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练习含答案.docx

    • 资源ID:24059457       资源大小:297.5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练习含答案.docx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练习含答案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相同重量的下列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糖类 B. 无机盐 C. 蛋白质 D. 脂肪2. 遇碘变蓝的物质是()A. 水 B. 蛋白质 C. 淀粉 D. 脂类3. 长期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人,易患()A. 贫血病 B. 坏血病 C. 脚气病 D. 夜盲症4. 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5. 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

    2、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使其褪色,结果如下:蔬菜汁种类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蔬菜汁滴加量14滴8滴15滴11滴据上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白菜6. 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分别是()A.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B. 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C. 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 D.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7. 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的是()A. 唾液 B. 胃液 C. 胆汁 D. 胰液8. 某同学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

    3、结果中会高于正常值的是()A. 血小板 B. 红细胞 C. 白细胞9. 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的血型是AB型,在下列供血中,她应该输入的血液是()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10. 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 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 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 输血时血型不合,会凝集成团11. 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 12. 下列血管和心脏结构中,流静脉血的有()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左心房右心房 左心室右心室

    4、。A. B. C. D. 13. 小明运动时不慎腿部受伤,血液从伤口流出时呈涌泉状由此可推断小明腿部血管受损的情况最可能是()A. 只有毛细血管受损 B. 只有静脉受损C. 毛细血管、静脉都有受损 D. 毛细血管、静脉、动脉都有受损14. 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血管中抽取血液,测得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甲是动脉血 B. 乙呈鲜红色C. 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D. 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15. 能使我们发出声音的声带,位于下列的哪一个器官内()A. 鼻 B. 咽 C. 喉 D. 气管16. 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A. 肺泡内 B. 血液里 C.

    5、心脏 D. 组织细胞里17.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因为吃饭时,如果说话,饭粒很容易进入()A. 气管 B. 喉 C. 咽 D. 肺18. 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A. 氧气 B. 水 C. 营养物质 D. 能量19. 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口腔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A. B. C. D. 20. 小明下水游泳时,水刚漫过胸部便感到呼吸困难。下列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A.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容易进入B.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C. 胸腔容积增加,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D. 胸腔容积

    6、增加,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容易进入21. 人体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来说法正确的是()A. 箭头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 箭头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C. 箭头所示气体为氧气 D. 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22. 肾小体的组成包括()A. 肾小球和肾小囊 B. 肾小囊和肾小管 C. 肾小球和肾小管 D. 肾单位和肾小囊23. 人体内的水分,可以通过下列哪些结构排出到体外()皮脂腺汗腺表皮真皮 肾脏肺肛门A. B. C. D. 24. 下列哪些不是皮肤具有的功能()A. 调节体温 B.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 分泌 D. 感受外界刺激25. 从肾小球、肾小囊和

    7、肾小管流出的液体分别是()A. 原尿、动脉血、尿液 B. 动脉血、原尿、尿液C. 静脉血、原尿、尿液 D. 静脉血、尿液、原尿26. 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A. 二氧化碳 B. 水 C. 无机盐 D. 尿素27. 原尿中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A. 葡萄糖 B. 水 C. 尿素 D. 无机盐28.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膀胱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B.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C. 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 D. 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29. 人的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关的结构是()A. 毛发 B. 角质层 C

    8、. 皮脂腺 D. 汗腺30. 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2内排出的液体是尿液B. 5的作用使尿液间歇排出体外C. 3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D. 在4处会发生重吸收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31. 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其中,三大产热营养素是_、_、_。(2)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_反应,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3)食物中的_最终分解为葡萄糖,_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4)消化系统包括:_和消化腺。_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分泌的胆汁汇集于胆囊中储存,胆汁中

    9、没有消化酶。_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部位。(5)呼吸系统:由_和_组成,_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_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场所。(6)泌尿系统:由_、输尿管、_和尿道组成,主要器官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32.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血液循环包括_和_,该图中A结构是_、D结构是_。(2)和的血液成分相比,_的含量增多。(3)从心脏的功能看,构成心脏的结构主要是_组织。33. 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的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中B所示的细胞为凹圆饼状,该细胞是_;其主要功能是运输_。(2)图中C所示的细胞形状不规则,体积最小,该

    10、细胞是_。(3)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该细胞是_。(4)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对止血起作用的是标号_所示的结构。(5)图中没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_和_。34. 如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中A过程叫_的气体交换,B过程叫组织里的气体交换。(2)a结构在人体的肺部数量有3亿个,那a结构是_。(3)c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则c是_。(4)d内的管腔极小,血液流动速度极慢,那d是组织里的_。(5)血管e内流的血是_血,血管f内流的血是_血。35. 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_。(2)图中中的液体叫

    11、做_,正常情况下,它与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_和大分子蛋白质。(3)图中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从这里出来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_。(4)图中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的全部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5)某成年人排出的尿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_处出现了病变。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15.6kJ,每克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39.3kJ,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16.7kJ,无机盐不能氧化提供能量,所以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故选:D。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科学家测定:糖类、脂肪

