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超级有用-父母也该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如果能够必要的学习策略,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复习的策略复习策略解决如何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与保持。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复习的时间应注意及时复习与系统复习。及时复习可以较大限度的控制遗忘,但它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必须进行系统的不断地复习。根据有关研究,有效的复习时间最好做如下安排: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比如下课后将要点加以背诵,或者阅读后尽快用自己的语言
2、来表述所学内容。第二次复习,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重读有关内容,将要点以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半年后。在每次复习时,究竟用多长时间是最有效的呢?是否复习时间越长,记忆效果越好呢?对人类记忆的研究发现,人们对事件的开始和结尾具有较强的记忆,而对中间记忆较差。比如,若连续复习3个小时,那么只有一次开始和结尾,可能产生两头记忆效果好而中间记忆效果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分成几个小的单元时间,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这样就能够增加开始和结尾的数量,进而提高记忆效果。至于每一单元的复习时间,可根据学习
3、材料的趣味性与难易程度而定。复习的次数学习完某一新内容后,复习多少次最有利于记忆?这涉及过度学习的问题。所谓过度学习,即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这种重复学习绝不是无谓的重复,相反,它可以加深记忆痕迹以增强记忆效果。一般而言,过度学习达到50%时效果较好。比如,当你识记某一材料读6遍刚好能够记住时,那么最好你在多读两三遍。但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重复次数越多越好,超过50%过度学习反而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情绪等不良效果。复习的方法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研究发现,许多人经常反复地、一遍遍地阅读某种材料,以期达到记忆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也能够使学习者最终记住有关内容
4、,但事实上它并不是有效地复习方法。较好的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还应尽量地调动起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自然就使记忆的效果得到增强。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使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只有理解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忆并长久保持,反之,呆读死记的东西既难记,也易遗忘。因此,复习策略应该与其它学习策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转自XX空间_法眼天下的博客2010-
5、02-20 科学的学习方法最重要2009年03月25日 北京工业大学 罗雅静 高考总能让我们最大限度地挑战自己的极限,而留给我们的,则是从未感受过的快乐与充实。经历过高三的洗礼,又通过大学半年的回顾和反思,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多同学都对英语复习颇为困惑。我认为,英语复习应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完型填空和阅读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要格外重视。题海战术是高三上学期每个人都会使用的,我并不反对,但进入下学期由于有一定的积累,就应该学会从题海中跳出来了,重温一下以前的错题会有温故知新的感觉。对于阅读题目,一定要牢记“忠于原文”的原则,不同于主观作文题,它考查的
6、是冷静客观的分析能力,千万不能跟着感觉走。而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除了多看范文、准确运用词语和标点符号之外,还应有“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精神。 在复习数学时,老师提倡的“相互交流法”使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每节课上基本是一半的时间老师在讲课,另一半时间是同学们发表看法。每讲到一题,老师先抛砖引玉地提出一种解决方法,然后大家各抒己见,用以前学过的所有知识从不同侧面对同一问题进行阐述,这样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织成一张网,互相联系起来。 老师常说,地理就是文综的理科。所以对于自然理论部分一定要明白这个“理”,注重理解;而对于人文部分则强调“精”,就是强调准确。记得当时学习世界地理要求熟记各个地方
7、的经纬,我们每个人都画了一幅简约的世界地图。有的时候同学在一起聊天聊到巴西足球,会突然有同学冒出来大声说道:“巴西位于西经35至65,由赤道到南纬30;属于热带地区,盛产甘蔗;有东西走向的亚马孙河”不由引得大家一阵大笑,之后又有人开始接龙就这样,我们把看似枯燥的世界地理烂熟于心。 对于历史政治,在清晰掌握知识结构之后,就要花时间记忆了。同学们各有妙招,很多人采用先整体看过一遍书之后,再合上书把内容从头到尾给自己讲一遍。我在好朋友的建议下,习惯每天晚上把要背的内容写在小纸条上,第二天利用空闲时间先背再考,这样日积月累,就把看似很厚的一本书“吃”到肚子里了。据说这个方法是她妈妈考大学时常用的,果然
8、屡试不爽。 最后来讲讲语文,虽说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学科,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经过上学期的积累,大家一定有很多资料了,何不把有用的归结到一起?以前每次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总能听到台下“刷刷”地撕卷子、剪卷子的声音,那段时间胶水总是用得那么快!经过去粗取精,当重新翻开笔记本,看到旧题时,就会温故知新,书也慢慢读薄了。 中国教育报2009年3月25日第6版3、高考过来人经验谈:冲刺阶段“理”重于“做”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07级学生柳成荫 2008年05月09日14:31新闻晚报 “实验100次,99次往往是失败。遇到难题,关键是找出原因,再实践,再找原因。”已故原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
9、化学系邓景发教授的这句话,对同学们高考(Q吧)最后阶段的复习不无启发。经过了高三一整年大运动量的训练,“找问题精练找问题”的循环上升之路是我们的最佳选择。冲刺阶段,我们就要突出一个“理”字,把训练成果转化为考场上的战斗力。 那么,如何“理”呢? 第一,“做”是“理”的基础 如果没有前期大运动量的训练做基础,对基本概念、基本解题方法都是印象模糊的,又能理出什么头绪来?“理”是攀登,是升华,如果地下没有地基,没有台阶,那就无异于期待一步登天般荒诞。对于理科学习来说更是如此,一位沪上数学名师讲,再好的数学老师,都不可能像百家讲坛的讲师们那样,只要讲得足够精彩,台下观众干坐着听讲就能长知识;反之,只有
