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90设备管理办法定稿.docx

    • 资源ID:23867060       资源大小:23.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90设备管理办法定稿.docx

    1、90设备管理办法定稿设备管理办法(ZDGZ208090)为加强设备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 管理职责第一条 公司所属设备实行分级管理,工程装备处根据设备的价值和重要程度分出级别(设备分级办法及结果另文下达),坚持以下管理原则:(一)依靠装备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发展。(二)设备管理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保养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原则。第二条 工程装备处为公司设备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为:(一)组织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公

    2、司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二)组织拟定设备更新改造规划,对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进行审查。负责技改技措项目的询价及招标、开标、评标和签约工作。(三)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办理设备的购置、竣工验收、调拨、移装、封存、报废及处置等业务。(四)负责编制公司设备大中(项)修计划,负责外委修理项目的 起草:贾启敏 审核:秦英方 批准:赵建鹏过程及质量监督、办理交工验收等全过程管理工作。(五)拟定设备管理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检查各单位完成情况。(六)组织开展设备状态管理,对各单位的设备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关键重点设备做好巡视检查工作;督促设备使用单位认真开展设备的“维护保养”、“点(巡)检

    3、”、“润滑五定”以及“计划检修”等工作,确保设备完好。(七)负责设备事故管理工作,组织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设备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八)会同财务处制定设备备品备件计划和修理费用定额,并分解到各单位;控制修理费的使用,降低修理成本。(九)负责设备备品备件的管理(详见“设备备件管理办法”)。(十)会同人力资源处做好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第三条 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职责:(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有关设备管理制度。(二)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设备管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三)负责组织本单位设备维护保养、点(

    4、巡)检、润滑和计划检修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四)负责本单位闲置封存设备、报废尚未拆除设备的保管工作。(五)负责按时制定本单位设备大中修的申请立项计划;按设备大中修计划要求及时交修设备,配合承修单位按时完成修理项目。(六)加强设备事故管理,认真组织设备事故分析,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设备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七)对本单位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及操作技能。(八)做好设备管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统计及设备信息的传递反馈工作。(九)编制本单位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负责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第四条 技术处负责主要工艺装

    5、备技术性能要求和工艺参数的提出,以及计算机设备系统的网络管理,保证正常运行。第五条 生产安全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修车间配合设备安装调试,负责公司内部设备项修、小修及应急修理,完成公司设备修理自制备件任务。第六条 人力资源处负责组织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第二章 设备前期管理第七条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的规划到设备投产阶段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调研、规划与选型、设备计划的编制及投资预算、自制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设备采购订货及安装调试,计划落实后的质量跟踪监管及设备入厂后的安装验收工作。第八条 设备投资规划要以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的同时,考虑采用新

    6、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型设备,从可能获得的技术进步和投资效益等情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根据资金和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做出最佳设备投资规划方案。(一)设备使用单位或相关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负责编制新增设备或更新改造申请计划,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并填制项目立项申请书。(二)工程装备处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计划,对各单位新增设备或设备更新改造立项申请进行调研,对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初步评审和筛选,编制技改技措计划草案(详见“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第九条 设备的选型要综合考虑设备生产效率、工作性质、可靠性、适应性、维修性、经济性、标准化程度(公司内机型的简化

    7、和统一)、操作要求及人机关系、安全环保等要求,经济效果以及生产厂家的产品信誉、服务、价格、交货期等因素。第十条 工程装备处负责技改技措项目的分解落实,进度实施,同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并组织项目的交工验收工作。第十一条 设备到货后安装调试及验收执行设备安装及验收管理办法;应急性设备购置执行零星设备购置管理规定。第十二条 设备安装调试完成,试生产阶段,工程装备处与设备使用单位办理内部移交手续,设备使用将其纳入正常设备管理;设备遗留问题由工程装备处负责联系设备厂家解决(详见“设备安装及验收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设备在投入试生产前,工程装备处组织编制完成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第十四条 工程装备处和设