    12、、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花生比玉米种子含脂肪多以及食物的热价2.【答案】C【解析】解:A、水分:取数十粒干燥的小麦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的地方,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试管内壁出现许多小水珠。B、蛋白质:继续揉挤面团,直到面团基本上消失,纱布内有淡黄色的具有粘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向黄白色的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面筋变成红褐色,说明种子里含有蛋白质。C、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水变成乳白色液体

    13、;取洗液5毫升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色变蓝色。D、油脂:取小麦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纸上挤压,纸上出现透明的油迹。故选:C。本题考查种子的成分本部分知识可结合实验记忆种子的成分主要有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淀粉遇碘变蓝色3.【答案】B【解析】解:A、贫血病是由于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造成的,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材料,缺铁易得贫血。不符合题意;B、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少维生素C造成的,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长期不吃水果缺少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符合题意;C、脚气病是由于人体缺少维生素B1造成的,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五谷类的果

    14、皮中。不符合题意;D、夜盲症是人体缺少维生素A造成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鱼肝油、动物的肝脏中,玉米和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到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回答此题要明确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存在于哪类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A,被人体吸收后可以被人体转化成维生素A4.【答案】B【解析】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维生素种类主要功能缺乏症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干燥、夜盲症维生素B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

    15、、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质疏松所以,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故选:B。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种类很多。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的缺乏症。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比较记忆。5.【答案】B【解析】解: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

    16、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青椒食用了8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所以说青椒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故选:B。此题考察的是且维生素C溶液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生素C能够使紫色的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重要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点。6.【答案】A【解析】解:三大有机物的消化主要都是在小肠中进行的,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其在消化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如图所示:因此淀粉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在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脂肪的最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营养物质开始部位参与的消化液中

    17、间产物最终产物淀粉口腔唾液、肠液、胰液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胃胃液、肠液、胰液多肽氨基酸脂肪小肠肠液、胰液、胆汁甘油、脂肪酸故选:A。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只有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人体才能吸收。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的最终消化产物,较为基础。7.【答案】D【解析】解:A、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都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A错误;B、胃液中含有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但不能消化淀粉和脂肪。B错误;C、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这属于物理性消化,但不能消化淀粉和蛋白质。C错误;D、胰液中含有多种酶,

    18、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正确。故选:D。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道是消化和吸收主要通道;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情况。8.【答案】C【解析】解: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有无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4.0-10.0)109个/L最小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

    19、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故选:C。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和保护,人患炎症白细胞就会增多吞噬病菌。9.【答案】D【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

    20、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所以她应该输入AB型血液。故选: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10.【答案】D【解析】解: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 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21、。A、为白细胞,含有细胞核,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A正确;B、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C、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D、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输血时血型不合,为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错误。故选:D。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是白细胞,是血浆,是红细胞,是血小板。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1.【答案】B【解析】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

    22、细胞。在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中出现分层现象后可观察到血液的组成,如图所示:即血浆和血细胞是一个结构层次,同属于血液。故选:B。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12.【答案】A【解析】解: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即在心脏四个腔及血管中,全部流动着动脉血的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部流静脉血的是右心房、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脉。

    23、故选:A。此题主要考查心脏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点。解答该题时要注意联系血液循环的途径来考虑。13.【答案】D【解析】解:A、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血液慢慢渗出,可以自然止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局部清洁即可,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不符合题意;B、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缓慢。不符合题意;C、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慢慢渗出,静脉出血,血流缓慢。不符合题意;D、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题干中血液从伤口流出时呈涌泉状,可以判断这是动脉出血。符合题意。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特点,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根据血流的特点确定血管的类型,然后采

    24、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以减少受伤害的程度14.【答案】A【解析】解:从图中看出甲氧气的相对含量高,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少,因此是动脉血,颜色鲜红;乙氧气的相对含量少,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多,因此是静脉血,颜色暗红。又因为甲、乙是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血管,因此甲是动脉血管,乙是静脉血管,故选项A正确。故选:A。(1)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2)根据图示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图可知,血管甲中为动脉血,乙为静脉血,又知人体手臂的两

    25、根不同类型血管,甲是动脉血管,乙是静脉血管。关键点: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15.【答案】C【解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其中喉还是发声的器官,喉位于咽的下方,有声带和会厌软骨组成,人在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呼吸时声带打开,所以能使我们发出声音的声带,位于喉内。故选:C。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据此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6.【答案】D【解析】解:A、肺泡中的

    26、二氧化碳最终主要来自组织细胞,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细胞少,A不正确;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组织细胞,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细胞少,B不正确;C、心脏中的二氧化碳最终主要来自组织细胞,心脏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细胞少,C不正确;D、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D正确。故选:D。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

    27、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解题关键是明确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场所在组织细胞17.【答案】C【解析】解: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故选:C。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会厌软骨的位置和作用,关于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是考查的重

    28、点,可结合着图示掌握。18.【答案】D【解析】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故选:D。生物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答题生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19.【答案】D【解析】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9、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口腔属于消化器官,不属于呼吸器官;肺是气体交换交换的场所,不属于呼吸道。故选:D。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不包括肺。20.【答案】B【解析】解: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小明下水游泳时,水刚漫过胸部便感到呼吸困难,原因是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故选:B。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练习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