10、通过必要的训练,才能牢固掌握知识点。 第二,“理”要自己来 有些同学喜欢看参考书上总结的必会知识、解题技巧、注意点等,这是对的,但停留于这一步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按照课本和考试手册两本书,辅以高质量的参考资料,复习完一章知识后,要能回答下述问题,才能给自己“通行证”。 1、这章主要讲了什么问题?核心概念、知识点的定义是什么? 2、这章知识是如何展开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 以上两点可用“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检验,即能自己列出目录大纲;如果是文科的内容,还可以试试“自己讲课父母听”或“自己讲课自己听”的做法,自己说不清楚、甚至是讲不下去的地方,就是问题所在,这样不但可以
11、更好地查出自己的知识漏洞,还可以让复习工作变得更有趣。 1、这章的难点、重点、考点是否已经明确? 2、解题中有什么主要解题方法?有什么常用技巧?有什么常见答题错误和命题陷阱? 以上两点可通过重做经典例题、反思以往错题、找出错误症结来实现。 第三,“理”与“做”要结合起来 强调“理”,不能理解为“不做”,最后阶段保证每天的定量训练,对于保持考试状态至关重要,我们反对的是冲刺阶段开夜车、游题海的无效做法。 “做”“理”“做”,高三的学习就是这样往复循环,但每次“做”的感觉已不一样,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理”后再“做”,必能思路更清、步序更明,如“庖丁解牛”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
12、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04、高考高分考生传授经验:保持做题的状态 中广网2008-05-28 张渺,2007年高考数学146分,高考总分629.5分,毕业于天津二中,现就读于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张渺认为,数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所以,系统复习很重要。在每次考试之前,她都会把课本从头到尾系统的看一遍,把书中的重点反复地看,自己不会做的题目要再写一遍,这样既可以巩固知识点,也可以实现做题的目的,一举两得。 张渺建议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把做过的参考书都看一遍,把曾经做错的题归纳出来,再做一遍。这个时候,要争取一周做两套历年的高考题,严格按照高考的时间来要求自己,要认真对待每
13、一次的练习,当成高考一样严肃。 在采访过程中,张渺反复提到了做题,作为一名理科生,她认为,对于数学,要保持一定的做题量,同时对于所做的题目加以归类和分析,对于错题要很认真地再去做一遍,这就是她的成功之道。 张渺还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一些建议:要充分认识到看教材的重要性,同时,老师的课一定要认真听,保证上课的质量。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就算高考在即,也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考场上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千万不要紧张自乱阵脚,应该跳过去,赶紧做下一题。依靠着勤奋的学习、过硬的心理素质,张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张渺妈妈:高考孩子是主角 张渺妈妈说,张渺是一个很自觉的孩子,在即将高考的时候,自己并没有为孩子操
14、多少心。她说,高考不仅仅只是一场考试,在考试当中,孩子的心智也会更成熟。高考时,孩子才是主角,作为家长,她只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当需要家长为她整理一些学习资料时,张渺妈妈会及时地做好这些工作。张渺妈妈的工作比较忙,有时候很难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但这从另一个方面锻炼了张渺独立学习的能力。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千万在这个时候不要给孩子施压。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总体复习的计划,平时督促着孩子做题,提醒孩子可能会遗忘的计划内容。临到高考,家长千万不要着急,作为家长,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场考试。正因为母亲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才使
15、张渺的学习没有压力,高考也就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过去,让张渺发挥出了最好水平。 作为母亲,张渺的妈妈默默地在背后关心和支持女儿的学习。她强调,要在细节上给孩子一些关心,给孩子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平时注意孩子的心态变化,为孩子多做一些调整,孩子年龄大,也许情绪起伏会比较大,所以,应该注意安抚好孩子的情绪。05、备战高考的30条经验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2007-09-13 在高考中,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学堪称“状元”或“高人”。他们的经验之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法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试时借鉴。现撷其30则,以飨正在紧张备考的高考的同学们。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
16、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
17、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六、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七、学文科,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多
18、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往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八、“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
19、,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九、“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往。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十、“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
20、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十一、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十二、“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
21、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十三、“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中考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十四、“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
