“紫烟”指山顶的雾气在阳光照射下呈现 的颜色。 九天:传说中天有九层,九天是最高层。形容天极高。 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试着说说每句大意。四、赏读诗文,理解诗意。 1赏读第一句。 (1)有语气地朗读第一句。指句读,齐读。 (2)观看课件,理解“生紫烟”中生的意境。(弥漫) (3)为什么说是“挂”前川? 因为瀑布是从上面直泻下来,就像挂在山前。 2赏读第二句。 (1)有语气地朗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 (2)

    20、观看课件,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写法及“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3指导朗读,体会诗情。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按节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在读中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想象意境,背诵诗文。 1让学生看着挂图,想象诗句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诗文。 2同桌互相背诵。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评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诗文的小能手。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尺、挂、流、烟,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尺 左右结构的字:挂、流、烟。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

    21、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书写“流“。七、总结谈话,课后拓展。 1这节课,我们和诗人一起领略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2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你喜欢的古诗。在古诗朗诵会上读给大家听。板书: 古诗两首 天 广阔、美丽 勒乐歌 野 牛羊望庐山瀑布 飞 三千尺 壮观 夸张疑 落九天个人修改你读懂了那些字词呢?与同桌交流学习。谁愿意做小导游带我们游览美丽的大草原?请大家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李白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水的诗?和大家交流交流。教后反思:学科4日月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附、近、环、绕”等14个生字,会写“央、南、仙”等7个生字及“中央”“美丽”“南边”三个词语。

    22、理解“环绕、秀丽、吸引”三个词语的意思。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体会日月潭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描写日月潭早上、中午美丽景色的句子。教具准备ppt录音、录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认台湾岛,说说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内容,调动学生课前参与的积极性。 2简介台湾岛。 台湾是我国东南部的一个省,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岛上二分之一是山地,那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民勤劳。著名的风景区有玉山、阿里山、日月潭。 通过简介,唤起学生对

    23、祖国宝岛美丽河山的热爱。 3出示日月潭风光的挂图。 这就是日月潭,第4课描写的就是日月潭美丽的景色。 板书:4日月潭 4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质疑: (1)日月潭在哪儿?(2)为什么叫日月潭? 课题处质疑,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日月潭的美。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激发学生读的愿望。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课件或卡片,认读词语。 附近环绕中央光华岛倒映轻纱仙境秀丽吸引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4、 要求:(1)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丢字,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个自然段。 3请5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谈感受。 板书:风光秀丽 4出示日月潭风光课件。 让我们走近日月潭欣赏一下它秀丽的风光。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日月潭不仅形状奇特,风光更是秀丽无比,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日月潭在哪儿,它为什么叫日月潭,让我们再认真读读课文,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并欣赏它迷人的美景。 1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词句和问题,

    25、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解疑。 3集体学习研讨,教师相机点拨。 (1)学习第一自然段,解决质疑1,理解“群山环绕”“名胜古迹”这两个词语。 日月潭在哪儿?谁从书中找到答案了,读读有关的句子。 在地图上找一找日月潭的位置。 教师补充资料。 日月潭是由玉山和阿里山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在海岛连绵的高山之中有这么大的高山湖泊,自然是世上不可多得的风景。 运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理解“群山环绕”“名胜古迹”。 板书:群山环绕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积极性) (2)学习第二自然段,解决质疑2,体会日月潭形状之美。 为什么把这个大湖叫日月潭?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 边读描写

    26、日月潭名字来历的句子边想像它的样子,然后用笔画一画。 投影“日月潭”的简笔画,在下面出示句子。 这个岛把湖面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指名读,分组赛读。 课件出示两组句子。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 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读一读,比一比,每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让学生想像日月潭的样子,指导学生读好“圆圆的”“弯弯的”,体会日月潭形状之美。 指名读第一、二句。找找日月潭还有哪儿美?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 (日月潭的湖水美、小岛美。从“湖水碧绿”、“美丽的小岛”这两个词语中读出来的。) 板书:湖水碧绿 小结,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现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碧绿的湖水中镶嵌着一个美丽的小岛,它把湖面分成了“日潭”和“月潭”。请你们把日月潭这美丽的景色读给老师听。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美。 指名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日月潭哪些时候的迷人景色。 清晨和中午,不同时间,不同的天气,日月潭有不同的美。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语文第三册教案全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