    8、备使用单位分别对逐台设备建立台帐和档案。第三章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十五条 设备使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多人操作的设备实行机长负责制;两人操作的设备必须明确主操作;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单班制生产的设备要有运行记录。第十六条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四项要求”、“五项纪律”,做好设备确认。设备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进行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设备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指定设备。设备操作证是操作者操作设备的依据,由人力资源处组织考试,工程装备处签发。第十七条 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9、,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将“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摘其要点,放置在操作室内方便操作人员观看。第十八条 生产设备要严格执行三级维护保养制度。(一)日常维护保养:操作人员必须班前对设备检查、确认、润滑;班中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下班前15分钟认真清扫、擦拭设备;周末下班前必须利用24小时对设备进行全面擦拭、保养,并清理工作环境。工程装备处对各单位周末设备保养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二)一级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每月利用48小时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一次一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局部、重点部位拆卸检查,彻底清洗,疏通油路,清洗或

    10、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调整各配合间隙,紧固各部螺栓。一级设备保养记入各单位设备档案。(三)二级保养(计划检修):由各单位下计划,经工程装备处审核后,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修,恢复局部精度,达到工艺要求。二级保养计划要在点检基础上安排,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二级保养完成后,按相应标准进行验收,设备操作、检修及设备管理人员三方签字,检修记录和验收记录存入各单位和工程装备处设备档案。第四章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第十九条 主要生产设备应按照设备磨损变化规律定期进行检查,每年九月进行一次普查,以便及时、全面地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为编制维修计划提供依据。关键重点设备由工程装备处组织普查

    11、,其它设备由使用单位负责普查。普查结果存入各单位和工程装备处设备档案。第二十条 设备发生故障,操作人员不能解决时,应立即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修理,排除故障,并填好故障记录。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应认真分析,制定维修措施,从根本上杜绝故障发生。第二十一条 生产设备应实行点检(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制度,逐步采用先进的监测、诊断技术实行状态监测维修,及早发现异常,做好预防。对起重设备、压力容器和变配电等特种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负荷或预防性试验和检测,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第二十二条 对关键工序设备应定期进行几何精度检测,必要时应进行动态精度检测,及时进行精度调整,做

    12、好记录,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第五章 设备润滑管理第二十三条 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降低动能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第二十四条 主要生产设备必须建立润滑档案,绘制图表,编制润滑“五定”卡。设备的润滑必须严格执行“润滑五定”,按要求对设备进行润滑,润滑油品不得随意代用。重点、关键设备应定期进行油质化验,按质换油,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节约油品。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设备润滑油(脂)需求计划,按年、月需用量报工程装备处审核后转物资供应处采购,应急性计划可随时申报。第二十六条 物资供应处购入润滑油料后,应立即通知质检科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

    13、入库;润滑油料的入库及发放情况,应按月汇总后报工程装备处。第二十七条 润滑油料入库(站)后应妥善存放,标牌醒目,严禁混杂;各种润滑油料器具不得露天存放,并定期清洗,保持清洁,防止油料混杂变质。库(站)存放一年以上或发现可疑变质的润滑油料,物资供应处应取样化验,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应有计划地治理设备漏油,降低泄漏率,节约油料、降低成本、做好文明生产。第六章 设备修理第二十九条 设备修理坚持修理和技术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维护保养和修理并重的原则。第三十条 设备修理类别(一)按修理内容、要求及工作量大小,分为大修、中(项)修、小修三类。1、设备

    14、大修是指要对被修设备进行全部解体,修理基准件,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件,同时修理修整电气部分以及外表翻新,全面消除设备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设备大修是对生产设备因长期使用,其主要部位损坏(磨损、腐蚀、疲劳、变形等)而进行的一种实物补偿,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恢复使用价值、提高设备完好技术状态的必要措施。2、设备中(项)修是指根据设备技术状态,对设备精度性能达不到要求的某些项目进行针对性修理。一般要部分解体,修复或更换磨损机件,必要时进行局部刮研、调整,以恢复设备精度、性能。3、设备小修是指按定期维护规定内容(二级维护保养)或针对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部分拆卸零部件进