22、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十五、“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十六、“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十七、要掌握考试技能。“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
23、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十八、“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十九、“对试题
24、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二十、“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11楼二十一、最关键是培养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比如政治,因为它的理论性比较强,很枯燥,所以就
25、多培养些对政治的兴趣。平时多关注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务员,想象公务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政治就生动起来了,其实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二十三、不把作业带回家做。上课时间非常认真,课堂效率很高。学习上的事情要求自己在学校的时间全部解决,作业什么的争取不带回家做,这样回到家的时间就是属于自己的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十四、喜欢做笔记,把笔记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识体系的把握、知识脉络的梳理和回顾非常重要,有了笔记就可以经常做有重点的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十五、“别把高考想像得可怕”。高三要有好感觉,不痛苦,很充实。不要紧张,只要从现在开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
26、一定是有回报的。 二十六、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平时做题时,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积极支总结,探索新方法;并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把题目做活。 二十七、发挥和幸运才是关键。要注意考试策略,实力只是一部份。认真对待平时考试。在平时考试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二十八、班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班级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压力之下都很快乐地学习。同伴相处得很融洽,平时也经常开开玩笑,有说有笑,复习时想到提问,气氛很好。 二十九、合理安排时间。早做准备,后期就不会觉得紧张。阶段性的时间分配,要注重各科要平衡用力,仅略有侧重,不要抓了这科,丢了那科,杜绝弱科的产
27、生。 三十、保持好心情。不管生活有多复杂,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相互欣赏,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与同学良性竞争。06、高考保持好心态才能发挥好2009年05月19日 09:43 东南快报 “说起这个考生,真的很可惜。”省医科所心理科主任詹锦华在接受本报家长特训营采访时说,如果没出意外,小陈现在应该是大二学生了,至少也应该在今年的考场上搏一把。但是两个月前,他却进了精神病院。 小陈是前年的应届高考生,其实按他的成绩来说,进好的一本是没问题的。 但是毕竟实力有限,成绩出来后,小陈只能被一所一般的本一学院录取。他决定放弃入学,复读。说起来简单,但是复读的日子压力
28、有多大,只有他清楚。 去年高考前,想想以一本的成绩复读一年,成绩应该会更好,可是这种推断却让他心里越来越焦躁。终于分数出来了,小陈居然只考取了大专。 小陈比头一年更不甘心,复读的决定甚至下得比第一年更快。可是,今年的复读带给小陈的不是成绩提高,而是延续上一年的强大压力。 小陈的妈妈说,自从过完年,本来话不多的儿子就更沉默了。除了问些必须的事情,平时一言不发。 3月份,妈妈就发现小陈当着别人的面也会小声自言自语,逐渐声音越来越大,不太顾及旁人。就算被打断,他的表现也很迟缓。就诊前几天,妈妈发现小陈不管什么书,都抱起来很认真地翻,哪怕杂志也是这样。这时她才明白过来,儿子出事了。 “认为自己必须志在
29、必得,却又缺乏对实力的自信,这就出现不可避免的心理矛盾。”詹主任认为,小陈的问题就是在于期望值和实际能力之间的落差。 合理调整目标,让目标更加明确和可行,是詹主任强调的一句话。而且,詹主任认为,考生们不妨把焦虑放开,想想自己将来打算读什么专业,喜欢做什么工作。一旦有了追求,就不太会把目光仅放在高考上,这样有利于心态的调整。 为了让更多考生轻装上阵,詹锦华主任公布了办公电话,欢迎考生和家长咨询心理问题87669758。同时,大家也可以把问题留给我们家长特训营,同样可以获得专家解答。07、 “一模”后重在寻找分数增长点2009年04月13日 作者:郝娜 来源:北京考试报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刚刚结束。
30、相关老师提醒高三生,“一模”考试后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努力寻找新的分数增长点。过度放松要不得刚刚考完“一模”的王瑞心情特别好。她觉得“一模”试题不难,有些科目比平时的月考还容易,因此,她提前半个多小时就交卷了。听说“一模”考试题目难度接近高考,因此王瑞觉得高考的难度也不过如此。这几天,她边听音乐边写作业,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北京市立新学校老师王艳认为,考生在“一模”考试中发挥不错,成绩良好,并不能说明高考就没问题了。“一模”超水平发挥是很有可能的。这时,考生要去除麻痹心理,不要“轻敌”。因为“一模”考试成绩优异而盲目自满,放松了随后的复习,最终导致高考失利的例子屡见不鲜。考生一定要理性对
31、待“一模”考试成绩,认真对待接下来的复习。看淡成绩找不足“一模”成绩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因此考生普遍看重这次考试的分数。一些没考好的考生因此闷闷不乐,情绪低落。高三生张延语文作文没写完,觉得作文得不了几分,整体成绩肯定会受影响。这几天,心情郁闷的她非常后悔,书也看不进去了,学习也提不起精神。针对部分高三生因“一模”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一零一中学老师熊永昌建议,考生要看淡模拟考试的成绩,把主要精力放在模拟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上,寻找新的分数增长点。“一模”考试能反映出考生学习上的漏洞。只有知道漏洞在哪里,及时弥补,下次成绩才能有所提高。发挥不理想的考生把眼光放在考试成绩上,会导致情绪波动,也容易对高考产生恐惧心理。考后复习回归基础熊永昌认为,“一模”考试后的复习仍要抓基础,重整合,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考生还要注意分析考卷,认真研究做过的每一道题,弄清每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规范解题过程,归纳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减少隐形失分,并对错题进行整理,以便随时翻看,争取不重犯。考生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练习,多练中档题,少做难题,这样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08、应试技巧让你每门多拿10分来源: