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docx

    • 资源ID:23992569       资源大小:160.0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docx

    1、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注释:(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

    2、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 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轻快的样子。通“横”。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载欣载奔载(zi):语助词,有“且”、“又”的意思。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7)壶觞以(8)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n):斜视。柯:树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园日涉(9)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策

    3、:拄著。扶老:手杖。流:周游。,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遐(xi)观:远望。云无心以出岫岫(xi):山洞。,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景(yng):日光。翳(y)翳:阴暗的样子。,抚孤松而盘桓(10)。归去来兮!请息交(11)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言:语助词。焉求:何求。?悦亲戚之情话(12),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13)于西畴畴(chu):田地。或命巾车巾车:有布篷的小车。,或棹(14)孤舟。既窈窕以寻壑窈窕(yo tio):水路深远曲折。,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羡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将要结束。指死亡。已矣乎已矣乎:犹

    4、言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h)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hung)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耘(yn):田地里除草。耔(z):在苗根培土。登东皋以舒啸皋(go):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清流而赋 。聊(15)乘化以归尽乘化:随顺著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补充注释(1)来兮:助词无义。(2)惆怅:失意的样子。(3)实:

    5、确实。(4)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5)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6)熹微:微亮,天未大亮。(7)引:拿来。(8)以:为了。(9)涉:走。(10)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11)息交:断绝交游。(12)情话:知心话。(13)有事:指耕种之事。(14)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 (15)聊:姑且作品译文序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6、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正文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

    7、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

    8、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快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除草助苗长;

    9、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应造化了结一生,以天命为乐,还有什么犹豫彷徨?文体介绍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一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文章题旨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

    10、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背景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

    11、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这篇赋就是其在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赏析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

    12、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本文语言十分精

    13、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语文人生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14、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教学教案关于辞的体裁特点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

    15、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主”,这就表明赋已是有韵的散文了;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四句一节的形式没有变,全篇共15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这样读下来,全篇层次自然清晰。其次,仍以六字句为主(约占全文60句中的四分之三),都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亦有悦耳动心之效。应注意的是: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寓形宇内(复)几时”等。

    16、“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已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辞是有韵的,也跟诵读有关,这一点要放在后面讲。主旨和结构这篇文章的写作经过,序(见“有关资料”)里已有说明;宋书陶潜传则特别提到作者辞官的近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从序和这段记录都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

    17、山水如何度过余生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含两层:前一层是自责之词。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心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表明诗人已有归意。后一层是自恕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这两层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层: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含三节:前一节写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中间一节写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

    18、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一节写家中景况,有松,有菊,有幼儿,有居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也含三节:前一节写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后两节写涉园观景,留连忘返,这是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客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第三层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含四节:第一节重申辞官归田之志,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第二节写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第三节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上“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上“或命巾车”;第四节写出游中所见,前两句写农村初春生机勃郁的景象,后两句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第三部分(第

    19、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含三层: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有振起下文的作用;下面两层是作者自答,“富贵”两句从反面作答,重在说“富贵”而以“帝乡”为陪衬,中间四句从正面作答,用形象化的手段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三、淡远潇洒的风格欧阳修对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尝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大意是,本文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例如,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

    20、,但文中并无只言片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说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对已往的居官求禄,也只说“不谏”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是见役于物的人做不到的。又如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肝肺中流出,而不见斧凿之痕。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解题指导一、本题意在使学生理清本文抒情的线索,即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把握这条线索,才能了解文章的主旨。此外,本文还有叙事线索,即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

    21、山水如何度过余生,问答中也应涉及,有利于记诵。参考答案:1鄙弃官场,追求自主的生活。2见“课文说明”中“主旨和结构”第四段。3“乐天安命”的思想,即弃绝世情,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地生活下去,直至生命终结。二、本题意在使学生了解文言实词的多种义项。三、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应当指出,五柳先生传中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归去来兮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所有这些语句全都寄托着他的政治理想他希望出现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能从事和平劳动的社会。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要搞统一答案。下面引用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段话,仅供参考:“但渊明究竟不是一个自了汉。他不完全提倡一个消极的躲避的办法。故桃花源也遂成为积极的理想,社会的模范,像乌托邦(Utopia)、共和国(Republic)、新大西洋(NewAtlantic),那样的一个避秦之地。避秦之地终于是一个寓言的世界,于是五柳先生遂不得不逃于酒,在醉乡里,也就是在理想国里,躲了过去。渊明全部理想几全可以此释之。所以他不仅是一位田园诗人,彻头彻尾的诗人,而且是伟大的政治理想家。”


    注意事项

    本文(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