    15、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少量磨损件,通过检查、调整、紧固机件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使用性能。(二)按修理项目的性质,分为恢复性修理和改造性修理两类。1、一般改造项目费用占总修理费用30及以下的为恢复性修理。2、改造项目费用占总修理费用30以上;或确有经济节省,已有技术、结构、性能的突破,可以申报特批为改造性修理。(三)按承修单位分为单位自修项目、委托机修车间修理和外委修理三类。(四)定期的精度检查与精度调整。(五)预防性试验。第三十一条 设备修理计划按年度、季度和月份分别编制,包括大修、中(项)修、小修、精度检查、预防性试验等。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设备修理计划。有能力承担的项目以自修为主

    16、,对无能力承担的项目提出申请,经工程装备处批准,委托机修车间修理;外委修理项目由工程装备处负责签订修理合同。第三十三条 公司大中(项)修原则上选择外委修理,外委修理参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由工程装备处采用招、投标形式,选择质量好、价格低、工期短的单位为承修方。第三十四条 工程装备处应提前将修理设备相关资料及内容告知承修方。多个单位配合施工的项目,工程装备处负责组织协调,各承修方要编制修理计划,保证检修工期与质量。第三十五条 承修方要严格执行设备修理规程和技术标准,修理后要恢复规定工作能力,达到原出厂能力和工艺标准,配齐相关附件、技术文件,工程装备处按规定办理交工验收手续。第三十六条 经多次修理缺

    17、陷严重的设备,工程装备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修理标准,区别对待。第三十七条 各类设备的保修期由工程装备处确定。第三十八条 财务处按规定提取大中(项)修基金,当年未开工项目不得结转。第三十九条 由使用单位承修的项目,要坚持修旧利废、降低成本的原则,设备完工由工程装备处负责验收。第七章 设备事故管理第四十条 凡正式投产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或由于本单位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而使生产突然中断者,称为设备事故。下列情况不列为设备事故:(一)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其它设备损坏者。(二)生产工艺事故,如冶炼炉及离

    18、心机跑钢、跑铁而未造成设备及厂房结构损坏者。(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中断,或计算机因病毒影响造成计算机故障等。第四十一条 设备事故按设备级别和事故类别实行分级管理。(一)特大设备事故:工业炉窑设备事故修理费(如电弧炉、工频炉、熔炼炉、大型热处理炉、干燥窑等)在80万元及以上者;机床和非标准设备事故修理费在40万元及以上者。(二)重大设备事故(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设备事故):1、工业炉窑事故修理费在30万元及以上、80万元以下者;一般机床和非标准设备事故修理费在6万元及以上,精大稀设备事故修理费在 15万元及以上、40万元以下者。2、因设备发生设备事故或由于公司内供变

    19、电设备事故原因造成全公司电力中断达30分钟以上,二级单位电力中断60分钟以上者。3、因主要生产设备发生设备事故,使设备精度、性能下降,无法修复以及使设备永固件严重受损者。(三)一般设备事故(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设备事故):1、工业炉窑事故修理费在3万元及以上、30万元以下者;一般机床和非标准设备事故修理费在1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者,精大稀设备事故修理费在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者。2、精大稀机床导轨研伤深度0.5mm及以上,或长度在500mm及以上者。3、因设备发生事故或由于公司内供变电设备事故原因造成全公司电力中断10分钟及以上、30分钟以下者;二级单位电力中断30分钟及以上、60分钟

    20、以下者。(四)设备故障(含小事故):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尚未构成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者称为设备故障(小事故)。第四十二条 事故抢修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要迅速组织抢修和排除,尽快恢复生产。一般事故和故障由各单位组织抢修。特大、重大设备事故由工程装备处组织有关单位抢修。参加抢修的单位与个人都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对抢修不力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视同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处理。第四十三条 事故分析(一)每次事故发生都要组织事故分析。一般事故分析会由各单位设备主管组织召开,工程装备部主持。特大、重大事故分析会由工程装备部负责组织召开,公司主管经理主持。事故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在调查研究、弄清情况的基

    21、础上,对事故的性质、原因、责任进行分析认定,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二)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原因逐项统计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趋势,找出在设备使用、管理和设备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部位,总结经验,制定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三)开展专题事故分析。对从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设备薄弱环节和部位进行专题分析,从设备的结构、零部件的材质及设备制造工艺、生产使用、维护制度和方法,以及润滑制度、润滑油脂和密封等方面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第四十四条 设备事故的次数、时间、修复费是设备事故管理的基本数据,设备各级管理人员要如实记录、正确统计。(一)事故次数:设备发生

    22、事故使生产中断,一般按中断一次计算一次。(二)事故时间:1、一般按设备停机到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计算。冶金炉窑应加上烘炉时间。2、在设计上有备用机组的设备,事故时间为设备事故停机到备用设备开机的时间。(三)设备事故修复费为修复损坏设备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用,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应为更换与该设备规格、装备水平相应设备之现价。(四)设备故障(含小事故)做次数与时间统计。第四十五条 事故上报(一)发生重大以上设备事故,工程装备处要立即报告公司主管领导。(二)各单位发生设备事故,不论大小都要随时通报工程装备处,并在分析事故原因后,以书面形式报告设备事故经过。对一时难以分清等级的较大设

    23、备事故,各单位要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通知工程装备处,工程装备部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事故单位在设备修复后一周内详细填报设备事故报告书一式两份报工程装备处。第四十六条 发生设备事故后,公司根据事故情节及造成的损失,对责任者予以惩罚;对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积极保护事故现场和在事故抢救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与奖励。(一)发生重大以下设备事故的,工程装备部按经济责任制规定对二级单位进行考核,二级单位对责任者进行考核。(二)发生重大以上设备事故,除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单位外,对事故责任者按公司规定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对情节特别严重、破坏事故现场、隐瞒事故真相、损失巨大的要加重扣罚,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章

    24、 附 则第四十七条 各单位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工程装备处负责解释。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件:1、“三好”、“四会” 2、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3、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4、润滑“五定”5、使用设备岗位责任制6、设备事故“四不放过”附:一、“三好”、“四会”:(1)管好、用好、维修好。(2)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二、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3)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4)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

    25、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三、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安全完整。(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等处无油垢、无碰伤,各部分不漏水、不漏油,切屑垃圾清扫干净。(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标清洁,油路畅通。(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四、润滑“五定”:(1)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2)定质:按照润滑图表(或卡片)规定的油质牌号用油。润滑油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

    26、检验合格;润滑装置和加油器具应保持清洁。(3)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定量供油和废油回收退库制度,搞好设备漏油的防治工作,降低油脂消耗。(4)定期:按照润滑图表(或卡片)的规定,定期加油和清洗换油,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5)定人: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都要规定有专人负责加油和换油,以及配制润滑冷却液。 五、使用设备岗位责任制 (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制度,严格按“四项要求”、“五项纪律”和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等规定,正确使用与精心维护设备。(2)要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认真记录。做到班前加油,正确润滑,班后及时清扫、擦拭、涂油。(3)积极参加“三好”、“四会”活动,搞好日常维护,周末清洗和定期维护工作。配合维修工人检查和修理自己所操作的设备。(4)管好设备附件,保证齐全完好。(5)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填写交接班记录。(6)参加所操作设备的修理和验收工作。(7)有权抵制违章作业的指令。(8)发生设备事故时应按操作维修规程规定采取措施,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及时向班组长或有关部门和领导报告,等候处理。分析事故时应如实说明经过。对违反操作维护规程等主观原因所造成的事故应负直接责任。六、设备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注意事项

    本文(90设备管理办法定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